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造谣: 上海城管涉嫌以“钓鱼”手法设置圈套处罚“黑车”

嗯,是这样的:
[ame="http://www.youtube.com/watch?v=6IqI58Ghrc4&feature=PlayList&p=098C7DE35DFED54E"]YouTube - 宰相劉羅鍋片尾麯[/ame]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的事
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
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已真实
故事里的事许是从来没有的事
其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事
 
以党的喉舌为准。党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党说是假的,就是假的。:D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起码CCTV公信力比你小C那强多了。:D

还有楼上那位,你们两位芙蓉总是联昧演出?:D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起码CCTV公信力比你小C那强多了。:D

还有楼上那位,你们两位芙蓉总是联昧演出?:D
再怎么演也不如您这位芙蓉大嫂演的有看头,拖着俩管大鼻涕,穿着特号免档大棉裤,上身穿着夏天圆领小衫,倍儿酷。
因内分泌失调嘴上长着细绒小胡子,顶着一头的梳不开的狼毛卷,只有一只脚蹬着露脚后跟的破鞋,脚后跟倍儿黑,另一只脚还没鞋,天天的疯颠疯跑,见人就咬,像个胡哩根!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起码CCTV公信力比你小C那强多了。:D


不一定,我党很清楚自己的民意基础和公信力,所以建政60年,仍然不给人民投票权和新闻自由,而这些,是我党建政之前已经许诺,并用来攻击当时中国合法政府的口号。 :D
 
上海高层不满钓鱼执法调查结论 启动再调查



2009-10-22 08:02 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5 条,点击查看


   《上海高层不满浦东结论邀各界彻查孙中界案》———昨天,上海当地新闻网站新民网头条置顶的新闻大标题直言上海市领导对浦东新区的调查报告不满。被广泛 认为“老子查儿子”的这份调查报告坚称没有钓鱼执法,遭到广泛质疑。上海浦东新区昨天重新成立调查组,这次调查组成员换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 和律师。断指自证清白的青年孙中界和哥哥孙中记重新看到了希望,孙中记提出希望有关部门赔偿断指“虽然这个指头不是他们砍的,也相当于是他们砍的。”


  “开胸验尘肺,斩指表清白”,网友认为两个事情有类似之处,作出对联表达感慨。网上的热议越来越影响到现实。


  18岁青年孙中界被“钓鱼”愤而自残手指一事,上海浦东新区执法单位已于前天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坚称并无运用“钓鱼执法”手段,对所有质疑都避而不谈。报告一出舆论哗然,网民不满,央视、人民网质疑,上海本地广播节目中也点评:“把舆论当摆设,把百姓当傻子”。


  事情在昨天中午忽然有了戏剧性转折,官方通过网络发布消息,称浦东新区政府在调查报告公布当天就已经决定重新成立调查组,“作进一步的调查”,这次的调查成员不再是执法局官员,而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和律师。

  “老子查儿子”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非常不严肃的,非常蛮横的。不给自己留后路,无法让人信服。”对于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新民网的广播节目《三人茶馆店》如此评论。

  20日上海浦东新区的调查报告一出炉,就遭到了广泛质疑,央视《新闻1+1》节 目中提出调查报告无法自圆其说的疑点,逐一质问;次日央视节目又提出“老子查儿子,怎让人信服?”;人民网推出网上调查“怎么看浦东新区说没钓鱼执 法”,5546票中96%选的是“质疑,自查结果难信服”。

  自我调查、“老子查儿子”,这是各方对调查报告从根本就没有信任感的重要原因。 该调查报告由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完成,“原南汇交通执法大队一中队就归浦东新区执法局领导,他们都是一个单位的,靠这种违背基本调查规律的调查方 法做出的调查结果,谁能相信呢?由谁来保证这种调查的公正?”孙中界质疑。

  “看到大家不满所以重新调查”

  21日中午,上海网络媒体发布了一条新闻通稿,“为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10月20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在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10·14涉嫌非法营运一事的初步核查结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查。”

