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不该发生的悲剧,浙大海归博士照片遗书曝光

Country on wheel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6-06-05
消息
5,694
荣誉分数
1,410
声望点数
373
http://www.hxwz.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4064

不该发生的悲剧,浙大海归博士照片遗书曝光 (ZT)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是金华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199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2001年获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及法学硕士。“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2009年6月受聘于浙大,9月17日自杀身亡,终年32岁。

  老婆:何晶(化名),同为留美博士。和涂博士清华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相比,何晶在国内的学习记录毫不逊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追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二次跟随丈夫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涂序新遗书内容:遗书部分内容: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时间: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

  地点: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11楼

  人物:涂序新

  事件:自杀身亡

  原因:“疑因评职称问题”
***********
※   ※   ※   ※   ※

               怒了!海归博士自杀,浙大竟发如此讣告

  我终于也怒啦,看看咱“第一流大学”的讣告的水平。不好意思,我对文字比较敏感,这么干我真受不了啦!!!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100余人。(没啥问题,领导在前这是规矩)

  涂序新老师于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坠楼!!还是因病!大家经讨论认为,以后很多时候可以说:因病上吊、因病投河、因病被自杀、因病……这位讣告写手啊,因病和坠楼有因果关系吗?几乎是以暗含幽默的方式公布讣告?)

  涂序新老师1977年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年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没啥问题,我老不骂人)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他妈的,看到这里虽然说了点人话,但感觉怪怪的,尤其是什么“多次深入新生宿舍”)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开始感谢了?要不要开始庆功?还有在讣告上感谢的?还“借此机会”?)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看到没,“由学校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看到没!还国际机票呢!逝者面试时还喝了你们的水,要不要说出来?总之,浙大出钱了!浙大买单了!浙大牛逼了!这句话的前半句要是翻译成英文,在美国是会被人笑死的!)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嗯,至于你们履行没履行,是另一个问题,这里不骂了,要不然太长了)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7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 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极品段!极品段!我老拍案惊奇,我老佩服得高山滚鼓、前仰后合,我老看得老泪纵横、感激涕零……看到没,浙大提供了房子耶!57平方米呢!更绝的是,里面还有很多很多设备,让诸位海归和海不归大开眼界:独立厨房的耶!不是筒子楼!还有卫生间呢——可惜没说独立卫生间;还有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多全啊,要是再有烤箱的话不活脱脱是个美国公寓?还有床铺和桌椅呢!妈的当海归是北朝鲜来的啊?

  喘口气,继续分析:在一个人的讣告上,会出现诸多电器和类似信息,单看这一段还以为转租房子呢!总之,浙大真好哇,提供这么多东西,海归这儿看来是谁也亏不了,连微波炉都有了呢!就不用像我老当初那样,和人一起去沃尔玛花二三十美元去买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因为没说 ——对于让海归用新微波炉,恐怕讣告上也得加一条“电器和家具还都是新的呢!”写讣告的人,一看就是中专会计出身,算账列清单真麻利啊!某大学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果然是高手不问出身,在下服了!)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没毛病)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看到没,“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暗含的意思我不说了,反正我懒得去分析)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大团圆!因病、坠楼!到此全文达到结局,此病极是了得,居然会让人坠楼,而且还不是失足坠楼!这样写,难道有些人、有些“第一流”大学不觉得无耻吗?)

  (全文完。我无话可说,我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中国即使像狗一样卑微,像猪一样肮脏,也得选择活着,否则你的讣告上会出现微波炉!)

  (在这十数天或是二十天前,地球另一边的一个叫做美国的国家的某个大学里,也有人为Dr.Tu发了简短的讣告(大意,我记不得了):涂博士不幸去世,他曾工作求学于我们这里,做出了不少贡献。我们每个人都为他悲伤,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但是,我深深的确定,上面没有写这个大学曾经给过他工资、保险、公寓、微波炉、家具,也没有写他在这里住在有热水、有独立卫生间、有独立厨房、有电磁炉和烤箱的住处——当然也不会提到机票和住宿。)
 
什么博士,博士后的...脑子都有点问题。 他们自杀太自然了。因为他们不适应社会,他们仅仅适应学术。当他们觉得不公平的时候,他们不能去适应然后改变现状。所以他们就选择自杀.这就是命....还有一点,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他们无法受的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
 
海归才三个月就自杀,肯定是在米国受的刺激。

三个月除了搬家安家,还能做什么事?就赖人家学术腐败。

浙大倒霉,被赖上了。

说有忧郁征嘛, 不好太怪学校。美国受刺,中国发作。或者国产的药没有美国的质量好不管用?

