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ND, 国家建设部部长是唐骏校友呢

viper99

It's time
VIP
注册
2008-04-25
消息
11,206
荣誉分数
347
声望点数
143
:p唐骏“重磅级校友”曝光: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图) 综合新闻


deqp8k.jpg


汪光焘,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建设系,高级工程师。1981年获同济大学路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建设管理名誉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历任江苏省徐州市城建局副总工程师、副主任,徐州市副市长,国家建设部总工程师兼城市建设司司长,哈尔滨市长,北京市副市长,国家建设部部长。
 
一脸横肉,典型的官痞作派。
 
转贴:[FONT=微软雅黑]假洋文凭就是追求“先进”[/FONT]
[FONT=楷体_GB2312]针对假洋文凭的打假,最近又引起人们的关注[/FONT][FONT=楷体_GB2312]。假文凭的现象由来已久,狭义上说,它只是指学历证明,广义上说,它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十多年前,我认识一个北京小伙子,想到英国去读硕士,报名的时候需要提供本科学历和各科成绩单。这位小伙子在街上找了一个做假证件的,制作一套完整的北大四年的成绩单和毕业证,谈好的价钱是900元。等对方制作好,要付钱交货时,这个北京小伙找了两个人,躲在暗处。等他们交易的时候,冲上前去,声称:“我们是工商局的”,把那个做假证件的人吓得赶紧逃窜,生怕自己跑得不快。北京小伙也被按在地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既拿到了完整的假证件、假资料,又不用花900元钱。对于在身边发生的这种“黑吃黑”,我当时有点目瞪口呆。当然,这个北京小伙最终也没能去英国读硕士。但是,此类现象就没有成功的吗?当英国的学校也为赚钱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不会绝迹。据我所知,这个北京小伙没去英国读硕士,真正的原因还是学费太贵。如果他“不差钱”,英国那个“野鸡”学校也睁一眼闭一眼,几年后,这样的洋硕士很可能就可以回国骗人了。这也是广义的假洋文凭。
<WBR> <WBR> <WBR> 《广州日报》近日报道,美国的假文凭产业,每年“产值”达5亿美元,已经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近日,马来西亚的一个政客也被爆造假,他造的假不是假洋文凭,而是假洋授勋。马来西亚的媒体上登了这位政客的一张照片,是英国女王亲自给他授以“骑士”勋章的照片,被人揭露说,这是电脑制作的照片。可见,假洋文凭的产业是多么吸引人,市场需求不小。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WBR> <WBR> <WBR> [/FONT][FONT=楷体_GB2312]按照中国“劣根性”的说法,解释这种现象,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因为中国人就喜欢假,从来如此[/FONT][FONT=楷体_GB2312]。然而,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首先,中国古代的教育极为发达的,当中国的各级学校遍及乡村、街道和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的时候,欧洲的学校还寥寥无几。以宋朝来说,中国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非常发达,欧洲以教会为主导的学校少的可怜。那时候,没有听说过学历造假的事情,因为,中国人根本不在乎学历,基本上没有学历一说。不管什么人,不管以前在哪里学习,考科举都一样。同年考上科举的人,有的日后可能当宰相,有的一辈子可能只做一个基层官员,中国人注重本质,注重真实的能力,而不注重学历这种表面文章。因此,把假洋文凭说成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颠倒黑白的胡说。
