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佛陀教育 – 现代佛法修行入门

信佛


信佛’这二字很不容易,我过去出家,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教了两年才去受戒。受戒回来一般人讲‘谢师’,去看看老师,到台中去看李老师。还没有到面前,老远看到老师,老师就招手,我就走进来了,指着我:‘你要信佛!’我也愣住了。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了,我学佛第七年出家的,出家就开始讲经,受了大戒,回来老师训斥‘要信佛’,然后跟我解释:‘很多出家人活到八十、九十,死了都不信。’我才明白这个字难!这个字是入佛门,不信你怎么能入得了门?你还是信自己的烦恼习气,你不信佛。

什么样标准才叫信佛?把自己的成见、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弃,随顺佛陀教诲,这才叫信,你才知道这个字难。‘信为道元功德母’这一句话是出在《华严经》上的,你们大家都知道。处事待人接物还随顺自己的意思,这不信佛。佛教我们在顺境里面不起贪恋心,在逆境里头不起嗔恚心,我们有没有做到?真正做到了,你就常生欢喜心,这得受用、得好处。你做不到就不信,所以头一个是信。

信了佛了,那还有这些妄想?那还有这些忧虑、牵挂?都没有了,这样才能一心向道。‘道’在那里?道就是生活,就是穿衣吃饭。你在《金刚经》上看到,释迦牟尼佛一开端,‘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就是‘道’。

由此可知,学了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改变,每天工作也没有改变,处事待人接物,种种应酬还照样。佛菩萨和世人差别在那里呢?世人在一切境缘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与道相违背了。诸佛菩萨在一切生活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的生活自在,他的应酬也自在,得大自在,得大圆满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大自在、大圆满都是从清净心里生出来的,《金刚经》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般若智慧。实相般若智慧现前,怎么会不自在呢?怎么会不圆满呢?归结到一个清净心哪。所以会修行的人,在一切时、一切处永远守住你的清净心,也就是前面所讲归的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世缘之中,佛在经上说过,‘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这二句话说得好,世间事可以做,《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在那里呢?障碍在‘世间意’,‘世间意’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能有这个东西;这二句话的意思很深、很广。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讲什么?就是说的这些东西。对人、对事、对物、我想怎么样,想就错了,想就落到意识里去了,‘想’就是妄想。那你要问,那一个人不是这样想法?没错,人人都是凡夫,都有妄想,谁不是如此?佛菩萨没这个想法,可惜你没见过,你所见的都是凡夫,所以你把这桩事当做正常的了。

为什么佛菩萨没有这个想法呢?佛菩萨知道万法皆空,《金刚经》上说的‘三心不可得’,能想的是空的;诸法缘生,缘生性空,所想的也是空的,它还有什么想头?没想啦。不想而应付事情却能面面周到,他为什么那么周到?那是智慧的流露。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们诸位看看佛的经典,你看佛说的话,说得好不好?有条理、有层次,一点都不乱,不论是讲理讲事,头头是道。佛有无起个念头,‘我这次要怎样讲法?’,没有,不起心,不动念,完全顺乎自性,从心性里自自然然流露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起心动念,搞出来的却是漏洞百出,怎么讲都没有人家圆满,怎么写都没人家文字的漂亮。所以学佛就是要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一切用真诚心,真诚心自然生智慧,自然得诸佛加持,这‘加持’就是诸佛的护念、关怀。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真诚心是佛心


真诚心是佛心,你和佛是同心;四弘誓愿是和佛同愿,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有没有把这意思体会到呢?有没有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做几分呢?这就是我们修行,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原因在此地。

仔细反省、检点,我们做错了,我们今天是随顺烦恼啊,随顺习气。烦恼是贪嗔痴,我们随顺这些;见色闻声,中意的就起贪心,起傲慢心;不中意的就起嗔恚心,这都是愚痴。

所以表面上好像是学佛,而实际上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一丝毫都没有改过来,佛在经上所讲的‘受持’二字,我们不但没做到,这二字的意思都没懂,都把它错解了,以为我每天把经念一遍就是‘受持’了,你说这错到那里去了?

