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做好离开中国市场准备

想问问你法轮大法练到第几级了?整天这个愤愤;那个愤愤的,你是啥愤愤呢,法轮愤愤?

每次看你发的这些缺心眼儿的帖子,就想一棒要了你的性命,脚着你活着是在浪费资源,可转念又一想,你要死了,我们大伙儿打谁去?磋磨谁去?不知还有没有接替你的人,唉,纠结中……

没听明白吗?怎么还上CFC? 再说一遍:

CFC属于我党定义的“很黄,很暴力”,所以我党不让国内网友通过“正常”方式上CFC,既然你这个红朝愤愤支持我党在中国的网络封锁,所以希望你自觉地和我党保持一致,自觉地不上CFC。
 
哈哈,这变态又开始乱喷了。。。。请继续。。

没听明白吗?怎么还上CFC? 再说一遍:

CFC属于我党定义的“很黄,很暴力”,所以我党不让国内网友通过“正常”方式上CFC,既然你这个红朝愤愤支持我党在中国的网络封锁,所以希望你自觉地和我党保持一致,自觉地不上CFC。
 
谷哥儿似乎又有新动向,不离开中国市场了。
 
没听明白吗?怎么还上CFC? 再说一遍:

CFC属于我党定义的“很黄,很暴力”,所以我党不让国内网友通过“正常”方式上CFC,既然你这个红朝愤愤支持我党在中国的网络封锁,所以希望你自觉地和我党保持一致,自觉地不上CFC。

逻辑不严: 有任务的可以上。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f44ffd62e0a7b84a

美国公关之旅最后一天 / 闾丘露薇
2010-03-20 15:02 | 阅读(2266) | 标签: google, 谷歌, 互联网 | 字号:大 中 小

昨天参观了两家"小"公司,今天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参观google和youtube,其实就是一家公司.相信 google对於在今天接待我们这些外国记者,是后悔的要死的,因为在大约三个月前確定参观时间的时候,绝对没有料到正好是他们自己处在风口浪尖的时候. 当然我们这些参加参观团的记者也没有想到,居然来到一个处于新闻热点的地方,所以大家不放过任何机会提问,因此,原本確认的一些讲者临时换人,交流会变成了產品发布会,从google News,到他们的最新產品,google wave和google buzz.关于youtube的交流也临时取消.



google news的founder率先登场,儘管他强调自己只是负责这个项目,无法回答关于公司政策的问题,但是还是避免不了被在场的记者们轮番询问关于 google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的最新进展.他很无奈的重复了一下公司公告的內容,表示google.cn为了符合中国的法律,而对部份內容进行过滤,让他们自己陷入了困境,至於另外两名讲者,乾脆直接了当的表示,自己只懂產品推广,別的一概不知.



听完產品介绍,想起曾经有一些中国网友人认为,这些新的分享工具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这倒是有点自作多情.中国网民虽然人数眾多,但是也只不过是全球网民当中的一部分,科技人员在开发新產品的时候,只会考虑使用者的个人体验,以及如何尽善尽美,並且做到最方便.



一进入公司的其中一栋大楼,马上前后两个保安把大家看的严严实实,防止有人隨便乱走.从头到尾所谓的参观,也就是在员工修憩的大楼內,所以看到的也就是公司的餐厅,礼品店,还有儿童乐园,令人意外的是,还有不少宠物,在大楼里面大摇大摆的和主人一起走来走去,户外有按摩泳池,以及人造沙滩排球场.



餐厅很大,食品的种类,包括了西餐,中餐,印度餐,还有中东食品.餐厅里面的员工都非常的年轻,一眼看去,中国人应该不少,因为走几步就会听到普通话,印度人也不少,google news的founder就是印度人.在这个的几栋大楼里面,一共有一万两千名的员工.大厅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觉得和他们目前的状態非常相似,因为当一个公司强大之后,就算没有垄断之心,却也可能成为一只商界的巨大恐龙.



吃饭的时候,来了几个公关陪大家,其中一名除了重复google的那份公告,倒是很明確的表示,他已经听说了外界关于4月10日离开的消息,但是他可以说的,就是这些现在都是"谣言",而 google.cn只要在中国存在一天,就会遵守中国法律.大家觉得他的说法自相矛盾,他笑著说,只能够说这么多.没有时间表,一切要看谈判的进展.而且现在的现实是,用户在中国可以使用google.com.



虽然有不少人批评google在这个问题上忸怩做態,说走又不走,但是如果看公司的公告,他们也从来没有正式宣布要离开,只是表示,他们要停止內容过滤.虽然听上去自我矛盾,但是作为一家企业,措辞通常都非常小心.



