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黑体]张虹事件[/FONT]
来自天津的41岁女子张虹(Hong Zhang),来到加拿大多伦多12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包括2年前遭男友遗弃不得不独自抚养幼女、数次申请难民被拒绝、多次面临被遣返的危机。但在本周一(11月2日),这一切均成为过去,她正式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加拿大移民身份。张虹事件,自2007年4月经由《多伦多太阳报》(Toronto Sun)和当地华人媒体多番报道,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话题,对加国当局是否应该给予其合法身份,人们更是正反意见不一。
天津女子张虹(右)经过12年抗争,终因人道理由获得移民资格。图为张虹母子周一在获批移民后走出政府大楼。
12年后移民梦终圆
据《多伦多太阳报》报道,本周一(11月2日),张虹在大多区密西沙加市移民部办公室领到了她期待已久加国永久居民身份。12年曲折的努力,现在终于有了满意的结果,张虹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展望未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去读书,有了专业的学历才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更好的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她说:“我想读有关健康护理方面的学科,希望将来从事护理工作”。
在领取移民纸过程中一直陪伴她身边的移民顾问凯洛格认为,虽然张虹的个案并不罕见,但她却是极少数肯面对媒体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之一。凯洛格说,张虹很有 勇气,正因为她敢于站出来向媒体讲述自己的遭遇,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移民部才因此受到压力,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她的人道移民申请。
2年前张虹事件曝光
2007年4月,多伦多主流媒体和华裔社区轮番报道了张虹母女的经历。事件原委大致是,张虹1997年从中国天津来加,申请以难民身分留下,期间结交了一位男友,并于2006年诞下女儿雪莉(Sherry),但之后男友不辞而别,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
2007年初,张虹的难民身分申请最终被联邦移民部拒绝,在申请难民身份无望后,张虹通过当地移民顾问凯洛格(Roy Kellogg)以人道同情理由向加移民部提出永久居民申请。
不过,在此申请有结果之前,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已向她发出遣返令,而她亦未能通过“遣返前风险评估”,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她已难以避免要被遣返回中国的命运。
律师施计拖延遣返
2007年5月16日,是张虹按规定要到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报到,办理有关遣返手续的日子。但她尚未有替其1岁女儿雪莉办妥赴中国的旅行签证。
据当时的报道,代表张虹的移民顾问凯洛格于前一天到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替雪莉申请中国旅游签证,但申请却被领馆拒绝,理由是中国政府不会向并非旅客签发 旅游签证,因为雪莉将不是以旅客身分跟张虹一起回去中国。不过,当时的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新闻领事孙彦向媒体表明,对方当时未能提供申请手续所需的任何文 件证明,除了女儿的加国护照的复印本外,不论是母亲的中国护照或是女儿的照片都没有带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领馆根本无法受理他们的申请。
换言之,当时有媒体推测,当日并非是总领馆拒绝张虹的申请,看起来更像移民顾问凯洛格以此办法替张虹俩母女“拖延”遣返的日期。
人道同情着眼于孩子
张虹曾前后两次在接受《多伦多太阳报》采访时表示,在加拿大出生的小孩如果回到中国,就会被看成是二等公民,中国的法律是禁止非婚生子,她会受到不公正待 遇,没有医疗保证,不能上户口,不能上学。作为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回去,可能面临14万元的罚款,孩子受教育还得花费自己所不能支付的昂贵费用。
凯洛格则表示,就算张女士选择自愿遣返,而让女儿雪莉继续留在加国,以后雪莉如要申请母亲返加,至少要20年时间,要待她长大成人、有能力赚钱之时,才有资格担保母亲来加团聚的。因此,他希望移民部能够再仔细考虑张虹的个案,让她两母女一同留在加拿大生活。
孙彦则再次强调,张虹的女儿如果回到中国去,将会是中国公民,念书方面不会成问题,非婚所生的孩子也受到法律保护,可享有免费教育,不致出现无法入读公校 的情况。当时亦有其它中国官员明确表示,中国婚姻法规定:在中国,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均受法律保护,再者,出生在国外的孩子也不 属于违反“超生”政策范畴,更不存在罚款一说。
