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国的最好就不要回去同国内人抢那个坑了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77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现在国内出来的想回国发展,就不要追求什么比国内毕业的待遇要好什么的拉,有个活就不错了。。。。国内还有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呢。。。。移民留学生们,如果你爱国爱人民,就留在国外,不要回国抢职位/工作/空间/机会等等资源了。

给美国西北大学海龟的工资3000元,而2007年杭州白领工资早就达到了近5000元(见社科院2007年调查,中国各线城市白领平均月工资。)

5000-3000)/((5000+3000)/2)=50%

也就是说, 浙大给西北大学博士后的条件比杭州白领2007年平均工资低50%。

国外希望回国的小预备海龟们需要看看这个数据。 国内想出国的孩子们也要看看这个数据。

出来的该问问自己要不要回国。 没出来的该问问自己要不要出国。


上海跟北京的娃要么不要出国,要么不要回国了。读了西北大学的博士后,不会比读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差很多了。回去还混得不如上海随便一个什么学校的IT硕士毕业,何苦呢?

出国就要决心扎根国外。这就是中国浙大这类学校送给一般中国学生的选择。真要想回国混出个名堂,那必须是在国外成名成家之后,如钱学森那样,如邓稼先那样。 国外还没混出名堂的就回国,那肯定是混不下去的。什么搞原子弹就先不用搞了,先当版主任,看你能在国内杂志互相师门托盘的发几篇文章再说。


至于国外真混出名堂的。就是你不想回,国内也会八台大轿请你回去。所以, 最后自己回去的还是国外混得不如意的。比如写骂人的文章,被捅到系里面去,全系出了名。回国就当生物学院院长之类。

那最后怎么办呢?拿诺贝尔奖了,没得话说了吧?

哈哈,80高龄,住清华楼,这就让国内土鳖服气了。

至于cfc上有人说什么“爱国就应该回国”,那是最最臭的臭狗屁。国内连大街上摆摊的都不缺。

——————————————————
一档:香港 18500,澳门 8900;
二档:上海 5350,深圳 5280,温州5020,北京 5000;
三档:杭州 4980,广州 4750,苏州4300,厦门 4100,青岛4000;
四档:南京 3780,福州 3380,无锡3200,天津 3150,济南3120, 大连3000;
五档:郑州 2880,昆明 2800,武汉2680,海口 2600,长沙2480, 三亚 2360,重庆 2250,沈阳2100,乌鲁木齐 2100,西安2080;
六档:成都 1900,哈尔滨 1700,呼和浩特1700,贵州 1600, 长春1500,兰州 1500,银川1100,西宁 1000;
七档:拉萨 900。
 
那多少钱还得看是啥级别的海龟。不是海龟的产地
 
如果能过得比这里好当然回去了。出国的人都不是傻子,而且根本跟爱不爱国无关。
 
再说了,这里也有朋友回去创业的不是?那是给国内提供就业机会。
 
欧美日这几年BABYBOOMERS开始大面积退休,因二战和发达国家的少生倾向造成人口倒金字塔结构问题马上将浮出水面。

所以说Lou Dobbs想挡移民潮是挡不住的,绝对的螳臂当车。目前经济衰退,工作岗位不足,他在人群中有Appeal。未来N年,很多退出的工作岗位缺少人去Fill,而且因为老龄化在护理等方面会有更多新岗位需要Fill(这从美加这些年开始不停地全世界招聘护士可以看出迹象),整个社会就业和人口结构的Stress需要缓解,欧美更加放开移民是被迫之路。必须的。

这已经从阿三越来越在英美有更强的声音,Latino淹没美国, 穆斯林开始占领欧洲可以看出倾向。这个倾向在欧美二战后几次生育高峰的人进入退休状态后会更加明显。

知道大家都很烦阿三,但现在阿三就已经是无处不在了。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这种现象。结构性问题并不是鸵鸟般一挥手DISMISS掉就没有了的,未来几十年恐怕大家都会被越来越无处不在的阿三面孔和口音烦。

这只是开始,未来几十年,印度大量人口必然要寻找就业出路,同时欧美日等国(甚至一些次发达国家)因人口结构越发失调开始竞争吸引年轻的受过一定教育的移民,会有几波从拉美印度等地向欧美发达国家的移民潮。

这种潮流会影响各国在未来的大竞争蓝图中的位置,对于各国世界舞台上的发言权,各国外交和内务政策调整,世界各国人口种族组成,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影响。欧洲对于穆斯林国家的政策,英国对于阿三的政策,都可以看到这种TIDE SHIFT日积月累发生的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影响。

人口的质与量并不必然矛盾。实际上有时候是相辅相成的。阿三这些年开始占据越来越多ELITES的位置并由此提携乡梓带动一片进而产生良性循环,使其在发达国家的黑阿三面孔越来越多就是一例。

