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睡觉,明早早起看春晚。

飞来客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6-01-25
消息
35,394
荣誉分数
3,058
声望点数
373
所在地
龙宫
春晚是在EST 7:00AM

2010年春晚节目单,当然要以除夕当晚电视播出为准!!仅供参考!!

1.开场歌舞《虎跃龙腾贺春来》
2.群口相声《和谁说相声》演员:姜昆、戴志诚、赵津生
3.歌舞《让我们舞起来》演员:宋祖英
4.儿童魔幻剧《玩具店之夜》
5.小品《一句话的事儿》演员:郭冬临、牛莉

串场节目:倒背百家姓王仙妮
6.歌曲《龙文》演员:谭晶、陈奕迅
7.歌曲《相亲相爱》演员:容祖儿、孙楠、王力宏等
8.相声剧《不能让他走》演员:冯巩、闫学晶、韩雪等
串场节目:猜象棋周奇明
9.武术舞蹈《对弈》演员:王亚彬等
10.歌曲《传奇》演员:王菲
11.小品《我心飞翔》演员:殷桃、闫妮、刘敏、柴权、刘思言、陈维涵
串场节目:道德模范海地英雄家属
12.歌曲《祖国万岁》演员:韩磊等
13.民族歌舞大串联《美好家园》《壮乡梅》《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卓玛》《妹妹的山丹花儿开》《党的政策亚克西》
14.近景魔术演员:刘谦
15.歌曲联唱:《一亩田》、《婚礼上的歌》、《幸福的两口子》演员:汤潮、庞龙、吕薇等
16.小品《家有毕业生》演员:蔡明、郭达等
17.杂技《大蹬人》
18.歌曲《拍拍拍》演员:蔡国庆、解小东等
19.小品《两毛一脚》演员:黄宏、巩汉林
20.舞蹈《美好2010
串场节目:上海世博会
21.小品《五十块钱》演员:周锦堂、尹北琛等
22.少数民族舞蹈《跳春》
23.戏曲《红楼赞花》演员:袁慧琴、于魁智等
24.歌曲《阳光路上》演员:阎维文
25.小品《捐款》演员:赵本山、王小利、孙丽荣、苏小龙
26.歌曲串烧《爱》《蝴蝶飞》《青苹果乐园》演员:小虎队
27.经典老歌集锦《我们和祖国一起长大》《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春天在哪里》《在灿烂阳光下》演员:李谷一、蒋大为、胡松华、屠洪刚、刘和刚等
28.歌曲《走向复兴》演员:戴玉强、殷秀梅
零点敲钟
29.歌曲《盛世欢歌》
30.歌曲《幸福》演员:张也等
31.相声《论捧逗》演员:贾玲、白凯南
32.歌舞《歌舞青春——我要红》
33.舞蹈《荷塘莲雨》
34.相声《超级大卖场》演员:李伟建、武宾
35.歌组合《彩云之南》《姑娘我爱你》《天蓝蓝》
36.舞蹈《春天的芭蕾》
37.结束曲《难忘今宵》
 
14.近景魔术演员:刘谦 9:05am EST

25.小品《捐款》演员:赵本山、王小利、孙丽荣、苏小龙 10:04am EST
 
http://ent.people.com.cn/GB/10963274.html

人民网>>娱乐


春晚工作人员被指态度骄横 马未都怒讨版权费






2010年02月10日09:00
【字号 打印 留 言 论 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 错 E-mail推荐:

  春晚一向是“店大欺客”,再大的腕上春晚演出费也不过两千。但这一潜规则偏偏有人不信邪,前日马未都在博客中“反水”,曝光春晚剧组工作人员态度骄 横,并向春晚提出15万元的作品许可使用费。

  ■剧组第一招:要求马未都与抄袭者“共同署名”

  马未都称,经过媒体 提醒,他才知道今年春晚中黄宏和巩汉林的小品《两毛钱一脚》改编自他的一篇小文章《量力而行》,这篇小文首发于2008年8月14日他的新浪博 客,2009年2月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在《马未都说·车上篇》一书的第36页。而2009年11月下半月刊上海《故事会》中刊登的一篇《两毛一 脚》,明显是作者“陈志宏”对《量力而行》的抄袭之作。

