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龙应台《北大演讲》是小打小闹还是大江大海

FreeWorld

封禁用户
注册
2010-08-15
消息
372
荣誉分数
14
声望点数
0
龙应台------美丽的梦
-------评女作家龙应台北大演讲
龙----应-----台-----这是一个极其个性的名字。一本《一九四九,大江大海》在亚城中国城(ChinaTown)书店的架上摆了些日子。以前也看过她写的与儿子安德烈的通信。写得不错,很有慈母心情。
文若其人。八月,翻开第一张发红的日历,龙应台受邀来到北京大学演讲。
场面轰动,有对联为证:
上联:龙应台大江大海
下联:易中天小打小闹
北大的讲坛,何其了得!世界上最能砍的李敖讲过,名人连战也讲过,美国几个总统,很多世界级大师讲过。但是,敢“断”龙脉的没有,敢搭这根敏感神经的也没有。龙应台就敢,就能!龙应台,“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和企图”,明示其心,娓娓讲述美丽岛的故事和她的民主自由的梦想。我由衷的欢呼致意,希望这是一个当局言论管制放松的信号,这是一张当局释放宽容的笑脸!一场雪化,春天真的会来吗?未必。不来,不仅需要等待,更需要《呐喊》。特别是让中国人听到类似龙应台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柔韧,又长久的有关人性与理性的声音。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弦外之音,既不是易中天挂在嘴上的邓小平理论,也不是龙应台梦中的美丽岛。这是第三种声音:一个住在美国并将埋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常识与良知的梦。请不要理解为我替谁说话。(如果那位网友对我的感悟有误解,我在此先致以歉意,还不够,就让我文章在你的视频里不知不觉地光荣屏蔽。只不过手指一点,我就消失,不留一点痕迹。)
我把前面的对联改一下:
上联:一中天大江大海,
下联:美丽岛小打小闹,
一,民族问题-----一中天大江大海
“飞弹对着台湾,我还有中国梦吗?”龙应台的开场白何其精彩!(猜一猜,有多少人鼓掌。)
问的好!飞弹就是龙应台说的美丽岛上中国梦碎的关键。那末我要问一句,中国解除了东南沿海甚至全部国防岂不更好?谁希望如此?是刚刚离开的殖民者?是外海游弋演习的航空母舰的主人吗?中国曾经被解除武装的历史远吗?飞弹的存在,绝不是为了剥夺中国人的民生权利,也不是为了夺走中国国土上的和平富裕。飞弹绝不只是岛屿问题,而是大海和大洋的问题;岛屿又那里只是民主富裕问题,分明是列强与中华民族博弈的续集!黄炎子孙,为中国的主权独立,从来都没有含糊过,何况今天!远的不说,从国父孙中山同盟会“驱除鞑虏”开始,到国共两党抗日救亡,多少血泪流尽,为了那海棠的版图!赶走了日寇,内战的狼烟漫卷。蒋公败走台湾,泽东雄鸡一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国共两党的恩怨与本文无关。我要说的是,恰恰是国民党失去了政权,这些飞弹才客观上在大东南海域撑起了保护伞。不然,日裔李氏和为钱不顾廉耻又毫无战略眼光的阿扁,早把美丽岛掏空卖尽了。这一点,听龙应台演讲的北京学子有点冤,自己家为自己家人买了单,家人完全不领情。也难怪,台湾省下的钱,一半进了军购贪官的腰包,一半被洋老拐跑。其实,中国人大可不必为飞弹操心。“只使龙城飞将在”,美丽岛就成不了日本的殖民地,也不会变成美国的夏威夷。只要没有外敌的来犯与干扰,飞弹如何会打出去?就是中国现在执政的政两个政党都下了台,这都不是问题。国共两党的恩怨缠绵,你争我夺,争夺的是执政权或叫管辖权。但中华民族与侵略者那是不共戴天!这,就叫血浓于水!如果还不明白,那是书读得太多,把简单的历史读复杂了。(美国关于中国的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书,会怎样写,怎样教?尤其是对朝,对越等等,应该与大陆和台湾一样,难以秉笔直书,不偏不倚吧)。
岛上部分仁人志士想独立建国,理念也罢,抄弄也罢,人各有志。但是,别说国民党与半数以上的台湾人不同意,就是建,依孤悬之地,岂能立足兴邦?到头来,不过是列强殖民的对象,大国博弈的祭品。同样,中国任何党派,无论在哪里执政,也不能违背一个民族的意愿,同意台湾的主权与中国脱离。即使有人想,也不敢。因为,除了美丽岛的梦,还有青藏高原的梦,新疆大漠的梦等等。有时候,我非常庆幸两岸现状如此这般。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的最典型的诠释。这也让我看到了中国未来一副现代的美丽图景。第一,在错综复杂又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适当保留缓冲地带,可以为冲突的各方赢得理智决策的时间。这一点,可能美国更需要,因为美国的决策有时间程序问题。第二,对中国海峡两岸来说是双赢的格局。台岛可据其独特的地位,对外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发展,对内不断完善国父确立的法律制度,为两千三百万人民造福一个美丽家园。第三,共产党执政了六十年,至今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岛屿如走向成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好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发展这块试验田,中国人也许会更早找到消灭封建残余,根除贪污腐败的有效途径。看看两岸的交流和发展,不是前景可期吗?正所谓一中大江大海是也。第四,不战而驱人兵。谁说美丽岛就不能影响甚至同化全中国?如果美丽岛的实践能赢得全中国人的认同,岛屿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去带动和影响整个中华民族。问题是,天将降大任,无世人“劳其筋骨”担也!哀哉,世道!
古人云,失节事大。民族的事就是大节,失了就是罪人。李登辉比汪精卫如何?“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少年英雄,倾国权贵,一朝失节,千载骂名。