<WBR> <WBR> <WBR> 欧洲过去假洋文凭也不多,这个过去是指百年以前。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当时欧洲的教育,即便是大学教育,也是师徒制的。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从基层做起的,是从蒙学开始的,而欧洲的教育是从“大学”开始的,它头重脚轻,是没有蒙学这样的普遍教育基础的。到今天,西方体制下大学里的硕士、博士导师,依然是欧洲历史上大学教育“师徒制”的残留。“师徒制”加上教育面的狭窄,就很难作假。其次,欧洲的教育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等级制度服务的,教育是等级权利,[/FONT][FONT=楷体_GB2312]学位之类就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同时也是为等级社会服务的身份和资格证明[/FONT][FONT=楷体_GB2312]。等级制度以这种方式设立了门槛,过滤那些支持或反对等级制度的学生。在等级制度没有破除之前,低等级的人想造一个假学历也很难。而中国比欧洲了不起的是,中国早就实行平民社会的普及教育,也没有出现造假学历的现象。
<WBR> <WBR> <WBR> 假学历的普遍化,关键原因之一在于,西方等级社会从形式上消失后,在事实上还有大量残留,为了获得现代平民社会的高贵等级,学历造假便成为一个趋势。对比宋朝那样的平民社会也没有学历造假的现象,我们只能说,宋朝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社会,而现代西方社会,依然是被平民社会包装起来的等级社会,学历就是主要的等级标志之一。而这个新等级的标准就是钱。哈佛、耶鲁等等昂贵的学费,就是这一新等级制度的典型,它从入学到就业,都代表了现代金钱的等级制度。因此,在这种金钱等级制度下,有人愿意花钱买一个等级地位的标志,就变得十分正常,这也是美国假文凭产业每年有5亿美元产值的原因。
<WBR> <WBR> <WBR> 西方假文凭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广州日报》的报道没有具体区分美国每年5亿美元的假文凭产值,有多少是国内市场,有多少是海外市场。从报道中的举例来看,具体的事例大多是海外市场。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塑造了西方文化一贯先进的思维定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搞一个假洋文凭,实际上也是追求“先进”的表现,美国人将这个产业变得繁荣,也可以算是传播“先进”的方式。如果我们认定西方文化是先进的,对于假洋文凭又为什么要反对呢?反对假洋文凭,难道不是剥夺出身、条件较差的人追求“先进”的权利?在高昂的留学费用面前,难倒只有个别高贵的人有权追求“先进”,草根就没有追求“先进”的权利?除非,我们接受,西方的“先进”是必须被怀疑的。
<WBR> <WBR> <WBR> 美国的假文凭市场,还有一个涉入的对象就是恐怖分子。报道中指出,一些反美的恐怖分子也利用这个假文凭的市场,获得了在美国读书、工作的机会。这些人显然不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因此,从这点来看,美国的假文凭市场服务对象还是比较广泛的。一些坚持认为美国先进的人,一般都同时认为市场经济的优越,认为刺激需求对发展GDP的好处,如果这种观念正确得不容怀疑,那么,我们为何还要批评美国人发展假文凭产业呢?它难道不是针对真实的需求?稍稍刺激一下就能放得很大,既然有需求,就有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我们对此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指责?它现在是每年5亿美元的产值,当它繁荣到每年50亿美元,美国人不高兴吗?我们要反对它,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求决定市场的自由经济,并不是金科玉律,有些需求不能轻易满足。所以,媒体上各种各样刺激欲望、刺激需求的做法,很多时候都应该重新考虑。人有需求是正常的,但是,不合理的需求就应该被约束,而不能放任。[/FON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l6zf.html<WBR>
 