不愿谈中国,但是对於youtube在意大利的官司,他却回答的非常爽快.他说公司会上诉,相信会打贏这场官司,点名意大利总理,认为他干涉司法,而他之所以针对youtube,其实是为了不让那些对他不利的片段被传播.



除了意大利,youtube在其他地方也遇到法律建管上的麻烦.由於韩国推出了实名制,google认为违反了公司的原则,于是禁止韩国的用户在当地上传视频,当然对於那些熟悉电脑的网民来说並没有影响,因为只要转到非.kr结尾的youtube网站,依然可以上传.而他们觉得遗憾的是,在他们决定宣布之前一个星期,韩国总统李明博在youtube上开设了自己的频道.



youtube在土耳其,政府认为一些视频资料是不应该让土耳其人看到的,於是要求youtube採取措施.最终youtube在当地屏蔽了不符合当地法律的內容.不过在被土耳其政府要求,这些內容应该向全球的土耳其人屏蔽的时候,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在其他地方, 土耳其的法律並不適用,而且从技术层面来说,似乎也不可行.



在离开google之后的车上,大家开始討论google到底和美国政府是怎样的关係.虽然美国政府官员强调,在美国,私营公司都是完全独立的,一名来自沙特的记者认为,google也好,twitter也好,和政府有合作.比如google曾经应切尼的要求,在google map上屏避了切尼的家.他的举例马上引来相反的例子,比如最近拒绝拿下米歇尔那张被丑化成猩猩的照片.



儘管听到了美国政府还有这些公司方面的各自表述,到底怎样,还是很难判断.但是有一点,这样的公司正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遭遇不同的法律监管,包括越来越受关注的隱私问题.



听国务院的官员介绍这次行程是如何安排的,首先是来自于一个突然的念头,应该更多人了解这些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运作情况,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政府进行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於是他们开始和这些公司联繫,希望能够让外国记者参观和对话.而在取得了这些公司的同意之后,国务院的官员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不如让政府官员向大家解释美国的互联网政策.於是,在全球使馆推荐的当地记者,博客的名单中进行挑选,一场公关之旅,就这样进行了.
 
没听明白吗?怎么还上CFC? 再说一遍:

CFC属于我党定义的“很黄,很暴力”,所以我党不让国内网友通过“正常”方式上CFC,既然你这个红朝愤愤支持我党在中国的网络封锁,所以希望你自觉地和我党保持一致,自觉地不上CFC。




我们就喜欢来这磋磨你这法轮愤愤,没意思的时候,拿你出出气;还别说这一天过得挺舒坦的。
 
我们就喜欢来这磋磨你这法轮愤愤,没意思的时候,拿你出出气;还别说这一天过得挺舒坦的。


我党怎么就不能开放网禁,让国内更多象你这样的愤愤,上youtube,wikipedia, CFC,琢磨反革命?
 
我党怎么就不能开放网禁,让国内更多象你这样的愤愤,上youtube,wikipedia, CFC,琢磨反革命?[/quote


我就奇怪一个问题:你明明是个法轮愤愤;为什么还要打着民主的旗号来发泄你对中国的不满呢?要是让真民运知道了,恐怕你以后这卧底的日子不好过吧。
 
.comefromchina.com
中国拒绝“政治的谷歌”与“谷歌的政治”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 题:中国拒绝“政治的谷歌”与“谷歌的政治”

