加拿大的CAS害人啊.

引用:
作者: ert0000
我想说的是文化差异,或族裔差异, 或(严重点)隐形种族歧视在很多类似事件中起的作用.

我说说医院, 这里医院是不让病人家属陪床的, 很多时候老人在临死的时候都很难见到子女. 温哥华去年(还是前年)出了一个事, 有个华裔老太太病中进院治疗, 80多岁老太太不习惯医院的食物和照料方式,她孙女(成年人,英文流利)就经常去医院送饭送东西, 时间长了,就给医院针对照料方式提建议,比如很细节的地方, 结果和护士长(白人)关系搞翻, 后来护士长处处刁难老人的孙女,并在细节方面"故意"反着按家属意愿做, 最后老人有机会和其他亲人说话时,泪流满面, 说她要出院.吃不饱......最后饮恨去世..... 最后家属和院方打官司,护士长还格外强硬, 拿规则说事. 最后官司不了了之.....

前不久,多伦多一个华裔产妇也是类似情况去世,


学医或护士在加拿大有严格的要求, 没有谁敢故意刁难病人, 除非他吃了豹子胆了.

有一些病人特难缠,举个例子, 一个输营养液管病人, 到了要换尿片的时间了,2-3 个人照顾她, 刚换完尿片, 就说要去上厕所, 到厕所什么都没有, 她身上有输液管,这一下最少30分钟,2-3个人花费了时间. 一天要求2-3 次,要花费多少时间. 谁有那么多时间照顾一个人呢? 时间长了, 护士只能按规则办事, 不该做的坚决不作. 自从来了这个人, 我上班就没有休息了, 身体累, 心也累. 不断地提一些无理要求, 没一个人感到快乐和轻松.


要说出事, 就是制度有缺陷. 医院总不会提供中国饭吧.
 
这孩子太可怜了!怎么到这么大才受到关注?
我想CAS也是万不得已才将孩子拿出来。CAS每一百个报案中,只有2到3个孩子被带出自己的家。
 
我对CAS 很不以为然。不过这件事做的不算过分。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社工,和那位女士谈过后,感觉她不太对头会怎么办?
假设可以选择:
先带走孩子,然后再和女士的家人协商,带孩子看其他医生,听听医生的看法。--这样做,女士与家人会有点儿精神打击,但是社工都见惯了吧?最后女士自杀,恰恰证明她精神有问题。即使打官司也有律师呢。
不带走孩子,和女士的丈夫讨论细节。--这样做,万一女士带孩子一起自杀,舆论一定会责备社工的。说不准最后社工的工作要丢。

我不认为那位女士会害自己的孩子,但她太轴。带孩子反复看医生没什么错,如果她跟医生也强调孩子是肺出血造影剂啥啥的,不信医生的,医生肯定觉得她不正常。这边的医生和护士特自以为是,跟他们争论可不容易。
而CAS , 往好了说,他们也就是例行公事,根本不会为那些家庭着想,根本不会为那位忧郁症的人着想。
他们不通知孩子的父亲就带走孩子。但是这个合法不合法大概要找律师。
 
我在国内有两个熟人,忧郁症,都自杀了, 一个死了,一个被救回来. 两人自杀前都还能工作,所以家人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出了事, 才说医生是要求家属督促他们吃药, 忧郁症是有自杀倾向的, 在春季尤其严重.
CAS是做得对的, 要有感恩之心. 人家非亲非故, 却担当了这样的责任和承受了许多的误解. 扪心自问, 就算人家付我工资我也不敢带一个乍离父母的20个月大孩子, 什么工作都比这个好做.
 
For those supporting CAS, please look at this: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MINI/Default.asp?71-230083-373436-1-7-7-0-a-.htm


It is her elder son's autism which push this poor lady stuck in the trap.

If CAS really wants to help, CAS should try assigning more resources(like 1 to 1 guide etc) to her elder son with autism, rather than concerning number of her trips to hospital for her little son, and take her second son away from her.




 
For those supporting CAS, please look at this: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MINI/Default.asp?71-230083-373436-1-7-7-0-a-.htm


It is her elder son's autism which push this poor lady stuck in the trap.

