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当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的苏联人写的《延安日记》,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期间与日本驻华司令部保持秘密联系等内容,屁民震惊,不知是真是假,请各位明鉴。
资料来源:百度
http://hi.baidu.com/%BF%EC%BA%B2%CC%C3/blog/item/70544c2a71912391023bf64d.html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毛共同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毛共的整风运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毛共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毛共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
2009-09-19 22:21
第561页:"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的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里。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第563页:"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人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所称的"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岗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之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以下为此书节选:
1942年6月7日
只要敌人(日军)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1942年6月10日
中共领导在表面上看来是铁板一块,实际上内部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1942年6月15日
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
1942年7月9日
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作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1942年9月
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援是不多的,并且完全靠土地政策。对群众的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也很简单。
……
军队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残余。我认识一个司令员,他有两个很年轻的老婆,几乎还是小姑娘。但是,看起来谁也没有对此感到气愤。
……
八路军同敌人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在占领地区过冬了。而八路军部队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
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八路军主要关心的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是对着他们的;战斗行动有朝一日也是要针对他们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也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
-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什么国际主义的政策,跟-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忧伤,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1942年10月22日
-利用表面上正确的分析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以掩饰其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提出来了。
1942年10月25日
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
(毛)是反对抗日统一战线的,是反对调整同重庆政府的关系的。-的立场削弱了对侵略者的抵抗,分散了力量。
反对国民党的宣传一直在特区进行着,原因就在于此。
所有这些情况,使人们对新四军的悲惨结局以及国共之间的一直不和,有了新的看法。
……
延安用种种借口来拒绝国民党的建议。蒋介石7月14日所提出的与-会晤的建议,实际上已被拒绝。
在军事问题上,-及其随从主张“保存实力”的战术,这意味着削减战斗行动。
1942年10月30日
每个人都在死记硬背党的文件,一个劲儿地进行自我批评,而这种自我批评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1942年11月11日
整风的目的说的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实际上,-派利用整风来压制中共领导内一切不同意他们政策的那些人。
1942年11月29日
我无意中在李克农处看到了一份《秘密会社工作须知》,……秘密会社网,一直伸展到国外,华侨也有入会的。
康生利用这些组织搞恐怖活动、搞分裂和间谍活动。秘密会社有严格的纪律,违者几乎都被处死。
……
他(李克农)在延安过着不露面的生活,往往在夜间召开秘密会议,进行审讯。
……
康生在其部属的帮助下,监视党和军队所有重要的领导人,而且充分利用服务人员当他的密探。
"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
共产国际联络员日记揭密:中共是这样抗日的
《延安日记》的作者彼得.弗拉季米洛夫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共的联络员兼塔斯社随军记者,于1942年5月-1945年11月,由斯大林派驻延安,他有权利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直接发送苏共和中共领导人之间的电报,他以日记的形式生动详实的记录了他在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见闻,揭示了中共与苏共的血缘联系,和中共对日对蒋的策略方针。虽然限于他本人的见闻有片面局限性,更由于他共产思想意识形态的所限亦有不可取之处,但作为当时历史的亲历者某些方面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从该书中节选部分精彩片段供大家赏析:
影印版的第29页:"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可是,康生代表中共领导向我保证,中共军队决心对日作战。中共其他官员也向我做这样的保证。这只是随便说说呢,还是在搞两面派?还是说,搞两面派已经成为政策了?"
