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阳光下去的时候这种花蛮温润的

刚刚学了个词“Bokeh”,说的好像就是这种意境。

色彩细腻柔润,是胶片吗?
 
刚刚学了个词“Bokeh”,说的好像就是这种意境。

色彩细腻柔润,是胶片吗?

Bokeh指得就是焦外而已。
 
Bokeh指得就是焦外而已。

我的理解是,该实的地方要实,该虚的地方要虚。实部要锐,虚部要钝。而且Bokeh指的更多的是光点的虚钝。就像#9 和#10。

现学现卖哈!:blowzy:
 
愚以为,bokeh约等于名词词组“焦外虚化效果”。可以是好看的效果,也可以是不好看的效果。不是只有好看的焦外才叫bokeh。
 
愚以为,bokeh约等于名词词组“焦外虚化效果”。可以是好看的效果,也可以是不好看的效果。不是只有好看的焦外才叫bokeh。

嗯,只是个名词,没有好坏。

可以有nice bokeh也可以有bad bokeh(一般是叫"spiky")。

我是小白, 只是解释定义而以……
 
嗯,是我说的不准确,应该说是good Bokeh。:blowzy:

下面这张图很漂亮,单从Bokeh的角度讲应该是Good Bokeh,可是这张图的焦点(实部)在哪呢?好像有3,4处。

这种多焦点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还是后期做出来的?作为相机(Canon 7D)的拍摄实例,应该不是后期吧。
 

附件

  • Bokeh.jpg
    Bokeh.jpg
    247.3 KB · 查看: 127
嗯,是我说的不准确,应该说是good Bokeh。:blowzy:

下面这张图很漂亮,单从Bokeh的角度讲应该是Good Bokeh,可是这张图的焦点(实部)在哪呢?好像有3,4处。

这种多焦点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还是后期做出来的?作为相机(Canon 7D)的拍摄实例,应该不是后期吧。

我这几天没说话,因为电脑硬盘坏了,重装后显示器搞不准了,都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颜色
幸好这几年没多花时间在数码照片上,不然很多都是无用功,哈哈

回到你的问题,3、4处焦点是因为正好在一个平面上

话说这种小花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很漂亮
我看有人用反转拍的,色彩很美
农业博物馆门前有一片这种花,去年路过没拍,下回太阳落山的时候去转一下
 
刚刚学了个词“Bokeh”,说的好像就是这种意境。

色彩细腻柔润,是胶片吗?

一般来说数码细腻感会强点,胶片的很难扫出来
这张是胶片的,色饱和度很高,相比数码不容易溢出
 

附件

  • RVP50_10_14_s.jpg
    RVP50_10_14_s.jpg
    170.5 KB · 查看: 129
不知道如何表达:
关于扫描后胶片的细腻,可能更多表现在高光,以及局部的色彩过渡上
通常意义上说的那种细腻,我感觉还是数码强,观感会比较清爽。不过有时候也经常会带来一个弱点:画面会显得薄。需要强大的后期
 
回到你的问题,3、4处焦点是因为正好在一个平面上

话说这种小花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很漂亮
我看有人用反转拍的,色彩很美
农业博物馆门前有一片这种花,去年路过没拍,下回太阳落山的时候去转一下

噢,明白了,是3D压成2D的效果。

找个有夕阳的日子,去农博看看。
 
一般来说数码细腻感会强点,胶片的很难扫出来
这张是胶片的,色饱和度很高,相比数码不容易溢出

以前分不出是数码还是胶片的,现在能分出来了。理论上还说不清,感觉上,在胶片上看到的细节更多些,色彩也更润,特别是红黄。
 
这种多焦点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还是后期做出来的?作为相机(Canon 7D)的拍摄实例,应该不是后期吧。


多焦点的照片可以用几张合成的方法做出来, 一般使用在微距产品摄影, 5-10张合成, 这样就是广告里手表,珠宝的效果,没有虚的地方. 缺点是很假.
 
一般来说数码细腻感会强点,胶片的很难扫出来
这张是胶片的,色饱和度很高,相比数码不容易溢出

笨笨又在放胶片的毒:D
 
笨笨又在放胶片的毒:D

见笑了
昨天自己看着不堪入目,今天看着又好了点
不知道是我这个显示器有问题还是我眼睛有问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