好像比较抑郁容易有自杀的念头,死者为大,不多说了。
 
什么博士,博士后的...脑子都有点问题。 他们自杀太自然了。因为他们不适应社会,他们仅仅适应学术。当他们觉得不公平的时候,他们不能去适应然后改变现状。所以他们就选择自杀.这就是命....还有一点,他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他们无法受的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


博士还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个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博士们的辛苦的

从小到大都很优秀,上帝就是早优秀人才帮助人类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Another one (ZT)

http://info.51.ca/news/china/2009/10/23/184190.shtml

回国一年:湖南大学海归博士跳江自杀

10月23日讯 近日,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跳湘江自杀,学校于昨天上午为其举行追悼会。

死者南某,男,1970年生。今年5月1日刚结婚。据了解,南系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工程学院的,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南某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并在海外攻读了博士后学位。
 
海归才三个月就自杀,肯定是在米国受的刺激。

三个月除了搬家安家,还能做什么事?就赖人家学术腐败。

浙大倒霉,被赖上了。

说有忧郁征嘛, 不好太怪学校。美国受刺,中国发作。或者国产的药没有美国的质量好不管用?

好像比较抑郁容易有自杀的念头,死者为大,不多说了。

只要有那么一个导火线, 人转念间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等3个月再因为在其他地方的事情想不开而自杀的可能性不大。
 
看来咱们出来的再回去,挺可怕……
Think of it twice before one goes back, even one has an offer from China; if one hasn't received an firm offer, and no powerful GUANXI, better stay and wait.
 
博士还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好拿的
这个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博士们的辛苦的

从小到大都很优秀,上帝就是早优秀人才帮助人类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我这里没有不尊重博士的意思啊,他们不仅仅是应该尊重。甚至应该是敬仰啊...能学到博士,博士后最后到烈士,圣斗士...不容易....学习很艰苦的。但是他们学完以后,真正能发挥他们的学识吗? 家中一个远亲也是...博士,博士后毕业了。但是身体一直不好,然后也是看不惯单位里的事情。也跟上面主人公一样,月初选择了跳楼自杀.....所以他们心态有一定的问题...
 
谈收入就搞笑了吧,当初的合同是你情我愿,后来再反悔是自己的问题了吧。再说,我虽然不想不尊重死者,但是3个月才反应过来好像也慢了点吧
而且,现在大学里有班主任了吗?当初我在国内上大学的辅导员都是留校的研究生担任的,看起来现在国内的海归待遇比本土产的只是高不到哪里去而已

还是浙大厉害。我们院里雇一个住家保姆还要付1550元/月。3室1厅的房子(90多平)也才不到3千元/月(是在北京的大学)。浙大对自己的教师,那小屋要两千多元/月。税后收入才付两千多元/月,那是博士耶。

担任了 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在大学里,班主任是什么职位? 不让上讲台,副教授是不可能的了。
 
悲剧再传!海归博士在湖南跳江自杀

  近日,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跳湘江自杀,学校于昨天上午为其举行追悼会。

死者南某,男,1970年生。今年5月1日刚结婚。据了解,南系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工程学院的,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南某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并在海外攻读了博士后学位。
 
悲剧再传!海归博士在湖南跳江自杀

  近日,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跳湘江自杀,学校于昨天上午为其举行追悼会。

死者南某,男,1970年生。今年5月1日刚结婚。据了解,南系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工程学院的,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南某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并在海外攻读了博士后学位


博士后学位?
 
3C发多少帖子都没事儿,但你要小心,和你发帖子也没关系,和你练的功有关系。
如果你快圆满了,就和这博士也差不多了。:D
 
ZT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910/news-gb2312-945264.html
海归的自杀与自救2009-10-23 13:23:53
arrow-up.gif

最近浙江大学凃博士“因病跳楼”自杀的消息在各个网络上引起了诺大的议论。从各方面来看,可以理解凃博士是个上进,有理想,而且成绩不俗的读书人。可是他绝不是书呆子。看到他在西北大学的相片,是一个有冲力,有干劲的青年。今年才32岁,为了种种原因,以跳楼结束了自己还没有完全开绽的生命,可惜,可叹。我自己在56岁那一年,为了亲身体会共产党的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毅然放弃了身边挺好的工作环境,也顺应海归的潮流,回上海工作了两年。我的经历比较特殊。解放前生在青岛,两岁就随着逃亡的难潮到了台湾。71年到美国留学,然后就是就业等等。当我回国 那一年,孩子都快大学毕业了。我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可以随时回来。因为这个原因,老婆也同意了,怀着一颗对上海的好奇,对祖国步入世界强国的骄傲,03年底回去了。两年之后,我还是回到我一直认为是个好地方的美国。

