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警察如临大敌

Franlin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10-14
消息
343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128
安省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加拿大新闻商业网www.newnews.ca 2010年5月20日讯)由16个中医及人权团体发起的“安省中医维权抗争游行”,今天中午在省卫生厅大楼前举行,超过200名业界人士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中医界针对渥太华“注册草案听证会”上发生的严重种族歧视、粗暴践踏人权事件,向主持听证会的安省中医管理局过渡委员会表示强烈抗议,并将2200名业界人士的签名和请愿信递交给省卫生厅,要求卫生厅长马修斯彻查此事,,并将结果公之于众,要求中医管理局注册总监张关亮冰做公开道歉及引咎辞职,对受害人肉体和精神伤害做出赔偿。

参加游行的队伍包括渥太华中医联盟、渥太华社团联合会、安省中医联合会、加拿大中医学会、安省针灸学会、安省合格针灸师委员会、加拿大养生学会、安省针灸考试委员会、加拿大中医临床针灸学会、安省中医针灸学会、加拿大韩国针灸师学会、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加拿大分校、加拿大替代医学医生委员会、加拿大人权委员会、病人权益联盟、保护自然健康产品协会等。






游行总指挥王丑麟宣读公开信。





张大平医生打开征求到的签名。



安省中医联合会共同主席袁晓宁向媒体解释游行的动机。



发起游行的中坚份子,左起李嘉、陈守春和袁晓宁。



来自渥太华的李先生讲述自己在中医听证会上被警察粗暴对待的惨痛经历。








中医界大游行警察如临大敌




包括安省省警和多伦多警队警员在内对中医游行显得颇为紧张。



警方要求只能2人到卫生厅办公室递交请愿信。





2名代表在警察的“保护”下到厅长办公室递交信件。



西人中医学生也加入游行队伍。



递交请愿信的代表回来后向传媒交待。



抱着孩子参加游行。





美女马艳冰在游行队伍里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TAG: 警察 如临大敌 游行 中医界
 
"警察如临大敌",纯属多余的话。是想用这个来证明种族歧视?

什么人搞类似的活动,警察都得认真防范。那是他们的工作。
 

照片上没有看到有警察骑马,说明还没有到了防范暴力、冲突示威的级别。
 
"警察如临大敌",纯属多余的话。是想用这个来证明种族歧视?

什么人搞类似的活动,警察都得认真防范。那是他们的工作。


你们中招了,只是想赚一点眼球罢了。no matter what it is, take it easy.
what I like to show is that if we can combine together, we really can do something. The Chinese medicen does effect almost every person, you and me.
 
美女马艳冰穿的太多了。 如果穿泳装举牌, 更有新闻效果。
;)
 
我再墙头草一回 ;)

学着用大脑思考以后,:D俺觉得先支持一下中医们用宪法允许的手段保护自己的行为。

俺觉得,大家关心的不是谁辞不辞职,是你们自己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怎么能有效清除你们自己内部中的渣滓? 保护患者权益。
 
which one is it? :p:D:D
1_201005201435403zBZB.jpg


右边滴
 
你们中招了,只是想赚一点眼球罢了。no matter what it is, take it easy.
what I like to show is that if we can combine together, we really can do something. The Chinese medicen does effect almost every person, you and me.

如果您说您用那标题,是想起到哗众取宠的作用,让我们上当。不错的主意。
那么,下面的是为什么?


 
如果您说您用那标题,是想起到哗众取宠的作用,让我们上当。不错的注意。
那么,下面的是为什么?

the same idea. Because I can not find any others. May be you can?
 
