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的耻辱柱---设计师库哈斯承认央视大楼是色情玩笑 (ZT)

看看这个地标建筑像啥?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附件

  • 20060814161958837.jpg
    20060814161958837.jpg
    78.6 KB · 查看: 271
有人说像燃烧的火炬,也有人说像建筑工地垃圾桶
 
有啥意思啊。这些博学多才的人。。 整天脑子里想到的无非还都是这些东西,真无聊。
 
2009082713572714d3c.jpg


央视大楼设计者库哈斯

库 哈斯近日在他所在的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网站上发布声明,断然否认大楼设计含有色情隐喻。中国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说,埃菲尔铁塔、巴黎蓬 皮杜中心、悉尼歌剧院都被斥责过“像个怪物”,央视新大楼的是是非非或许该留到100年后再去评说。建筑专家萧默说,如果库哈斯真的蓄意侮辱中国,那全球 建筑界都不会原谅他,受侮辱的只能是他自己。

“色情门”传闻引发争议

有关“央视设计者用色情玩笑戏弄中 国”的传闻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热炒已有近半个月,甚至引发BBC、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西方媒体关注,然而不论中国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大都将网络传言作 为消息源,并未试图加以证实。《环球时报》记者25日通过调查,整理出了此事在中国发展的大致脉络。

在许多中国网友的文章中,一篇题为 《央视“大裤衩”:色情波普的建筑形式》的博客文章被认为是掀起这波对央视大楼色情批判的消息源,该文章称,库哈斯近期出版的一本名为《主题内 容》(Content)的著作,当着全中国设计师的面脱下了“大裤衩”,中国建筑界纷纷谴责库哈斯居然和中国开了如此大的玩笑,业界不少建筑设计师很清楚 它的色情寓意: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趴着朝外,辅楼就是与之对应的男根。与此同时,网友“老沙弥”的一篇文章也被中外媒体广泛引用,文章宣称南京东南大学 建筑学教授郑光复等中国建筑界人士很久以前便敏锐地揭出央视新大楼含有男女生殖器的不良寓意,当年参与评审央视大楼设计方案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本身就是以 搞“生殖器建筑”而知名。

除此之外,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萧默也曾在今年6月发表博文批评库哈斯,他在题为“CCTV总部与臀部的 ‘异质同构’”的文章中称,最初听到央视新大楼的色情寓意时由于缺乏证据,一直将信将疑,直到看了朋友发来的《主题内容》一书的图片才确信此事。文章称, 库哈斯在CCTV大楼建成后意犹未尽,为证明自己如何高明,骗过了13亿中国人,忍不住泄露了天机。他在《主题内容》一书中“阐释”了他的设计“理念”, 读者看看该书登出的几幅图就会明白了。
 
崇洋媚外招羞辱:国外建筑界对中国"性侵略"
环球网论坛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焦点是什么?
“某”大楼又“火”了。
不是又着火了,而是“某”大楼的设计师库/哈/斯在甚近期出版的著作中,自曝内幕,解释“某”大楼外形的内涵为男女生殖崇拜: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副楼就是与之对应的男根,所谓独特的创意是一个“色情玩笑”。
看到这则设计师自鸣得意的爆料消息,网络上一片哗然,真的是很雷人,让国人为之愤恨不已。
其实库/哈/斯的这个“创意”在设计界早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基本上方案提出之日就被业内人士看出来了,只是大家都明白事理不说而已。也有一些不知趣的业内人士说了出来,但也没有没有引起任何重视。
  
34o7dqt.jpg

而在我们国内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外设计师设计的新建筑中,这种“色情建筑”屡见不鲜。可以说,自从我们的设计的窗口向国外设计师开放以后,国外对中国建筑界“性侵略”就开始了。给大家举几个都耳熟能详的知名建筑的例子吧,让大家来评说一下。

北京南站,这个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新建标志性建筑,从上面看就是一个女性的生殖器,非常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在夜空下,更加分外明显。从室内看一下,也很有把其“主题”发扬到极致的意图。
2zemtn9.jpg

4zyr6o.jpg
国家大剧院,这个被誉为“水晶蛋壳”的举世瞩目的建筑,从上面看就是一个女性骨盆的生理解剖图,中间那个变化宽度的玻璃带,就是女性的阴道。边上的钛合金的蛋壳,象不象两瓣光滑的屁股啊。
14wd3yd.jpg
可 以说,从二十年前笔者踏入设计行业的时候开始,我对国外建筑界的“生殖崇拜”就有了很深的了解。也许是文化不同,国外设计界对这种“人体艺术”,或者说建 筑界的“行为艺术”乐此不疲。很多著名的建筑师,象矶崎新一类的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都对此乐此不疲,甚至著书立说大肆宣扬。而象英国著名的性建筑“色情小 黄瓜”一类的设计作品屡见不鲜,已经熟视无睹了。