  此事被媒体曝光后,春晚剧组一女性工作人员联系上马未都,要求他签署一份《确 认书》确认同意改编。代表春晚剧组的这位女士显然是强势惯了,她要求马未都与陈志宏共同署名,令马未都颇为郁闷:“我年长,她年幼,我不和她计较。可她后 来的话比较刺人,她告诉我说:‘我们(春晚语言组)本来是根据陈志宏在《故事会》的文章改编的,可没想到您也写了一篇。……陈先生愿意与你共同署名。’我 只好告诉她,我不认识这个陈先生,我不追究他抄袭是我大度,但我不可能‘共同署名’。”

  ■剧组第二招:要求马未都签署空白合约

   马未都拒绝签署《确认书》后,春晚剧组的工作人员又换了一招,要马未都签合约,“我收到合约后把空格的地方一一问了她,她告诉我说空格不要填,只签名寄 出就可以了。这事很奇怪,天下的合约都没这么签的,要命的地方都空着,让乙方(即我方)签字,那这合约有什么意义呢?!我问她一个文人难以启齿的问题,空 格内的‘作品许可使用费’金额是多少呢?她告诉我1000到2000元,每个人都一样,节目播出后就给。”马未都再次拒绝了签约,对方气冲冲说了一句‘我 告诉您吧,这节目上不上还不一定呢,签不签随便。’就挂断电话。

  事情并没有结束,在接到多方说客电话之后,马未都与这位春晚剧组工作 人员再度接洽。工作人员虽说是来上门致歉,但态度依然盛气凌人,最后居然撒了泼,马未都写道:“我后来出出进进打印文件,她跷着二郎腿坐在屋里一动不 动,……当我跟她说,合约某些条款我不同意,如她不能做主,让她回去商量时,她突然不悦,……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十分难堪,她开始哭闹,我在她哭闹的间隙跟 她说:任何合约都不会因哭闹而签。她不听,仍我行我素。……”事情越演越难看了。

  ■马未都出招:要求15万元作品许可使用费

   马未都称自己最终也没签合约,虽然各方面都在给他打电话,他仍不妥协,在博客中向春晚剧组提出要求,“我要在合约中要求15万元的作品许可使用费,这笔 钱如剧组支付给我,我将悉数捐出。”他强调,自己此举是为了主张权利,让尊重作者权利不再是一句空话。

  马未都宣称至今都没有同意春晚 语言组改编他的《量力而行》,但小品《两毛钱一脚》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几审上了春晚的节目单。此刻马未都伸张作者权利,黄宏和巩汉林还能上春 晚吗?《两毛钱一脚》会是侵权之作吗?记者昨日数度拨通春晚总统筹秦新民的电话,他都以“正在彩排”、“正在开会”为由,拒绝回应此事,据说央视法律处正 在和马未都进行协商,尚无结果。

  来源:《武汉晚报》
 
凤凰网 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马未都与春晚敲定版权费15万元

2010年02月11日 12:33上海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黄宏、巩汉林主演的小品《两毛钱一脚》源自散文《量力而行》