要想功夫得力,实在讲,功夫得力就是改善我们的生活,不但改善现前的生活,更改善我们来世、后世的生活,这意思很长、很长了,真的是深长得很。照我们现前这种生活方式,诚如佛在大小乘经论上所讲的,我们失掉人身之后,要再得人身,难了,难了,到那里去了呢?大多堕到三恶道去了。怎么晓得堕三恶道?只要听听大家讲的一句话就明白了,什么话?‘死了做鬼了!’,大家都认为死后都做鬼了,没听说死了又来做人,都只听说死后做鬼了。

佛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们的想法都是人死都做鬼了,你有这个念头,有这个想法,那你一定去做鬼了。有几个人想过死了以后再做人或生天,做佛做菩萨,这很少听到呀。我们不要以为这句话很平常,未必是真的,这句话实实在在是真的,这句话很不平常。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一切法从心想生


一切法从心想生,《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也说明佛所说的人死后再得人身很不容易,何况要依佛经所说的原理,来生要得人身,一定要具足五戒的条件,五戒与我们中国儒家所讲的五常,内容是相同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第一个是仁慈,你有没有做到?对人、对物是否有一片仁慈之心?

,对人对事是否有尽义务之心?虽有报酬,但并不看重它,而认为我本份的工作,我应该尽心尽力去做好,这是道义,而不是看在报酬的份上,报酬多我就多做一点,报酬少我就少做一点,这种人无义啊。

,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简单讲就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

,是信用,信用里最重要的是‘不自欺,不欺人。’,自己欺骗自己就是昧著良心,我们一般俗话讲‘没有良心’,没有良心还谈什么信用?内,昧著自己良心;外,用种种方法去欺骗别人。

犯了这五条,就不能得人身;这五条你都做到了,自己想想问心无愧,来生就可以得人身。我们看看今天社会上这些大众,再比照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我自己有没有做到?我自己来生能不能得人身?如果仁、义、礼、智、信都没有,来生必定堕三途。

刚才讲了,一般人都说人死后都做鬼了,六道轮回不到其它道,偏偏到鬼道,既有这个说法,就有它的道理在。饿鬼道的条件是贪心、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的对象可多啦,只要贪心重就是饿鬼道的业因。嗔恚、嫉妒心重是地狱道的业因。没有智慧,不能辨别真妄,不能辨别邪正,不能辨别喜恶,这是畜生道的业因。

贪、嗔、痴是三恶道的业因,我们自己反省反省,自己有没有贪嗔痴呢?贪嗔痴这个意念严重不严重呢?如果这个意念很重,你就要警觉了,我的前途将一片黑暗。我们要想超越轮回,一定要息灭贪嗔痴,勤修信愿行三资粮,如教修行,我们此生就没有空过了。

这一生的因缘无比的殊胜,能够遇到真正的佛法,又遇到佛法里最殊胜的净宗法门。这个缘份不可思议,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清初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居然遇到了,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如果自己不能够抓住,不能够把握住,让它空过了,那才叫真可惜了。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行门三大纲领


佛在《无量寿经》为我们说出行门的三大纲领:

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这里面包含无尽深广之义,身、语、意三业,佛在《无量寿经》把口业放在第一,为什么?一切众生最容易造作的是口业。我们要晓得口业,前面和诸位讲的小故事,造谣生事、破坏法师讲经、间离法帅和听众,堕阿鼻地狱一千八百万年;从地狱出来,五百世生盲;还不晓得多少世要贫穷下劣,然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人身,才晓得造作口业之可怕。

二、善护身业,不失律仪。

三、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这三句话是行门的总纲领,我们要牢记在心头,一切经论所说的,都是这三条纲领的细说,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应酬里面,怎样去实践这三大纲领。

现代人新的思潮是所谓的求新、求变、求速,这是现代的时代潮流,这种思想佛法里有没有?大乘佛法里有,但是相当不容易,初学的菩萨如果也有这个观念,要求新、要求变、要求快,很可能走上歧途而不自觉。那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呢?佛在经上讲慧行菩萨,法身大士可以做,人家心清净,智慧开了。