  与上次执法局“老子调查儿子”不一样的是,本次调查组由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中央和地方的媒体代表组成。联合调查组工作已经开始启动。

  上海本地的新闻网站新民网给这条新闻通稿打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上海高层不满浦东结论邀各界彻查孙中界案》,并将该新闻通稿置顶。

  21日23时15分,央视《24小时》节目中,主持人柴静透露,在刚刚打给浦东 新区宣传部的电话采访中,对方告诉她,正是因为看到大家对执法局的调查结论严重不满,他们20日当晚就决定由法制办牵头,组织了一个新的调查组,调查组的 成员是由人大、政协和律协推选出来的。宣传部表态调查结果会尽快向大众公布。

  “既然组建新的调查组是从有疑问出发的,那么希望最后的调查结果能够解答所有疑问。”柴静说。

  孙中记:希望政府赔偿断指

  新调查组的成立让人们多了一分接近事实真相的期待。在爱卡上海站论坛里,对再调查此事的态度并不乐观,“查也查不出个什么结果来,难道让他们把两年5000万的收入吐出来?”

  与部分网友的悲观相反,孙中界的哥哥孙中记听到重新成立调查组的消息之后感觉“看到了希望”,非常开心,跟老乡喝酒时两个人喝掉了一斤白酒。但到目前为止,调查组还没有直接联系孙中界,只是约好了今天中午到他们从业的上海庞源建筑机械工程公司调查。

  孙中记说公司很支持他们,虽然车子被扣影响了公司的业务开展,可是公司也知道过错不在孙中界。

  对新的调查组,孙中记的期望依然是能够还他弟弟一个清白。“感谢舆论对我们的支持,你们提供的热量让我们能继续走下去。”目前已有律师联系孙中界,估计能够提供法律援助。

  对于孙中界自残的手指,孙中记也希望能够有一定的赔偿,“虽然这个指头不是他们砍的,也相当于是他们砍的,要不是他们”钓鱼“,我弟弟也不会这么干。”

  执法者声音

  浦东执法局:不要妖魔化我们


  执法办副主任说:“我对开胸验肺也很气愤,但我们不是一回事!”

  断指案在舆论上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上海浦东城管执法办也派人上网解释,试图挽回影响。东方网昨天发表了一篇对浦东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办公室副主任丁建国的专访,丁正是广受质疑的调查报告调查组成员之一。

  在采访中,五十来岁的丁建国反复说道,“我现在很困惑。”但他坚定地认为孙中界是非法营运,执法过程和手段并无瑕疵仍然是他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相关的影音证据仍然拒绝公开。

  丁建国表示,通常在城管执法中,判断非法营运一般要看三方面:一是车主不具营运资质,二是举报人是扬招上车,三是运载中有交易行为。根据数日初步调查的情况,丁建国勾勒当晚执法过程,认为事实基本合乎这三点。

  丁建国说,“我们都是按法律程序办事,当然,我们也要讲究法律技巧,比如取证的方法要合法、正当。”丁建国说他很“困惑”,“事情演化到今天,到底是司法在审理,还是舆论在审判?”

  丁建国显然也意识到“乘客录音”成为倒钩证据的逻辑陷阱。他强调的是:“这次现场执法问询,是车主在执法车上录的音。”

  对于很多网友由此事直接“联想”到“开胸验肺”,“我对开胸验肺也很气愤,但我们不是一回事!”丁建国无意中透露,他的年纪也快到退休了,现在舆论压力如此之大,他也不想“晚节不保”。

  就像在新闻发布会上一样,丁建国依然不愿清楚回应有没有“倒钩”,而是强调不能 打击普通市民举报黑车的积极性:“公众舆论似乎都认定,只要打击非法营运,就一定在用倒钩执法,如果都是这样的定论,那对敢于作证的乘客是不公平的。” “我们也有同情心,但似乎一面对弱势人群,我们就被妖魔化了。”

