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发布物价上行压力缓解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67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2010年7月27日)
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10.3%,CPI 同比上涨2.9%,人民币贷款新增2.03 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基本面进一步回升向好。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仍持谨慎乐观看法。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
今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等国公共债务风险持续加大,引发全球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计算,2009 年欧洲各国负债率平均为84.0%,财政赤字占GDP 比值平均为6.3%,均远超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的规定,其中希腊债务是其GDP 的1.25 倍、赤字占GDP 的比值为13.6%。
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直接影响了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使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一季度欧元区GDP 同比增长0.5%,IMF 预计今年欧元区GDP 增速为1.0%,低于发达经济体总体2.6%的增长水平。二是造成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的剧烈波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指数下滑。道琼斯欧洲50 价格指数在6 月末比年初下跌8.73%,截至7 月9 日伦敦金融时报100 指数比年初下跌5.17%,6月末欧元兑美元汇率比年初贬值15.11%,CRB 现货价格指数5 月份环比下降4.8%,6 月份环比略上涨0.3%。三是冲击市场信心,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对主权风险的担忧扩散至欧洲的银行部门,融资压力再次出现并通过银行间市场传播。欧央行预测今年和明年欧元区银行将面临1950 亿欧元的资产减记。
目前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到实体经济的迹象,欧洲融资条件收紧的负面影响也被欧元贬值的作用所抵消。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救助计划及全球经济复苏仍持乐观态度。IMF 在7 月初将今年全球GDP 增速调高至4.6%,比4
月份的预测增加了0.4 个百分点,其中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速调高0.3个百分点至2.6%,对新兴市场增速调高0.5 个百分点至6.8%。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 年对欧盟出口比重达19.7%。
截至6 月末,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年初贬值了18.04%。因此短期看,欧债危机使我国需求下降,订单减少,成本压力加大。但综合衡量,考虑到我国出口弹性较小,我国对外依存度自去年以来已有明显下降,即便是今后一段时期对欧盟出口下降,也可能被其他经济体需求的复苏所弥补,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总体产生较大冲击的可能性不大。
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运行基本面依然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二季度GDP 当季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季下降1.6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2 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全年高2 个百分点,比2009 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分析来看,GDP 增速也有所放缓。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结束了自去年二季度以来连续攀升的势头,出现高位小幅回落,较上季下降0.5 个百分点,达到83.4%。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回升至48.4%,但增幅较上季回落0.3 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出现下滑。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自2008 年底以来首次低于宏观经济热度指数0.1 个百分点,宏观经济出现降温迹象。

虽然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出一些放缓迹象,但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良好。未来经济放缓趋稳的可能性较大,但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依据是:(1)制造业景气指数(PMI)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50%以上运行;(2)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仍处于历史相对较高水平;(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稳定增长态势不变;(4)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外部环境好于去年,6 月份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5)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测算的经济景气指数看,目前经济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合成指数呈下行态势,但从指数水平看,仍然处于历史高位。
当前经济增长放缓是前期过快上涨的回调,有基数的原因;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约束地方债务膨胀、管理通胀预期的宏观政策调控的结果,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end_i.gi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