老唐这件事情说明两点,
首先,美国是一个出产骗子的国家,连文凭都贩卖(而且历史悠久)。让许多人受骗上当。
其次,在西太平洋大学拿文凭的中国人多,还是美国人多?如果美国人多,人家老美自己都没觉得有何不好,一些傻蛋拿上了当的中国人说事儿,可不是狗逮耗子,多管闲事?:D
 
其次,在西太平洋大学拿文凭的中国人多,还是美国人多?如果美国人多,人家老美自己都没觉得有何不好,一些傻蛋拿上了当的中国人说事儿,可不是狗逮耗子,多管闲事?:D

人家中国人拿中国人说事,碍你嘛事了?俺觉得你才是多管闲事呢?:p:D
 
人家中国人拿中国人说事,碍你嘛事了?俺觉得你才是多管闲事呢?:p:D

中国人上了美国人的当,你拿中国人说事儿,这不明摆着吃里爬外吗?:D
 
中国人上了美国人的当,你拿中国人说事儿,这不明摆着吃里爬外吗?:D

中国人上当?是谁拿这西太的博士文凭骗人呢?是谁上了谁的当了?谁在晋升中得了好处?
 
中国人上了美国人的当,你拿中国人说事儿,这不明摆着吃里爬外吗?:D
你能当上加拿大正牌高级工程师,说明你智商很高,不大会上美国人当吧:blink:
你智商再高,可能也比不过打工皇帝唐骏,比不过中国建设部部长吧,你要说那两位人精上美国人当不是在侮辱他们两智商,太高看自己了吗:o
也是唐博士校友的禹晋永说了,他们一帮西大校友都是中国各行业精英,选择西大是经过慎重考察的,还亲自飞去考察过校舍的,不只一间房子的:D
再说了,在下ZT的只是披露一件事实,好象没批没赞吧:blink:
 
不论是文凭骗子,煤气骗子,传销骗子,传谣骗子,ZJ骗子,LZ骗子都很逍遥。
骗得精彩还可以当市长总统。。。上当的人还是大多数。
 
"建设管理名誉博士学位", 洋鬼子白送的。。。。算不上校友吧。。。
 
北大为何在“西太”假文凭问题上失声

2010-7-12 9:14:52 来源: 山东新闻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摘要:北大在“西太”假文凭问题上失声,有失身份。

  评论频道投稿邮箱:tgpinglun@126.com

作者:赵光瑞

唐骏的学历风波,殃及一大批“西太平洋大学校友”。近来,各大网站都纷纷挂出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的学员通讯录,有媒体验证称,其中流传最广的两份名单,一个疑似山寨,一个真实性较大。(7月11日《现代快报》)

“打工皇帝”唐骏的假文凭问题,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唐骏不出来澄清还好,越澄清,越让人觉得有问题。他所拿出的自己获得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历,不仅未能证明其文凭的真实性,而且有证据证明,连“西太平洋大学”都是一所做文凭买卖的“大学”。“西太”的博士又能真到哪里呢?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系列相关报道,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些情况,也就是,美国的“西太平洋大学”的确在中国办过学,而且发过文凭;“西太平洋大学”在中国办学,是通过北大办的,许多人声称自己拿到的博士文凭,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拿的。

所以,有一种可能,即便“西太平洋大学”是一所卖文凭的“野鸡大学”,但从那里获取博士文凭的许多中国人,此前并不知情。要不然,唐骏也不会十几年后,拿出 “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历来闹笑话了。因为这样的文凭,是通过在北大办学取得的啊,北大该是联合办学单位吧?中国人有谁会怀疑北大呢?

从已知的情况看,如果“西太平洋大学”在中国办学有问题,那么北大应该脱不了干系。因为,唐骏们所获得的“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历,是通过“北大+西太”模式实现的。可是,为什么北大至今没有就这一问题出来说明?

北大到底同这所“西太平洋大学”联合办过学没有?如果有,就有义务说明,“西太平洋大学”是什么样的一所大学,他们在北大所发的文凭,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也有必要出来澄清,不然就难免不让人怀疑。

北大在“西太”假文凭问题上失声,有失身份。这么严重的学术事件,影响又这么大,中国的权威学术机构身陷其中,怎么可以失声呢?到了今天,唐骏文凭的真伪,所引发的社会地震,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个人的影响,这可能已经涉及到了权威学术单位的诚信,甚至国家的诚信问题,相关权威单位,是不可以避而不谈的。而且,不论事实怎样,早谈都要比晚谈好。

有一事笔者不明,为什么,在中国打假,民间总显得比政府和权威机构积极主动?不论是商品打假,还是学术打假,都是“王海们”、“方舟子们”在引领着正义,到底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引以为自豪的大公司,却没有一个世界品牌;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学,却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有那么多学者、科学家,却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不是,和对社会泛化的假熟视无睹有很大关系?和造假风险、成本极低有很大关系?和造假能够获取巨大社会回报有很大关系?

中国已经到了必须下狠心全面治假、打假的时候了!





多名唐骏校友称在北大上课拿“西大”博士学位

2010年07月10日02:17新京报

沈玮青

图/CFP

唐骏的“学历门”事件牵出多位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昨天,记者根据一份网上流传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员通讯录”联系到部分学员,其中多人表示,他们曾在北大参加学习班获得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并称西太平洋大学曾向他们出具加州政府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所签发的办学资格证明。

“不是为拿博士而是为学知识”

学员一(学费:10万元 学制:3年 上课地点:北大逸夫楼

学员刘先生拥有多所学校的在职硕士、博士学位,他从来没想到“西太平洋大学”会打乱自己的生活。这两天,他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这让他十分烦恼。刘先生表示,希望这件事尽快结束,“当年读书并不是为了拿博士,而是为了学知识”。