来自天津的41岁女子张虹(Hong Zhang),来到加拿大多伦多12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包括2年前遭男友遗弃不得不独自抚养幼女、数次申请难民被拒绝、多次面临被遣返的危机。但在本周一(11月2日),这一切均成为过去,她正式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加拿大移民身份。张虹事件,自2007年4月经由《多伦多太阳报》(Toronto Sun)和当地华人媒体多番报道,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话题,对加国当局是否应该给予其合法身份,人们更是正反意见不一。

天津女子张虹(右)经过12年抗争,终因人道理由获得移民资格。图为张虹母子周一在获批移民后走出政府大楼。
12年后移民梦终圆
据《多伦多太阳报》报道,本周一(11月2日),张虹在大多区密西沙加市移民部办公室领到了她期待已久加国永久居民身份。12年曲折的努力,现在终于有了满意的结果,张虹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展望未来,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去读书,有了专业的学历才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更好的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她说:“我想读有关健康护理方面的学科,希望将来从事护理工作”。
在领取移民纸过程中一直陪伴她身边的移民顾问凯洛格认为,虽然张虹的个案并不罕见,但她却是极少数肯面对媒体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之一。凯洛格说,张虹很有 勇气,正因为她敢于站出来向媒体讲述自己的遭遇,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移民部才因此受到压力,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她的人道移民申请。
2年前张虹事件曝光
2007年4月,多伦多主流媒体和华裔社区轮番报道了张虹母女的经历。事件原委大致是,张虹1997年从中国天津来加,申请以难民身分留下,期间结交了一位男友,并于2006年诞下女儿雪莉(Sherry),但之后男友不辞而别,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
2007年初,张虹的难民身分申请最终被联邦移民部拒绝,在申请难民身份无望后,张虹通过当地移民顾问凯洛格(Roy Kellogg)以人道同情理由向加移民部提出永久居民申请。
不过,在此申请有结果之前,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已向她发出遣返令,而她亦未能通过“遣返前风险评估”,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她已难以避免要被遣返回中国的命运。
律师施计拖延遣返
2007年5月16日,是张虹按规定要到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报到,办理有关遣返手续的日子。但她尚未有替其1岁女儿雪莉办妥赴中国的旅行签证。
据当时的报道,代表张虹的移民顾问凯洛格于前一天到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替雪莉申请中国旅游签证,但申请却被领馆拒绝,理由是中国政府不会向并非旅客签发 旅游签证,因为雪莉将不是以旅客身分跟张虹一起回去中国。不过,当时的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新闻领事孙彦向媒体表明,对方当时未能提供申请手续所需的任何文 件证明,除了女儿的加国护照的复印本外,不论是母亲的中国护照或是女儿的照片都没有带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领馆根本无法受理他们的申请。
换言之,当时有媒体推测,当日并非是总领馆拒绝张虹的申请,看起来更像移民顾问凯洛格以此办法替张虹俩母女“拖延”遣返的日期。
人道同情着眼于孩子
张虹曾前后两次在接受《多伦多太阳报》采访时表示,在加拿大出生的小孩如果回到中国,就会被看成是二等公民,中国的法律是禁止非婚生子,她会受到不公正待 遇,没有医疗保证,不能上户口,不能上学。作为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回去,可能面临14万元的罚款,孩子受教育还得花费自己所不能支付的昂贵费用。
凯洛格则表示,就算张女士选择自愿遣返,而让女儿雪莉继续留在加国,以后雪莉如要申请母亲返加,至少要20年时间,要待她长大成人、有能力赚钱之时,才有资格担保母亲来加团聚的。因此,他希望移民部能够再仔细考虑张虹的个案,让她两母女一同留在加拿大生活。
孙彦则再次强调,张虹的女儿如果回到中国去,将会是中国公民,念书方面不会成问题,非婚所生的孩子也受到法律保护,可享有免费教育,不致出现无法入读公校 的情况。当时亦有其它中国官员明确表示,中国婚姻法规定:在中国,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权利,均受法律保护,再者,出生在国外的孩子也不 属于违反“超生”政策范畴,更不存在罚款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