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袁腾飞这回玩儿大了

可以叫我热狗,中间那个空格是大流氓Riven给我改名字的时候,一个激动就给我多打了个空格。
:D:D:D
我什么也没问啊。
 
老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啊

陕西抗战原西北军老兵回忆沪松抗战
http://www.cnwest.com 时间:2009-07-16 09:33:43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001372d8a1370bc8c8eb17.jpg

于德元​
  老兵档案:于德元,现年90岁,原籍河南省洛阳市,汉族,1935年被编入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三营一连,任少尉连副,先后参加过西安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他被日军打伤3处,下颌处至今留有弹片。
  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参战的官兵总数有近百万。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昨日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
  1935年,于德元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特务团(即警卫团)。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抵达上海后,他们被编入88师,死守外滩。那里地势低洼,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来,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与敌人激战。敌人装备精良,日军坦克就在对面逞凶,但战士们高喊着“决不能让日本人把阵地攻下来”,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奴!
  机枪扫射,炮弹横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很快,战壕里的水就变成了红色,不断有人在受伤、牺牲。
  有一次,于德元正在掩体旁射击,只觉得额头一热,两眼顿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原来是一颗子弹擦着他的额头飞过去了,鲜血糊住了他的眼睛,但他根本顾不上包扎,继续战斗。随后的几次战斗中,于德元的左腿、脖子先后被子弹打中,但只要还能动,他就一定要坚持打下去。
  很快,子弹打完了,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我们不能再退了,哪怕只剩一人一枪一弹,也要坚持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于德元抽出大刀就冲了上去。在西安时,于德元就是大刀班的兵,对日本人的刀法有过研究。拨、挡、刺,他施展着自己的刀法,上来就把一个日本兵的头砍了下来。还没等他喘息过来,另一个日本兵又上来了。大刀翻飞,血肉四溅,于德元不知道战斗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眼前的日本兵渐渐少了,一停下来,他只觉手脚酸软,回想一下,自己砍翻了13个日本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拼杀,到1937年10月返回陕西时,1800人的队伍就剩下了600余人,于德元也因长期泡在水中,得了很严重的关节炎。但他仍未下火线,随后又到山西打鬼子。
  那段历史在“抗战老兵”于德元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老人耍起了他的那套刀法,他那60岁的大儿子和他一起舞了起来。老人仿佛又回到了68年前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老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啊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向上海进发。
俺当年路过沈阳时,曾听一军中太子党女婿侃过这支部队, 感受得到共产党都佩服这支部队。
据说,这支部队还没露面, 日本人就知道对手来了, 诀窍就是听机关枪声。 原话转述,双方都杀红眼了, 死伤惨重。几个月下来,导致了XXXXX.
 
袁腾飞说:『我们的教科书,按照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属于[FONT=&quot]“[/FONT]秽史[FONT=&quot]”[/FONT]。你问我这个教科书有里多少东西是真的,低于百分之五,你考完赶紧把书烧了,搁家里一天都脏你屋子,我从不往家带,扔车里,能不看尽量不看,纯粹都是胡说八道。』

哦!他教的原来是
[FONT=&quot]“[/FONT]秽史[FONT=&quot]”[/FONT],难怪他整天胡说八道,满嘴喷粪。

说句题外话:虽然我也觉得袁腾飞说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属于“秽史”比较夸张,但也不得不说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得很无趣而牵强,印象最深的是每次一谈到农民起义(并且历次农民起义似乎都是考试重点),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洪秀全,都要从马列毛的角度来总结其不足之处,大致意思就是他们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了马列毛这种先进思想的指导。那时候年纪小,不懂得太多,就只觉得这种套路很莫名其妙嘛,然后产生逆反情绪,不愿意好好学这门课。所幸的是喜欢读各种杂书,所以尽管中学期间这门课成绩很差,但历史知识并不算浅薄。
其实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对于史书的真实性还是比较注重的:各朝历史虽然都是前朝结束后由后朝修订的,但后朝所修订的东西并非完全由后朝的人所写,而是基本依据前朝的史官、大臣们的记载来写的,而每个朝代的史官所记述的皇帝的言行等等,在这个皇帝在世时是不能看更不能改的,以此确保史籍的客观性。(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李世民就曾逼迫史官把记载的东西给他看,不但看,还自己更改,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多。)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封建时代的史书并不完全是“胜利者”书写的,其客观和真实性有相当的保障。但这一良好传统,在近现代显然并未得到保持和发扬,所以也才会有如此悬殊的“异议”,而这大概也是袁腾飞将这种一面倒的并且有许多牵强附会的“解读”的史书称为“秽史”的主要原因。
 
87D & 88D 德式装备训练的精锐部队啊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
再配上老英雄的身板,绝对长志气

沪松抗战,老蒋家底几乎都打光了,还落了个消极抗战的骂名
中共抗战前几乎被国军打光了(到延安后就三四万人了吧),八年抗战后,共军一下冒出了百万大军(抗战22次战役一次也没见共军主力),据说共军还是积极抗战,毛的政治宣战就是厉害呀
 
这个事大家都干过。 :D 俺们当年第一次出国时, 在飞机上就跟侨胞干起来了。
后来见识是多了, 就不愤了。
:D

哪天你“见识再多一点”,你可能就又不愤了。

象你这种墙头草什么时候可以学会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问题呀?
 