综合京华时报 华商报等报道
距离央视春晚正式播出不到一周时间,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突然向央视春晚剧组提出,就黄宏、巩汉林主演的小品《两毛钱一脚》索要15万元版权使用费,此 举让公众对这一小品的命运产生极大兴趣。它还能不能登上春晚的舞台?马未都能否得到15万元的版权使用费?
马未都文章成小品素材
最近,春晚语言组的节目《两毛钱一脚》?穴黄宏、巩汉林表演?雪为媒体公布,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才知道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已被搬上了春晚。
马未都在散文《量力而行》文中写道,某年马未都来到盛产杏子的新疆阿克苏,当时正值杏子成熟的季节,他走进一片硕果累累的杏林,“杏树下坐着一维族 老汉,身边有几个铁皮桶,我诧异地问他:‘杏多少钱一斤?’老汉说:‘两毛钱一脚。’”马未都交了两毛钱挑了一棵大的踹了一脚,可树一动不动杏子一个也没 下来。老人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会挑,再交两毛钱重挑一棵吧。马未都又交了两毛钱,来到一棵较小的树面前,用力一脚踹去,应声落了一地杏子。
黄宏的小品《两毛钱一脚》中把杏树改成了枣树,黄宏摇身一变成了蹲守枣树下的看枣老汉,与贪大求全的踹枣树人巩汉林来了一番唇枪舌剑的“取枣论”。
剧组态度太拽引来拒签
马未都2月8日在博客中撰文称,因不满央视春晚剧组某工作人员的态度,他拒绝与春晚签约改编他创作的散文《量力而行》,央视如要使用,必须付作品许 可使用费15万元。
马未都在博客中介绍,此前,一家报纸报道说春晚语言组把他的一篇小文改成小品《两毛钱一脚》效果很好,“我虽奇怪春晚无人与我联系,但亦一笑了之。 后来有人自称春晚剧组的,问我是不是写了这样一篇文章,然后又传来一份资料让我看是不是一样。这是刊载在2009年11月《故事会》,署名‘陈志宏’的一 篇抄袭之作。其后剧组小姐三番五次的电话盘问,我都如实禀报,电话另一头总是说出不悦耳的话。我年长,她年幼,我不和她计较。可她后来告诉我:‘我们(春 晚语言组)本来是根据陈志宏文章改编的,可没想到您也写了一篇。’我听这话确实也糊涂了,我怎么早在他之前‘也写了一篇’?好像有点儿不该的意思。”
马未都说,后来“剧组小姐”又打电话告诉他,陈志宏愿与他共同署名。“我只好告诉她,我不认识这个陈志宏,我不追究他抄袭是我大度,但我不可能‘共 同署名’。”当马未都拒绝在同意改编《确认书》上签字后,“剧组小姐”又给他传来了合约范本,但在“作品许可使用费”金额一栏却空着,马未都在得知使用费 为1000到2000元时不太想签,这让“剧组小姐”大为光火,“她说‘我告诉您吧,这节目上不上还不一定呢,签不签随便。’说完把电话挂了。”
由此,马未都决定向春晚剧组追讨15万元的作品许可使用费。
陈志宏向马未都表歉意
陈志宏是名大学教师,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如果不是他在《故事会》的一篇小文被央视春晚剧组看中,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与马未都有什么瓜 葛。8日下午,他在自己的博客发文,就改编马未都散文《量力而行》一事,正式向马未都道歉。公开信写道:
1.关于《马未都的两脚》我的确是在阅读了您的作品,并在多次观看您的电视节目后,才写作出《马未都的两脚》的……我写的这篇励志文章,引用您的故 事说明人生问题,应属于法律许可范围。
2.关于转载《故事会》2009年11期下载此文时,作了删节,只剩下一个故事核,这样跟您写作的故事就很相近了。尽管如此,在这,还是向您真诚地 说一声道歉。
我想说明一点,您通过导演组工作人员转达您不愿意共同署名,我立马就放弃,尊重您的著作权。
《两毛钱一脚》缺席彩排
昨日,黄宏、巩汉林的小品《两毛钱一脚》缺席了春晚彩排。
9日第四次彩排时,当道具老师将《两毛钱一脚》的道具搬上台时,主持人却说因为演员生病没有到场。而据在后台的同行透露,他们看到黄宏出现在央视演 播大厅。让人不由猜测是否因为侵权风波,导致《两毛钱一脚》临上场前被紧急叫停。昨日记者拨打巩汉林电话,巩汉林一听记者问这事,甩了一句“问央视去”, 就挂断了电话。记者在央视演播大厅见到黄宏时,他也拒绝就此事件接受访问。
虎年春晚导演金越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节目被拿掉,“这次节目真的都不错,拿掉的目前没有,但我们一直在调整。”据此看来,如果央视在春 晚开播前与马未都签订协议的话,《两毛钱一脚》仍然是有希望与观众见面的。
最新进展
春晚前双方要签订合约
该事态最新进展是,春晚剧组已按照马未都的要求作出了让步。马未都说,他已与春晚剧组敲定15万元的版权支付方案,并会在春晚举办前签订具体的法律 文书,“我想说的都写在博客里了,现在不方便再说什么,以免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记者:事情已经解决了吗?
马未都:目前正在解决中。
记者:那春晚剧组今天与您联系了吗?
马未都:是的,今天我们已经通话了。
记者:对方对于您提出的15万元的版权使用费如何看待?
马未都:他们同意了。
记者:已经支付给您了吗?
马未都:还没有,今天只是敲定了数额,还要等日后法律文书的签订。
记者:什么时候签合约,现在定了吗?
马未都:那肯定是在春晚前了。
记者:您将怎样处理这些钱?
马未都:就是捐了,我以前也捐过许多钱。
记者:讨要15万元版权费的初衷是什么?
马未都:一开始,我并没有讨要版权费的想法。我明白所有人都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工作态度拿捏值得商榷。
记者:您怎样看待自己做的这件事?
马未都:虽然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但此举初衷是为引起众多著作家对自我权利的认定和捍卫,让尊重作者权利不再是一句空话;让本次事件作为社会同类事 务的一个范例;让社会尊重作者的无形资产成为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更得要把这些钱捐出去了!
记者:您在博客中,将与您沟通的春晚剧组工作人员态度,评价为“盛气凌人”?
马未都:除了提高著作家对自我权益的保护,还想让每个工作中的人明白,谨慎处理工作中情绪和态度的重要性。我明白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出现各种小瑕 疵,这些都可以谅解,但态度一定要端正,把握住“好好工作”的内在含义。
马未都:我也不愿影响人家饭碗。
记者注意到,马未都在说到“好好工作”四字时,特别加重了语气。与马未都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也逐渐感到了他此举背后的深刻含义。春晚剧组工作人员曾 三番五次与他交涉,但对方的工作态度不仅对解决事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在马未都那里留下“盛气凌人”的评价。马未都说:“自始至终,我都没想过讲出这位小 姐的姓名,我也不愿意影响人家的饭碗。”
春晚彩排
小虎队成“人气王”赵本山小品遭大删
2月9日下午,虎年春晚进行了第四次彩排。从现场观众的反响来看,小虎队毫无疑问将成为虎年春晚的“人气王”,语言类节目最受喜爱的反而是南方小品 《五十元钱》。
彩排在下午2点左右进行,小虎队三人约在下午3点左右出现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候播区,他们一经现身,立刻引发现场“海啸”:不论是演员还是记者,或 者是工作人员,小小的区域聚集了数百人对他们进行围观和拍照。为争夺更好的机位和镜头,甚至有媒体记者被挤进了彩排大厅一号入口的水池里。
“小虎队”的表演时长约8分钟,表演完毕三个人手拉着手走下舞台,围在演播室门口的观众大声叫着偶像的名字:“小虎队!小虎队”……局面非常激动人 心。
赵本山携带众弟子表演的小品《捐助》第二次登上春晚彩排舞台,与7日亮相的版本相比,缩水2分钟,目前时长大约在20分钟左右。
此前在辽宁卫视和第三次彩排的《捐助》都被不少观众认为结局过于仓促和突兀,此次彩排也有所修改,最终真相大白,王小利相亲的对象就是孙立荣。但现 在露面的版本仍然不是最终结果,也许等到直播当天才能看到这个《捐助》最终的面目。
之前一直有报道称,谭晶将搭档陈奕迅演唱歌曲《龙文》,而陈奕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会尽快来到春晚剧组开始排练,但已经是第四次彩排,陈奕迅仍没有 露面。
而在所有的语言类节目中,除《捐助》外,南方小品《五十元钱》意外收获观众热烈的掌声;零点之后的节目如《大话捧逗》、《超级大卖场》虽然同样精 彩,却因为时间安排在零点之后,不少观众已经离席导致反响不够热烈。今天彩排的情况也证实了9日上午央视通气会的确切消息,即虎年春晚时间将会有所延长。


