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任贤良
南方周末记者 苏永通 发自西安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贤良出了一本关于“舆论引导艺术”的书,认为领导干部应该从媒体的上级变成被监督者。
你管住了本地媒体,管不住中央和外地媒体,管住了境内媒体,管不住西方媒体,管住了传统媒体,管不住网络媒体,总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很被动。
老是反对低俗,什么叫低俗,什么尺寸?要拿出判断依据,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把通俗说成低俗,重一下,轻一下,这样的行政成本很高。你看国外的三级片,标准就很具体,“一具体就深入”。
有时候光靠行政命令,一时管用,但长远效果不一定多好。不能简单说不许报,或者发个新闻通稿。你看石首事件,才发两三篇,那边网上发了几百篇,老百姓当然跟着它走了。
当过15年记者、连任两届中国记协副主席的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任贤良,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的书。
书中列举了SARS、孙志刚案、周老虎事件、石首骚乱、邓玉娇案等近年来国内的热点新闻,一一解析官员应对舆论的得失。
任贤良说,领导干部应该完成角色转换,从媒体的上级变成被监督者。这位原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像是写教材一样,向他的领导干部读者们介绍什么是新闻,以及如何正确面对舆论监督。他还特意强调,对都市类报刊和网络不应看作杂音;而“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记者,往往是为数不多的优秀记者。
事情发生了,你能堵得住吗?
你啥事还没做,就夸夸其谈,有突发事件发生,你还说什么低调,都是错误的。
南方周末:你的读者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宣传部门官员,一类是其他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任贤良:主要是给一线的党政领导看的,关键是他们真正意识到正确面对媒体的重要性。宣传部主要是操作层面,操作是一方面,但关键在于决策。
南方周末:我感觉你苦口婆心,甚至要告诉干部,中国的记者和外国记者不一样,是很和善的,帮你忙的。
任贤良:笔在记者手里,一些干部有抵触心态,心里害怕。要让大家理解媒体,新闻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你事情已经发生了,不发生,也就不会有新闻,除非你捏造。
南方周末:你举了吕日周的例子,说明主要领导对舆论监督支持的重要性。我们发现,一个地方的舆论环境松紧,与主要领导往往有关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任贤良:现在,某个事情发生了,你能堵得住吗?一个执政党和它的领导干部,非要逆势而动,压制批评和监督,将来你会更被动,要被抛弃。
南方周末:所谓的低调,多做少说,甚至不说,在你看来,都不一定是优点。
任贤良:高调或者低调,就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讲。你啥事还没做,就夸夸其谈,有突发事件发生,你还说什么低调,都是错误的。
南方周末:有些干部喜欢把“不争论”挂口头。
任贤良:如果像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发展是硬道理,大家埋头苦干,倒是对的。但明明有大是大非,涉及原则性的问题,百姓根本利益的问题,不去跟人说清楚讲明白,那就不行。
南方周末:你提出干部要学会跟记者交朋友。有些案例中,如果干部态度好点的话,也许报道会客气一些。
任贤良:干部和记者相互之间可以沟通信息了解情况。记者可以通过他们掌握更深入的信息,但该报道的还是要报道,而不是被封口或者被利用。
南方周末:但有地方要求被监督者审稿才能见报,你似乎也没有明确反对。
任贤良:审稿可以核实一些信息,防止出现错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失实报道往往对干部的打击很大。你看娱乐报道,那些明星都害怕得不得了。
南方周末:但批评报道中,失实的应该还是少数吧?
任贤良:我现在从事管理,有体会。你看山西都出现了记者村,社会闲杂人员打着监督的旗号,敲诈勒索。
南方周末:你在书中肯定了跨区域监督的意义,特别是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方面。
任贤良:从媒体来讲,哪儿有新闻,当然就去。“以邻为壑”,人家当然有意见。我觉得要去改进当地媒体的生态,该发布的发布,该监督的监督。
慎用行政手段
应该说我是替媒体在说话,包括希望我们的官员要多疏少堵,要理解媒体。
南方周末:你认为并非 “有闻必录”,有些信息“大众不应该知道,也不想知道”,是指什么?
任贤良:有些是没有价值的,不涉及公众利益,就没有必要报道;而有些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宗教等敏感问题,比如当年的核弹试验,当时确需高度保密。我认为,凡是与民众利益有关的,就应该向社会公布。
南方周末:但有些信息就不那么好界定,比如对低俗的理解可能就不同。最近热播的征婚类节目,你怎么看?
任贤良:确实难以界定,但有些东西已经偏离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宣扬拜金主义。在西方,在公共频道上非常干净,你乐意看黄色暴力的东西,就去看收费频道。
南方周末:但我们没分类,结果大家都被当作儿童。
任贤良:有些问题,政府部门该管的还是得管。但也不是事无巨细,每件事情政府都要去拦着。
比如分级问题,政府部门的责任就是制定标准。老是反对低俗,什么叫低俗,什么尺寸?要拿出判断依据,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把通俗说成低俗,重一下,轻一下,这样的行政成本很高。你看国外的三级片,标准就很具体,“一具体就深入”。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