  舆论PK

  上海两网站大唱对台戏


  昨天,上海两大新闻网站东方网和新民网在对此事件的报道中泾渭分明,大唱对台戏。

  新民网的头条是《上海高层不满浦东结论邀各界彻查孙中界案》,东方网的头条则是 《黑车该不该打?征集如何查黑车》,并配以《不要“妖魔化”黑车整治》的文章,相关新闻链接不谈钓鱼、倒钩、断指,而是大谈“黑车”的罪恶:《“黑车”只 顾挣钱不顾安全》《亲历:女白领险被扔下车》《口述:半夜黑车司机“抢”行李拉客》。

  两个网站都推出了网络调查,新民网的调查是《如何看待浦东新区昨对孙中界案发布 的调查结果?》,认为“自己人查自己人,难以信服”占51%,“应彻底重新调查”占42%,选择“相信浦东新区”的仅有“2%”。东方网的调查则是“黑车 该不该打?”,选项包括“您觉得黑车有何危害?”“您觉得该如何惩治黑车?”等。其中“完善城市交通,让‘黑车’无机可乘”得到了72%的支持。“加大 ‘黑车’处罚力度”等选项支持率都没超过7%.

  东方网网络调查的跟帖里,一片批评之声:“这个题目太奇怪,执法部门和钩子合伙 欺诈百姓,还问该不该打?”“没有任何人反对治理黑车,但所列出的问题偷换了一个概念。以黑治黑可以吗?”“不是打不打黑车的问题,是存不存在‘倒钩执 法’的问题,打不打‘倒钩执法’的问题,请东方网将此调查的主题更正。”
  
作者: 谭人玮



再想想,政府讲的话,难道都是真的?真的是值得相信的吗?

为什么标题说是高层不满意就来重新调查?如果高层满意呢?结果又该如何?请让我们屁民们拭目以待。
 
倒钩案代理律师:"闵行交通执法大队是为人民币服务"

2009-10-13 17:13 来源:新民网 记者:易蓉 陈梦迪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闵行倒钩,郝劲松,黑车,闵行区城市交通执法大队
郝劲松接受新民网采访 陈梦迪摄









新民网记者北京采访上海“闵行倒钩案”当事人张军(化名)代理人、律师郝劲松​

  【新民网·独家报道】10月13日上午,上海“闵行倒钩案”当事人张军(化名)的代理人、律师郝劲松在北京接受《做客新民网》栏目采访,尽管目前为止针对“钓鱼式执法”、“倒钩”的诉讼并没有胜诉案例,但他表示对此案较有把握,有胜诉可能。


  郝劲松透露,“闵行倒钩案”中,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事实认定有误”,“主观上,张军收入高,工作忙碌,根本没有从事‘黑车’的动 机,”郝劲松说,“而且所谓‘非法运营’,‘运营 ’应该是长期性从事,并且以盈利为目的。偶然的搭载只能算民事行为,也不能算商业行为。”


  在郝劲松看来,该案事实清楚,诉诸法院虽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胜算,但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有信心”应对。他解释:“对方(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 执法大队)雇佣诱饵假扮乘客,并且使用暴力侵犯当事人人身自由权利,甚至进行搜身,取证程序严重违法。法律规定,使用利诱、欺诈和暴力等手段搜集的证据是 无效的,闵行证人与执法大队是雇佣关系,两者之间有利害关系,证言不足采信”。


  至于张军方面,他曾经在事后向闵行交通委投诉,并且录音。此段录音中,交通委相关人士承认钓鱼执法普遍存在,并且的确给予“诱饵”一定的奖金,“承认这一点,就是非常好的证据了”,郝劲松说。


  身在北京代理上海案子,郝劲松表示地域因素在这一案件中也有有利因素,“会受到的干扰和影响相对本地律师来说要少一些”。当问及是否会像网友关 心的那样,受到地方法院的困扰,郝劲松表示目前并未遇到任何障碍。但赶在“十一”长假之前递交诉状,在节后第一天正式立案,也是郝劲松希望利用公众关注度 来为案件推波助澜的一招。


