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28,452
- 荣誉分数
- 5,458
- 声望点数
- 393
三月初的一个周末,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人肉盾牌”约翰罗斯正准备和刚刚认识的英国女友“要做爱不要战争”,突然接到伊拉克政府负责接待反战人士的阿尔哈西尼博士要他们搬到政府指定的炼油厂或者发电站去的指示。罗斯的女友觉得回英国老家去反战要比呆在巴格达更有效,当天就要抛下罗斯逃出伊拉克。他们在巴格达的豪华饭店共进告别晚餐,乐队演奏着猫王的经典名曲,旁边的桌子上堆着用来买逃命车票的袋子,装满已经几乎一文不值的伊拉克第纳尔。
几个星期前还轰轰烈烈的“人肉盾牌”行动到19日已经无声无息。据报导,绝大多数的“人肉盾牌”都已经逃离巴格达。这些心中充满热情和正义感的反战人士来自欧美各国。他们当中有教师、家庭主妇、自由撰稿人、经理,都是看不惯布什的战争政策,同情伊拉克人民的普通人。“人肉盾牌”们向世人宣告他们将用自己的身体阻挡美军投向伊拉克人民的炸弹。
最初提出这个主意的是一个名叫肯奥基菲的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他曾经参加1991年解放科威特的战争,后来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今年2月,他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约旦等国设立办事处,协助各国希望到巴格达充当人肉盾牌的反战义士。
政府欢迎特快签证
伊拉克政府为“人肉盾牌”的旅行提供最大便利。新闻媒体的记者等了几个月也没有获得进入伊拉克的签证,“人肉盾牌”则随到随签,一天也不耽误。到达巴格达后,他们整天聚在市区仅有的几家豪华饭店,白天在街上游行反战,晚上在饭店酒吧和新闻中心喝咖啡聊天,倒也逍遥自在。“人肉盾牌”们走访当地民居店铺,和普通市民分享对布什的愤慨,向他们表达道义支持和同情。他们在医院、学校、食品加工厂、饮水处理厂、寺庙、名胜古迹等处支起帐篷,在要保护的建筑物屋顶和外墙上刷写巨大的人道标记,并向美国政府和军方写信发传真,希望美军战机能够放过这些关系到平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然而伊拉克政府也有自己的打算。阿尔哈西尼博士自称是“和平与团结委员会”的负责人,代表伊拉克政府帮助安置这些在危难时刻帮助反战人士。他在3月初就在巴勒斯坦大饭店的舞厅把一百多位反战人士集合起来,向他们宣布伊拉克政府已经选定60处需要保护的目标,希望“人肉盾牌”们前去扎营。这些政府批准的目标包括发电厂、运输中心、变电站、水坝、炼油厂、桥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目标。“人肉盾牌”们显然不愿受政府管制,他们和萨达姆的代表关系越搞越僵。
不听指令关系闹僵
随着战争临近,伊拉克政府开始觉得这些“人肉盾牌”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麻烦,但是不愿意把他们赶走,让布什再抓住把柄大作文章。阿尔哈西尼博士开始向“人肉盾牌”们暗示如果不听从政府安排,他们将被送上汽车遣送出境。“人肉盾牌”们也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曾经热情招待他们的主人会不会突然变脸,把他们抓起来做人质?会不会因为他们不听安排而怀疑他们的用心?即使伊拉克人不把他们当作给美军飞行员指示目标的奸细,美国兵打进巴格达后是否也会把他们当作投敌分子免费送到关塔纳摩基地?