据刘先生介绍,他在2000年左右参加“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在职学习班,当时就是为了不用脱产,还能“练习英语”。他表示,看过加州政府秘书长出具的政府文件以及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颁发的“西太平洋大学学历真实有效”的证明才决定入读。

据悉,“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在职学习班每个星期在北大的逸夫楼上课三天,其中周六、周日全天上课。完成博士学业需要通过14门课的考试,最后还要写博士论文,送到美国给美国的老师过目。经过三年的学习,刘先生于2003年获得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PHD),支付的学费约为10万元。

“我的学历是货真价实的”

学员二(学费:5万元 学制:2.5年 上课地点:北大逸夫楼

学员叶先生也是2000年左右参加的学习班,还是班上的秘书长。

叶先生告诉记者,学习班是在北大上课,还有北大的教授授课。他说,“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习班的老师一半是中国的教授。

据叶先生透露,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教授会定期来中国授课,“他们的讲课很风趣,感觉学到了很多”。叶先生在该学习班读了两年半,拿到了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DBA)。

叶先生向记者提到了“途锦教育集团”,称该机构帮他办的入学手续,并称该机构与学员之间发生了学费上的纠纷。

据悉,学习班刚开始时,叶先生和其他几个学员把所有的学费共7万余元交给了途锦,由途锦转交给美方。途锦因为资金周转问题,留下了一部分学费,使得这些学员在面临论文审查的前期被美方催缴了约1万余元的学费。

后来,叶先生与另外几个学员找途锦理论,获赔了部分学费以及利息共计2万余元,在学习班学费支出为5万元。叶先生说,该机构在遇到周转问题不久后倒闭。

“我学习期间比较认真,获得的博士学历也是通过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叶先生表示,“我的学历是货真价实的”。

“上学没花钱不在乎这个学位”

学员三(学费:0 学制:1.5年 上课地点:北大英杰对外交流中心

学员郭先生是学习班的旁听生。据悉,郭先生以前所在的单位属于“途锦教育集团”下属机构,因此,郭先生没有交学费,以旁听生的身份参加了“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学习。

据郭先生介绍,他从2002年到2003年在北大的英杰对外交流中心上了一年半的课,最后交上博士论文,也拿到了博士学位。他表示,已记不清自己拿到的是哪种学位,“因为当初上学根本没花钱,也就不在乎这个学位”。

对于西太平洋大学是否曾出具加州政府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所签发的办学资格证明,郭先生称自己并不了解。他表示,自己就是觉得有个不花钱上学的机会很不错,至于这个学校是否是“野鸡大学”并不清楚。

■ 最新动态

近百名人学历信息“被修改”

“学历门”事件后,“唐骏”词条已被修改过3次

本报讯 (记者田丛)昨日,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副总裁吴彦鹏表示,唐骏“学历门”事件爆发之后,互动百科上“唐骏”这一词条已被修改过三次,其“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的内容已经被删除。最新版本的词条显示:“唐骏,1962年生于江苏常州;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后留学日本、美国,分获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创建游戏软件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词条中只字未提颁发给他博士学位证明的学校的信息。

吴彦鹏同时透露,近一周之内,有近百位名人的百科词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被修改”,不过,尚不能确定修改者是其本人或经其本人授权。至于具体哪些人的信息修改了,吴彦鹏未予透露,只表示:“大部分被修改的内容都集中在近期较为敏感的求学经历以及所获得学位方面。”

记者注意到,在互动百科上,已经出现了“西毕生”、“团购学历”等热门词汇。

■ 北大说法

北大否认与西太平洋大学合作过

光华管理学院莫舒珺称,像西太平洋大学提供的这种在职课程“含金量不高”,对学生也是不负责的

昨日,记者就“西太平洋大学曾在北大办班”一事向北京大学的多个院系和管理部门求证。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赵为民表示,在外地开会,“不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

北大负责国际交流的国际合作部和负责成人教育的继续教育部,两个部门的值班老师昨日均
表示,北大没有和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有过合作项目。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部主任莫舒珺昨日表示,北大所有的工商管理学课程都是由光华管理学院负责,但从未跟西太平洋大学合作办学。