考虑中国未来在世界上竞争力,就要考虑到中国现在是劳动力人口的PEAK,许多问题都藏在深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开始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并做相应的政策调整。有核世界,冷兵器时代一样那种食物链很难再有,同时指望社会变型和人口生产率提高也不完全。日本的技术发展,跟世界一样,近几十年是划时代的,同时他们的人均积累没有什么国家可以比肩(除了极小国家或小资源国家),但是在他们65岁人口占19%时,已经开始出现各种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中国能不能到日本这种发达程度都是个巨大的不定性,同时却要面对2050年可能的65岁以上人口近33%的可能。假如没有平衡的,考虑到矛盾各方面的,长期政策,未来就会被动。
 
海龟博士跳楼,在science上发表过文章的博士后海龟后大街摆摊。国内的毕业生求职更难!

“工作难找两天没吃饭”女大学生扬言要炸人才市场

2009-11-16 09:26:2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工作难找两天没吃饭”要求企业提供职位未果,扬言要炸掉人才市场

  “我不要钱,我只要吃饭,我两天没有吃饭了,我从湖南来中心人才市场找工作,工作这么难找,我要买炸弹炸掉人才市场……”这是昨日(15日)发生在东莞市面向2010年应届大学生首场招聘会上意外的一幕。一位女大学生要求一家公司为其提供职位遭拒后,情绪激动。

  昨天下午1时许,招聘会即将进入尾声时,在微尘-ECC汽车服务公司前出现了意外的一幕,一名装束端正自称是来自湖南的女大学生,要求该企业给她提供一个职位,“做什么都行,我只要能上岗,能学东西,给1000元(每月工资)也行,不给钱我也做,清洁工我也做”。而后,该企业招聘人员劝她到会商室去面试,但她情绪激动地说,“我不懂‘会商室’是什么,我会英语,我会计算机,你们录不录用我,我现在就要听到你们的答案,不行的话我要赶去别的地方找工作”。

  随即,该女子将手中的碎纸撒开,有些歇斯底里:“我不要钱,我只要吃饭,我两天没有吃饭了,我从湖南来中心人才市场找工作,工作这么难找,我要买炸弹炸掉人才市场……”女子异常行为让其身边围观起了很多求职者,人才市场有工作人员出来劝她出去,她情绪激动地走出了招聘会场,从一个快烂掉的行李袋中掏出一块面包在门口吃了起来。

  没想到,女子吃完面包之后,她又折回了招聘会场,将快烂掉的纸质行李袋撕了个稀烂,并将一瓶液态化妆品抛了出去,粉红色液体撒了一地,会场内人员纷纷躲开。中心人才市场高校部一名王姓主管赶来上前劝她离开,随后该女子神情漠然地走出了招聘会场。王姓主管表示:“她可能是找工作受到了刺激,还能听我的劝阻离开会场,说明她还是有些清醒。”

(编辑:谢晓)
 
海龟回国, 有那么难吗?!(2009-07-30 20:02:06)

标签:海龟回国 我的经验 论点 杂谈 分类:人生故事
[FONT=黑体]海外牛人发明的“是否海龟流程图”(摘自文学城回国论坛,点击放大)[/FONT]
海龟回国, 有那么难吗?! 在日本期间,又有机会窜上了北美华人著名网站“文学城", 酣畅地浏览了几个以前很喜欢的论坛,在“回国发展”这个坛子上意外地发现了上面所示的“海龟思考流程图”。觉得它很能代表许多海外华人在是否海龟回国这个人生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痛苦思考和挣扎过程,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过来人的观点。

回国之前,我和许多海外华人一样,也曾经在是否海龟这个问题上曾经进行过无数次彻夜难眠的自闭性思考。可是思前想后,仍旧顾虑牵挂重重,难以定夺。同时,内敛的海外华人,对于这种人生的重大决定和决策行动过程也是不轻易和他人分享商讨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国发展”论坛集千家之言,无论是老手密谏,还是新手上路指南,对于跃跃欲试后来人来讲,信息量是足够了。可是,每个欲海龟的人,个人和家庭的的情况和处境各不相同,别人的忠言良劝虽然有益,但是最后归不归的决心还是要自己下的,就像我们当初出国时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一样。

不同的是,当初出国寻梦还是意气风发的清涩男女们,在经历了数年北美求学求职的苦难和艰辛后,工作问题,身份问题, 还有成家问题,多多少少搞得当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帅哥靓女们失去了更多的锐气风发,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真的不是那么好挣的,所以涉过了河的人平添了更 多的现实和顾虑。美国梦,对于多数人来讲,都是一种在痛中追求快乐的过程。经过几年殚精竭虑的打拼后,相信能混到今天有洋房花园,两辆汽车,稳定工作,老 婆孩子热炕头的人,如果真的要放弃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回国发展,没有一番心理的挣扎和家庭的通融支持是下不了大决心的。

