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生回乡创业办网站备案受刁难 持刀刺死通信管理局官员

shoppingcart

新人
注册
2003-05-24
消息
3,477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0
北大学生回乡创业办网站备案受刁难 持刀刺死通信管理局官员

来源: 站长网 时间: 2009-12-20 14:21:09

  籍贯贵州的北京大学09届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生王某因在京城无亲无故,工作一直没有落实,于是回到家乡遵义,向朋友借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利用自己所学技术办了一个少儿教育培训网站,受到附近乡邻的赞扬和支持,正在初步产生效益时,网站却被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责令其服务器所在机房关停——理由是“没有通过备案”。小王连续提交三次备案都没有获得通过,而每次备案结果的审批时间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漫长20天。在两个月审批未果的情况之下,小王进行了电话质询,得到的竟然是培训类网站需持当地教育部门相关证明才能办理备案手续,否则需出资1000元“特别审批费”。而当地教育部门更是变相索取“好处费”。绝望之下的王某终于失去了理智,独自一人持水果刀来到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将负责网站备案审批的机关处级干部刘某当场刺死。王某投案自首之后冷冷说了一句话是“我并不后悔。是他们不让我依靠自力生存。”

http://www.zhaner.net/news/a/20091220/46712.html
 
这是为什么一有大灾中央就使劲砸钱。。。

已经失根,大灾不治必然民变。。。
 
邓对别人说的10大白痴问题--自己份内事,却对别人说 (zt)


 邓小 平在世时留下的10大警告,至今仍然有着非常的意义,警示着中国人。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 年)。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

  警告四,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警告五,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 年)。

  警告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中国gcd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

  警告七,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

  警告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gcd内部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gcd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警告九,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 年)。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

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

  警告十,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看看
Deng二世还是很有远见的嘛
所预见的事
基本都实现了
两极分化 城乡差别 政治体制改革
......
......
 
看看
Deng二世还是很有远见的嘛
所预见的事
基本都实现了
两极分化 城乡差别 政治体制改革
......
......

按照D的标准,他推行的改革是失败无疑了。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刚看完蜗居,觉得它揭露了许多现实问题,其中两极分化和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是其中之一。



 
邓对别人说的10大白痴问题--自己份内事,却对别人说 (zt)


 邓小 平在世时留下的10大警告,至今仍然有着非常的意义,警示着中国人。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 年)。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

  警告四,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警告五,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 年)。

  警告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中国gcd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

  警告七,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

  警告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gcd内部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gcd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警告九,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 年)。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

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

  警告十,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Deng really said that? wow...he said it all:cool:
 
看看
Deng二世还是很有远见的嘛
所预见的事
基本都实现了
两极分化 城乡差别 政治体制改革
......
......
要不然老毛能把他按下去那么多次都把他留下来了?邓能力是有的,只是大方向把不住,偏右。
 
这不符合北大学生的风格啊?
 
要不然老毛能把他按下去那么多次都把他留下来了?邓能力是有的,只是大方向把不住,偏右。

毛 泽 东 保 护 了 邓 小 平

如果说毛泽东专制, 邓小平三上三下就不会成为可能。 正是由于毛泽东看到邓小平的优点采取了民主的方式把邓小平保护了起来。 可是邓小平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反对派的呢?
邓小平复出后, 他对毛泽东的评价是毛泽东晚年思想不健康, 他对江青的评价是零分以下。邓小平没有详细解释毛泽东有说明具体思想不健康的地方, 如果毛泽东有私心的话,毛泽东肯定会向邓小平对待两个总书记那样对待邓小平。邓小平反对家长制, 对晚年的邓小平说他独裁一点都不过分。 胡耀邦和赵紫阳没有三上三下的机会,邓小平时代的共产党几乎没有了民主机制, 邓小平垂帘听政, 邓小平甚至隔代指定接班人, 这让我们看到了封建君主的影子,这让我们看到邓小平晚年思想不健康。 凡是和他意见相左的总书记都没有好下场, 即使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江泽民差点因为皇浦平而被废。邓小平对凡是派的确是爱多恨少。 邓小平是通过反对凡是派上台的, 可是邓小平自己却培养了一大批服从他调遣的凡是派。这批资改凡是派对中国共产党民主作风造成了巨大伤害, 这批资改凡是派把邓小平错误理论发扬光大, 他们更要对中国频临亡党亡国的危险局面负责。
一个思想专制而不健康的人对江青的评价是零分以下, 这到底有多大的说服力呢?四人帮因为篡党夺权被粉碎,华国锋的倒台,邓小平是不是篡党夺权呢?邓小平曾经向中央保证对文革永不翻案, 邓小平不仅翻案, 甚至把文革说成是动乱和浩劫。 可是文革23年后,邓小平上台十年后的六四学生运动被血腥镇压的命令是他自己下达的。一个思想健康的政治领袖是不可能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大开杀戒的。
邓小平执政刚好十年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流血事件, 邓小平的口号是稳定压倒一切。 可是中国不稳定的根源正是在邓小平身上, 他的猫论石论,他的私有化改革路线正是中国动乱的根源。 六四学生被镇压了, 中国暂时稳定了,可是邓小平的私有化改革仍然在深入进行,由于中国动乱的根源没有消除, 越来越多的动乱出现在中国大地。四人帮被粉碎了、 胡耀邦和赵紫阳被罢免了, 他们不可能再为社会不和谐负责。那么为中国社会动乱和倒退负责的一定是邓小平和他的凡是派了, 邓小平的凡是派就是推行私有制的资改派。 中国社会现在是内忧外患,亡党亡国绝非危言耸听, 邓小平理论修正的时候已经到来, 劳动人民已经不能再忍受资改派的欺压了。
毛泽东为什么没有把邓小平一棍子打死而“以一种特殊方式”把邓小平保留下来了呢?可以说毛泽东看到了邓小平是有别于党性不强的其他资改派。毛泽东是这样评价邓小平的: "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毛泽东没有把国家最高权力交给不得官心"极左"的四人帮, 毛泽东把得官心、有能力、 有才干并证保证对文革永不翻案的邓小平保护起来, 毛泽东用心实在良苦。 毛泽东认为"邓小平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 尽管邓小平对文革不理解,邓小平是有党性有人格的右派, 也就是说邓小平是不会背叛党和人民的。 毛泽东相信即使以后邓小平上台,经历文革教育的邓小平是不会轻易否定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自由化道路的。 毛泽东相信即使以后邓小平上台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一定是采用渐进的方式。毛泽东去世后的第十三年, 邓小平把激进的资改派赵紫阳软禁起来了, 邓小平没有把权力交给激进的资改派,这不能不让我承认邓小平在这个方面是有功的。 这不能不让我惊叹毛泽东超凡的前瞻才能。 这不能不让我惊叹毛泽东舍弃个人一切为人民的崇高境界。
毛泽东留下邓小平, 一旦邓小平上台, 江青、 毛远新等毛泽东的亲人必然被邓小平一派镇压甚至抄斩,可是在人民利益和个人得失之间,毛泽东选择了人民利益!这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这就是劳动人民为什么在他去世的时候举国沉痛哀悼他,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人敢把毛泽东的画像从天安门上摘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劳动人民三十年后再次强烈怀念毛泽东!
毛泽东与劳动人民同在! 毛泽东永垂不朽!

http://pop.6park.com/chan1/messages/35632.html
 
这不符合北大学生的风格啊?

北大学生有血性,杀人的不少。

但似乎还没看到清华毕业的杀人. 只看到清华毕业的跳楼自杀,看来清华的猪类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