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贴:从迈克尔-杰克逊求救录音看中美两国巨大差距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snow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snow1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1-03
消息
36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热贴:从迈克尔-杰克逊求救录音看中美两国巨大差距
本文网址:http://news./2009/6/28/46708.html
作者:yuesefu

  以下是911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求救录音全程实录:

  急救中心:请问有什么紧急情况?

  求助者:是的先生,我需要一辆救护车,越快越好。

  急救中心:好的,先生。您的地址?

  求助者:加州,洛杉矶 90077。

  急救中心:好的,先生。卡洛伍德路?

  求助者:卡洛伍德路,是的。

  急救中心:您现在使用的电话号码是什么?请你告诉我您那儿发生了什么事情?

  求助者:这儿有位先生需要帮助,他现在没有呼吸。他没有呼吸,我们试图为他做心脏按压,但是他没有任何反应。

  急救中心:好的,他多大了?

  求助者:他50岁。

  急救中心:50岁,好的。他现在没有知觉,也没有呼吸?

  求助者:对,他没有呼吸。

  急救中心:好的,他也没有知觉。

  求助者:没,他没有知觉。

  急救中心:好的。他现在地板上吗?他现在躺在哪里?

  求助者:他躺在床上。他躺在床上。

  急救中心:好,把他抬到地板上。

  求助者:好的。

  急救中心:好的,把他抬到地板上,准备给他做心脏复苏术,好吗?

  求助者:我们需要……我们需要……

  急救中心:我们的医疗人员已经在路上了。我没办法在电话上帮你。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有人给他进行治疗了吗?

  求助者:是的,有,我们有一个私人医生,他和他在一起……

  急救中心:噢?那个医生现在还在那儿吗?

  求助者:……但是他现在没有任何反应,他对心脏复苏术什么的都没有任何反应。

  急救中心:噢,好的。我们正在路上。如果你们身边有个医生的话,他应该比我权威。有人看到发生什么事了吗?

  求助者:没有,就只有那个医生。当时就只有医生在场。

  急救中心:那这位医生看到发生什么事了吗?

  求助者:医生,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你们能不能(快点)……

  急救中心:我们在路上,我们的医疗人员正在路上。我只是例行问些问题

  求助者:谢谢您。我们给他心脏按压,但是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急救中心:好的知道了,我们正在路上。我们马上就到。

  从对话可以看出美国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敬业态度,非常的人性化,快速反应能力非常强,调度中心的接线生在继续通话的时候,相关的信息就已经传到救护车的电脑上了。对话显示医护人员非常的耐心,而且他们并不知道要救的人是谁,他们是一视同仁的,也许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平权意识深入到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了,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平等的。

  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国内身边的医疗机构的反应能力和医护人员的态度水平。可谓反差很大。相信大家对国内一些120救护车刚停车就谈收费的事情也不算陌生吧。

  联想到以前在看到的美国911感人的接警记录,特意从网上摘录下来,大家分享。

  一份感人的美国“911”接警记录

  2001年11月,亚利桑那大学中国留学生杨建庆、陈玉云夫妇在当地家中遇害。案发后,我代表中国警方与美国警方开展了执法合作,接触了大量的法律文件和证据材料。这是中美警方共同打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警方快速为美国警方抓获了凶手破了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皮马县检察长移交给我的一大批涉案证据材料中,有一份“911”接警的电话录音记录档案至今依然令我记忆犹新。那位美国女接警员的工作表现,令我感动和久久难忘。

  那天深夜,杨建庆、陈玉云夫妇的一个6岁的小女孩醒来,走出二楼的卧室,突然看到父亲赤裸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倒在底楼至二楼的楼梯上,身下一大片鲜血。孩子急忙拼命呼唤母亲,可是也没有回应,她根本想不到,母亲己经被杀死在底楼的厨房里了。极度恐怖中小女孩拨通了“911”电话报警。

  下面是根据电话录音整理的通话过程:接警员(以下简称警):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孩子(以下简称孩):对不起……(哭声)接警员:你在哪儿?