  张军并非是受到“钓鱼式执法”的第一人,也并非是起诉有关部门的第一个当事人,但是至目前为止,并没有一起类似案件的当事人胜诉。对此,郝劲松 表示,律师团队已经做好了败诉的打算,并且已有相关方案,但目前暂不便透露。但是他表示,会通过一系列“行动”继续下去,因为张军并不仅是一个个案,希望 通过努力,改变严重违法的执法方式。


  说到此处,郝劲松的情绪有些激动。他说:“闵行交通执法大队应该去学学字典,何为羞耻,字典里还有羞耻二字。张军是向政府纳税的纳税人,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人,而行政机关是公仆,服务人民。但闵行交通执法大队不是为人民服务,是为人民币服务!




(新民网记者 易蓉 陈梦迪 北京报道)
 
堂堂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也参与造谣啊,真是谣言四起。。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202821.html

上海查非法营运内幕:罚没款5000万元背后有勾当






2009年10月16日08: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此前,张军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官府”打官司。不过10月15日下午,这位上海市闵行区“钓鱼案”的当事人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他对官司的胜诉充满希 望。日前,张军已委托维权律师郝劲松,起诉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要求其撤销行政处罚并承担诉讼费用。

  同一天,另一场庭审在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进行。当事人江涛有着和张军相同的经历。今年6月21日,他因“顺路搭载”一男一女两名乘客,被宝山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当场抓获”。事后,他被以“用肢体语言与乘客商定价钱”为由,处以行政罚款2万元。

  当天,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宣布调解失败,择日宣判。

  “这很正常。之前的钓鱼执法案件,原告无一胜诉。”张军表示,他的起诉已于本月9日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不日即将开庭。

  小白领成了“大鲤鱼”

  连续3天,位于上海市郊的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大门紧闭。不到中午12点,原本用于“当场抓获”非法营运车辆的3辆面包车,便早早停在院中,处于“淡季”状态。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表示,“好几天没看到刘队长来上班了。”

   而一个月前,深陷“钓鱼案”的执法大队曾就执法方式进行高调回应。该大队在中共闵行区委员会党务公开网发布了《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出“新招”整治非法营 运》一文。文章声称,该大队二中队面对取证难题积极应对,想出了取证和查处分步进行的执法新招,进行先取证后查处。“灵活应用‘先取证后查处’方法,可有 效缓解执法取证难问题,有利于维护客运市场稳定。”

  但记者今天在上述网站上没有找到这篇文章。

  “这是工作秘密。”谈及“先取证后查处”办法的具体内容,大队长刘建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

  不过,亲历者张军将这一“工作秘密”披露给了公众。一个多月来,这位圣戈班集团中国磨料磨具公司的市场经理带领蜂拥而至的媒体,还原了不下15次现场画面。

  2009年9月8日下午1点左右,张军的“长安福特”停在了闵行区元江路与华宁路红灯前50米处。每天上下班,这个30多岁的白领就会驾驶私家车来往于家与单位之间。

  漫长的红灯等待时间,他右侧的副驾驶座窗前出现一名30多岁的男子,穿着一件白色T恤,“看上去不像是流浪汉,就是普通市民的样子”。该男子捂住腹部,声称“胃痛”,要求张军搭载一程。

  7分钟后,该男子“完全没有了胃疼的样子”,并主动提出,“我给你10块钱”。张军称,他当时立刻表示,“我是私家车,你胃疼才载你的,不要你钱,就放你在前面”。

  两分钟后,“长安福特”应男子要求,转弯,停下。该男子试图伸手拔出该车钥匙,随即与张军扭成一团。车外,七八名身穿黄绿色制服的执法人员,开始从东西南北包抄上来。

  此后的情形,当事人张军显然“不堪回首”。他被一名执法人员“揪住脖子”,另外两名执法人员则“反扣”他的手臂。他被押入一辆金杯面包车,该车停在北松路1358号上海市中马皮件有限公司的大院内。“长安福特”遭到扣押,那位男乘客则不知去向。