If CAS really wants to help, CAS should try assigning more resources(like 1 to 1 guide etc) to her elder son with autism, rather than concerning number of her trips to hospital for her little son, and take her second son away from her.


这个就更搞笑了,难道警察能管天下事?你是完全不了解加拿大各项机构的运作还是成心捣乱来的?
CAS是儿童保护组织,不管自闭症的。她老大已经有人来一对一地定期辅导了。
CAS带走又送回来的是她家老二,叫Arthur的,22个月。而且她老公已经向CAS保证不让她们母子单独在一起。她自杀的时候老二在家。
 
For those supporting CAS, please look at this: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MINI/Default.asp?71-230083-373436-1-7-7-0-a-.htm


It is her elder son's autism which push this poor lady stuck in the trap.

If CAS really wants to help, CAS should try assigning more resources(like 1 to 1 guide etc) to her elder son with autism, rather than concerning number of her trips to hospital for her little son, and take her second son away from her.

Be reasonable, please!

你知道照顾一个特殊的孩子要花费多少心血吗?但是,无论如何这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做事的原因。

我们有三个孩子,最小的是个特殊的孩子。他离不开我们或者他姐姐们的监护。

不管怎样,不要急、不要冲动,要care your own kid(s) in the right way, 不要小题大作地天天跑急诊。这不是一个calm, reasonable person would do.

要正面地看待家人的精神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度过难关。
 
给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例子

一个将近11岁的完全正常的女孩,成天不上学,就在家里待着。父母都有病,无法教给她正常的生活方式。她从没有游过泳,从没有骑过自行车,从没有上过SUMMER CAMP,从没有跟父母出去玩过。。。总之所有一个11岁孩子应有的她都没有。她还会将屎拉在裤子里,因为她妈妈从没有说过她。CAS将这个孩子带了出来,使她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中国有句古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将孩子带出自己的家,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从孩子安全和发展的角度,CAS是正确的。个人看法,与大家商榷。
CAS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错的。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再对孩子好坏,而是程序。一旦进入他们的程序,没有人情没有通融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一刀切。他们的工作人员的出发点也不是对孩子的爱护,而是他们的工作,是职业。所以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说老实话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多一点也不奇怪。相比之下可能国内居委的大妈更可靠一点。
 
CAS是做得对的, 要有感恩之心. 人家非亲非故, 却担当了这样的责任和承受了许多的误解. 扪心自问, 就算人家付我工资我也不敢带一个乍离父母的20个月大孩子, 什么工作都比这个好做.
对他们没啥感恩的,那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完成他们的工作绝不是为了孩子或家人,不过是一个程序。他们处置问题小孩就像医生对病人,兽医对畜牲,修车的对汽车一样。他们决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病患、牲畜、汽车毛病而放弃休假,也决不会加班,除非pay overtime。这和东方的医者父母心完全是两回事。干啥不过是职业而已。职业就是要pay的。
 
我在国内有两个熟人,忧郁症,都自杀了, 一个死了,一个被救回来. 两人自杀前都还能工作,所以家人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出了事, 才说医生是要求家属督促他们吃药, 忧郁症是有自杀倾向的, 在春季尤其严重.
CAS是做得对的, 要有感恩之心. 人家非亲非故, 却担当了这样的责任和承受了许多的误解. 扪心自问, 就算人家付我工资我也不敢带一个乍离父母的20个月大孩子, 什么工作都比这个好做.

前些日子我一个朋友出过一次depressive eposide,所以我把抑郁症好好学习了一下,发现以前对这个病的认识和关注都远远不够。

得抑郁症并不可怕,如果这位妈妈及时就医,也许这个悲剧就可以避免了,这才是这件事的可悲之处。
 
This is so funny.

First of all, CAS isn't government agent. It is ONE CORPORATION which is running in Ontario only. It charges government for each child on each day that they take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Second, since they are running as corporation, to maximum their revenue, it intends to hold more and more kids. At the craziest time, it holds one of ten kids in Ontario until outrage of parents spread each corner of province.

Third, since then it shows special interesting on immigrations.

Forth, more than half of children hold by CAS couldn't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CAS是做得对的, 要有感恩之心. 人家非亲非故, 却担当了这样的责任和承受了许多的误解. 扪心自问, 就算人家付我工资我也不敢带一个乍离父母的20个月大孩子, 什么工作都比这个好做.
 