  孩子:……(哭声)

  接警员:(迅速根据来电显示系统找到登记的地址)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

  孩子:……(哭声)

  接警员:好,平静些,我能给你一些帮助吗?

  孩子:我想他已经被打死了。

  接警员: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我看见他倒在楼梯上。

  接警员:现在你在哪儿?告诉我你的地址好吗?

  孩子:我在家里。

  接警员: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是,还是不是?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你不知道?你几岁了?

  孩子:六岁。

  接警员:好。你的爸妈在吗?

  孩子:爸爸……(哭声)死了。

  接警员:他死了?

  孩子:是的。我需要帮助。(哭声)

  接警员:你镇静一些。你看爸爸还在呼吸吗?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我马上派人来,你不要挂电话,好吗?

  孩子:……

  接警员:你叫什么姓名?

  孩子:艾丽。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号码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看看周围有信件吗?上面有地址。

  孩子:G4。

  接警员:是G4?

  孩子:G4。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街名吗?

  孩子:……

  接警员:是北郊俱乐部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门牌号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爸爸几岁了?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他发生什么事?

  孩子:他全身都是血。

  接警员:他在什么地方?

  孩子:在楼梯中间。

  接警员:楼梯在屋里还是在屋外?

  孩子:在屋里。

  接警员:有没有其他人和你在一起?

  孩子:我不知道妈妈在不在楼下,我想喊一下。

  接警员:好。

  孩子:妈妈!妈妈!

  接警员:有回答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有祖父和祖母吗?

  孩子: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中国。只有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

  接警员:好。你能做两次深呼吸吗?

  ……好……做得很好。你能为了父亲勇敢些吗?你看看他醒着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

  孩子:我不知道。我在睡觉。

  接警员:好。他没有醒着,他不能和你讲话吗?

  孩子:不能。

  接警员:你知道妈妈在哪里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她会到外面去工作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好。艾丽,你不要挂断电话。

  你能看看你家门锁住吗?你能为我打开门锁吗?

  孩子:我害怕去楼下。

  接警员:好,那你等在楼上。你能听到警报声吗?

  孩子:我没有听到。

  接警员:你继续和我讲话好吗?不要挂断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做得很好。救援人员马上就要到了,他们是来帮助你父亲的。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听到有人敲门吗?

  孩子:我听到了。

  接警员:如果你听到很响的撞门声,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他们来帮助你爸爸了,他们是救援人员。

  孩子:我听到他们在底下开门。

  接警员:他们想打开门进来,如果你听到很响的“嘭”的声音,不要害怕,是他们在撞门。

  孩子:好的。……他们进来了!

  接警员:不要害怕,他们来帮助你的。

  孩子:我知道了。

  陌生人:有人吗?

  孩子:有的。

  陌生人:你在哪儿?

  孩子:我在上面。

  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吗?

  孩子:是的。

  陌生人:我们是消防队员。

  孩子:好的。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好棒,你怎么学会打“911”的?

  孩子:我妈妈教的。

  接警员:你妈妈教你的?

  孩子:爸爸妈妈都教过我。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真好,我真为你骄傲。你是个聪明的女孩。

  消防队员:你受伤吗?

  接警员:你受过伤害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现在有人和你在一起了。

  孩子:是的。

  接警员:他们是消防队员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做得真好。任何时候你看见有人受伤害或者遇到危险,你就给我们打“911”电话,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读几年级了。

  孩子:一年级。

  接警员:我儿子也是一年级。哦!不,我想今年是二年级了。(笑声)

  孩子:我快过生日了。12月22日是我的生日。

  接警员:那就在圣诞节前。你会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生日礼物,一份是圣诞礼物。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会的,你会收到的。你感觉好些了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好。你做得真好。

  消防队员:喂!我是消防队。

  接警员:你与孩子在一起吗?……这就好了。

  消防队员:警察到了!让警察和你讲话吧。

  警察:我是警官哈利根。

  接警员: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警察:我已到现场。

  接警员:好了,谢谢。

  警察:再见。

  【说明】911接线警员的标准工作程序:安慰报警者,使对方平静、感到被保护、有保障;问清地址;尽可能多地收集事发现场情形,并通报出警警员。接线警员要与报警者保持接触直到出警警员赶到为止。
 
一份感人的美国“911”接警记录 :cool:
 
[ZT] 深圳
  
  某晚路边趴一失去知觉的人
  
  一路人打110 警察到后游手好闲讲电话

  我多嘴讲了一句:“快点,不知道是不是癫痫发作”,结果警察白了一眼“癫痫发作找警察干嘛?警察会治病吗?”

