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宋体]对于搜索巨头谷歌来说,刚刚到来的[/FONT]2010[FONT=宋体]年竟是在一片混乱与官司中开始的。[/FONT]
[FONT=宋体]“不作恶”是谷歌公司标榜的座右铭,然而连日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谷歌似乎正成为“恶之源”。由于涉嫌垄断、不正当竞争、侵犯隐私权与人的尊严等,谷歌目前正面临来自欧盟相关监管机构、竞争对手乃至法院的投诉与调查,广遭各方诟病,可谓四面楚歌,处境不妙。[/FONT]
[FONT=宋体]人工干涉搜索结果[/FONT][FONT=宋体]谷歌“不作恶”成笑谈[/FONT]
[FONT=宋体]比尔•盖茨称说过,他不把谷歌看作一家“已取得超级成功”的公司,因为谷歌还没有招致世界各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FONT]
[FONT=宋体]一个月后,曾经将“利剑”刺向微软的欧盟委员会便向谷歌展开了反垄断调查,缘由是英国价格比较网站[/FONT]Foundem[FONT=宋体]、微软公司旗下在线购物网站[/FONT]Ciao[FONT=宋体]和法国法律咨询网站[/FONT]ejustice[FONT=宋体]先前投诉谷歌,称受到后者搜索引擎业务“搜索惩罚”,致使它们无法“现身”相关搜索结果或在搜索排名中位置靠后。[/FONT]
[FONT=宋体]面对反垄断调查,谷歌方面否认自身行为构成不公平竞争,自信搜索引擎业务符合欧盟公平竞争法规,表示将向欧盟委员会提供相关信息。谷歌辩解说,它的搜索结果排名旨在为用户指引最好的网站站点,并非依据谷歌喜好对网站进行筛选。[/FONT]
[FONT=宋体]但是,上周四出现的最新证据显示,谷歌员工有时的确会对其系统进行干预,起码在其关键词广告这块业务中。这项业务理论上是通过自动计算来决定广告在搜索结果中出现的位置。一位谷歌发言人承认说,谷歌有时会人为修改搜索结果的排名,以减少计算结果被扭曲的现象。[/FONT]
[FONT=宋体]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文章中指出,谷歌正招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监管者越来越多的批评和关注,尽管谷歌公司的口号是“不作恶”,但它自身的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这一点。[/FONT]
[FONT=宋体]遭遇“广告门”[/FONT][FONT=宋体]谷歌在华信誉一落千丈[/FONT]
[FONT=宋体]继赵本山春晚“广告门”后,谷歌也遭遇了中国的“广告门”。原告“尚帝网”在虎年前后发现某国内电子商务网站,居然在谷歌上以“尚帝网”的商号作为关键词,直接导引到其网站上去。在尚帝网通过法律途径与谷歌交涉后,仍然数月没有丝毫变化。于是,便发生了这起被称为“蚂蚁告大象”的事件。[/FONT]
[FONT=宋体]据悉,由于谷歌的搜索广告涉及到不正当竞争,已由原告北京第一网上超市“尚帝网”提起诉讼状,北京市海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相关法律专业人士认为,这宗案件为“中国电子商务诉搜索引擎不正当竞争第一案”,将对中国法律的网络适用提供重大借鉴作用。[/FONT]
[FONT=宋体]从[/FONT]2009[FONT=宋体]年末闹得沸沸扬扬的谷歌中国退出事件,到新年伊始的“蓝翔黑客”事件,再到今天的“广告门”,曾经以“不作恶”标榜自己的谷歌,在新的一年里好像已经成了在华作恶的“榜样”。作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谷歌或许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