这个就更搞笑了,难道警察能管天下事?你是完全不了解加拿大各项机构的运作还是成心捣乱来的?
CAS是儿童保护组织,不管自闭症的。她老大已经有人来一对一地定期辅导了。
CAS带走又送回来的是她家老二,叫Arthur的,22个月。而且她老公已经向CAS保证不让她们母子单独在一起。她自杀的时候老二在家。

我捣乱? 拜托, 我和CAS无怨无仇. 不过这次这个悲剧充分暴露出这些所谓社会公益和福利机关, 根本不关心当事人实际情况而随意作出带走别人小孩的决定,从而使得可怜的妈妈丧失最后对自己照顾子女的能力的信心.

这个妈妈打骂小孩了没有?这个妈妈吸毒,抽烟了吗? 就凭多去了几次医院,就开始干预? 这样是帮人还是害人? CAS(和类似机构)之前对轻微事件的过度反应摧毁了多少家庭? 华人本身对它不信任, 为什么在这事件去火上加油?

如果多去几次医院就算不正常的? 进精神病院的, CAS托管所的将是天文数字. 这样他们的work sheet上更饱满了, 是吗? 是否可以问政府再多要钱了?
 
引用:
作者: ert0000
我想说的是文化差异,或族裔差异, 或(严重点)隐形种族歧视在很多类似事件中起的作用.

我说说医院, 这里医院是不让病人家属陪床的, 很多时候老人在临死的时候都很难见到子女. 温哥华去年(还是前年)出了一个事, 有个华裔老太太病中进院治疗, 80多岁老太太不习惯医院的食物和照料方式,她孙女(成年人,英文流利)就经常去医院送饭送东西, 时间长了,就给医院针对照料方式提建议,比如很细节的地方, 结果和护士长(白人)关系搞翻, 后来护士长处处刁难老人的孙女,并在细节方面"故意"反着按家属意愿做, 最后老人有机会和其他亲人说话时,泪流满面, 说她要出院.吃不饱......最后饮恨去世..... 最后家属和院方打官司,护士长还格外强硬, 拿规则说事. 最后官司不了了之.....

前不久,多伦多一个华裔产妇也是类似情况去世,


学医或护士在加拿大有严格的要求, 没有谁敢故意刁难病人, 除非他吃了豹子胆了.

有一些病人特难缠,举个例子, 一个输营养液管病人, 到了要换尿片的时间了,2-3 个人照顾她, 刚换完尿片, 就说要去上厕所, 到厕所什么都没有, 她身上有输液管,这一下最少30分钟,2-3个人花费了时间. 一天要求2-3 次,要花费多少时间. 谁有那么多时间照顾一个人呢? 时间长了, 护士只能按规则办事, 不该做的坚决不作. 自从来了这个人, 我上班就没有休息了, 身体累, 心也累. 不断地提一些无理要求, 没一个人感到快乐和轻松.


要说出事, 就是制度有缺陷. 医院总不会提供中国饭吧.

吃了豹子胆的医护人员还是很多的。
 
对他们没啥感恩的,那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完成他们的工作绝不是为了孩子或家人,不过是一个程序。他们处置问题小孩就像医生对病人,兽医对畜牲,修车的对汽车一样。他们决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病患、牲畜、汽车毛病而放弃休假,也决不会加班,除非pay overtime。这和东方的医者父母心完全是两回事。干啥不过是职业而已。职业就是要pay的。

我对感恩的理解跟你不一样:

当医生妙手回春,治好我的病的时候,我感恩,即使那是他的工作;
当我踏上这陌生的新大陆,老板给了我一个OFFER时,我感恩,即使我已用加倍的工作回报了他;
当警察接到911后几分钟内赶到我家时,我感恩,即使那是他的工作;
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成人时,我感恩,即使那也是他们的义务;
当全职的太太每天辛苦操持家务时,我感恩,即使那是她的工作;
当我每天为了孩子们忙忙忙碌碌时,我仍然感恩,即使她们给了我很多麻烦,因为是她们使我的家成了一个欢乐的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