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希望和信仰佛教的朋友聚聚

四法依

【索达吉堪布】——修学中的四法依

首先是依法不依人。“这是某某上师!听说这是法王,很了不起!”只是一个名声。如果这个人的境界中没有真正的佛法的话,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现在末法时代这种现象特别多,尤其是大城市里,依法的人很少,依人的人非常多——“这是我的上师,他是某某大寺院的活佛,很了不起!”但他有没有功德根本不观察,很明显这与依法不依人相违。

其次是依义不依句。法里面有些词句非常好,有些意义非常好,但我们应依义而不应依句。为了随顺众生,佛法中也有一些诗词、戏剧,但词句并不重要,一定要取意义。那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等方面的正法。

第三是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意义方面也有两种,一种是了义,一种是不了义,但我们应依了义的意义,而不应依不了义的意义。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佛陀也暂时宣说了一些不了义的法要,但我们要选择最究竟的了义法。

最后是依智不依识。了义法中有些是心识境界,有些是智慧境界,我们要依智慧而不应依心识。心识境界的就像闻思《金刚经》和《入中论》等经论后,所产生的万法是空性的定解,但这只是通过闻思了知了法义,所以不应满足,还应进一步以实修来现证超离言思的智慧境界,或者说这并非究竟依靠,一定要依靠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呢?就是诸佛菩萨现量所证之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或者说净等无二的实相。对凡夫人来讲,不依心识不太可能,但一定要知道终极的目标,千万不要止于化城。

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过四种正理在相续中生起胜妙的智慧,依凭这种不随他转的智慧,就一定能生起谁也无法转变的四依定解。否则,“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如果没有具足不随他转的智慧,这个人就很危险,就像盲人依靠盲人一样,很可能堕入悬崖当中。拿现实生活来说,如果自己不具足上面所讲的四种正理及其作用四法依,就很可能人云亦云,像萨迦班智达所说的那样:“智者自观察,愚者随声奔。”愚者的话,他没有什么正理,听说这个上师很好,就跑到这个上师那里去;听说那个上师不好,是假上师,他就马上开始诽谤,这非常可怕。

现在有些人,因为这个人名声很大而去依止,这是依人不依法;有些喜欢优美的词句,如华丽的诗文或美妙动听的歌曲等,很多人只听这些、根本不修行,这是依句不依义;义有容易通达的不了义法和心识对境,以及不容易通达的了义法和智慧对境,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依智慧对境、也不依了义的法,只依心识对境和不了义的法。如果这样,那就有四依颠倒的过失,但四依不容颠倒,这是无诤的事实。
 
学佛首重智慧, 那末大智文殊室利菩萨.
 
渥太华有没有专注于禅宗的寺庙或讨论小组?不太喜欢参加各种法会,而是希望就经典的理解与实践有共修者互相促进。
 
心经
[am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uC9v75FbQ&feature=related"]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張學友 - YouTube[/ame]
 
QQ116163465 群号,现在是不是不再用了?
 
藥師佛心咒 卡拉OK

die ya ta ong bei kan ze bei kan ze ma ha bei kan ze la za sa mu
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 贝堪则 喇杂萨目

ga die so ha

嘎喋 梭哈


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 贝堪则 喇杂萨目 嘎喋 梭哈


喋雅他 嗡 貝堪則 貝堪則 瑪哈 貝堪則 喇雜薩目 嘎喋 梭哈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4-IoshORZT0[/media]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尽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於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瘖、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於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翫,皆令满足」。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盡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四法依

【索达吉堪布】——修学中的四法依

首先是依法不依人。“这是某某上师!听说这是法王,很了不起!”只是一个名声。如果这个人的境界中没有真正的佛法的话,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现在末法时代这种现象特别多,尤其是大城市里,依法的人很少,依人的人非常多——“这是我的上师,他是某某大寺院的活佛,很了不起!”但他有没有功德根本不观察,很明显这与依法不依人相违。

其次是依义不依句。法里面有些词句非常好,有些意义非常好,但我们应依义而不应依句。为了随顺众生,佛法中也有一些诗词、戏剧,但词句并不重要,一定要取意义。那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等方面的正法。

第三是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意义方面也有两种,一种是了义,一种是不了义,但我们应依了义的意义,而不应依不了义的意义。众生的根基不同,所以佛陀也暂时宣说了一些不了义的法要,但我们要选择最究竟的了义法。

最后是依智不依识。了义法中有些是心识境界,有些是智慧境界,我们要依智慧而不应依心识。心识境界的就像闻思《金刚经》和《入中论》等经论后,所产生的万法是空性的定解,但这只是通过闻思了知了法义,所以不应满足,还应进一步以实修来现证超离言思的智慧境界,或者说这并非究竟依靠,一定要依靠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呢?就是诸佛菩萨现量所证之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或者说净等无二的实相。对凡夫人来讲,不依心识不太可能,但一定要知道终极的目标,千万不要止于化城。

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过四种正理在相续中生起胜妙的智慧,依凭这种不随他转的智慧,就一定能生起谁也无法转变的四依定解。否则,“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如果没有具足不随他转的智慧,这个人就很危险,就像盲人依靠盲人一样,很可能堕入悬崖当中。拿现实生活来说,如果自己不具足上面所讲的四种正理及其作用四法依,就很可能人云亦云,像萨迦班智达所说的那样:“智者自观察,愚者随声奔。”愚者的话,他没有什么正理,听说这个上师很好,就跑到这个上师那里去;听说那个上师不好,是假上师,他就马上开始诽谤,这非常可怕。

现在有些人,因为这个人名声很大而去依止,这是依人不依法;有些喜欢优美的词句,如华丽的诗文或美妙动听的歌曲等,很多人只听这些、根本不修行,这是依句不依义;义有容易通达的不了义法和心识对境,以及不容易通达的了义法和智慧对境,可是我们很多人不依智慧对境、也不依了义的法,只依心识对境和不了义的法。如果这样,那就有四依颠倒的过失,但四依不容颠倒,这是无诤的事实。

依法不依人其实非常不容易做到。现代人都懒惰,懒得较真,懒得对比,懒得反省。按照这条要求可以说,跟随索达吉堪布学习的学生也要带着这样一种精神:依佛法不依索达吉(人),至少不要把索达吉所说的等同于佛说。佛法是彻底向真理顶礼的,连自己的老师都要怀疑,而且这是佛陀鼓励弟子们去怀疑的。但有能力依法的佛弟子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刚刚开始学习怎么知道是否是如法的?那么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带着这样一个心态去学,生在这个末法时代,福德浅薄,去佛时遥,佛的真正精神需要一生去不断追寻去领会。保持开放心态不断对比不断反省。
再说了义不了义。佛自己对了义和不了义有判断。第三时为了义。这个就不深说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