  然后劝我打120,并嘱咐我不要告诉他们110来过,否则他们会踢皮球
  
   我打通了120,说明情况,说明地址,几分钟后,那边回个电话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请问您和昏迷者什么关系?”我答:“路人”,那边顺口就说:“南山 区的救护车已全部派出去了,我们要从华强北派车,那你们还要不要?” “那不得等半个多钟头吗?南山医院就在500米远的地方” “你们可以打个的士把他送到医院”
  
  只好又打给110帮手,警察来是来了,一下车就嚷:“我就知道他们会踢皮球”……
 
真让人感动!
  

求助者:他躺在床上。他躺在床上。

急救中心:好,把他抬到地板上。


可怜的MJ,怎么会想到被个庸医害死,不但给他不该给的药,而且不会做CPR,做CPR时一个要求就是要在平地或硬板上进行,而该庸医在软床上给MJ做CPR,白白错过了机会。
该庸医法庭曾裁定他欠40万美金,上学时贷款75000也赖着不还,开的BMW挂妹妹的名字不然就会被法庭收走。
美国现在哭MJ,他活时美国对MJ这样的世界财宝是如何的丑恶?不然MJ为何要想放弃美国?又为何成为回教徒?
 
  

美国现在哭MJ,他活时美国对MJ这样的世界财宝是如何的丑恶?不然MJ为何要想放弃美国?又为何成为回教徒?

成为回教徒,就是放弃美国? 没有美国,就没有MJ。

MJ活着的时候,他对音乐的贡献,也是得到美国和世界的承认的,人们不喜欢的,只是他的生活方式。例如,药物,丑闻,恋童......

人们现在纪念MJ的音乐贡献,但是并不意味这人们就接受了他的生活方式。

作为反美女愤的你,连MJ的死,都不会被你用来反美。
 
成为回教徒,就是放弃美国? 没有美国,就没有MJ。

MJ活着的时候,他对音乐的贡献,也是得到美国和世界的承认的,人们不喜欢的,只是他的生活方式。例如,药物,丑闻,恋童......

人们现在纪念MJ的音乐贡献,但是并不意味这人们就接受了他的生活方式。

作为反美女愤的你,连MJ的死,都不会被你用来反美。
sob, 你凭何说MJ恋童?
我何时说成为回教徒就等于放弃美国?
 