新华社记者 李云路 王建华 颜昊
先是毫无证据地控诉遭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后来又以“最后通牒”的蛮横姿态威胁要求中国取消依法管理否则退出网络搜索市场,继而又是美国政客们和一些政府机构纷纷跳上台面,为其“撑腰打气”,共同演出了一场闹剧。
——一个以拥有雄厚高科技和创新精神而著称的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终于不再“遵守”在商言商的普世之道,露出一张“政治脸孔”。这不能不让人们质疑谷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的独立性,及其背后支持者的真正目的。
按道理,已经在中国经营了4年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的“谷歌”,不应该不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经商都应该尊重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的国际商业通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入乡随俗”,赢得丰厚的客户市场与商业利益。
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主权和边疆,必须受到各国法律法规的管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和封建迷信,发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的信息,甚至煽动“颜色革命”。
令人遗憾的是,从“谷歌事件”可以看出,谷歌来华的真正目的似乎并非“拓展商务”,而是充当了借助互联网输出思想,进行文化渗透、价值观渗透的工具。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谷歌创始人之一布林,因曾“在原苏联度过童年”,所以对于与政府内容审查合作的道德困境更显突出,他多次向同事和朋友吐露其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
既然互联网是自由的,那么谷歌又凭什么打着“信息自由”的旗号处心积虑地将美国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强加于中国,并通过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建立美国的“思想霸权”“文化霸权”?!
谷歌高层与美国官方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据美国《环球政客》网站报道,谷歌是奥巴马竞选阵营的第四大赞助者,目前已有四名谷歌高管服务于美国政府,其中包括将任美国国防部副助理的前谷歌无线产品管理主管阿加瓦尔,而五角大楼还有一些安全专家来自谷歌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谷歌正在成为一个被政治化的品牌,这或许是政客们乐于见到的,但无疑也是这个已经凭借互联网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知名跨国公司的悲剧。当一个商业公司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商业道德准则,人们又凭什么相信其提供的搜索内容不带任何偏见?正如那家披露谷歌与美国政府关系的美国网站所评论的:“当想到谷歌的管理层不断跑往白宫的路上,人们有理由担心谷歌送来的东西,加上了多少美国政治的私货。”
了解谷歌历史的人知道,谷歌创始人相信谷歌有能力“通过信息自由传播民主”,并奉行一个信条“不作恶”——DON’T BE EVIL。但善恶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它不是由谷歌公司来单方界定的,更不是由美国一个国家说了算,否则对美国有利的就是所谓“善”,对美国不利的就一概冠以“恶”名。而且,也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应该看它做了什么。
更不用说,谷歌地图上清晰地展示着各国军事及其他敏感设施,惟独将美国同类设施打上马赛克进行掩护。一些喜欢使用谷歌的中国网民也许还不知道,鉴于谷歌与美国情报部门的密切联系,谷歌用户的搜索记录都将被永久保留,以供美国情报部门掌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谷歌寻求美国国家安全局支持,帮助其分析据称来源于中国的网络攻击,并已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这些年向世界开放的心态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也会按照自己的步骤和意愿逐步完善互联网的管理,这是中国的内政。更何况,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互联网是不可能做到毫无障碍的绝对自由,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也未允许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放任自流。“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反恐需要,规定警方有权搜索公民的电子邮件通讯,甚至可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监视公民通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也有同样的法案和规定。
无论是去是留,谷歌和美国政客合演的闹剧终究随着斗转星移而被人淡忘,已拥有近4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也只会日益勃兴。但随着时间推移更加清晰并发人深省的是,谷歌事件的背后,美国正在强力推行的“网络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引入网络战概念的国家,美国正在把网络战作为下一个4年必须应对的现实威胁,美国国防部秘密研发的“网络武器”正企图将触角伸向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报道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1月7日邀请包括谷歌CEO在内的信息与网络经营者参加的小型晚宴,讨论如何利用高科技推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干预行动,鼓励民间运动等,称21世纪的工具诸如微博网站TWITTER、谷歌以及视频网站YOUTUBE将是关键。还有报道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网络战士”也已得到广泛运用。据悉,一贯以网络攻击受害者示人的美国,目前拥有“网军”近9万人,专业黑客达5000多名。 或许谷歌正在做最后撤出的准备,或许谷歌仍在犹豫。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不会因为一家商业公司提出要挟,而允许它破坏市场的规则和法治准则。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企图改变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行径是狂妄和可笑的。中国不欢迎“政治的谷歌”和“谷歌的政治”。
 

zt

中国网民 _____致政府和谷歌公司的公开信

征求意见稿
版本:0.99
2010年3月

中国政府各相关部门、谷歌公司:
2010年1月12日谷歌公司发出一个声明开始,中国政府与谷歌就后者在华运营有了一些争端,并且至今该事件还没有明确的结果。
  • 鉴于无论中国政府还是谷歌公司,都没有谈及对中国网民的影响;
  • 鉴于该事件影响面大,但人们,特别是中国网民,没有足够的信息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 脉,以便作出合适的判断;
  • 鉴于无论结局如何,真正受结局影响的是中国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企业、教育从业人员、学生、媒体从业人员……,是中国的网民;
  • 鉴于我们——部分中国网民,对此事件有自己的看法与质疑,并希望中国政府和谷歌公 司能给予回应;
在此作为87.53%的中国网民之一分子,发表此公开信表达立场。

对谷歌公司在华营运的关注,可以回溯到
2002年9月中国政府第一次封锁谷歌搜索引擎 ,当时中国的科技产业界的很多网民表示抗议后得到了圆满解决,因为彼时官方意识到先进的搜索引擎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后来,我们也关注到中国网 民在2007年2月给谷歌创始人的公开信 ,一直到这一 次谷歌宣布因为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和不愿意继续接受中国政府无以复加的要求过滤搜索结果,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考虑退出中国。