改革开放后出国的不少,回国的也挺多。见人见智,每个人的背景,个性等等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可是想想在美国受到了各方面的熏陶之后,再次面对自己逐渐陌生的地方是需要时间来装备自己,调节自己。一个个性开朗而且随遇而安的人,在适应的过程会比较顺畅。反过来说,可能就会钻到死胡同里了。凃博士出生在文革以后,没有经过巨大动乱环境的熏陶。到美国后享受了奖学金的优待,虽然不是挺富裕,可是我相信所有留学生的日子都差不多。过着平静的日子,为的就是完成学业。求学时代的生活是单纯的。碰到好的教授,同学,再加上自己的适应,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毕业后,找工作或者继续做研究,日子一样的平平静静。虽然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同,所感受的也不尽相同。可是在美国,毕竟还是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及利用人才的国家。这么多年来,我常说在美国就是要有一技之长。有了一技之长,在美国立足不是难事。我说的一技之长并不是说一定要拿到博士,硕士学位。当然语言,文化的适应也是重要的。没有这个条件,我想出来后的适应时间需要长一点,也会慢慢的得心应手。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凭自己本事打天下。这是一个有本事可以尽量发挥的国家。举目看看各个行业成功的华人不少。我要说的是,美国是个法治的国家,一切照着典章办事。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本事的空间。

回到自己的国家情形就有点不同。在上海两年,我遇到乐不思蜀的海归不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着深厚的“关系”等着他们的使用。这种关系在中国是没有啥好争辩的。有的家里本来就是老干部,重量级的干部。似乎所有发财的都具有这种背景。当然有的人是靠自己把关系建立起来的。可是关系还是要靠关系来建立。话说回来,这些有办法的海归,平心而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学问都是平平。在美国的经历只是加分而已。这些人就是一直呆在国内,他们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点,跟台湾在80年代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形大不相同。我的几位好朋友当年回国的,就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开创自己的前途。其实这些朋友都是来自贫困的家庭。凭着自己的奋斗完成大学,留学。再回到台湾为自己的国家一拼。没有关系可以依靠。有的从学校,有的从政府机构,当然也有的从企业开始自己的拼搏。从副教授,教授,院长,校长然后被网罗从政。或者从职员到经理,老总。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他们经过了多少的考验,审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成功的因素就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一个没有背景,学习又强人一等的海归分子,要想在国内立足,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可能就要付出相对相当大的代价。你所接触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既得利益者。你的所有只不过是这些人取后残余部分的施舍。自古口说无凭。就是立了合约也是只有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可以发挥作用。我一个海归的朋友,那年在上海浦东郊区预定了 一个别墅。合约签了,预付款也付了。到了开始建造的时候,房价突然加码。我的同事极端愤怒。合约摆在眼前,利用关系找了一个名律师打算控告开发商。结果得到的建言居然是付款保留房子。可是不能保证下次不再涨价。原因是开发商惹不起,因为都是官商勾结。打官司除了白花钱不会有结果的。律师根本就不想去赚这类案子的诉讼费。因为这种案子在上海多了。可是今天如果你有本事找到有力的人士出面也许可以改观。不然就只有自己吃哑巴亏了。那一年有个史丹佛企管硕士海归,在上海自己创业。结果拒绝贿赂税务单位而引来牢狱之灾。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这种不争的事实到处可以听到,看到。对国内这种到处黑暗吃人的普遍情况,海内外的人都是了解的。自然海归后就应该心里有应付的心态和方法。等到事情发生了,就可以避免走上极端。
我为凃博士感到惋惜。他在美国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国内的情形。国内的高校更是大家海归的首要选择。每天翻开网页,都可以看到有关国内高校招聘人员的相关消息。对国内高校内部作业的黑暗自然应该有所了解与防备。决心回国绝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共享天伦之乐。如果在自己国家内有一个理想的成长,发展,养老的环境,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跑到外面闯荡。对凃博士而言,他看到的令他感到极度的失望,而自己又没有那个力量,或者根本没有那个欲望去挽回颓势。看着身边小人的得意忘形,看着自己多年的辛苦得不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对自己失望,对不起自己周遭的亲人,而又无法或不愿走回头路。唯一的就是“因病跳楼”了。最后我要再强调一点,就是在海外生活不易,但也不是那么的难。困境总是会发生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冷静的思考,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我说过,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在这里生存是相当容易的。毕竟这里是个法治的国家。坏人不是没有,也许一时得逞,最后胜利还是属于有本事,走正路的人。共勉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