1800名热血男儿每人配1把4公斤重的大刀、1挺机关枪和6颗手榴弹
再配上老英雄的身板,绝对长志气

沪松抗战,老蒋家底几乎都打光了,还落了个消极抗战的骂名
中共抗战前几乎被国军打光了(到延安后就三四万人了吧),八年抗战后,共军一下冒出了百万大军(抗战22次战役一次也没见共军主力),据说共军还是积极抗战,毛的政治宣战就是厉害呀
那时候也是愤青误国啊,天天嚷着要和日本决战,再来个250张学良,
老蒋做人有点太老实,西安回来后,直接就该把对共党的承诺作废,后来和老毛谈判,直接就毙了拉到,可惜,他不够黑,不够狠,性格决定他必然败给毛。
 
在飞来客眼中, 老蒋先生把自己的班底都拼光了还叫消极抗日, 难道中国大陆的日本兵都是你打死的?
 
那时候也是愤青误国啊,天天嚷着要和日本决战,再来个250张学良,
老蒋做人有点太老实,西安回来后,直接就该把对共党的承诺作废,后来和老毛谈判,直接就毙了拉到,可惜,他不够黑,不够狠,性格决定他必然败给毛。
这一点,也就咱俩私下这么说说可以。
都说老蒋是流氓,其实和毛比起来,老蒋就是太老实,是君子啊。
大处看,看老蒋对待花花公子张学良(张可是与私对蒋动武,与公通共坏了蒋的大事),再看毛对待林彪彭德怀
小处看,蒋婚后对家庭负责,洁身自好,毛婚后胡作非为

蒋不要说和毛比不够阴毒,毛手下的任何一位也玩不过毛呀,所谓十次路线斗争,不就是十次整人杀对手吗
就是你在蒋那个位子,也把毛干了:D,中国也能早30年建设。
两党相争,其实就是中国两条道路的选择
表面看,毛胜了,中共胜了,中国走欧洲共产主义理论的路,搞到“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共11届3中全会公报语)
实际上,毛胜30年后,中共嘴巴上还在代表人民大众,实际上走的是蒋50年前的路,走资本主义之路,走富人之路,走四大家族之路,老百姓还是听天由命靠力气吃饭。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咋我在中国读书的时候从来就不知道这句话。。。从小就被教导做人要老实。。。学习雷锋好榜样。。。作个诚实的好孩子。。。我咋能像到教导我们诚实的本身却不诚实呢?????还是我特别笨,特别天真?

想想人真是可怜。。。不是被骗就是被利用
 
那时候也是愤青误国啊,天天嚷着要和日本决战,再来个250张学良,
老蒋做人有点太老实,西安回来后,直接就该把对共党的承诺作废,后来和老毛谈判,直接就毙了拉到,可惜,他不够黑,不够狠,性格决定他必然败给毛。

胜利者就是要够黑够狠。。。
 
那时候也是愤青误国啊,天天嚷着要和日本决战,再来个250张学良,
老蒋做人有点太老实,西安回来后,直接就该把对共党的承诺作废,后来和老毛谈判,直接就毙了拉到,可惜,他不够黑,不够狠,性格决定他必然败给毛。

老蒋够不够黑,够不够狠,咱不知道。但我肯定他是个胆小鬼,要不他怎么将南京满城百姓妇孺丢给已经丧心病狂了的日军,只顾自个逃命?我也佩服他脸皮之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不经历了南京大屠杀之后他怎么还有脸活在世上?国民党的懦弱表现,让所有炎黄子孙世世代代都得背负这奇耻大辱。
 
这一点,也就咱俩私下这么说说可以。
都说老蒋是流氓,其实和毛比起来,老蒋就是太老实,是君子啊。
大处看,看老蒋对待花花公子张学良(张可是与私对蒋动武,与公通共坏了蒋的大事),再看毛对待林彪彭德怀
小处看,蒋婚后对家庭负责,洁身自好,毛婚后胡作非为

蒋不要说和毛比不够阴毒,毛手下的任何一位也玩不过毛呀,所谓十次路线斗争,不就是十次整人杀对手吗
就是你在蒋那个位子,也把毛干了:D,中国也能早30年建设。
两党相争,其实就是中国两条道路的选择
表面看,毛胜了,中共胜了,中国走欧洲共产主义理论的路,搞到“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共11届3中全会公报语)
实际上,毛胜30年后,中共嘴巴上还在代表人民大众,实际上走的是蒋50年前的路,走资本主义之路,走富人之路,走四大家族之路,老百姓还是听天由命靠力气吃饭。

说啥也没用:LOSER就是LOSER!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