2005年起,谷歌公司正式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后设立子公司,并建立了Google.cn网站提 供谷歌全球各种网络服务的一小部分功能,自此之后谷歌中国公司一直进行自我审查,除了公共利益事件例如蚁力神、公盟被关、毒奶粉等被不定期地隐藏,对很多 历史事件的搜索结果也进行了大量过滤。不但如此,甚至很多中国领导人或者其家属的名字,也被过滤,让人感到无比气愤和不理解。其中封锁“许志永”等人名可能还违反了美国法律,有网友对 此在美做了
公证,并提起了诉讼。遗憾的是,一直以来,谷歌并没有说明其依照哪些法律条款做自我审查,也没有说明是否来自官方说明 的任何规定,谷歌中国公司拒绝和公众就此进行沟通,透明地告知其审查规则和方法。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违法了中国的法律,而且其暧昧和傲慢的态度导致我们周 边大量认真使用互联网进行研究开发、商业活动和国际交流的用户感到失望,我们转而使用Google.com, 谷歌中国公司因此逐渐失去了中国很多用户的信任。虽然大量中国科技公司仍然以谷歌搜索引擎来获取科技咨询和分享全球技术成果,但是如此自我阉割的 Google.cn 确实没有必要存在下去。

在谷歌公司总部宣布就谷歌中国公司的问题开始和中国政府谈判之后,直到目前(3月20日)双方一直采取暗箱谈判的方式,把三亿多 网民忽略在外,视若“屁民”。作为一家总部在美国的跨国企业,谷歌可以对自己的股东负责,有权利撤离任何市场,作出任何 商业法规之内的自我决定。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些网民才是谷歌的用户,既享受谷歌一些免费服务的好处,也给谷歌提供广告收入的来源,我们的行为和 需求是谷歌创新的源泉。我们的存在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所以我们期待谷歌对我们这些用户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而中国政府,是对中国人民负责的公众服务机构,也 有责任公开谈判的具体内容,征询网民意见,而不是进行黑箱操作。

对此,我们呼吁更多用户看到此事对于国内互联网环境的长远影响,表明自己的看法,争取合作,帮助中国政府和谷歌解决面临的问题。例如,

  1. 谷歌对色情、暴力和赌博信息的自我审查,是否已经达到符合中国法律 的要求?
  2. 中国政府对谷歌的自我审查要求,是如 何传达到谷歌的。从什么部门,依据的是什么法律程序,有无纠错机制或救济渠道。
  3. 中国政府要求谷歌自我审查的内容是什么?除了色情,赌博,之外,还包括哪些内容?对于矿难、黑砖窑奴工、蚁力神、 暴力拆迁、三鹿奶粉、邓玉娇、省长抢记者录音笔、山西疫苗、地沟油等事件的审查是如何界定的?我们不能容忍公众对这些事关公共利益信息的访问权受到损 害。
  4. 对于中国政府某些领导和部门,出台和执 行违背宪法的部门程序或下位法的行为,是否有必要进行违宪审查?
  5. 互联网业界,包括谷歌,百度,电信企业,能否接受公众的监督,采取公开化的方式解决监管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和独立的第三方公民团体合 作?
  6. 目前中国政府和谷歌的沟通进行到什么程度?就什么问题进行了交 换?双方不能妥协的立场能否明确向公众清晰展示?
  7. 如果Google.cn不存在,或者进而中国屏蔽谷歌公司的其他服务,那么中国政府对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封锁和对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审查, 是否考量过中国公民在科技、教育、环保、绿色能源等问题上的信息获得与发言权受损?如何弥补和减轻这些损失?
  8. 以及更多网民的真实意见
我们支持对互联网的内容与通讯进行必要的审查,无论是对谷歌公司还是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但我们希望审查应当做到:
  • 有清晰的法律条文依据,相关法规和审查行为不能违反中国宪法和法律;模糊的审查标准,会让公众和公司过度审查甚至无法自我审查;
  • 不应当进行预先审查,不能违反中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
  • 程序必须透 明,有清晰的审查操作步骤,审查行为和指令必须明确部门,而不能模糊成公众找不到的“有关部门”;
  • 有救济渠道,无论是网民还是网络公司,可以对有异议的审查行为进行复议和诉讼,中国立法机构应当明确救济渠道;
  • 不能妨碍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与表达,不能对公众的学习、科研、通讯交流、商业运作造 成不必要的干扰。
有目共睹,中国网民不但有数量,更有逐渐增加的聪明智慧,我们还很清 楚自己的权利,与全球任何地区的网民一样拥有获取全球信息和人类知识的愿望。我们不希望谷歌公司和我们的政府就此之间达成任何私下交易,而忽略我们获取真 相、共同创造未来的权利。我们相信,在政府、谷歌公司以及大量网民三方共同努力下,谷歌事件带来的危机会更加高超的解决,达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赢。
=== 更多的声音 ===
 
google滚蛋了,流氓胜利了,你高兴了?