  15日下午,大院传达室的老师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这里常有执法大队的面包车,还抓过几个‘黑车司机’。”

  之后,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认定张军为“非法营运”,并处以1万元的行政罚款,交付罚款10天后可取回扣押车辆。而张军对执法大队提出质疑,那位身着白色T恤的男子是“钓钩”,而他正是“被钓的鱼”。

  刘建强则拒绝透露事件中搭车者的信息。不过,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执法部门的确存有执法过程的录音,但“不便提供”。

  江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之所以肯定自己是“钓鱼案”受害者,有一个重要原因。今年6月21日,他被“当场抓获”后,曾在同一个地方,重遇一男一女两位乘客。当时,他们正对着一辆桑塔纳要求“搭载”。江涛随即上前交涉,并且两位“乘客”身上有录音设备。

  郝劲松律师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判断,“钓钩”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引司机到埋伏区,二是“试图拔车钥匙”。另外,“钓钩”往往携带录音设备,既然官方承认执法过程中的录音存在,“那么,上车的人无疑就是‘钓钩’”。

  执法大队与“钓钩”双赢

  在两天暗访中,一证件号为“沪,16337×”(为保护当事人,此处隐藏了末位数——记者注)的出租车司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老司机一直在闵行区地带做生意。他向记者证实,所谓“钓钩”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几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宝山区等市郊的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执法方式。他们往往通过“埋伏”作战,“当场抓获”正在进行“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并处以1万至2万元的行政罚款。他们在工商银行或建设银行拥有收取行政罚款的专用账号。

  “这很正常,真的黑车嘛,很难抓的。那么就找个‘钓钩’来,钓你上钩,让你做黑车,罚罚款喽。”老司机对此习以为常。他告诉记者,整个上海市至少有上千个“钓钩”。

  这位老司机告诉记者,每次执法活动开始前,执法大队都会先确定抓黑车的“地带”,然后带着“钓钩”前去踩点,一般一个区至少设置五六个点,一个点要抓至少5辆车。

  另一位“钓鱼案”的当事人陈瑞勤肯定了这一说法,他是上海市爱慕园林绿化公司的职员。两年中,这个小个子男人已两次将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告上法庭。

 
【1】 【2】

上海查非法营运内幕:罚没款5000万元背后有勾当 (2)






2009年10月16日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008年一个炎热的夏天,他驾驶公司面包车经过闵行区一片宽阔地带。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以“热晕了”为名,要求“顺路载上一程”。5分钟后,这个男子拔出他的车钥匙。同时,陈瑞勤被几个身穿便衣的男子“当场抓获”。

  “当时,我根本没看出来他们是执法大队的,我要他们出示证件。”陈瑞勤对记者说。而这一要求,使他遭致了这伙人的毒打,他们自称是“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

   而令他震惊的是,他在执法大队的办公室里,遇到了一伙社会闲杂人员。为首的是30多岁的男子,个子在1米8左右,“穿着很干净,也不说脏话”。他还带了 七八个小弟,这些小弟将陈瑞勤再次暴打了一顿。事后,陈瑞勤得知,这个30多岁的男子便是和执法大队来往密切的“钓头”,他手下至少有几十个“钓钩”。

  陈瑞勤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在两年的密访中发现,“钓头”和执法大队的关系非常密切。仅在闵行区,就至少有3个“钓头”,手下有100多个“钓钩”。“钓头”和“钓钩”往往是一个村子出来的老乡,一呼百应。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在闵行区,“钓钩”每“钓”到一位私家车司机,便可获得300元人民币,“钓头”则提取200元。宝山区给“钓钩”开出的价格也是 200元,南汇区250元,奉贤区则是600元。“钓钩”用这些钱准备录音笔等工具。一个成熟的“钓钩”,月收入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而“钓头” 每个月能净赚1万至2万元,一年可达十几万元。甚至有的“钓头”开的是尼桑,“在上海早就买了房”。