心不清净,智慧没有开,生活在烦恼中,这求新、求变、求速的观念是绝对有害的。所以初学的菩萨最好是遵循古大德走的道路,你要晓得,佛教传到中国二千年了,二千年前已在印度流行一千年了,三千年当中,凡是走老路、老实遵循的人,没有不成就的;想一些新奇花样,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深去反省。

佛法和世间法不一样,理论和方法也不相同,我们此生到底想不想了生死出轮回?这是我们自己修行的关键,真的想了生死、超越六道轮回,我们就要重视佛的教诲,要求解、要实行、要认真努力去做到,我们此生才有成就的希望。

佛教我们做的,应当认真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能做,这才是佛的弟子,这才是佛的好学生,万万不能做一个挂名的佛弟子,也就是有名无实。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佛陀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佛法是工具,渡众生是关键。佛陀还说,金刚经是万佛之母。多读一读金刚经,佛陀有所说法乎?谁要说佛陀有所说法。那是谤佛!是故,佛陀只是在启示我们找到我们自己,即真我。以达到觉己。再让行动证明出来,是为觉行。再推而广之,使他人觉悟,是为觉他。
 
佛陀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佛法是工具,渡众生是关键。佛陀还说,金刚经是万佛之母。多读一读金刚经,佛陀有所说法乎?谁要说佛陀有所说法。那是谤佛!是故,佛陀只是在启示我们找到我们自己,即真我。以达到觉己。再让行动证明出来,是为觉行。再推而广之,使他人觉悟,是为觉他。

是的, 佛法就是觉悟之道。
 
下文摘录自《蒲公英文摘》 网址:http://www.zhaoqt.net/z/jgj/jgj21.htm


金刚经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
庚一、说者无住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你不要这样说,如来他有作这个心念。作什么念呢?就是‘生心动念’这么想,说:成了佛!就应当说法。为什么成了佛就应当说法呢?因为他在因地中,就发了这个愿:我要成佛,成了佛,我就是‘福慧两足尊’;因此我要度一切众生成佛。佛与阿罗汉,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阿罗汉证得了‘阿罗汉果’后,他自己逃走,独善其身,他一出离三界,他就不去管:众生流转生死苦海的事了。可是佛不是这样子的,佛是‘大慈大悲’为怀,众生受苦,佛一定要度他们出离苦海,所以成了佛一定要度众生。为什么度众生一定要成佛呢?因为不成佛你度众生的两大条件都不具足,你的‘福不具足’,‘慧不具足’,就无法圆满广度众生。所以要度众生,第一你要具足无量的大智慧,才能度化千差万别的众生,第二你要有福报,你没有福报,你摄受不了众生。

这个问题我一再的提醒诸位,你们来学佛,一方面‘要求智慧’,一方面‘多培福报’,不可以偏向一边。你有福报,你说一句法,人家都相信,甚至于你一句法都没有说,他见了你这个‘有福’的‘相貌’,他就相信了。所以要摄受众生,‘福报具足’也是很重要的。要成佛,‘福报必须具足’,另一方面‘智慧不具足’也不行,所以佛才称为‘二足尊’,‘福足慧足’。他在因地中,初发菩提心时,就发了这个愿:我福慧具足成了佛,就要说法利益众生。要怎样去利益众生呢?就是给他们说法,把自己亲身修行证果的过程,实实在在的讲给众生听,教众生也照这样去发心、修行、证果,这就是利益众生、度众生。

成了佛以后,说法度众生那是成佛的本份事,但是佛并没有‘生心动念’说我要说法,去‘著’这个‘相’。如来是应机随缘来教化众生,并没有预先有说法的念头,所以你不要以为,如来‘生心动念’,动了这个念头要说法,‘著’了这个‘相’。我如来没有作这个念头,你‘莫作是念。’。这下面再告诫须菩提一声,你可‘莫作是念’,你不要动这个念头,说如来有所说法,如来现在要说何等法。你应该知道如来虽终日说法,但是‘无所住著’。‘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一句话,除了在金刚经上,释迦佛亲口说出来,谁也不敢这么讲。我们说如来说法,这是赞叹佛的,结果却落了谤佛之嫌。你看看,谁敢讲这个话,不懂佛法的人不敢说,懂得佛法的人更不敢说这句,‘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在金刚经上释迦佛自己说出来,你说‘如来有所说法’,你就是在毁谤如来,而不是在赞叹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他已经成就了‘无所住’了,已经‘空’了‘法相’,‘法相’都‘空’了,你怎样能说如来住著在‘有所说法’呢?前面经文说过,菩萨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萨’这不是连菩萨都赶不上吗?这不是在毁谤佛吗?所以说你不是在赞叹我,而是在毁谤我。