[FONT=楷体_GB2312]免责声 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 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FONT]
 
马未都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0hmnn.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第五百二十四篇•《两毛钱一脚》
sg_trans.gif
(2010-02-08 12:28:45)

标签:春晚 合约 两毛钱一脚 确认书 杂谈 分类:2010年


大约在一个多月前,有朋友不断问我:“你给春晚写小品啦?”我以“怎么可能”作答;后过了些日子,一家报纸上载文说春晚语言组用我的一篇小文改成小品,效 果颇好,我虽奇怪怎么春晚无人与我联系,但亦一笑了之;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再也笑不起来。

在消息见报之后,先是有人自报家门(春晚剧组)不报姓名地问我,是不是写了如此一篇文章,然后又传来一份资料让我看看是不是一样。这是刊载在2009年 11月下半月刊的上海《故事会》,署名“陈志宏”的一篇抄袭之作,我想两文读后结论自有。我的小文首发于2008年8月14日的新浪博客,2009年2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马未都说·车上篇》第36页,名为《量力而行》。其后经过三番五次的电话盘问,我都如实禀报,电话另一头剧组小姐总是将信将疑地 说出不算悦耳的话。我年长,她年幼,我不和她计较。可她后来的话比较刺人,她告诉我说:“我们(春晚语言组)本来是根据陈志宏在《故事会》的文章改编的, 可没想到您也写了一篇。”我听这话确实也糊涂了,我怎么早在他之前“也写了一篇”?好像有点儿不该的意思。