2ccufk0.jpg
自从我们的设计窗口向国外设计师开放以后,国外对中国建筑界“性侵略”就开始了……。中国这块很纯净的“建筑处女地”就成了国外设计师肆意而为的“试验田”,这块“试验田”里面长出的是什么?很多都是这种恶俗的“色情果实”。
在 中国有句俗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在接近二十年的设计生涯中是深有体会。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还有机会参与一些大项目的投标,虽然有国外的不少知名 设计事务所参加投标,但也斩获颇丰。但后来形式就变了,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如果你不和国外的设计事务所合作,可能连参与投标的资格都没有了。很多发展较 快的大城市的重点区域,明文规定只能由国外设计事务所来进行设计,就此关上了国内设计师参与的大门,连个门缝都没给留。于是国外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如鱼得 水,予取予求。于是也制造了很多“假洋鬼子”,那就是去国外镀金回来的海龟和一些去国外注册个公司回来做项目的假外企。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大势所趋,被逼 无奈。

作为在设计行业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我来客观的分析一下国内设计师和国外设计师的差距。我认为,国外设计师的优势在于其对新技术和 新工艺的把握上,这是我们最大的弱项。比如建筑节能技术和钢结构技术方面,国外已经开始几十年了,而我们才刚刚在最近十几年开始摸索和起步。我在十五年前 曾经和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设计事务所合作了一个高层项目,他们给出的结构方案是钢结构,而我们给出的结构方案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在这一点上沟通 就出了问题。美方的七十多岁的老设计师说,他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学的钢结构,就不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什么东西。而我们那接近60岁的结构总工也说,我干了 一辈子了也没做过一个高层钢结构项目,全国也找不出来几栋,就是设计出来了也盖不起来,要是所有建筑钢材都从美国进口,这楼的造价就成了天文数字,建设方 根本承担不起。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国内国外的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异。而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和国外设计师打了十几年交道了,我认为这方面中国设计师并不 差,也许比国外设计师还要好一些。但在中国,有话语权的决策者很少有专业人士,很多决策考虑专业因素很少,看一张效果图就拍板的事情屡见不鲜。而那些不注 重项目本身的设计水平,而只看重采用了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能迎合一些人的崇洋媚外的心里,而轻易的拍板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综上所述,正 因为有这些因素在里面,国外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得到了在国外都无法想象的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可以在这块 “建筑处女地”上肆意耕耘,把在国外不能实现的一些恶俗的“创意”都种在了中国这块“试验田”里,还故弄玄虚的说自己的创意不可说。而国内的设计师看出来 了,询问相关的领导,而这些领导还在为国外设计师开脱“人家没这意思”。而时至今日项目的设计师自己曝光了那“不可说的设计构思”,着实的在领导的脸上打 了大大的一个耳光。而那些没有开金口的其它著名建筑的国外设计师呢?他们要开口了,是不是会让国人更加的尴尬?

我们国内也不乏优秀的建筑 设计师,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受着几十年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的耳闻目染,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和国情,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会做出更让中国民众 喜欢的作品来的。希望我们的那些有话语权的决策者们能从这些事件中清醒一下了,不要再盲目的崇洋媚外,要多给国内设计师以公平的竞争机会。另外有话语权的 领导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少一些武断,多听一些业内人士的中肯的意见,才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国外设计师对中国建筑界的“性侵略”尽早终止吧,文化的侵略 有的时候比战争更可怕,那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很有赵忠详的对饶颖的风格:打死也不承认。也难怪,都是CCTV出来的。

按赵紧爷的话:本来这件事是一个美好的事,你现在非要把它当成一个丑闻,要把我弄身败名裂。
:cool:
 
哈哈哈,这个真逗啊。。。。

那天看新闻说赵忠详对天发誓,说他要真如饶颖所说,宁愿天打雷劈。呵呵

很有赵忠详的对饶颖的风格:打死也不承认。也难怪,都是CCTV出来的。

按赵紧爷的话:本来这件事是一个美好的事,你现在非要把它当成一个丑闻,要把我弄身败名裂。
 
大裤衩, 哪壶不开提哪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