下面释迦佛再解释,为什么这个人说: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呢?因为他‘不能解我所说故。’我平常说法,他连听都未曾听懂,他又怎么能去了解如来说法的‘义趣’呢?他不但没有‘解悟’,就连‘依文解义’都还没有懂,他又怎么能深入了解如来说法的归趣呢?我平常是怎么样讲的呢?‘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说法,无有法可说,这才是如来说法。这还是一个三连句,但是中间这句‘即非说法’,换上这个‘无法可说’的句子,反而更容易了解。

我们学佛说法,要怎样学的呢?不去著法相。要怎样才会不著法相呢?‘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你学大乘佛法,‘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既然要空,你又那里有个‘法相’可以执著呢?你执著「有所说法,那不就著了‘法相’吗?著了‘法相’就会生出我、人、众生、寿者,那你这个‘我执’不等于加大了吗?我们是个凡夫法师,不是阿罗汉法师,五蕴根本没有空,因此‘我执’也根本还没有空掉,所以一执著了法,反而增加了‘我执’。‘我执’‘法执’越增加越多,这就等于你天天在养无明,无明越养越深厚。那么‘我’‘法’二执的无明就越来越炽盛,那你讲经说法,尽是讲给别人听,没有给自己听。

这就是说,我们学佛法,不能光在文字上穷分别,你说法利益众生,自己也要依法来修,才不会落入‘空谈’,在自利方面,也一定要脚踏实地去空‘我执’‘法执’,这样你讲经说法,不论是自利利他,才能得到说法的真实利益。因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把‘即非说法’,换了‘无法可说’,我们反而更容易懂。你们诸位要记到,你们都是来学当法师的,有一天你当了法师,你可不要推翻了车,你推动这个大乘车,你是要广度众生,你推翻了车子,众生度不了,自己还辗著自己,释迦牟尼佛曾经答覆文殊师利菩萨说一句话:‘我说了四十九年法,没有说到一个字。’如来说法,就是这个样子的。佛自从成佛以后,每天都在应机说法,为大乘菩萨说华严经的大乘法,起先度五比丘说小乘的四谛法,就这样一直说到入涅槃前,最后涅槃会上还问诸大弟子说,你们对如来所说的法,若是还有疑问,我会再给你们详细的解,如果没有人再问了,如来就入涅槃了。佛四十九年天天在那里讲经说法,他没有‘说到一个字’,他没有‘著’到‘一个文字’的‘相’。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不要‘作是念,说如来有所说法’。如来‘无法可说’,这才‘是名说法’,这才是佛真正的说法,佛说法,他不著“法相”,虽不著法相,但并不碍于佛天天都在说法,这样才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来说法,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就是‘能说’的‘相’也不可以‘住著’。下面再说闻者也不要住。

 赵清涛工作室  《蒲公英文摘》http://www.zhaoqt.net/z/jgj/jgj21.htm
 
楼主说得不错。但窃以为还是没有领会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妙意。以及佛陀的大慈悲心。佛徒若执著于佛陀有法可说,必生感激之情,也就着了人相。再者,佛陀也说,这世界是一合相,不可说。所以佛陀才说,若听我说法有所悟者,实是此人善根清静,非我说法之功效。须菩提善解
佛陀之意,这才喜极而泣。
 
[FONT=宋体]什么人一念就可以成佛?唯有等觉菩萨。若说薄地凡夫一念即成佛,则有如[/FONT][FONT=宋体]下[/FONT][FONT=宋体]三过。[/FONT]