您以为我同你一样,那么关心谷哥儿是走还是留?实话,无论它走还是留,我找不到感觉。它走还是留,是它自己在玩把戏而已;玩得如何,它自己心里最明白。
 
您以为我同你一样,那么关心谷哥儿是走还是留?实话,无论它走还是留,我找不到感觉。它走还是留,是它自己在玩把戏而已;玩得如何,它自己心里最明白。


应该说,中国大陆政府现在心里才最明白,世界上还真有那么一个傻瓜的企业,为了坚持它自己所建立的信念,宁愿放弃市场的诱惑,也就是,放弃钱的诱惑。有这样的傻瓜企业,才更证明了中国的大陆政府,在另外的一个层面上,傻的出奇。
 
谷歌“联姻”美情报机构令人担忧


张小军 李学梅 等 



谷歌“联姻”美国国家安全局


《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互联网搜索引擎企业谷歌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局敲定一项协议,后者将帮助谷歌公司调查可能源自外国的网络间谍攻击。这一“联姻”意味着,美国的情报机构可能独享由谷歌公司搜集的来自全球的海量信息,这对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商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有关人士因此深表担心。


谷歌公司成立于、1998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公司的数据中心目前遍布全球,拥有上百万台服务器,每天处理10多亿次用户搜索请求,产生用户数据2万万亿字节。


如果说谷歌公司是一台全球化的信息机器,那么这次合作后,这台机器的产品会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国家安全局,这将大幅提升美国国家安全局信息收集能力。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宫胁启透说,一国情报机构独立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与谷歌这样的公司合作,“情报机构的信息收集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不仅表现在所收集信息的广泛性提高,还表现在可以利用公司过去积累的海量信息。


美国国家安全局成立于1952年,是美国政府情报网中的重要机构。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局联手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偷阅了数百万封电报。“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因随意窃听私人电话、窃取私人电子邮件,美国国内广受争议。



此合作对其他国家的潜在危害巨大


法国《拓展》杂志报道谷歌“联姻”美国国家安全局时说:“很多人对这项合作持怀疑态度。”美国《连线》杂志以“‘不作恶’遭遇‘窥视所有人’”为题发表文章,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不作恶”是谷歌公司一向标榜的公司座右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专家说,谷歌公司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强大的情报分析能力,如果双方全面合作,对其他国家的潜在危害巨大。


谷歌公司存储的用户信息不仅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还包括用户在网络上的搜索路径和浏览记录。借助数据挖掘等新兴数据分析方法,情报机构可以从这些数据中获取用户利用搜索引擎的访问路径信息,进而得出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和偏好。在分析来源IP地址的基础上,情报机构很容易了解到哪些人对哪些关键词感兴趣,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情报,比如某国核科学家目前的研究重点。


此合作将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谷歌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合作同样可能会影响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为美国企业带来不公正的优势。美国情报机构不仅服务政府,而且也服务美国公司。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信息安全专家米歇尔•里基代勒说,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与美国信息技术企业以往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商业以及国家内部安全等领域,“空中客车公司和道达尔公司等欧洲企业都可能成为这种合作针对的目标”。他建议,欧洲应该出台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打破谷歌公司等美国搜索引擎企业对欧洲市场的垄断。


对于谷歌公司调查其遭受的外国网络袭击,谷歌公司中国公司公关负责人在回复新华社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与以前所说的一样,我们对自己的调查不做评论。”此前,为了打消外界疑虑,谷歌公司强调,此次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合作,不会透露用户信息。法国信息技术网站“新技术一代”刊登署名热罗姆•G的文章评论说:“这种说法显然难以服众,尤其人们面对的还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这样一个以窃取他人电子邮件闻名、同时又享受司法豁免权的机构。”


谷歌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合作,最先伤害到的可能是自己,因为用户会用鼠标表态,选择离开。日本危机管理学会理事长原田泉说:“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不想使用这种与美国情报机构合作的搜索引擎。”


摘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文化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