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youtube清晰版

昨天看了前三个part,做了一晚上的恶梦。
 
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当然你更年期也用不着我操心。。。


看来你也挺替我操心的?

我看不看心理医生用不着你操心,你争取把你的那几个字理顺了再出贴,别糟蹋中国文字就好。
 
是不是更年期到了??当然你更年期也用不着我操心。。。


看来你也挺替我操心的?
哦,您都有更年期经验了?恭喜您,我说一个大男人咋这么酸呢?别难受,慢慢忍吧,这事谁也帮不了您。


又粘又酸又看不起自己。不知道是那制造的这块料。
 
Cao。。。懒得理你,有问题就简单点看心理医生去好了。是不是你现在眼里看别人都是毛病,自己好得不得了,健康的不得了。心里很高兴只是整晚做噩梦?

变态


哦,您都有更年期的经验了?恭喜您,我说一个大男人咋这么酸呢?别难受,慢慢忍吧,没人能帮您。


又粘又酸又看不起自己。
 
Cao。。。懒得理你,有问题就简单点看心理医生去好了。是不是你现在眼里看别人都是毛病,自己好得不得了,健康的不得了。心里很高兴只是整晚做噩梦?

变态
你是一个老怪物。ccccccc.
 
1, 很明显这youtube的版本比电影的要删得更多, 比如姐姐弟弟相认场景还应该更多一点.

2, 母女见面没拍好, 按理说应该是母亲更亏欠女儿的, 倒是在院子里见面了,母亲很冷,"进屋先坐吧", 这不合理吧.

3, 卡车上的亲热戏,绝对多余,那时的人哪敢在屋外面做这事?

4, 如果说文革时民政系统.设施简陋,信息不流畅,导致母亲没能发现女儿还活着,可以理解, 可是类似悲剧现在还在上演, 前一段时间报道出来一个河南的男孩和父亲走失,男孩被民政系统收留, 他父亲找了却没有找到,结果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 还有很多孩子被拐卖, 却能在另外省市被购买者上户口. 搞个全国联网的寻亲网络和数据库按现在条件应该不难吧.

5,悲剧可以让我们流泪, 现在的人和社会能否少盖一点怪楼,多做点扎扎实实的事情,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1, 很明显这youtube的版本比电影的要删得更多, 比如姐姐弟弟相认场景还应该更多一点.

2, 母女见面没拍好, 按理说应该是母亲更亏欠女儿的, 倒是在院子里见面了,母亲很冷,"进屋先坐吧", 这不合理吧.

3, 卡车上的亲热戏,绝对多余,那时的人哪敢在屋外面做这事?

4, 如果说文革时民政系统.设施简陋,信息不流畅,导致母亲没能发现女儿还活着,可以理解, 可是类似悲剧现在还在上演, 前一段时间报道出来一个河南的男孩和父亲走失,男孩被民政系统收留, 他父亲找了却没有找到,结果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 还有很多孩子被拐卖, 却能在另外省市被购买者上户口. 搞个全国联网的寻亲网络和数据库按现在条件应该不难吧.

5,悲剧可以让我们流泪, 现在的人和社会能否少盖一点怪楼,多做点扎扎实实的事情,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原文主角是小灯。
原文里也没有车上一幕,地震来时小灯小达爸爸根本不在家。
原文中的继父是个淫贼,因此小灯大学才会远离家。而小灯的继母才是对她最好的人。但是冯导觉得一个淫贼大众不能接收,就改成了慈父。
原文中小灯也没有未婚先孕,而是跟丈夫一同来到加拿大。
原文中的丈夫也是友情有义的人,曾在Young街给人画画。但是长时间走不进小灯的世界,跟后来同办学校的另一位画家好上了。
原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小灯跟她心理医生交流的过程,我觉得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估计冯导觉得没什么卖座力,统统删除了。
原文里的李元妮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女性,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完全不是电影里半死不活的样子。
其实故事也不是很稀奇,无非是苏菲的选择。
 
真是一个烂片。浪费时间。

我并没有拿《唐》的题材开玩笑,这个题材是很沉重的,是有深度的,能反应很多人性深处隐藏的东西,只有当人被自然试探的时候,只有当人突然被灾难审判的时候,才会迸发出来的东西,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这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有的就是哭哭啼啼的一堆不值得一提的腐朽东西。
看完我一直奇怪,这个《唐》和地震到底有什么关系???
冯小刚是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么?