我再墙头草一回 ;)

学着用大脑思考以后,:D俺觉得先支持一下中医们用宪法允许的手段保护自己的行为。

俺觉得,大家关心的不是谁辞不辞职,是你们自己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怎么能有效清除你们自己内部中的渣滓? 保护患者权益。



[FONT=宋体]真正的中医考试,从无到有已经经历了10年啦。一路走来,非常的艰难,大家都来支持下。支持的人多了,才有可能立法成功。[/FONT]​

--------------------------------------------------------------------------

我看安省中医规管设立中文考试很必要


加国无忧 51.CA 2010年4月13日 08:13 来源:网友来稿 作者:刘金洪


安省中医规管草案已经出台,从内容看,已为大多数从业者继续执业敞开了大门,这是管理机构与中医界同仁多年来共同努力之结果,可喜可贺。其瑜瑕之处,因目前仍处公众咨询阶段,不必评论。但就草案中未设立中文考试一事,因事关重大,必须理论清楚,方能不悖政府立法规管中医之初衷。身为加国中医,余等所思所虑当然为加国之利益及加国未来之医学发展,绝非仅为华人之利益所着想,此点需明了。

英法文为加国官方语言,其他卫生专业规管采用英法文考试无可厚非,中医专业规管后采用英法文考试亦无可厚非。然中医却又是与其他卫生专业截然不同之专业,其术语之表达非中文不能确切,其专业水平之提高非阅读中医古籍不能实现。规管如不设立中文考试,中文为非第一语言者自不会学中文,中文为第一语言者亦不必学中文,学也无用。长期以往,安省中医水平必成世界最低无疑。如此,一群庸庸中医如何保障公众利益?对安省卫生事业之发展又有何益?只是不必要地增加政府及公众之负担而已。因此,为公众利益计,为政府利益计,为安省中医发展计,为加国未来医学发展计,安省中医规管中设立中文考试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一、为公众利益计,设立中文考试之必要

保障公众利益乃中医立法规管之目的,亦是管理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之宗旨。什么是公众利益?仅仅强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医而言,首先必须保障公众获得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医治疗,患者花了钱看中医,结果获得的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医治疗,穴不循经,药不成方,公众利益自然未得到保障。其次必须保障公众获得的是安全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患者花了钱看中医,理不明术不精者用针浅浅、施药平平,美其名曰安全,然则无效可言,公众利益自然也未得到保障。安全而有效的服务才是对公众利益的保证,也是对一个合格中医师的最基本要求。

就中医而言,辨证准确、操作熟练,取穴施针、处方用药才能有的放矢,疗效才能得到保证。而疗效的提高,除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中医古籍(译成现代文尚难,译成英法文更难)、参考专业论文(主要以中文发表),从而使有限的经验升华。如此,安省优秀中医越多,公众利益才能得到更大保障。笔者修学中医历十一年,临证二十余年,每日仍需研读古籍,参悟效道,何况初学者乎?故中医规管中设立中文考试,实乃鼓励从中医业者修习中文,以保持后劲,此点不单有益于中文为第一语言者,亦有益于中文为非第一语言者,长久来讲,有益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利益。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语言能力并非保障公众利益的首要因素,中医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是首要因素。

二、为政府利益计,设立中文考试之必要

年年增长的庞大医疗开支已成为包括加国在内的各发达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尤其像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等类的大病重病,以及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诊疗费用居高不下,急需研究和开发诊疗效果好、费用又低廉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宝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

目前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现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也都已展现出中医诊疗在上述领域的光明前景。毋庸置疑,越来越多高水平中医的存在,帮助解决上述领域的重大问题,才能真正有助于缩减政府的医疗支出,靠一批对中文毫无所知的低水平中医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中医并不仅仅是用几根毫针止止痛这么简单,试想西医进中国总共才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之前数千年的漫漫时日中医同样要面对大病重病慢性病,没有真实的疗效中国何以能始终人丁兴旺?因此,为政府利益计,安省中医立法规管,必须立一个好法,制定一套好章程,以保证规管后注册中医的水平不断提高。设立中文考试的意义正在于此,其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参加中文考试,而是作为一个风向标,体现的是中文在中医行业中的重要性,对安省中医界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安省中医追求国际领先地位,举足轻重。

加拿大是一个自由、民主、包容的多元文化国家,优越的社会制度,造就了工业、农业、医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当中医置身于这样一个适合不同学科发展的优越环境中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的未来在加拿大。当安省中医在解决痛症的同时,大量参与到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病、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时,对帮助政府节省医疗支出才具有现实的意义,而这取决于高水平中医的数量。