回国发展,有那么难吗?我的观察和经验是,生活在北美的已婚华人女性,想回国的很少,有了孩子的不想回来的更多,原 因很简单,她们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母子舔犊之情,可以理解成伟大和光荣。但是对于男人来讲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老婆有了,孩子有了,并不能阻挡他们实现 更多人生价值的雄心和野心,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我的一对生活在美国的好友夫妇,无孩,她的先生每天都想回国发展,觉得回国的个人价值大于留在美国 的价值,可是她的妻子的观点也很鲜明:我们不能因为为回国而回国,轻易就放弃了我们这几年辛辛苦苦在美国打拼积累下来的成果。回国我们又要从头开始,那里 关系复杂,我们能干到什么程度有谁能知道。。。。

很多生活在北美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虽然每个人在公司里都有一份“得体”的工作,可是为了取得身份被under use(不重用)的感觉却是那么的明显和强烈,这是很多血性十足的男人所接受不了的,毕竟,能够出国留洋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简单的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和前 途有着不一样的自信。更多的人是一种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无奈。对于多数想要回国的人来说,除了寻找失去的价值外,更多的是追求一种人上人的感受和满 足,当然国内亲情的召唤也是一种因素,但是对男人来讲,除非是有光宗耀祖的前提,否则后者不是主因。

很多北美的女人们认为,国内现在腐败横行,道德沦丧,信仰缺失。自己的“好”男人一回国就会变“坏”。我的观点是:变坏不能随便怨社会!男人在中国可能是在放荡中变坏,同样在美国也可能是在沉默中变态。毕竟美国也不是净土一方,况且如果发现你的男人连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和责任感都没有,放手不要也罢!

对于男人来讲,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你有机会回国做人上人,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效力,请你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毕竟人生苦短,机会不一定总有,也请你的女人尽量支持你,如果她支持了你,请你恪守对她的承诺和家庭的责任,不要轻易做陈世美。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要找差距多努力,现在国内大城市里牛人很多,土鳖也很厉害,别以为在北美吃了几年的洋面包就比国人强,说到底,实力是第一要素,否则你也要不上价。不如还是在北美留守享受空气,阳光,老婆还有花园更好。

人贵有自知之明,拿得起,放得下,海龟回国,就不那么难了!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结果也因人而异吧,有混得好的,也有晕菜的。

我一个朋友在这里有好好的工作,虽然不是高精尖的工种,但轻轻松松,每月还不少挣,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回国玩了一次,估计被那边的花花绿绿晃了眼,回来就辞职,谁劝都不行,非回去不可,说能如何发展之类,车也赔着本的卖了,这才几天,现在又闹着打算回来,真不知道辖折腾什么呢,受啥刺激了这是??:blink: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结果也因人而异吧,有混得好的,也有晕菜的。

我一个朋友在这里有好好的工作,虽然不是高精尖的工种,但轻轻松松,每月还不少挣,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回国玩了一次,估计被那边的花花绿绿晃了眼,回来就辞职,谁劝都不行,非回去不可,说能如何发展之类,车也赔着本的卖了,这才几天,现在又闹着打算回来,真不知道辖折腾什么呢,受啥刺激了这是??:blink:
嗯。so typical :D
 
站着说话不腰痛。
现实的问题是国内早把手伸到这里来了,你不去抢饭碗,他们要砸你的饭碗。这招谁惹谁了?
就说华为吧,在家门口抢了Bell Canada的单子,多伦多点儿一设,你看多少渥村的人要丢饭碗了。
 
站着说话不腰痛。
现实的问题是国内早把手伸到这里来了,你不去抢饭碗,他们要砸你的饭碗。这招谁惹谁了?
就说华为吧,在家门口抢了Bell Canada的单子,多伦多点儿一设,你看多少渥村的人要丢饭碗了。
really? That's great for 华为
 
不但抢了3.5G的单子,而且提前几个月完工了。老北电出身的,只有极少数研究人员投靠找了个位子,少数研发及测试人员找个技术支持的活儿,其他的都在担心饭碗呢。
 
不但抢了3.5G的单子,而且提前几个月完工了。老北电出身的,只有极少数研究人员投靠找了个位子,少数研发及测试人员找个技术支持的活儿,其他的都在担心饭碗呢。
北电我不熟悉。

只知道北电要work from home需要非常的毅力。。。OS一定要windows XP,然后要按一定顺序装3-4个软件,重启3次。。。如果安装顺序出错或者没有重启成功则要重装OS才行。
 
读了西北大学的博士后,不会比读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差很多了。回去还混得不如上海随便一个什么学校的IT硕士毕业,何苦呢? ...
有道理,但据说博士后不是读的。。。
 
祖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不回去其实是间接为祖国做贡献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