如果想表现震后人们家园重建等,或者地震对人的影响等,拍纪录片比较好。也比较真实。拍成个文艺剧情片,也分不出那些是真情,那些是剧情需要胡乱拼凑的煽 情。煽情,也完全不是高级的技巧。连倪萍,一个不搞影视的主持人,都知道该怎么煽情。煽的也不比冯差。鳏寡孤独,随便一个题材都可以煽,我也没看出来冯这 次有多高级。这片总体没什么看头。虎头蛇尾。

《唐》里边,既没有看到人面对自然的时候,那种敬畏,那种抗争,也没有看到,众志成城,在废墟上,依赖强大的精神力量重新站立起来的民族精神,根本就没有。更没有看到什么特效。说他是个烂片,都是抬举他了。
但是,最后肯定还是得奖,因为题材好,颂歌唱的好。

通过《唐》,我只能看到一个民族是多么的感情用事,多么的逆来顺受。这个民族又是多么的多愁善感。好像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好像东方人在灾难面前就是软弱的,是无力的,是只能哭哭啼啼的,向大自然诉委屈的那种民族。
中国人难道都缺眼泪?再看到后边的结局如此苍白无力,我有点被欺骗的感觉。
而这样娘娘腔的电影,居然票房还称王?!国人都是太性福了?需要痛苦来调剂生活了?

《唐》还隐隐的体现了“读书无用论”,这种暴发户心态。好好学习的,考取研究生的的帅哥,就一个大骗子,没有责任感,自私自利。另一个读了医学大学的张静 出,最后也是外F惨淡收场。相反,那个断臂大侠,平时不上课,考不上大学,靠登三轮起家,借着改革的东风,最后是一个小老板了。而且该断臂大侠视员工生命 如草芥,“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回来干活!”什么混蛋逻辑,一点基本避振常识都没有!这就是《唐》要告诉我们的?国人就这么愚昧?就这么不崇尚科 学,而崇尚投机?断臂大侠如何成了个小老版,也草草带过。但是国人对金钱的崇拜,真是翼翼生辉。断臂大侠把自己那个老婆是拿捏的服服帖帖的:“鸡有的是, 蛋也不缺!”
断臂大侠,如何经营了自己的企业,如何找到心仪的女生呢?又如何取得驾照的
呢?又如何靠一个小路行社,支撑宝马的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完全可以写一本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虽然我的断臂不可复制》。
可是电影却草草带过。

《唐》就是一部肤浅恶俗的电影,外F,歌颂祖国的歌曲,广告,加上骗眼泪。恐怕只有冯这号大俗人,能做到。

而且《唐》传达了很多错误的价值观,和很多错误的心理修复方式。
一点也不科学。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徐帆,在死了丈夫以后,遇到了自己心仪的人也不再婚,这和封建社会立贞节牌坊有什么区别?难道这体现了徐帆的坚强?还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个情节,和修理电话的杨立新,完全成了陪衬封建贞节牌坊的作用。这个情节也非常的不符合正常人的合理逻辑。

而且该片出场人物,除了一个陆毅,其他人都要哭哭啼啼的。真的这么脆弱么?生活相信眼泪么?陆毅是不对,不负责任,始乱终弃,但是,他提出的流产意见也是 合理的,也是可以商榷的。可是张静出呢?彻底的消极避世,回避一切,用外F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导演要告诉大家的?要宿命,要避世???要去加 拿大当个尼姑?

反观西方灾难片,里边多多少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自然的抗争。甚至是人vs信仰vs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灾难片,怎么就这么俗?这么弱?还票房称王,太tmmd落后了。

我相信,唐山大地震以后,也不少人自杀。
但是《唐》居然肤浅到,根本就没有去触及这个话题。太令人失望了。
为什么呢?可能是原作根本也没有,冯也不会拍,不理解,没研究过,也就没敢拍。

看《唐》,和听一个村里老太太讲故事,差不多。
真是“唐”啊!!!“俗”啊!!!