三、为安省中医发展计,设立中文考试之必要

一个专业被规管,不是管住了就行,该专业自身的发展绝不能被忽视,就中医而言,只有中医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疗效得到保证,公众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中文为非第一语言的中医们,或许着眼于目前利益,并不支持设立中文考试,这也为某些人无需学习中文就可放胆做中医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殊不知恰恰因此断送了他们甚至他们的后代成为高水平中医的可能途径,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安省中医的可持续发展设立了障碍。

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非中文中医教育难以培养上工,不读古医籍难以体悟到中医之精髓。近十多年来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去中国中医药院校留学的许多学生都是先去语言学院学习,熟练掌握中文后再跟班学习,他们中有些中文讲得比中国人还溜,中医学得当然也不比中国人差。安省中医规管如不设立中文考试,谁还会认为中文重要?以英法文为第一语言者自不必说,即使以中文为第一语言者,为考试需要,亦无需再学中文,无需再费时费力读中医古籍,如此,安省中医只能徘徊于粗工水平,前景堪忧,还谈何专业的发展?仅满足于英法文中医内容,更从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设立中文考试对中医专业发展的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如果管理局真的以保障公众利益为己任,就必须考虑到为被规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对中医这一特殊专业而言,保持和促进这支队伍中始终拥有足够数量的精通古医籍的人才,是保证该专业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必备条件。

四、为加国未来医学发展计,设立中文考试之必要

此话说来似有哗众取宠之意,未来医学发展与中医这种古老的医学能有什么关系,安省中医规管设不设立中文考试似乎与之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其实不然,排斥和贬低中医者,只是因为他们对中医缺乏深入的了解,不明中医之理自然难以认识到其对未来医学发展之潜在价值。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明的西方医学家开始关注与他们的医学体系完全不同的传统中医学,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中医中药及针灸的这三十多年以来,许多医药专家从中药中提取出各种有效成分用于各类肿瘤和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许多医生把针刺应用于自己专业的治疗过程中,以加强对牙痛、神经痛、软组织痛等疼痛性疾病的镇痛效应和增强对面瘫、脑瘫、偏瘫、截瘫等瘫痪性疾病的康复效果,所有这些其实都只是借用了中医的皮毛而已,真正值得西方医学借鉴的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活的灵魂。

当一个病人多个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用十数种甚至数十种西药一起治疗时,就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悲哀:把病人当机器,割裂开来处理,每个专科医生都是针对某个部件的修理工,看的专科医生越多病人要服的药就越多,还要加上保护胃肝肾等重要器官以预防药物副作用的药物,一个病人每日服十多种化学药物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其结果可想而知。中医的诊治与此不同,先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寻找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证),无论症状涉及几个系统,治疗都只是针对此原因,这就是辨证施治,因此相同的疾病如果证不相同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治法(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如果证相同就必须采用相同的治法(异病同治)。

中医的整体观,不但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生理和心理看成一个整体,而且把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看成是与疾病相关的整体,因而在中医的概念里,医学并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简单,她是集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这正是未来医学发展之趋势。可见中医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值得现代医学借鉴的内容,就像现代医学影响中医学的发展一样,中医学对现代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安省中医规管中设立中文考试,以保持纯正中医的存在,实是造福加国未来的明智之举。中医立法规管的成败意义重大,绝非危言耸听。

值此安省中医规管前夕,我们真诚呼吁:政府卫生事业管理部门、中医针灸管理局、过渡委员会、中医界同仁、关心加国中医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抛弃成见,抛弃个人恩怨,不要仅注重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从国家、人民和卫生事业的大局出发,支持设立中文考试,不要让安省中医输在起跑线上。
 
the same idea. Because I can not find any others. May be you can?

I find that this is objective and good enough:安省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I find that this is objective and good enough:安省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没有轰动效应。 ;) 看我的:

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两代表冲破警方封锁线,进入省府,怒斥卫生厅长。 :D
 
没有轰动效应。 ;) 看我的:

中医界在省卫生厅前示威游行, 两代表冲破警方封锁线,进入省府,怒斥卫生厅长。 :D

您这是炮制新闻!:flaming::p:D

不过,文笔不错滴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