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互相推脱责任的丑陋论点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qjdj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碳排放不能只看绝对总量,要按照人均排放量比较才比较科学,某些人总是喊人人平等嘛。

两个礼拜前,cbc的早间广播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环境保护学家说,现在我们加拿大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多少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先控制我们自己的排放,再来指责别人。

按照英国的最新数据:澳大利亚现在是20.58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的19.58吨,从而成为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排在第三位的是加拿大,之后是荷兰和沙特阿拉伯。中国在名单中的185个国家里排在第44位,人均每年的排放量只有4.6吨,还不及澳、美的四分之一。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更少,只有1.2吨。

所以起点不一样,发达国家才更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就好像过圣诞节,你让政府公务员拿出50%的工资捐赠,他们难受点还是能过去。但是你要新移民花50%的收入去捐赠,他们自己都过不好这个节了。如果每个月都这样捐赠,新移民都会变成新的包身工,苦苦劳作,永远都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举例子,说现实,从现在这个起点,你让印度也降低50%,那你还让不让印度人民用家电,做公车了?!不说美国,就说加拿大,晚上下班以后,多少办公楼彻夜长明灯的?

楼主你气愤归气愤,但是在气愤的时候,也应该多思考。要是真的如你自己所说的那么有责任感,以后出门做公共汽车吧,从自己做起。要不也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已就不好了
 
碳排放不能只看绝对总量,要按照人均排放量比较才比较科学,某些人总是喊人人平等嘛。

两个礼拜前,cbc的早间广播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环境保护学家说,现在我们加拿大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多少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先控制我们自己的排放,再来指责别人。

按照英国的最新数据:澳大利亚现在是20.58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的19.58吨,从而成为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排在第三位的是加拿大,之后是荷兰和沙特阿拉伯。中国在名单中的185个国家里排在第44位,人均每年的排放量只有4.6吨,还不及澳、美的四分之一。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更少,只有1.2吨。

所以起点不一样,发达国家才更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就好像过圣诞节,你让政府公务员拿出50%的工资捐赠,他们难受点还是能过去。但是你要新移民花50%的收入去捐赠,他们自己都过不好这个节了。如果每个月都这样捐赠,新移民都会变成新的包身工,苦苦劳作,永远都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举例子,说现实,从现在这个起点,你让印度也降低50%,那你还让不让印度人民用家电,做公车了?!不说美国,就说加拿大,晚上下班以后,多少办公楼彻夜长明灯的?

楼主你气愤归气愤,但是在气愤的时候,也应该多思考。要是真的如你自己所说的那么有责任感,以后出门做公共汽车吧,从自己做起。要不也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已就不好了

:cool:
 
碳排放不能只看绝对总量,要按照人均排放量比较才比较科学,某些人总是喊人人平等嘛。

两个礼拜前,cbc的早间广播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环境保护学家说,现在我们加拿大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多少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先控制我们自己的排放,再来指责别人。

按照英国的最新数据:澳大利亚现在是20.58吨二氧化碳,超过美国的19.58吨,从而成为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排在第三位的是加拿大,之后是荷兰和沙特阿拉伯。中国在名单中的185个国家里排在第44位,人均每年的排放量只有4.6吨,还不及澳、美的四分之一。人口第二大国的印度更少,只有1.2吨。

所以起点不一样,发达国家才更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就好像过圣诞节,你让政府公务员拿出50%的工资捐赠,他们难受点还是能过去。但是你要新移民花50%的收入去捐赠,他们自己都过不好这个节了。如果每个月都这样捐赠,新移民都会变成新的包身工,苦苦劳作,永远都在贫困线上挣扎。不举例子,说现实,从现在这个起点,你让印度也降低50%,那你还让不让印度人民用家电,做公车了?!不说美国,就说加拿大,晚上下班以后,多少办公楼彻夜长明灯的?

楼主你气愤归气愤,但是在气愤的时候,也应该多思考。要是真的如你自己所说的那么有责任感,以后出门做公共汽车吧,从自己做起。要不也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已就不好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言有说服力,但目前来看谁也说服不了谁.你用人均产值,我说看全体国家状况和碳排放总量.国外地大人稀,人均摊开在地球空气里相对来说应该没有人口多的国家密度高.
并且我大立场是看不惯政府代表在会议上互相指责,感觉没有地球村合作的精神,没有为民解决问题的根本意向.当然国家和人民的进步是有的.但随着中国国家地位大提升,在国际上发言机会和力量的加强,大家都很自豪,但是我个人不喜欢个别代表中国立场的官员强硬没有风度的度在这次会议上.各国都应该主动让步,带头改善环境.你我都不是政府, 没有那么完美和正确. 我之代表我自己发表自己见解.你们别想用文字说明谁才是聪明.我不和谁来比, 真正有见解的是从来不踩着别人的见解显示自己.所以我也说了,人性的弱点既然靠山吃山,靠不了国家 政府机器政府政策,那就发展经济,公平自杀了.我也懒得成天垃圾分类如此细致劳累,我在中国可重来没有谁带这头让我自觉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为中国是最大债权国,也明白所谓发达国家自己现在都没有买guan cai ban的钱,也也许意识到大国风范的长远打算,自身利益的平衡,所以让步:
在大会过去一周当中,谈判没有在任何重大问题上达成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一报道,作为本次气候峰会的重要参与国之一,中国首次做 出妥协,表示中国并不期待发达国家能够承认中国对气候保护做出的努力。有媒体猜测,这表示中国暗示已放弃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出 席哥本哈根大会谈判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会成为达成减排协议的障碍,但是发达国家必须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能利 用中国作为它们的借口。他说, "对发展中国家(抗击气候变化)的努力提供财力资源是一项法律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拿走一部分。我们没有期望来自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资 金会流向中国。"