后来,剧组小姐又打电话告之:“陈先生愿意与你共同署名。”我只好告诉她,我不认识这个陈先生,我不追究他抄袭是我大度,但我不可能“共同署名”。我当时 还退了一步,我说“让他在改编里署名吧,我也不计较了。”谁知剧组小姐郑重告诉我说:“你理解错了,我们改编另有别人。”

后来,剧组小姐电话通知我,并发一邮件《确认书》让我确认同意改编,然后用快递给春晚剧组寄回。我在我的权利未弄得十分清楚的前提下,主要是怕被蒙着“共 同署名”,没有及时寄出;剧组小姐就电话急催,毫不知道什么叫客气,从这事发生我接了她几十通电话,有时甚至在半夜,但我总是耐着性子听她那番道理。我告 诉她,《确认书》是个单方面的凭证,签字后如寄出,我手头就没有任何凭证,此事应该签合约,双方各执一份。她先告诉我春晚几百份都是这样签的,没有其他法 律文本。我说那我不签,她这时只好说去问问再告诉我。

过了几天,她又打电话来告诉我说可以签合约,不签《确认书》了,马上发合约范本给我。我收到合约后把空格的地方一一问了她,她告诉我说空格不要填,只签名 寄出就可以了。这事很奇怪,天下的合约都没这么签的,要命的地方都空着,让乙方(即我方)签字,那这合约有什么意义呢?!我问她一个文人难以启齿的问题, 空格内的“作品许可使用费”金额是多少呢?她告诉我1000到2000元,每个人都一样,节目播出后就给。

接下来的事有点儿匪夷所思。我告诉她这样的合约我不太想签,主要是……,剧组小姐有点儿着急上火,口气不太友好:“我告诉您吧,这节目上不上还不一定呢, 签不签随便。”说完把电话挂了。我愣了半天神才省悟过来,估计所有作者都特想为春晚增光,为自己积累,上不了春晚等于白瞎,所有作者都有求于人,剧组的工 作人员盛气凌人也是有原因的。可这招对我不管用,这个节目上不上春晚,我一点儿都不在乎。

后来,我的电话就没断过说客,连我都记不起的发小也打来电话,嘘寒问暖,当我如实招供后,他们也觉得解铃还需系铃人,又让剧组小姐找我赔礼道歉。按说我再 次接她的电话就是原谅了她不恰当的做法。她和我约了时间,到观复博物馆找我,她在路上电话指示我,让我自己先打印合约5份,她亲自来取。我觉得我终于可以 不用自己花快递费了,她迟到了,我心里依然以路不好走为她解释。

当我们终于面对面坐在会议室里,剧组小姐向我致歉,她说:“我不知道您的身份,我要早知道就不会这样。”我告诉她: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应该尊重每 一位作者,不管他是谁。我后来出出进进打印文件,她跷着二郎腿坐在屋里一动不动,我心里依然用她可能上学时缺乏社交礼仪教育为她解释。可当我跟她说,合约 某些条款我不同意,如她不能做主,让她回去商量时,她突然不悦,告诉我这样她的饭碗就会丢了;这让我内疚,进退维谷。我只好告诉她合约是一个双方自愿签署 的法律文本,一旦生效,不可反悔,所以要慎重云云……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十分难堪,她开始哭闹,我在她哭闹的间隙跟她说:任何合约都不会因哭闹而签。她不听,仍我行我素。后面的细节及言语限于篇幅,对她也不 好,我就不想说了,反正我没签合约。

这些天,春晚剧组的人我认识的不认识的,直接的间接的拐弯抹角的都给我打电话,说事关重大,时间紧迫,还是签了吧,否则大家麻烦一团……春晚总导演金越也 来电话向我道歉,只是电话里我没法说清至今未签的原因。

我想,此时我更应该主张权利,让尊重作者权利不再是一句空话;让本次事件作为社会同类事物的一个范例;让其尊重作者的无形资产成为习惯。我原来的想法是, 为了全国人民,我可以不要一分钱让他们改编。但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我决定,我要在合约中要求15万元的作品许可使用费,这笔钱如剧组支付给我,我将悉数捐 出。