[FONT=宋体]一[/FONT]. [FONT=宋体]圆融妨碍行布过;[/FONT]
[FONT=宋体]二[/FONT]. [FONT=宋体]离渐说顿过;[/FONT]
[FONT=宋体]三[/FONT]. [FONT=宋体]执理废事过。[/FONT]

[FONT=宋体]一[/FONT]. [FONT=宋体]圆融妨碍行布过[/FONT]

[FONT=宋体]六彰地位者。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阶差故。夫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此亦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一一位满即至佛故。初地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然此二无碍。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上下之文非一。[/FONT]
[FONT=宋体](澄观大师《华严疏钞悬谈》)[/FONT]


[FONT=宋体]一位摄一切位,而从浅至深,行相仍复历然。圆融不碍行布二语,最为恰当。盖以圆融,正圆融其行布。若无行布,说甚圆融。行布,正行布其圆融。若无圆融,则其行布,便成生灭,便属小乘谛理,便非因该果彻之道矣。[/FONT]
印光法师文钞[FONT=宋体]广卷二与徐蔚如居士书五)[/FONT]


[FONT=宋体]二. [FONT=宋体]离渐说顿过

[FONT=宋体]至于声闻回己所证小果,趣向如来大道。虽则顿渐有异,而中间位次,必不磨灭。大鹏一举九万,亦是自下升高。利刀一截千纸,亦是从一至千。顿教唯约顿说,故有无位次之论。然无位次中,不妨位次历然。若异渐,则渐非顿家之渐,顿非渐家之顿。二法判然各别,了不相即。唯宜以实义立言,不当以渐顿之表语为据。则佛法无一法不相通矣。王弘愿论密宗,亦以弘密宗之诠表为论。是知尚未知如来教须契机之至意也。罗汉根性,[FONT=宋体]亦不一定。有回向即超证深位者,有入住渐升者。然顿渐有异,位次仍复历然,似无大谬。十方世界随类现身,圆教初住即能。不历行住向等,唯佛后所示罗汉则然。若实证,实回小向大之罗汉,恐无此本领。若有,则住行向地等位菩萨,皆成钝根无奇之人矣。有是理乎。离顿说渐,离渐说顿。离教说宗,离宗说教。高抬密宗,藐视显教。皆所谓徐六担板,只见一边耳。[/FONT][FONT=宋体]佛法善会,则法法皆通,否则法法互碍。[/FONT][FONT=宋体]光实少闻少见,然约理约义而论,当如是为融通,断无两个道理。鄙见如是,不知阁下以为何如。[/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复徐蔚如居士书)[/FONT][/FONT][/FONT]

[/FONT]
 
[FONT=宋体]三[/FONT]. [FONT=宋体]执理废事过[/FONT]

[FONT=宋体]【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FONT]

[FONT=宋体]这些话都是大师破除一些修行人的偏见、误会。[/FONT][FONT=宋体]设[/FONT][FONT=宋体]是假设。中国禅宗提倡[/FONT][FONT=宋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FONT][FONT=宋体],所谓是不着相。我们净土宗又要舍,又要取,你着相了。没错!着相就是事,不着相是理,不从事取舍,好,我们也不取也不舍,试问着了没有?还是着了。着了[/FONT][FONT=宋体]不取不舍[/FONT][FONT=宋体],哪有不着?[/FONT]

[FONT=宋体]我们要很细心的去体会,不可以被人家几句话,就将我们的信心动摇,那就错了。所以一定对于事理,要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今天讲[/FONT][FONT=宋体]不着相[/FONT][FONT=宋体]做不到,参禅的人有没有做到?他也没有做到,那叫[/FONT][FONT=宋体]口头禅[/FONT][FONT=宋体]。真的做到,他对于任何一个人决定是平等心看待,他心里头真正是净土。他还有意见,还有批评,还有议论,可见得他的心不清净,他还有妄想、执着、分别没断。[/FONT][FONT=宋体]但尚[/FONT][FONT=宋体]是崇尚。[/FONT][FONT=宋体]不取不舍[/FONT][FONT=宋体],他已经着空了。[/FONT]