她表示,北大自2002年起已经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所有的工商管理学博士都是全职攻读,学制四年。期间,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到国外做访问学者,但最终获得的是北大的博士学位,不会只拿国外大学的文凭。

莫舒珺称,像西太平洋大学提供的这种在职课程“含金量不高”,对学生也是不负责的。光华管理学院从未开设过这种课程,也不允许把教室、会议室等租赁给校外机构进行这种授课。

北大英杰对外交流中心一位姓晋的工作人员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专门负责场地预订,根据规定,中心只对与北大各个院系或部门有合作关系的外来企业开放,场地也只能由北大方面出面预订,外面的公司不能单独预订。

她还表示,预订时还需要企业出具公司简介、营业执照副本,办学机构还要出具招生简章,经北大确认无误后才能批准使用场地。

【《北京晚报》报道称,按照名单中的联系方式一一进行联系,接听电话的几位名单成员表示,名单中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培训,其实是在国内进行的。名单上的北京一家公司总经理接受采访时称,名单上的人都是在六七年前通过国内的中介机构进行统一学习后,领取了“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的。而这家美国大学的教学地点,就在北京大学,具体是由中介公司操办的,收费只有5万块钱。不过,当年的这家中介公司早已销声匿迹。】

(原报道载于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1/024617786520s.shtml)


【“我当时找了很多学校,但都需要全脱产学习。但我的工作走不开,后来发现了这个班,只需要周六日上课。”一位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DBA)四期学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但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我们这个班是2000年到2003年,上课地点就在北京大学逸夫楼,学费在当时来讲,也算贵的,三年10万元。”他告诉记者,学员并不需要去加州或者夏威夷。“结课时,大家可以选择到加州领取证书,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原因并未前往。”

(原文载于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0-07-10/638431.shtml)】


上述新闻采访报道,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个与“唐骏造假门”事件有关的大问号:究竟美国“野鸡大学”西太平洋大学当年在中国办班的上课地点是不是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北京大学有没有和西太平洋大学合作过?

上述报道采访的3位西太平洋大学中国学员,一致说西太平洋大学在中国的上课地点是在北京大学(北大逸夫楼和北大英杰对外交流中心)。但是,北京大学官方代表却非常明确地指出,北京大学从来“没有和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有过合作项目”,“也不允许把教室、会议室等租赁给校外机构进行这种授课”。

关于西太平洋大学在中国办班的上课地点,为什么“学员”与北大的说法完全相反?究竟是“学员”在说谎还是北京大学在说谎?为什么要说谎?在谎话连篇的中国大地,广大网民究竟该相信谁?另外,“北大没有和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有过合作项目”的话,可信吗?



http://www.mypm.net/training/show_member_info.asp?ID=1034

锦途教育集团的介绍

[企业信息]
名 称: 北京途锦教育集团

城 市: 北京
类 别: 培训企业
业 务: 管理等培训
联 系 人: 张老师
电 话: 010-82511820-24 82511831-33(总机)
传 真: 010-82512885
网 址: www.topgem.com.cn
邮 件: tgservice@topgem.com.cn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A座29层2909-11#
[企业介绍]

北京途锦教育集团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育机构之一。它由北京途锦高科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途锦学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北京经理人学院、北京博智广告有限公司、北京途锦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美国教育投资集团等分布于海内外的三十余家公司组成。



  自1997年成立以来,北京途锦教育集团广泛地与众多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了紧密合作。



  主要合作伙伴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福乐顿分院、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等。它已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师资、课程、教育品牌等教育资源,成为课程全、师资力量强、教学品质高、服务规范的专业机构。

北京途锦教育集团提供的教育服务包括从工商管理博士(DBA)研究生课程、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课程本科、专升本、专科等教育培训学习的所有阶段。
 
 
当前中国,医院,学校本质上是企业单位,按着“产业”的模式去经营,也只能这样。
 
凤凰网资讯 > 大陆 > 方舟子炮轰打工皇帝唐骏造假 > 正文

唐骏学历门续:西太平洋大学收费5万北大校内授课

2010年07月08日 16:39 北京晚报

共有评论33条

在“打工皇帝”唐骏的“西太平洋大学”学历被质疑的同时,两份人员迥然不同的唐骏校友名单也出现在网上。记者对这两份名单进行了核实,发现网上流传甚广的名单疑似山寨版,而另一份小范围传播的名单中,已有部分当事人承认,他们花了5万,在北大读了两年,获得了西太平洋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

