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不该发生的悲剧,浙大海归博士照片遗书曝光

3C发多少帖子都没事儿,但你要小心,和你发帖子也没关系,和你练的功有关系。
如果你快圆满了,就和这博士也差不多了。:D

哈,转重复了... 我也没有读. :p:D
 
浙江大学这件事对中国政府引进人才战略是个很大的打击。所谓的千人计划也不顺利,标准一降再降。关键是中国政府太急功近利了。一方面国内近几年高校扩招,博士大跃进。有民谣称:博士满街走,教授多如狗。大多数流水线似生产的博士们没有合适的岗位就业,被迫蜂拥般挤向高校研究所。大多数从助教讲师做起,拿着少的不能再少的可怜的薪水,在社会的底层挣扎,(所谓高校老师有钱那是极少数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官僚化,学术腐败,少数人掌握学术资源,各种利益圈子等搞得乌烟瘴气。真正的劣胜优汰。所以少数人怀着朴素的爱国热情,并没有了解清楚国内单位真实情况就贸然决定归国的人必然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故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要赶上美国等发达国家还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如果说从来没有出过国门,到了外面遇到什么事情茫然,可以理解。

对国情还是应该略知一二吧。回国工作,难道事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Think of it twice before one goes back, even one has an offer from China; if one hasn't received an firm offer, and no powerful GUANXI, better stay and wait.

其实,关系是否强大确实是个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建立关系。成功的人都会建立有强大的关系,没有关系到哪都不会成功。

不少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们可能都有点清高,不灵活,认为靠关系不公平不正当,没关系的就失望丧气。在中国就是要靠关系办事,不去学着适应这样的生活,心里永远都不会平衡。

加拿大社会也有靠关系办事的,谁不想走捷径?只是还没发展到像国内那样赤裸裸地摆在桌面上而已。
 
其实,关系是否强大确实是个重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建立关系。成功的人都会建立有强大的关系,没有关系到哪都不会成功。

不少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们可能都有点清高,不灵活,认为靠关系不公平不正当,没关系的就失望丧气。在中国就是要靠关系办事,不去学着适应这样的生活,心里永远都不会平衡。

加拿大社会也有靠关系办事的,谁不想走捷径?只是还没发展到像国内那样赤裸裸地摆在桌面上而已。

不要说的这么绝对,这么赤裸裸好不好。如果把当上大学教授就叫作成功(或达到相当的社会位置),在加拿大确实不必靠关系。我们大部分移民是赤手空拳来到加拿大,跟本没有任何关系,不也都成功了。所以我不同意"没有关系到哪都不会成功。"

在中国,如果你只是个贫寒子弟,无高官厚禄之亲,飞扬拔扈之友,又怎么能建立强大的关系?"成功的人都会建立有强大的关系。"这对搞学术科研的人来说未必适用。谁都知道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ohn Nash (均衡博弈理论模型的创建者, 奥斯卡获奖电影<The beautiful mind> 男主人公的故事原形)一生神经失常,无亲无友,根本提不上什么关系。照样能成功。 现在的中国常常把不正常的东西当作常规,而正常的反而成了不正常。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要靠知识,靠科技,靠人才, 不是靠关系。
 
建议痛恨靠关系成就起来的人看看明朝那些事儿。。。

不一定是百分百的史实,但是作者的思维方式我很认同。。。

如果你真想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就要play their game and fight them on the inside。。。
 
如果你真想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就要play their game and fight them on the inside。。。

如果你真想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就不必play 什么 game,不必与谁去fight on the inside,根本不应在乎什么成功啦,名利啦,教授啦,待遇啦,房子啦,。。。学习雷锋钉子精神, 老老实实回国去干就是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唱高调有什么用。大家多还是凡夫俗子的境界。
 
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是个钉子,只有钉子的能力,那自然应该去做钉子。。。
 
不要说的这么绝对,这么赤裸裸好不好。如果把当上大学教授就叫作成功(或达到相当的社会位置),在加拿大确实不必靠关系。我们大部分移民是赤手空拳来到加拿大,跟本没有任何关系,不也都成功了。所以我不同意"没有关系到哪都不会成功。"

在中国,如果你只是个贫寒子弟,无高官厚禄之亲,飞扬拔扈之友,又怎么能建立强大的关系?"成功的人都会建立有强大的关系。"这对搞学术科研的人来说未必适用。谁都知道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ohn Nash (均衡博弈理论模型的创建者, 奥斯卡获奖电影<The beautiful mind> 男主人公的故事原形)一生神经失常,无亲无友,根本提不上什么关系。照样能成功。 现在的中国常常把不正常的东西当作常规,而正常的反而成了不正常。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要靠知识,靠科技,靠人才, 不是靠关系。

不同意都不行

在下实在为涂博士的才华可惜。在国内一流大学读过书的应该知道,几年保持清华年级第一有多牛!有人对他的口气很不肖,我打赌这类人的大学多半是三流大学,成绩肯定也是不入流,这类人是根本没机会接触到牛人(其实是天才,光靠拼命读书达不到那个水平的)
[FONT=宋体]对凃博士而言,他看到的令他感到极度的失望,而自己又没有那个力量,或者根本没有那个欲望去挽回颓势。看着身边小人的得意忘形,看着自己多年的辛苦得不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对自己失望,[/FONT][FONT=宋体]对不起自己周遭的亲人,而又无法或不愿走回头路。[/FONT]
[FONT=宋体]实在可惜,真不适合在国内混[/FONT]
[FONT=宋体]这样的人才居然让做班主任(辅导员),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什么角色吧[/FONT]
 
不要说的这么绝对,这么赤裸裸好不好。如果把当上大学教授就叫作成功(或达到相当的社会位置),在加拿大确实不必靠关系。我们大部分移民是赤手空拳来到加拿大,跟本没有任何关系,不也都成功了。所以我不同意"没有关系到哪都不会成功。"

在中国,如果你只是个贫寒子弟,无高官厚禄之亲,飞扬拔扈之友,又怎么能建立强大的关系?"成功的人都会建立有强大的关系。"这对搞学术科研的人来说未必适用。谁都知道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ohn Nash (均衡博弈理论模型的创建者, 奥斯卡获奖电影<The beautiful mind> 男主人公的故事原形)一生神经失常,无亲无友,根本提不上什么关系。照样能成功。 现在的中国常常把不正常的东西当作常规,而正常的反而成了不正常。一个社会的进步最终要靠知识,靠科技,靠人才, 不是靠关系。

当然,真正顶尖的学术人才不用靠关系,就像John Nash这类的,但这样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同样的学位,有些人就当了Dean, 有些人得到tenure, 有些人当了校长,而有些却一辈子在实验室或图书馆默默地做科研奉献?

学校里各种charity gala, academic events里,拼命挤到校董、出版家、议员、商人们身边聊的眉飞色舞的不乏教授们的身影,这连学生们都知道怎么回事。更别说我一个教授曾经亲口对学生们说,他们其实需要这些关系拿funding, 出书或得到在大型学术会议上演讲的机会,好为自己在学术界增添名誉和声望。

您是当大学教授的,这些是不是就不正常啊?
 
海归才三个月就自杀,肯定是在米国受的刺激。

三个月除了搬家安家,还能做什么事?就赖人家学术腐败。

浙大倒霉,被赖上了。

说有忧郁征嘛, 不好太怪学校。美国受刺,中国发作。或者国产的药没有美国的质量好不管用?


为什么爱国“粪粪”,总是不放过任何机会,表现自己的无耻?


借用 飞来客 的话:

肤浅、叛逆、哈日、无厘头、不成熟。:blowzy:
悲哀,实在是悲哀!: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