我至发此文之时尚未同意春晚语言组改编我的小文《量力而行》(即小品《两毛钱一脚》),尽管他们已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已彩排通过,但至今未获原作者通 过,这不是我个人和剧组的悲哀,而是我们民族习性的悲哀。

2010.2.8




第五百二十五篇•结果(2010-02-11 15:52:17)

标签:春晚 两毛钱一脚 合约 杂谈 分类:2010年


我们个人经历与团体与社会一样,常常会一波三折,《两毛钱一脚》算是一波三折。自打我提出要春晚节目组支付15万元改编许可费后,央视采取十分积极的态 度,马上与我联系,并委派总编室节目版权管理处官姓、胡姓两位先生在八日中午来洽谈改编权事宜。我明确表态,希望央视能重视每一位创作者的权利,我告诉他 们,我的要求只针对事,不针对人,而且我的要求公开透明,并已上网。
官、胡两位先生表示做不了主,得马上回去汇报。当日下午临近下班之时,我欲出门参加一个活动,得知央视有领导已在赶往观复博物馆的途中,由于没有事先约 好,我参加活动又不能迟到,当时双方没能见面。

次日(即九日)上午,央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的领导率队四人(包括胡姓先生)来到观复博物馆与我洽谈改编权事宜。由于此事发生之初至此与我洽谈 改编权的人一换再换,我就问他们是否能全权做主,回答是。

在整个上午交谈中,我较详细地叙说了事情的原委,将我别无选择地一次次推进事端缘由一一说出,领导及下属都表示真诚道歉,并让我意外的是领导站起来给我鞠 了一躬。说实话,我为这深深的一躬感动了,代人受过的滋味不好受,我曾也有过,所以我从内心愿意合作。

后来的进展比较顺利,五份合同按双方意愿重新修改了,并填上了15万元的改编许可费。我一再说,央视不会在乎这15万元,我也不在乎,我一定会全数捐出, 让大家共同做件好事。这件事对央视对法制进程都是好事。我在五份合同上郑重签了字。他们很高兴地收好,在出门时,央视领导说合同盖章后会在周五之前送到我 手中。这期间,我们谈得很友好,他们一再表示,前面的人办事不力,实在不象话,说不过去的。我说过去了就不计较,还告诉他们小品中杏树改枣树不妥,因为枣 结得结实,踹不下来,所以民间说“打枣”。他们表示马上回去通知剧组。

我的助手却一直觉得此事不踏实,我告诉她没有事的,领导都来了,不必太担心。她和我说,她曾反复问过胡姓先生,这位领导能否做主,胡先生说没问题,剩下的 只是程序问题。

昨日(十日)晚上约八点钟,助手打电话告诉我,胡先生来电话告知,明日上午送合同过来。但今天(十一日)上午他却没来,一上午也不接电话。

中午一点,胡先生电话通知助手说:很抱歉,经领导决定,节目(《两毛钱一脚》)撤下来了,给马先生添了麻烦,表示歉意。我的助手当即表示:你们应该有个书 面通知,这样礼貌而正式。胡先生说做不了主,还得请示。随后电话就又不接了。

至此,春晚小品中的洗具变成杯具。在剧组小姐打给我的第一个电话起,找到我的人规格层层加高,前后十余人联系过,最终由领导拍板,一锤定音。可谁知上面还 有一锤,砸得前面为此工作过的下属们不知所措。

我的态度是,合约是双方自愿的事情,在任何一方未签字的情况下都可以反悔。此合约说签后又不签也是尊重作者权益的表现。撤下排练许久、众多人辛苦的节目, 虽是参与者的损失,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进步。

感谢每一位关心国家法制进程的同胞们。一个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进步,实际上有赖于全民的努力,这种努力不在大小,而在于坚持。

祝大家春节快乐,我给大家拜年啦!


2010.2.11
 
新华网05年的文章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5-02/02/content_2537368.htm

马未都 古玩界如雷贯耳的人物
blank.gif
blank.gif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2月02日 08:05:43  来源:中青在线

【字体: 】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一个澳大利亚人用报纸包着件瓷器,来找马未都鉴定。还没等那人打开包,马未都用手一摸便 说:“是件缩腰盖碗,乾隆时候的。”老外愣住了,支吾了半天憋出句:“你,你怎么这么大本事?”