假名单 杜撰上百“校友”

真名单 交五万全凭中介操办

“来看看这些唐骏的校友们!”“这些人就是现实版的方鸿渐!”7月7日中午,一份“唐骏西太平洋大学校友名单”出现在网上,涉及人数过百。发布者称,名单中的人都曾在唐骏领取过博士学位的西太平洋大学就读,并领取了博士学位,而其手段也是花钱购买。

不过这份名单的真实性并没有被证实。记者遵循该名单进行求证,其中多数人已无法根据名单中的单位找到,而联系上的数人,也表示对“西太平洋大学”毫不知情,甚至没有听说过“唐骏”,纷纷表示“被校友”。

“西太平洋大学?听都没听说过,真没想到能跟名人当上校友,哈哈。”名单上的北京中创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表示,自己也从未出国留学。而在研究了这份名单后,他表示很有可能是自己2005年在政法大学参加学历考试培训的资料被泄露。因为名单有不少名字他都有印象,都是当时的同学。

“我们员工的资料在网站上都是公开的,可能有人冒用我们的资料。” 对于有员工上榜“西太平洋大学校友”,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本单位员工肯定没人参与类似学位培训。

真名单 交五万全凭中介操办

不过,在较小范围内传播的一份“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学员通讯录”,则证实这家疑似“野鸡大学”确实曾在国内发放了至少数十张博士学位。

这份通讯录中,共有两个班52名学生。包括通讯地址、手机等资料一应俱全,而其中多数人都是知名企业的高管乃至总裁。

记者按照名单中的联系方式一一进行联系,多数电话号码已关机或转入秘书台。而接听电话的几位名单成员则表示,名单中所谓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培训,其实是在国内进行的。

“你可以说这是家在美国规模很小、没有名气的大学,但你说学校是假的,就不是事实了。”叶军,名单中职务为北京招润投资公司总经理,他表示确实存在“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虽然记不清“具体是哪年上的学”,但名单中的众人,都是在六七年前通过国内的中介机构进行统一学习后,领取了“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却是事实。“当时班里只有几个人没有毕业,其他人都毕业了。”

而这家美国大学的教学地点,叶军表示就在北京大学内:“都是中介公司操办的,收费只有几万块钱,国外的教授来北京授课。”

叶军表示,由于教学期间中介机构与大学间发生了财务纠纷,教学曾险些中止,但由于学员都是“有些钱的人”,因此在众人的努力下,教学最终持续了两年,学费共花费不到五万元。

对于博士学位的论文考核,叶军表示学校并未硬性要求学员要到美国考核,只有极少数学员借此机会去了趟美国,而自己并未参与。当年的中介公司早已销声匿迹,他只记得其负责人姓“郭”。得到博士学位后,不少外地学员还借此机会将户口迁入北京:“你说学位要是假的,这能行吗?”

对于这样的说法,方舟子曾在博客中讥笑:“美国名牌大学不是中国名牌大学,不会允许你‘在职读博’,靠糊弄出一个‘成功’或一篇论文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那是卖文凭的野鸡大学的做法。”

“野鸡大学” 尚待权威认证

据维基百科资料记载,西太平洋大学创立后,没得到过任何美国教育部门认可的机构所授予的认证,其颁发的学位和成绩也得不到商业雇主或其他机构的承认。

“当时我们的手续做得很全,肯定没问题。”叶军表示,虽然西太平洋大学名气不大,但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唐骏学历门发生后,有网友还爆出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禹晋永等也曾在“西太平洋大学”就读。禹晋永则在微博上贴出了两张中国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的相关证明,该证明显示,美国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系美国加州政府教育局批准,并经加州私立高中后教育和职业教育局认可的私立高等院校,具有颁发工商管理专业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资格。在两张证明的最后,分别注明了有效期为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和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

截至记者发稿,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处尚未对该证明的具体情况作出回应。



在屁民看来,这不是某个把人的问题,而是系统问题了。麻烦的不是这些名人,而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学校和机构了,比如北京大学,驻洛杉矶总领事馆,等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