[FONT=宋体]莲池大师说净宗的修学,[/FONT][FONT=宋体]着事[/FONT][FONT=宋体]能够念念相续,这个人可以带业往生,他真的能够脱离三界,得生净土;如果[/FONT][FONT=宋体]执理[/FONT][FONT=宋体],偏在理论,舍弃事修,自己心地并没有开悟,并没有明心见性,他将来还是要搞六道轮回,那就苦了。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超越六道,明心见性谈何容易!这是莲池大师教导我们, 我们从事上下手决定正确。[/FONT]

[FONT=宋体]何况蕅益大师后头又说:[/FONT][FONT=宋体]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FONT][FONT=宋体]这说得是真好!因为事跟理是一不是二,偏在一边都是错误的。如一定要偏在一边,古德教给我们宁可偏在事,不能偏在理;换句话说,宁可执着[/FONT][FONT=宋体]有[/FONT][FONT=宋体],不能执着[/FONT][FONT=宋体]空[/FONT][FONT=宋体],执着空就坏了。[/FONT][FONT=楷体_GB2312]所以佛法里头有一句话说,[FONT=微软雅黑]「宁可执有如须弥山[/FONT][FONT=微软雅黑], 不可执空如芥子」须弥山大!你执着有,像须弥山那麽大,那个不怕,那个人还有救。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像芝麻那麽大,差不多,很小!空不能执,如果说是一点点执着空就很麻烦,执着空不能救,佛菩萨都救不了。[/FONT][/FONT]


[FONT=宋体]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FONT]
 
[FONT=微软雅黑]【欲修[FONT=微软雅黑]般若[/FONT][FONT=微软雅黑],不可落空。】[/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这是很重要的一句话。自古以来,不善学般若的人往往都着空,这是古今大善知识教学般若最怕的一桩事情。学的人执着空,那个麻烦就很大,所以佛法里头有一句话说,[FONT=微软雅黑]「宁可执有如须弥山」,须弥山大!你执着有,像须弥山那麽大,那个不怕,那个人还有救。「不可执空如芥子」,这个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像芝麻那麽大,差不多,很小!空不能执,如果说是一点点执着空就很麻烦,执着空不能救,佛菩萨都救不了。[/FONT][/FONT][FONT=楷体_GB2312]执着有他还会相信因果报应,那个人好救,执着空不好救。[/FONT][FONT=楷体_GB2312]所以修般若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怕着空。所以般若一定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明白,决定不可以错会意思。[/FONT]


[FONT=微软雅黑]【先将非法一面堵住】[/FONT]

[FONT=楷体_GB2312]所以《金刚经》选择的对象,《金刚》是高等的般若,不是初级、中级,是高级的,佛选择对象的条件是持戒修福,不落空,选择这个对象。而世尊在经本,经本是教科书,在这里面一再提示,是教给我们行布施,行布施,不落空。而行布施这句话里面,含义是无限的深广,这个我们不可以不知道。我们在前面曾经说了很多,「而行布施」真正的义趣,就是我们在事实上、事相上,为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这就是而行布施。[/FONT]

[FONT=楷体_GB2312]像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一开端,着衣持钵,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守规矩、守礼数,一丝一毫都不苟且,都不马虎,做一个好样子,不仅仅给修行人看,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做样子。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去观察,你才能真正学到般若波罗蜜。前[/FONT][FONT=楷体_GB2312]面说得很多,无论我们现前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从事某一种行业、某一种工作,都没有障碍。[/FONT]