中国政府曾承诺,到2020年时将实现单位经济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40%至45%,同时要求发达国家资助其实现这一目标。但有专家指出,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将会大幅增长。

就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来看,中美两国就占了总排放量的40%左右。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哥本哈根峰会气候政策的主要障碍就是这两个大国的分歧。对于中国 提出资金援助的要求,美国表示中国不应该再享受特殊待遇。尽管一些贫困发展中国家依然需要西方帮助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但中国不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托德- 斯特恩说,美国的公共资金流入中国,给予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通行证",无益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中国当下是要做好全民教育和规范,给民众爱护环境大意识和机会.而不是去国际上互相指责,争取补偿之类不可能且无意义事.一反常态无本赖的样子.就仿佛加拿大给民众发放分累垃圾桶,强制垃圾分类, 只要政府用行动做好了份内份外的事,自然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我来互相攻击.加拿大这点满好.我欣赏.
 
凡事得往好处想,这不是大家都在敦促大家多尽义务,对吧?谁说各国没有主动让步?只不过各国都觉得其他各国做的不够,互相鞭策,共同把事情办好,对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言有说服力,但目前来看谁也说服不了谁.你用人均产值,我说看全体国家状况和碳排放总量.国外地大人稀,人均摊开在地球空气里相对来说应该没有人口多的国家密度高.
并且我大立场是看不惯政府代表在会议上互相指责,感觉没有地球村合作的精神,没有为民解决问题的根本意向.当然国家和人民的进步是有的.但随着中国国家地位大提升,在国际上发言机会和力量的加强,大家都很自豪,但是我个人不喜欢个别代表中国立场的官员强硬没有风度的度在这次会议上.各国都应该主动让步,带头改善环境.你我都不是政府, 没有那么完美和正确. 我之代表我自己发表自己见解.你们别想用文字说明谁才是聪明.我不和谁来比, 真正有见解的是从来不踩着别人的见解显示自己.所以我也说了,人性的弱点既然靠山吃山,靠不了国家 政府机器政府政策,那就发展经济,公平自杀了.我也懒得成天垃圾分类如此细致劳累,我在中国可重来没有谁带这头让我自觉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为中国是最大债权国,也明白所谓发达国家自己现在都没有买guan cai ban的钱,也也许意识到大国风范的长远打算,自身利益的平衡,所以让步:
在大会过去一周当中,谈判没有在任何重大问题上达成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但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一报道,作为本次气候峰会的重要参与国之一,中国首次做 出妥协,表示中国并不期待发达国家能够承认中国对气候保护做出的努力。有媒体猜测,这表示中国暗示已放弃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出 席哥本哈根大会谈判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会成为达成减排协议的障碍,但是发达国家必须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能利 用中国作为它们的借口。他说, "对发展中国家(抗击气候变化)的努力提供财力资源是一项法律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拿走一部分。我们没有期望来自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资 金会流向中国。"

中国政府曾承诺,到2020年时将实现单位经济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40%至45%,同时要求发达国家资助其实现这一目标。但有专家指出,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将会大幅增长。

就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来看,中美两国就占了总排放量的40%左右。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哥本哈根峰会气候政策的主要障碍就是这两个大国的分歧。对于中国 提出资金援助的要求,美国表示中国不应该再享受特殊待遇。尽管一些贫困发展中国家依然需要西方帮助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但中国不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托德- 斯特恩说,美国的公共资金流入中国,给予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通行证",无益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中国当下是要做好全民教育和规范,给民众爱护环境大意识和机会.而不是去国际上互相指责,争取补偿之类不可能且无意义事.一反常态无本赖的样子.就仿佛加拿大给民众发放分累垃圾桶,强制垃圾分类, 只要政府用行动做好了份内份外的事,自然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我来互相攻击.加拿大这点满好.我欣赏.
 
现在这个77国集团会议到了散伙的边缘,合作谈何易。
 
三个和尚没水吃。谁能以退为进,才是上上者。
 
要是真的太阳低周期来了. 小冰河期回来.看各国又如何吵.这两年太阳可是不够活跃的.
 
如果都让工程师领导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办了。
可惜唱主角的都是政客。
 
国与国之间的事,是离不开政治的!中国也好加拿大也好,都会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国际舞台上讲的了理就讲,不行就耍流氓- 都一个德行!
 