第26页:1942年6月7日"八路军不是主动开展军事行动来制止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而只限于有气无力地打局部的防御战。只要敌人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第 36页:1942年7月9日"八路军的队伍(当然还有新四军),早已停止了对侵略者的主动出击和反击。尽管疯狂的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南部发动猛烈攻势,日本还威胁要进犯苏联,这种情况至今依然没有改变。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做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渡过了黄河。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些明显的分裂活动危害中国人民反对侵略者的解放运动,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牺牲,并造成与国民党发生军事冲突。"
第69页:1942年9月"八路军同敌人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准备在占领地区过冬了(我们绕过了这些地方)。八路军部队却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第70页:"反对侵略者的战争,显然打的是被动仗。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莫斯科屡次要求中共领导采用一切办法使日本无法发动反苏战争进行准备,但这都被当成了耳旁风。延安的政策依然如故-缩减八路军正规部队的作战规模。看得出来,八路军主要关心的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是对着他们的:战斗行动有朝一日也是要这对他们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第71页:"-的原则是:进行这次战争为的是保存他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消灭敌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对敌人放松抵抗和让出更多的地方。几年来无所事事,使中共的武装力量蜕化了。纪律松弛,开小差的多了。士兵不爱护武器,部队和团、营本部的训练不组织了。部队之间的协作不组织了。军官们打扑克,聊天,当着农民的面发布作战命令。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要是日本人打败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政权被消灭了,八路军部队立即就钻进这个地区。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缩,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第76页:"一比较材料就令人十分沮丧。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第102页:1943年1月"-一心想要打内战。他完全不顾当前的政治形势,一直在人为地加速事态的发展。"
第103页:1943年1月29日"解放区出现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中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怪现象。它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到处都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柴陵,远在后方的步兵第120师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货物都是由沦陷区仓库直接供应的。在第120师师部里,讨论的中心不是战斗任务、作战和其他军事问题,而是怎么做买卖和赚钱。这一切都是奉命行事的。;例如,已严令八路军和新四军个部队不得对日本人采取任何有利的作战活动。一句话,就是不准打仗,遭到攻击就往后撤,有可能就休战。"
第265页:"中共领导听到蒋军在河南和湖南战败的消息非常高兴。这是上天赐给-的一份礼物。他与美国人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他未来的内战对手正在被削弱。"
第307页:1944年10月14日"中国的分裂是日军获胜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是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问题。-认为敌人的胜利是削弱蒋介石力量的一个因素。不论是军事上的失利,还是反法西斯斗争这样的因素,都不能使中共主席放弃他的分裂政策。这种分裂是中国不祥的现实。而且这种分裂显然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分裂民族统一抗日的政策无异于为日本增加了几十个打中国的师。-认为,只要蒋介石在前方打胜仗,他的政策就受到威胁。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削弱蒋介石,这就是中共领导所采取的政策的实质。让日军占领中国土地、烧毁中国城市去吧!-自称是共产党员。可是,难道一个共产党员能促使别人占领自己的国土。劫掠自己国家的财富吗?!他并不希望组成紧密团结的抗日统一战线。他明知这是一支有生力量,但是宁愿让蒋介石一方去与日军及伪军作战。他自己的抵抗不过就是打打游击而已。"
第561页:"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的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里。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第563页:"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人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所称的"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岗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之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资料来源:百度
http://hi.baidu.com/%BF%EC%BA%B2%CC%C3/blog/item/70544c2a71912391023bf64d.html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毛共同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毛共的整风运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毛共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毛共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
2009-09-19 22:21
第561页:"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的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里。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第563页:"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人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所称的"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岗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之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以下为此书节选:
1942年6月7日
只要敌人(日军)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1942年6月10日
中共领导在表面上看来是铁板一块,实际上内部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1942年6月15日
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
1942年7月9日
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作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1942年9月
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援是不多的,并且完全靠土地政策。对群众的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也很简单。
……
军队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残余。我认识一个司令员,他有两个很年轻的老婆,几乎还是小姑娘。但是,看起来谁也没有对此感到气愤。
……
八路军同敌人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在占领地区过冬了。而八路军部队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
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
八路军主要关心的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是对着他们的;战斗行动有朝一日也是要针对他们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也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
-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什么国际主义的政策,跟-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忧伤,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1942年10月22日
-利用表面上正确的分析和共产国际的建议,以掩饰其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反对国民党的口号提出来了。
1942年10月25日
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
(毛)是反对抗日统一战线的,是反对调整同重庆政府的关系的。-的立场削弱了对侵略者的抵抗,分散了力量。
反对国民党的宣传一直在特区进行着,原因就在于此。
所有这些情况,使人们对新四军的悲惨结局以及国共之间的一直不和,有了新的看法。
……
延安用种种借口来拒绝国民党的建议。蒋介石7月14日所提出的与-会晤的建议,实际上已被拒绝。
在军事问题上,-及其随从主张“保存实力”的战术,这意味着削减战斗行动。
1942年10月30日
每个人都在死记硬背党的文件,一个劲儿地进行自我批评,而这种自我批评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1942年11月11日
整风的目的说的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实际上,-派利用整风来压制中共领导内一切不同意他们政策的那些人。
1942年11月29日
我无意中在李克农处看到了一份《秘密会社工作须知》,……秘密会社网,一直伸展到国外,华侨也有入会的。
康生利用这些组织搞恐怖活动、搞分裂和间谍活动。秘密会社有严格的纪律,违者几乎都被处死。
……
他(李克农)在延安过着不露面的生活,往往在夜间召开秘密会议,进行审讯。
……
康生在其部属的帮助下,监视党和军队所有重要的领导人,而且充分利用服务人员当他的密探。
"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
共产国际联络员日记揭密:中共是这样抗日的
《延安日记》的作者彼得.弗拉季米洛夫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共的联络员兼塔斯社随军记者,于1942年5月-1945年11月,由斯大林派驻延安,他有权利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直接发送苏共和中共领导人之间的电报,他以日记的形式生动详实的记录了他在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见闻,揭示了中共与苏共的血缘联系,和中共对日对蒋的策略方针。虽然限于他本人的见闻有片面局限性,更由于他共产思想意识形态的所限亦有不可取之处,但作为当时历史的亲历者某些方面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从该书中节选部分精彩片段供大家赏析:
影印版的第29页:"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东京的人感到多么高兴呀!可是,康生代表中共领导向我保证,中共军队决心对日作战。中共其他官员也向我做这样的保证。这只是随便说说呢,还是在搞两面派?还是说,搞两面派已经成为政策了?"