[FONT=楷体_GB2312]有些人对於佛法的精义没有能够通达明白,以为学佛对他的工作会有妨碍,对他的生活会有妨碍,这是完全错会了意思[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真正了解,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无论从事什麽样的工作,对你都有极大的帮助,完全是正面的帮助,一丝毫的副作用都没有;换句话说,帮助你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更美满,帮助你事业顺利成功,你能得大自在。这才叫般若波罗蜜,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华,才值得诸佛赞叹,九界瞻仰。如果说佛法对我们生活工作有妨碍,这种佛法还值得赞叹吗?还值得我们修学吗?[/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今日之下,学佛人当中,不学佛的我就不必说了,学佛的同修当中,有多少人错会了佛法?太多太多了。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那些同修们是错解如来真实义,是曲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看到他那个学佛都摇头、都感叹,你搞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全都错会了。这说回来,金刚般若好!般若的精华,般若的纲要,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就把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学到了。可是学要学得彻底,要学得透彻才管用;不透彻、不彻底,不能管用,就不管用。真用上了,好处真多,会给你带来一生的幸福快乐,会跟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从前生活在苦恼之中、迷惑之中,现在生活在快乐当中、幸福当中,前途一片光明,那怎麽会一样!「脚踏实地,躬行实践」,一定要认真做到,做到就是在生活上,在穿衣吃饭、在工作、在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是般若波罗蜜,那你就真的会了。[/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宋体]摘录于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1995.5 [FONT=宋体]净空法师[/FONT][FONT=宋体]啟講於[/FONT][FONT=宋体]新加坡、美國[/FONT] / [FONT=宋体]編號:[/FONT] 09-23 / [FONT=宋体]共[/FONT] 124 [FONT=宋体]次講演[/FONT]
[/FONT][/FONT]
 
行门之要

为佛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做的有三桩事情,一天都不能够缺少。

第一是读诵。

读经,对著经本叫‘读’;你念得很熟了,不需要经本都能背下来,背就叫‘诵’。

读诵的目的在那里?不忘佛对我的教诲,时时刻刻想到佛对自己的教训,也就是说那些应当要做,那些不应当做。

第二是修行。

修行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这个念头佛不许可的,一生起来,我们马上把它改过来。‘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词、行为,有了过失,这过失是以佛的教训做标准,把这些过失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在起心动念之处,在言语造作之中,要常常觉悟,要知道自己的过失。

我们佛门里常讲‘开悟’,有很多人视开悟为很玄,很奇妙不可思议,其实都是骗人的,什么叫‘开悟’?我知道我自己的过失,知道我自己的毛病,我觉悟了,这就是‘开悟’了。你自己一身的毛病而不知道,你迷惑颠倒啊,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开悟了;把自己的毛病过失改过来,这叫‘真修’,这才是修行。

恭敬善人,喜欢善事,成人之美,这叫有‘德’;心地清净平等,大慈大悲,这叫‘得道’,都在日用平常之中,那有什么玄妙?那有什么稀奇?所以要认真反省检点,修正行为,天天要做,时时刻刻要做。

第三为人演说。

‘演’是表演,也是我们在讲习当中常讲的,佛菩萨是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最佳榜样,最好的模范,他给我们做榜样、做模范,他表演给我们看,什么表演?不是叫你到舞台表演,生活就是表演,工作是表演,待人接物应酬也是表演,言语造作都是表演;做别人的好榜样,让别人看到心生敬仰才向你学习,这是‘演’。

‘说’就是讲经说法,这讲经说法的范围非常之大,经上常讲,不一定叫你讲全经,经上的一句,经上的半偈,半偈是两句,随时随地遇到人就劝人,善根成熟的就劝他念佛,善根没有成熟的就劝他断恶修善,自求多福。

例如朋友见了面,你问他想不想发财?我知道发财的方法,你要不要听?这个他很中意,一说他的精神马上就来了。怎么发财?修财布施得财富,财布施的范围很广,不是叫你拿著钱财,到处到寺庙里去捐献,那就错了,是你要善用你的财物,能够利益社会,利益大众,这个就是真的布施。

这三桩事情,佛在一切经上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要能体会到佛的意思,要晓得怎样去奉行,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节录于净宗入门净空法师1996年讲于达拉斯)
 
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条,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著,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迷有迷于理迷于事两种,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著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贪、嗔、痴三者,本文中屡有述及,不再赘述。者,恃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者,是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著,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如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成佛的目标。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



(节录于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于凌波居士著)
 
学佛的四个阶段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 "信、解、行、证" 。

是信受,我们对于一件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识上有著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在正确的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感情的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探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动摇信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节录于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于凌波居士著)
 
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戒学: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定学:
正念————┐
正定————┘

慧学:
正见————┐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兹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

戒一 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意,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的内发的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节录于向智识份子介绍佛教于凌波居士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