罗斯和他的夥伴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夹在两个敌对政府之间,他们的前途未卜,命运莫测。旁观者清的记者们也不断向他们分析时局,晓以利害。罗斯在3月11日和朋友们一起渡过自己的生日后,再也沉不住气了。为了不给萨达姆难堪,他和几个夥伴找了辆汽车,深夜悄悄逃离巴格达。在他给家乡德克萨斯州一家报纸发送的通讯稿件里,罗斯仍然不忘为伊拉克人民的安全呼吁和平。他忘不了在巴格达住所旁边踢球的孩子们,忘不了街对面院子里住的一头山羊,也忘不了街头修理下水道的工人,在店铺门口洗车的老人。这些在大战之前依然无惧生活的普通人的命运最使他忧心忡忡。对于不尽如人意的“人肉盾牌”行动,他也没有丝毫后悔。他们至少向世人展示了反战人士的决心。
到19日布什的最后通牒到期前几小时,仍有少数“人肉盾牌”留在巴格达,也许他们想亲眼看看美军如何收拾萨达姆的卫队,也许保卫伊拉克平民的希望还没有最终破灭,但是媒体和公众早已经把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战争什么时候打响。
几个星期前还轰轰烈烈的“人肉盾牌”行动到19日已经无声无息。据报导,绝大多数的“人肉盾牌”都已经逃离巴格达。这些心中充满热情和正义感的反战人士来自欧美各国。他们当中有教师、家庭主妇、自由撰稿人、经理,都是看不惯布什的战争政策,同情伊拉克人民的普通人。“人肉盾牌”们向世人宣告他们将用自己的身体阻挡美军投向伊拉克人民的炸弹。
最初提出这个主意的是一个名叫肯奥基菲的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他曾经参加1991年解放科威特的战争,后来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今年2月,他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约旦等国设立办事处,协助各国希望到巴格达充当人肉盾牌的反战义士。
政府欢迎特快签证
伊拉克政府为“人肉盾牌”的旅行提供最大便利。新闻媒体的记者等了几个月也没有获得进入伊拉克的签证,“人肉盾牌”则随到随签,一天也不耽误。到达巴格达后,他们整天聚在市区仅有的几家豪华饭店,白天在街上游行反战,晚上在饭店酒吧和新闻中心喝咖啡聊天,倒也逍遥自在。“人肉盾牌”们走访当地民居店铺,和普通市民分享对布什的愤慨,向他们表达道义支持和同情。他们在医院、学校、食品加工厂、饮水处理厂、寺庙、名胜古迹等处支起帐篷,在要保护的建筑物屋顶和外墙上刷写巨大的人道标记,并向美国政府和军方写信发传真,希望美军战机能够放过这些关系到平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然而伊拉克政府也有自己的打算。阿尔哈西尼博士自称是“和平与团结委员会”的负责人,代表伊拉克政府帮助安置这些在危难时刻帮助反战人士。他在3月初就在巴勒斯坦大饭店的舞厅把一百多位反战人士集合起来,向他们宣布伊拉克政府已经选定60处需要保护的目标,希望“人肉盾牌”们前去扎营。这些政府批准的目标包括发电厂、运输中心、变电站、水坝、炼油厂、桥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目标。“人肉盾牌”们显然不愿受政府管制,他们和萨达姆的代表关系越搞越僵。
不听指令关系闹僵
随着战争临近,伊拉克政府开始觉得这些“人肉盾牌”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麻烦,但是不愿意把他们赶走,让布什再抓住把柄大作文章。阿尔哈西尼博士开始向“人肉盾牌”们暗示如果不听从政府安排,他们将被送上汽车遣送出境。“人肉盾牌”们也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曾经热情招待他们的主人会不会突然变脸,把他们抓起来做人质?会不会因为他们不听安排而怀疑他们的用心?即使伊拉克人不把他们当作给美军飞行员指示目标的奸细,美国兵打进巴格达后是否也会把他们当作投敌分子免费送到关塔纳摩基地?
罗斯和他的夥伴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夹在两个敌对政府之间,他们的前途未卜,命运莫测。旁观者清的记者们也不断向他们分析时局,晓以利害。罗斯在3月11日和朋友们一起渡过自己的生日后,再也沉不住气了。为了不给萨达姆难堪,他和几个夥伴找了辆汽车,深夜悄悄逃离巴格达。在他给家乡德克萨斯州一家报纸发送的通讯稿件里,罗斯仍然不忘为伊拉克人民的安全呼吁和平。他忘不了在巴格达住所旁边踢球的孩子们,忘不了街对面院子里住的一头山羊,也忘不了街头修理下水道的工人,在店铺门口洗车的老人。这些在大战之前依然无惧生活的普通人的命运最使他忧心忡忡。对于不尽如人意的“人肉盾牌”行动,他也没有丝毫后悔。他们至少向世人展示了反战人士的决心。
到19日布什的最后通牒到期前几小时,仍有少数“人肉盾牌”留在巴格达,也许他们想亲眼看看美军如何收拾萨达姆的卫队,也许保卫伊拉克平民的希望还没有最终破灭,但是媒体和公众早已经把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现在人们关心的是战争什么时候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