9-1-1 Should Never Give Me A Busy Signal
by Jason Kincaid on June 27, 2009

This post is a bit different from the technology news that we generally cover here at TechCrunch. But it’s something that I think needs to be said. Last night I got word that my parents had witnessed a tragic accident while driving in Northern California. I won’t get into the details, but suffice to say one person was killed and others were left bleeding, in various states of unconsciousness. Thank God my parents were not hurt in the accident, but they witnessed it first hand, as well as the disturbing aftermath.
Immediately after the accident, my parents and other witnesses began trying to dial 9-1-1. Attempt after attempt resulted in a busy signal. This isn’t unusual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as multiple dialers often tie up the lines to report the same incident. Except it seems that nobody managed to get through for far too long: emergency personal didn’t arrive for 20 minutes. The first officer to arrive at the scene said it took him two minutes to get there from the time he got the call. Which means that it took approximately 18 minutes for the news to reach him in the first place.
During a conversation with my father following the accident, he said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 things I’ve heard since I arrived in Silicon Valley: “Why is it that I can pull out my cell phone and call France or browse the Internet whenever I want, but I got a busy signal for 9-1-1 for 20 minutes?” I wish I had an answer for him.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taught from a very young age to call 9-1-1 whenever there’s an emergency. Something bad happens, you call that number, and someone on the other line will be there to help you. Getting a busy signal after dialing 9-1-1 is the closest thing you can have to a mental null set. It doesn’t compute.
But it’s apparently happening more often than most people would believe. A recent report in the Sacramento Bee says that more than 26% of all wireless calls to 911 in California are “abandoned” — in other words,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people calling 911 hang up in frustration before they even get to talk to someone. In a world where we can interact with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at a moment’s notice, I just don’t understand how one of the things we’ve always taken for granted can fail so miserably.
Now, I’ll be totally upfront and admit that I know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the way 911 dispatchers work. I am sure that the incident can be fully explained by a lack of staffing at the CHP center that routed the call, or maybe the fact that the accident occurred near a county line caused some jurisdiction issues. I don’t know what the reason was. But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e discussion shouldn’t get that far. This is the kind of problem that we shouldn’t have allowed to form in the first place. It’s as if we’ve forgotte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most of us keep cell phones with us at all times: to keep each other safe.
At its core, this is more a political issue than a purely technological problem: more money needs to be routed to the right plac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s no denying that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ere — the call routing systems could probably be made more efficient. Calling filters could be improved. Perhaps the system could detect when multiple phones were calling from the same area and inform callers that an accident had already been reported. Whatever the answer, things need to change. And given how upset we get over homepage redesigns and SMS fees, why not exhibit a bit of outrage when technology fails us in 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
As one final note, I hope this doesn’t come across as an attack on the men and women who staff emergency call centers, or the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and paramedics who respond to the scene. I have the utmost respect for everything they do. I just wish that the infrastructure supporting them was as up to the task as they are.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i3mOFEtQg[/media]
 
热贴:从迈克尔-杰克逊求救录音看中美两国巨大差距
本文网址:
作者:yuesefu

  以下是911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求救录音全程实录:

  急救中心:请问有什么紧急情况?

  求助者:是的先生,我需要一辆救护车,越快越好。
...


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居然还要接线生指导如何救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差距还真是够大的。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本文网址:http://news./2009/6/29/46821.html
1993年,年仅12岁的乔迪-钱德勒(JordyChandler)控告杰克逊猥亵他,由此引发了一场控诉超级明星的轰动全球的官司。就在杰克逊去世后仅三天,当年的“娈童案”的主角突然站出来承认当年曾撒谎,并向逝者杰克逊道歉。

  也许是因为对杰克逊的去世感到懊悔,已经年近三旬的钱德勒终于愿意说出实情了:当年父亲教唆他为了钱编造故事。他在录音带中说:“我从未想过要撒谎并毁坏杰克逊的名誉,但我爸爸为了钱让我撒谎。

  他告诉我,我这么干(撒谎)的话,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我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我对杰克逊感到无比的内疚,不知他是否会原谅我。”

  


  
当年的乔迪-钱德勒和媒体报道“娈童案”的新闻​


  1992年,已经成为“流行天王”的杰克逊与12岁的钱德勒成了好朋友。1993年8月,钱德勒告诉精神医师杰克逊与他发生了“性关系”。在父亲埃文 提示下,钱德勒对杰克逊提出指控,“娈童案”爆发。警方对杰克逊的梦幻庄园展开大搜查。随后,杰克逊与男孩的家人达成庭外和解并支付了2330万美元的赔 偿金。但在协定中,杰克逊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

  尽管杰克逊自始至终都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外界对他的非议铺天盖地,杰克逊此后一直无法摆脱这起事件对其演艺事业造成的影响。在杰克逊的死讯传来 后,其前任经纪人迈克尔.莱文随即发表声明,称他对这样的悲剧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多年来,迈克尔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一直在自我毁灭。他的才华无可非 议,但他无法承受这样的长期高压。”

  钱德勒说:“现在我头一次感到不敢再说谎了,杰克逊没有对我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我父亲为了摆脱贫困说的谎话。”
 
