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薄

人家在杂志报纸上发文章, 也许只是混口饭吃, 并不是想来这儿CFC跟人显摆吧.

所以该问问LZ ZT这人或这文章是为什么呢? LZ的立场是什么啊?
 
1996年,我在波士顿读书时,接受过一份夏天在蒙特利尔实习的电话面谈,对方老师总体满意,但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听上去你似乎总是大声说话,似乎有些愤怒”。我马上意识到了问题,解释说因为是长途(那时长途电话音质还不是很好),我又急于表达自己想去实习,所以说话显得比较急促大声,说了对不起。又解释说加上过去我多年在中国当大学老师,上课大嗓门用惯了,今后一定注意改正自己。那位洋人老师接纳了我的解释,也接收了我。”

1996年的时候,北美的长途电话音质还不是很好?当时如果从北美往中国打电话,音质如何?是否得大喊对方才能听到?
 
人家在杂志报纸上发文章, 也许只是混口饭吃, 并不是想来这儿CFC跟人显摆吧.

所以该问问LZ ZT这人或这文章是为什么呢? LZ的立场是什么啊?
一般都是啥人转啥文。
 
“移民出国,总是有无数的挑战、烦恼、不安、焦虑甚至是愤怒,生活似乎总是那么难,那么地不安定和那么地具有挑战性。

我有时在想,我出国近二十年了,其中约有一半的时间在英、美、加大学里读研究生,工作以后,还用另一半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去拿专业执照和不断参加培训和专业发展项目。连我都觉得在西方生活十分不易,可以想象其他大部分移民们的心态了。

焦虑忧愁,是我们每个移民都有的。第一代移民,多半不要幻想轻轻松松地安顿下来。我们会面临许多挑战,无论我们在国内曾经是多么辉煌,移民这一新身份的定位,就把我们给定在了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起跑线上。当你一旦接受移民,就意味着你人生的许多方面,将被定位到最初级的起点上。”

把那黑体段落删除,文字岂不更流畅。
 
(我有时在想,我出国近二十年了,其中约有一半的时间在英、美、加大学里读研究生,工作以后,还用另一半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去拿专业执照和不断参加培训和专业发展项目.)-----Core, 真牛的人还用这么折腾, 别人看着都累....强烈建议此人终生接受培训! 要不然不知道得浅薄成啥样?

(帮助解决心理情绪行为婚姻家庭子女婚前及男女交友问题)--------估计咨询过的结果就是:不该离的散了,该离的还在一起。本来男女想交友的,都变同性恋了。
 
浅薄,wiki解释是:
解释: ①肤浅。多指缺乏学识和经验:智行浅薄|他们这些人崇洋媚外,实在是太浅薄了。 ②轻薄;不朴实:时俗浅薄|风气浅薄。

如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己学识有现,却要装NB。楼主文摘作者就是这种典型的人。别的不说,就这长
途话音,作为搞计算机和通信的都知道1996年时,所有的长途通信还是TDM,那话音质量延时不大
于5ms.也没有话音压缩编码。现在大多是VOIP和话音压缩。就此一条,可以看出什么是浅薄来了。
 
秃子一看到有分析秃子的文摘。立即迫不及待地出来对号入座。:D
 
秃子一看到有分析秃子的文摘。立即迫不及待地出来对号入座。:D

你刚贴了一个矿难的帖子,怎么又表现的如此兴高采烈?
是否也太浅薄了?
 
1996年的时候,北美的长途电话音质还不是很好?当时如果从北美往中国打电话,音质如何?是否得大喊对方才能听到?
不一定。如果信号经卫星转播,通话有半秒的延后,一般人很不习惯。
 
嗯,骂写贴的人听不到,就骂转贴的人吧。

不知是吃多了,还是饿晕了。:blowzy:
 
嗯,别以为自己长了个克格博的脑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