我来自己检讨一下下:好像越来越感觉这次邮件阴谋和大会,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请君入瓮?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 恩,江湖!

不过,中国多学习外国治理环境的优点,取夷人之长嘛。自己进步了,干净了。环境治理指标上大方点总归没错的,毕竟环境与生存生生相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发言有说服力,但目前来看谁也说服不了谁.你用人均产值,我说看全体国家状况和碳排放总量.国外地大人稀,人均摊开在地球空气里相对来说应该没有人口多的国家密度高.

根本就没打算说服你。CFC从来就不是一个靠讲道理摆事实能说服别人的地方,大的事情如“选举选保守党还是自由党”,小的事情如“T&T的生鱼肚里有虫还能不能吃”,从来都没有能达成共识的。。。

不过你说按照碳排放的总量而不是人均,这样似乎有点不太符合正常的思维习惯。按照你的标准,那国内在实施减排过程中,是不是也要按照省份统一划排放量的线呢。这样的话,北京和西藏同一标准,那北京人民就算出入步行,晚上不点灯不用家电,光是他们呼吸出的二氧化碳也要超过西藏好几万倍吧。解决问题必须考虑实际情况。

解决碳排放是紧要的,但是也要考虑国家的承受情况。我这里并不是光指的国家经济,汽车和工厂的排放是我们必须有义务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所说的是,如果减排指标过大,必将通过调整能源费用的杠杆。能源费用增加过高,对老百姓的生活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水电煤气费用增高,也必然带动其他所有商品物价上调,有可能会长成一定的通货膨胀,所以不能太急进。
 
如果都让工程师领导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办了。
可惜唱主角的都是政客。

在这种场合,不是是不是政客的问题,是干系到国家利益的问题,必须由这些政客出去谈判,才能争取最大的国家利益,因为你说的每一个小数字,都会影响到国家的每一个国民。

一家正常公司,出去谈生意的,都是销售人员而不会是工程师的。 至于制定目标到具体解决的时候,才会找工程师。

我个人觉得现在中国提出的对外承诺和对内要求的控制指标分开挺好。对内从严,又不会有一堆国家在后面指手画脚。现在国内家长不也是对外人说:我孩子学习能跟上就行,回家就要求孩子必须考90以上吗?其实,我觉得这是很简单的生活道理
 
要是真的太阳低周期来了. 小冰河期回来.看各国又如何吵.这两年太阳可是不够活跃的.

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

实际情况是地球冷暖的决定作用是太阳的活动周期.
人类活动是非常次要的因素.
 
我来自己检讨一下下:好像越来越感觉这次邮件阴谋和大会,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请君入瓮?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 恩,江湖!

Yes.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阴谋.

碳排放问题永远解決不了! !!
只有Worse, worse, and worse, ...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gebenhagenqihou/zuixin/200912/1218_8755_1479943.shtml

凤凰卫视12月18日《总编辑时间》节目播出“何亮亮:西方负有不可推卸的减排历史责任”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关于哥本哈根会议,前天我说了会议很可能是不欢而散,虽然还不会做到不欢而散,但是肯定没有成果。昨天我说了哥本哈根会议看来是要破局,今天这个会议的最后一天,看来没有,也不可能出现戏剧化的转变,或者是逆转。为什么呢?因为很简单,其实就是西方国家的立场还是相当顽强的,他们不愿意承担他们应有的责任。

我们注意到,刚才我们看新闻片里面,温家宝总理讲话的时候,印度总理很慧心的在鼓掌,因为中印这两大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温家宝总理今天这个讲话当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历史责任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讲话可以说是铿锵有力,是落地有声。因为温家宝总理这样讲的,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80%。

如果说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谁应该承担责任是不言自明的,无视历史责任,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的发展的水平,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是毫无道理的。

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发达国家坚持要这些后进的国家,你要跟我一样的排放,虽然我已经取得优势的地位,所以这次会议不可能取得成功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当然你要说会议完全失败,我想也不能这样说,至少我想全世界大部分的民众,我们说还是要有文化的,能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了解会议进程的民众,他们至少比以前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次会议,很可能会对未来的国际关系格局也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别的不说。你看萨尔科齐就在哥本哈根公开的就在抨击中国。他说是中国阻碍了这次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阻碍哥本哈根取得成果的不是中国,而是发达国家,首先是美国,然后也包括法国在内,这一点在我们看来是相当明显的,我希望这次会议没有取得成果,不会成为未来南北之间冲突的根源,但是我想会议之后,跟会议之前,恐怕会不完全一样。但是尽管如此,我相信那些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也好,它们应该还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继续施加压力,因为第一这样施加压力是没有用,第二施加压力无助于气候暖化问题的解决。
 
看看北美的人口密度,你就知道global warming的后果在中印要比在北美严重得多。

气候的变化带来水资源的变迁。

但是我就弄不明白中国还在竭泽而渔、断送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地为美加等富国输入便宜货。

Why & Wh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