我就知道, 这些可恶的人.为了钱什么都干,好在他至少知道向全世界忏悔,虽然已经有些晚了...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本文网址:http://news./2009/6/29/46821.html
1993年,年仅12岁的乔迪-钱德勒(JordyChandler)控告杰克逊猥亵他,由此引发了一场控诉超级明星的轰动全球的官司。就在杰克逊去世后仅三天,当年的“娈童案”的主角突然站出来承认当年曾撒谎,并向逝者杰克逊道歉。

  也许是因为对杰克逊的去世感到懊悔,已经年近三旬的钱德勒终于愿意说出实情了:当年父亲教唆他为了钱编造故事。他在录音带中说:“我从未想过要撒谎并毁坏杰克逊的名誉,但我爸爸为了钱让我撒谎。

  他告诉我,我这么干(撒谎)的话,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我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我对杰克逊感到无比的内疚,不知他是否会原谅我。”

  



  
当年的乔迪-钱德勒和媒体报道“娈童案”的新闻​



  1992年,已经成为“流行天王”的杰克逊与12岁的钱德勒成了好朋友。1993年8月,钱德勒告诉精神医师杰克逊与他发生了“性关系”。在父亲埃文 提示下,钱德勒对杰克逊提出指控,“娈童案”爆发。警方对杰克逊的梦幻庄园展开大搜查。随后,杰克逊与男孩的家人达成庭外和解并支付了2330万美元的赔 偿金。但在协定中,杰克逊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

  尽管杰克逊自始至终都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外界对他的非议铺天盖地,杰克逊此后一直无法摆脱这起事件对其演艺事业造成的影响。在杰克逊的死讯传来 后,其前任经纪人迈克尔.莱文随即发表声明,称他对这样的悲剧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多年来,迈克尔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一直在自我毁灭。他的才华无可非 议,但他无法承受这样的长期高压。”

  钱德勒说:“现在我头一次感到不敢再说谎了,杰克逊没有对我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我父亲为了摆脱贫困说的谎话。”
 
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居然还要接线生指导如何救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差距还真是够大的。

The caller is not his doctor.
 
小孩子太容易被教唆了,但又怕他们出了事不说。。。还是不要让小孩子和陌生成年人在一起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一度轰动全球 杰克逊“娈童案”主角自曝撒谎(图)
本文网址:http://news./2009/6/29/46821.html
1993年,年仅12岁的乔迪-钱德勒(JordyChandler)控告杰克逊猥亵他,由此引发了一场控诉超级明星的轰动全球的官司。就在杰克逊去世后仅三天,当年的“娈童案”的主角突然站出来承认当年曾撒谎,并向逝者杰克逊道歉。

  也许是因为对杰克逊的去世感到懊悔,已经年近三旬的钱德勒终于愿意说出实情了:当年父亲教唆他为了钱编造故事。他在录音带中说:“我从未想过要撒谎并毁坏杰克逊的名誉,但我爸爸为了钱让我撒谎。

  他告诉我,我这么干(撒谎)的话,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我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我对杰克逊感到无比的内疚,不知他是否会原谅我。”

  


  
当年的乔迪-钱德勒和媒体报道“娈童案”的新闻​


  1992年,已经成为“流行天王”的杰克逊与12岁的钱德勒成了好朋友。1993年8月,钱德勒告诉精神医师杰克逊与他发生了“性关系”。在父亲埃文 提示下,钱德勒对杰克逊提出指控,“娈童案”爆发。警方对杰克逊的梦幻庄园展开大搜查。随后,杰克逊与男孩的家人达成庭外和解并支付了2330万美元的赔 偿金。但在协定中,杰克逊否认自己犯有任何罪行。

  尽管杰克逊自始至终都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但是外界对他的非议铺天盖地,杰克逊此后一直无法摆脱这起事件对其演艺事业造成的影响。在杰克逊的死讯传来 后,其前任经纪人迈克尔.莱文随即发表声明,称他对这样的悲剧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多年来,迈克尔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一直在自我毁灭。他的才华无可非 议,但他无法承受这样的长期高压。”

  钱德勒说:“现在我头一次感到不敢再说谎了,杰克逊没有对我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我父亲为了摆脱贫困说的谎话。”

This appears to be an unconfirmed tabloid story at this poi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