“不是我本事大,不过见的东西多了,这种缩腰盖碗只乾隆时才有。”50岁的马未都 坐在“观复”博物馆馆长办公室的太师椅上,整齐的寸头已见白茬儿,微微笑的眯缝眼,透着股沉稳劲。一身中式排扣夹袄,与周围摆放的明清家具相得益彰。

马未都早年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又当了几年机床工,业余时间写写小说。1981 年,《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马未都不仅因此收到了“一麻袋的来信”,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看上,成为《青年文学》的 编辑。随后,他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有影响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很是火了一阵。

如今,马未都是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成了中 国古玩收藏圈子里如雷贯耳的人物。

“马未都看好什么什么就涨。”这几乎是玩家中间不成文的“定律”。形容他传奇色彩 的经典是,他的一只以5000元从琉璃厂小摊买进的鼻烟壶,在香港以6万港元成交。

“我祖上既没人写字,也没人玩古物,我这就叫旱地拔葱。”马未都颇为得意地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国营文物收购点,每天早晨门没开,就有许多农民推着自行 车,车把上挂着老瓷器在那等着,排队的人足有一里路长。一只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碗才10元钱。马未都当时在出版社,手里常攥着稿费,每天上班前总要先去那儿 转一转。见着什么喜爱的,就省包烟钱买下来。

当时农民排长队去卖文物,国家又拼命压价,马未都就是在这种根本无利可图的情况 下,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好而好上古玩的。“没别的,我就是喜欢‘玩’。要知道,当时10块钱一只的碗,现在起码能卖个四五万。如果光想着赚钱,今天我恐怕 也进了财富排行榜了。”

最初,他“玩”瓷器,买回家躺在被窝里,一宿一宿地摸着看。一是“养眼”,享受 “和古人神交的滋味”;二是“琢磨”,熟悉不同年代不同窑址不同工艺的瓷器。
“我也上过不少当。”马未都笑着说。有一次,他买下一件农民的瓷器后,见那人一副 落魄样,就请回家做饭招待。那人吃饱后特别激动,说:“您对我太好了,这是我离家后吃的最好的一顿饭,酒有点喝多了,实在不好意思骗您。刚才卖给您的瓷器 是假的。”说完撒腿就跑了。

但让马未都苦恼的不是东西看走了眼,而是找不到知音。他淘到一样喜欢的瓷器,回到 单位就拿出来让同事欣赏。别人一听是花10多块钱买的,都笑他当了冤大头。甚至有人讥笑他“玩物丧志”。

“当时我拿着瓷器找谁谁都不理我,说我是傻帽儿。现在全国各地天天有人拿着瓷器找 我鉴定。这社会,不一样啦。”马未都摇了摇头感慨道。

做了10年编辑,马未都觉得“写字太累”,“文坛太浮躁”,于是,辞了出版社的工 作,把主要精力投入收藏。时间长了,陶瓷、古家具、玉器、古玩……藏品很有点规模了,他就想建个博物馆,以便和其他古玩爱好者更好地交流。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就是看;“复”,就是一遍又一遍。8年来,博物馆举办了10多次大型展览,接待了数以万计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一个工作人员 说:“马总一有空就叉手站在门口,乐呵呵地和人说话,遇见知己,说上三四个钟头是常事。”
但有件事让马未都难过至今:有一女青年,参观完博物馆里精心摆设的明清家具后说了 句:“这些烂椅子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店里的电镀椅子呢。”他在边上听着,半天没缓过劲来。

马未都说,他不会把博物馆留给子孙,而要把它完整地留给社会。“这些古董会变成一 种力量,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状。”他把手一挥,“你别笑,早晚我得把这段话刻在我那博物馆的影壁上。” (实习生 林天宏)
 
这个臭屁,大过年的都来恶心人。
 
今年春晚,亮点似乎少了点。刘歉的近景魔术还是不错的。
 
屁民,过年啦!废气少放点行吗?:blowzy::D
 
幸好那些文章都有出处,开头的和末尾的都是人民网啊,新华网啥的,中间是原作者的博客。如果你们认为这些网站都在放臭屁,那天下真的就太平了。

另:

RT @CorndogCN: 春晚亮点更新:

1.萝莉搂着乌龟头说:我喜欢我喜欢;
2.你是互联网,我是防火墙;
3.领导已经干了;
4.包子多少钱一个?五毛

#chunwan

大实话:春晚终于有了一句实话,戴志诚:“你是互联网,我是防火墙。”
 
还什么时候重播。今天睁开眼看的第一个节目是从第34个节目一半看的。: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