中国导演,已经俗到,俗不可耐了!
而我们观众呢?也要被迫接受这样的俗不可耐?变得一样俗不可耐???
媒体呢?也天天吹捧这些俗不可耐?
 
楼上水平的原创,在CFC许久不见了。
 
靠 到我这怎么就看不到了?
youtube 原来也有人和谐?
 
怎么宣传的多么多么好。。要多少多少亿收入。。。这不过是一家人的故事,和地震有关,却给安上了这么一个大题目。。。

有点失望。。。看起来像是看电视连续剧情节似的,谈不上什么大片。。。不过也没有那么糟的看不下去。。情节上似乎闭眼都知道会怎么发展似的。。。。

比较张艺谋的《活着》,各个方面差太远了。。。媒体还说什么凭此片冯小刚全面超越张艺谋,搞不懂。。。连秋菊打官司都不如。。冯小刚还是个娱乐片导演,连个悲剧电影都有娱乐的那么个意思,以至于某些情节不伦不类。。。

佚名

  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唐山大地震》而想到16年前张艺谋的《活着》,因为电影除了1976年的灾难,除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还讲述了34年来, 中国人怎样活着。而《活着》的故事正是讲述到文革结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山大地震》可以算作是《活着》的续集。《活着》讲述了中国人在动荡年代的坚 忍,《唐山大地震》则记录了中国人在富足和平的年代的悲喜。

  但是很显然的,《唐山大地震》并不能达到《活着》的高度,《活着》的平淡影像下,是一代中国人在艰难中求生的尊严,讲述了“在失去一切之后,努 力的活下去,是最大的意义”,无论从历史角度,或者人性角度,都有着记录时代的意义。可以说,《霸王别姬》和《活着》是中国电影的两部民族秘史,在同样的 几十年之间,前者记录了上层社会的命运,后者记录了下层社会的命运。但《唐山大地震》的记录历史更多是表面的:中国人从贫穷变到富有,从废墟中建立起城市 的过程,虽然电影中也有贫富差距,人性凉薄等社会问题的描绘,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进行深层面的关注。这首先是因为《活着》是回望历史,而《唐山大地震》记 录的历史延续到了当下,它还没有过去。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活着》并没有公映。甚至也有人说,张艺谋后来的改变,起始于《活着》的不能公映的打击,终于,拍出《活 着》的那个人,拍出了《十面埋伏》,拍出了《三枪》。

  而冯小刚似乎是另一种轨迹,他的《唐山大地震》让挑剔的电影局以罕有的“零意见”通过。而将来,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惊讶,拍《不见不散》的那个 人,拍出了一部《活着》式的杰作,也未可知吧。

  罗大佑也曾说过他八十年代的创作,他说第一是“表达不遗余力”,第二,是保护自己不要失去表达的权力。

  有人说,一个人为人的准则有三条。套用阿西莫夫的说话,可以叫做“三定律”。 一,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时,沉默。三,不能沉默时,说不伤害别人的话。

  我很不喜欢《集结号》,因为它违背了这“三定律”。《唐山大地震》做到了这三点,它说了真话,保持了沉默,讲了不伤害别人的话。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唐山大地震》虽然不能成为一部杰作,但却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集结号除了结尾装X说教,作为娱乐片还算是好片。

三枪上映了, 看小品 也要交钱买票了
杜拉拉上映了, 看广告 也要交钱买票了
嘻游记上映了, 看综艺节目 也要交钱买票了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 看电视剧 也要交钱买票了
 
哈哈,很到位。。。

不过不知道这些导演真的是不敢拍出好片子呢,还是水平不够。。。我还还是觉得水平不高的原因,然后又被钱拉着鼻子走。。。


集结号除了结尾装X说教,作为娱乐片还算是好片。

三枪上映了, 看小品 也要交钱买票了
杜拉拉上映了, 看广告 也要交钱买票了
嘻游记上映了, 看综艺节目 也要交钱买票了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 看电视剧 也要交钱买票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