第26页:1942年6月7日"八路军不是主动开展军事行动来制止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而只限于有气无力地打局部的防御战。只要敌人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第 36页:1942年7月9日"八路军的队伍(当然还有新四军),早已停止了对侵略者的主动出击和反击。尽管疯狂的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南部发动猛烈攻势,日本还威胁要进犯苏联,这种情况至今依然没有改变。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做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渡过了黄河。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些明显的分裂活动危害中国人民反对侵略者的解放运动,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牺牲,并造成与国民党发生军事冲突。"
第69页:1942年9月"八路军同敌人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准备在占领地区过冬了(我们绕过了这些地方)。八路军部队却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第70页:"反对侵略者的战争,显然打的是被动仗。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莫斯科屡次要求中共领导采用一切办法使日本无法发动反苏战争进行准备,但这都被当成了耳旁风。延安的政策依然如故-缩减八路军正规部队的作战规模。看得出来,八路军主要关心的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是对着他们的:战斗行动有朝一日也是要这对他们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第71页:"-的原则是:进行这次战争为的是保存他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消灭敌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对敌人放松抵抗和让出更多的地方。几年来无所事事,使中共的武装力量蜕化了。纪律松弛,开小差的多了。士兵不爱护武器,部队和团、营本部的训练不组织了。部队之间的协作不组织了。军官们打扑克,聊天,当着农民的面发布作战命令。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特区的前线和边界都很容易通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是要在真正的困难中加进虚构的困难。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要是日本人打败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政权被消灭了,八路军部队立即就钻进这个地区。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缩,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第76页:"一比较材料就令人十分沮丧。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第102页:1943年1月"-一心想要打内战。他完全不顾当前的政治形势,一直在人为地加速事态的发展。"
第103页:1943年1月29日"解放区出现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中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怪现象。它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到处都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柴陵,远在后方的步兵第120师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货物都是由沦陷区仓库直接供应的。在第120师师部里,讨论的中心不是战斗任务、作战和其他军事问题,而是怎么做买卖和赚钱。这一切都是奉命行事的。;例如,已严令八路军和新四军个部队不得对日本人采取任何有利的作战活动。一句话,就是不准打仗,遭到攻击就往后撤,有可能就休战。"
第265页:"中共领导听到蒋军在河南和湖南战败的消息非常高兴。这是上天赐给-的一份礼物。他与美国人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他未来的内战对手正在被削弱。"
第307页:1944年10月14日"中国的分裂是日军获胜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是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问题。-认为敌人的胜利是削弱蒋介石力量的一个因素。不论是军事上的失利,还是反法西斯斗争这样的因素,都不能使中共主席放弃他的分裂政策。这种分裂是中国不祥的现实。而且这种分裂显然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分裂民族统一抗日的政策无异于为日本增加了几十个打中国的师。-认为,只要蒋介石在前方打胜仗,他的政策就受到威胁。因此,无论如何也要削弱蒋介石,这就是中共领导所采取的政策的实质。让日军占领中国土地、烧毁中国城市去吧!-自称是共产党员。可是,难道一个共产党员能促使别人占领自己的国土。劫掠自己国家的财富吗?!他并不希望组成紧密团结的抗日统一战线。他明知这是一支有生力量,但是宁愿让蒋介石一方去与日军及伪军作战。他自己的抵抗不过就是打打游击而已。"
第561页:"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的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里。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第563页:"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人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所称的"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岗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之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