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华尔街暗开太多后门

门徒生

封禁用户
注册
2010-03-09
消息
288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28
6月25日凌晨,美国参众两院的立法者们经过通宵讨价还价后达成妥协:长达2319页的金融监管改革两院合并版本将会通过。几个小时后,即将前往多伦多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奥巴马激动地宣布:“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即将通过。”

  在这个超级长篇小说式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公布之前,美国府院漫长而艰苦的博弈过程让人们有理由认为,美国终于找到了对付华尔街的有力武器,今后,惹事生非的金融家们将会被“关进笼子里”,最后,这些对投机行为的限制将成为全球金融业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们所遵守。然而,事实很快证明,奥巴马的激动当中,政治秀的成色一点也不亚于改革的成色。实际上,美国最新推进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给华尔街留下了太多“后门”。

  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主要目标是华尔街各大银行。由于强大的“忽悠”性质而产生的巨大利润,各大银行对于场外衍生品交易始终情有独钟。正是这种缺乏监管的利益冲动,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对衍生品交易加以约束,是这份名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最终草案的核心内容。但是,正是在这一环节上,门户洞开。表面上,最终草案设立了对场外衍生品市场实施全面监管、要求标准化的衍生品在交易所内交易并经过第三方清算等条款,还要求银行剥离农产品、股票、能源、金属以及未清算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交易,这些条款似乎大大限制了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大行的自营业务。但实际上,这类交易在华尔街各大银行中的收入占比相当低,真正赚钱的业务在利率和外汇掉期交易。而正是这两项业务,却被最终草案所保留,银行可以继续参与黄金和白银的掉期交易。在许多极其专业的术语背后,这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点:不管怎么说,金融监管法案剥夺的,只是银行的一小部分衍生品业务,而不受草案限制的衍生品业务,仍然可能高达九成左右。显然,这样的法案并不会给华尔街造成太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最终草案能够为华盛顿各股政治势力所接受,为什么华尔街在这次两院最终草案通过之后表示欢迎。当天,美股金融板大涨,标准普尔500金融指数收盘上涨2.8%,摩根大通、高盛等大型银行的涨幅均在3%以上——在以往,即使只是对金融监管草案进行一般性的讨论,市场通常也是以报复性下跌作为回应。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草案既不是奥巴马个人魅力的胜利,也不是民意支持率下的胜利,它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而且相当偏向于华尔街。实际上,在奥巴马支持率下降的时候草案却得以通过,是其他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当有人把此次胜利视为奥巴马在救市、医保法案通过后取得的第三场战役胜利并认为将由此奠定其历史地位时,实在是言之过早。

  更令人关注的不是奥巴马的历史地位,而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最终草案对我们的影响。尽管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企业所受损失小于欧洲等其他主要经济体,但那是资本管制的客观结果。实际上,许多中国企业是吃过华尔街衍生品业务的大亏的,那些后来曝光的原油期货和外币对赌协议令中国企业蒙受了不少损失。

  因此,在美国参议院于7月4日“独立日”休假过后通过这份最终草案并使之上升为法律的时候,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认为美国人自己已经堵上了那些残破的金融体系漏洞。如果将安全感置于这种考量之下,那么,与华尔街打交道将可能继续遭遇莫明的暗算。毕竟,作为金融体系的老玩家、金融规则通常的制定者,美国人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不容忽视。

  美国在羊圈扎篱笆,但这不代表丢失的羊会找回来,更不代表今后羊不会再丢失。华尔街还是过去的那个华尔街,它需要的只是迅速研制出规避新法案的路线。曾经闯下惊天大祸的那些华尔街原则,并没有根本改变。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urrentevent&MsgID=34500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