  同时,另一份文件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在《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2008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中提到,在两年时间里,该大队“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多辆”,“罚没款达到50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总队和区建管局下达的预定指标任务”。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便是上海各大交通执法大队与“钓头”之间的“双赢”状态,正是“先取证后查处”的具体内容。

  采访中,中国青年报记者试图联系一名江姓“钓头”,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除了“钓鱼”,还有“养鱼”

  和所有大城市一样,黑车问题一直是上海市容的“毒瘤”,尤其在闵行、宝山等郊区,或张江高科等交通不便的区域。即便不是上下班时间,QQ、捷达、桑塔纳2000、金杯等黑车也密密麻麻地占满了地铁口、人行道,甚至绿地。

  这些黑车往往明码标价,有着自己的标准。比如从闵行区莘中路搭乘黑车前往莘庄地铁站,6位黑车司机均告诉记者“10块钱”。而在闵行区老工业园区周边,皖字开头的牌照则是黑车的“身份证”。

  “我啊,被抓进去3次了,一次罚1万元。”暗访中,闵行区的黑车司机老于告诉记者。更有黑车司机被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抓了23次,放了23次,总计被罚20多万元。

  这个皮肤黝黑的男子表示,其实他很少承载陌生人,看到“面善的”才做一做生意。他强调,几乎百分之百的黑车都遭遇过“钓鱼”。

   他悄悄透露,他一个朋友的弟弟就是传说中的“钓头”,这一带一般是安徽阜阳人在做这一职业。黑车司机如果被扣了车,一般只要给“钓头”塞两条中华烟,就 可以“早点取出车”。“钓头”跟执法大队长打个招呼,大队长签了“同意”就可以了。而张军的车则是在被扣押十天后才取到的。

  另外,执法大队开始行动之前,“钓头”偶尔会透露消息给关系好的黑车司机,这样黑车司机便可逃过一劫。

  “我还知道招‘钓钩’的标准呢。”老于说。他和陈瑞勤的说法不谋而合。“钓头”在招募“钓钩”时不分男女,一般有三个要求:一是长得干净,不猥琐,但也不容易被记住;二是衣服得穿得干净,至少得像个普通市民;三是容易被信任,“最好胖一点,和蔼一点,憨厚一点”。

  在记者亮明身份后,老于警告:“不要惹他们,出过命案的。”并且,他自称“出于保护”记者的安全,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也就是说,黑车是执法大队养的鱼,我们是被钓的鱼。”张军愤怒地说。

  10月1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针对“有的黑车不到10天就解除扣押”这一问题,上海市闵行区信访办的一位女同志承认,“规章制度中的确存在漏洞”。

  面对媒体的诘问,上海市闵行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交通科“如临大敌”。作为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上级监管部门,该科的一位办公人员表示,“有关‘钓鱼案’统统问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我们交通方面的发言人去市里开会了”。

  针对“钓鱼案”背后的潜规则,王姓工作人员表示,“我不拒绝采访也不接受采访,我们不提供任何看法”。在记者出示有效证件后,该工作人员以“媒体来得太多,无法证实你的记者身份”为由,要求记者与区委宣传部先行联系。

  截至发稿时,区委宣传部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正是因为之前应对媒体的高调态度,“说错了话”,才处于被动位置。因此政府部门决定采取保守状态,“不说话是最好的表态”。

  一个多月来,张军一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中。不过,他表示,他已经联合了十几位“钓鱼案”受害者,打算将官司进行到底。

  尽管江涛的案件尚未宣判,但等待开庭的郝劲松表示,“不要怕,我和张军都支持他。以前没胜过,并不说明以后也不可以!” (周凯莉)
【1】 【2】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