我非常敬重美丽岛的英雄,我非常敬仰龙应台女士。我尤其喜欢余光中这个名字和那首“海棠血泪”的歌。美丽岛的英雄,当然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将为英雄们木鱼架沙,白水斋饭,祝他们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文明与进步的史册,祝美丽岛成为中华民族当代文明与进步的伟大摇篮,成为当代中国令人向往的绿色圣地延安!与其说大陆政府希望的美丽岛的回归,不如说中国人民更需要美丽岛精神的启迪。但是,这需要的是中国人的心里放进雄鸡的版图,更有人肩负起民族的大任,前赴后继。而这一切就是一中的大江大海!美丽岛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大江大海里,会卷更大的潮。离开了大江大海,背离自己的家园,恐龙将被驯服。看看《驯龙记》吧,那是美国人的理想!
二,民主问题-----美梦难圆永远难圆
龙应台的梦是要看“大陆十二亿怎样对待二千三百万”,要看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怎样对它的少数,以及怎样对待精神病人,鳏寡孤独。。。”。而且,她的价值观是判断人类大社区是非的基座。(如果我的表达不对,是我愚钝。人类会有这样的充满自由,民主和幸福的大社区吗?这与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有何区别?)如果她在与儿子的信中说这些话,我会认为是一个母亲对下一代向善的教诲。但是,面对北大的“安德汉”宣讲,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他们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结论。面对那些饱受远大理想折磨的心灵,再多民主自由的画饼也没用。民主自由美好吗,不一定。因为任何民主都是少数对多数实施管理的制度。是制度就有优点和缺点,是制度就必须不断完善。就拿台湾来说,政党的轮换也不能改变少数管制多数的事实。红衫军百万,拿不下阿扁一人。任期到了,必须走人。阿扁可以嘲笑红杉的民主,却奈何不了法律制度。古今中外,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不是如此?大陆的问题,不就是所谓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养出了太多太多的公仆管理人员吗?可见,用少数与多数来划分两岸的人群,说十二亿比两千三百万,不靠谱,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人类社会走向哪里,没人知道,因为圣经只是叙说了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上帝怎样创造这个世界的故事。人类越来越受自然的法则制裁,同时也越来越被人类自己制定的法律约束。但是不变的种族与贫富的差异将永远存在。所以任何文明价值的理论基座就不能超越种族和国度,是非的标准就不能回避发展不平衡,贫富永远存在这些话题。圣经不能,龙应台也不能。否则,既然民主了,自由了,幸福了,美国造那么多军火干吗?在世界各地驻军干吗?在伊拉克杀人放火为啥?因为民主的与不民主的制度都需要强大的国家来保护,有了国家的独立,法律给与的自由才可能追求。
二战以后,美国逐渐成了世界的主宰。在大国博弈的对局上,美国的回答从未犹豫,那就是先大棒,再疗伤。这是民族的生存空间问题,更是一个贫富资源争夺的问题。难道这是某某党的事吗?是民主自由的基座能说明白的吗?如是,何来的那么多原子弹,导弹氢弹?何来那么多战争?
有两件让人心痛的事,我又不自觉地提起。一件是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炸掉了中国大使馆,一件是一架美国军用飞机无端地落在中国土地。而中国政府对屈辱的容忍令国人惊讶。为什么?国力太差。反过来,要是美国大使馆被炸,美国特战队早就派出了。要是外国军用机落上美国领土,美国还不闹翻天?伊拉克战争就是例子。萨达姆不服,结果被美军从伊拉克地道里挖出来了不是?
时势造英雄,中国现在是等待和培养英雄的时代。时代会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送来这样的奇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民族,民生全解决,“一撙还泪江月!”(戏说而已)
结束的时候,让我引用后蜀宋初花蕊夫人(蜀中四才女之一)这样一首诗:
君王城头树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卸甲,
竟无一个是男儿!
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我愿我的祖国永远不会出现诗里叙述的那一幕。于是,我期待,我欢迎,我祝福,中国真的崛起(台湾做榜样)。尽管会有代价,尽管我生活的美国及其伙伴不一定高兴,甚至还会竭尽全力阻止。
(扫地贫僧----八月十五日与亚城)
 
刘仰:大江大海的妇人之见

作者:刘仰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年份。由于同西元1949年正好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一个甲子,因此,去年不少文化上的事情,都与60年前有关。去年下半年,我偶尔风闻台湾出了一本书,叫做《大江大海1949》,有台湾朋友推荐一定要看看,我没当回事。后来在北京,几次听人说起这本书。其中一个文化人,写文章习惯性堆砌大量术语和自创新词,在一次交谈中也拿这本书说事。在针对西元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业时,这位文化人引用那本“大江大海”说,要从失败者的立场来看1949。他并且说,从个人遭遇上看,没有失败者和胜利者,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由于当时本人没见过这本书,不便说什么,但听着这番话,总是觉得很不舒服。最近,另一位热心的朋友使我见到了这本书。
该书的作者是龙应台,台湾比较著名的一个女作家。我在该书中得知,从西元2008年起,她就进入“闭关”状态,全力以赴地写作此书,似乎就是为了赶上从西元1949到2009这个甲子周期的末班车。应该说,从出版策划上,这个目的达到了,该书终于在西元2009下半年面市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结合了龙应台本人父母辈的家庭经历,以及一批台湾名人父辈及个人经历,描述西元1949年渡过大江大海的人们。写得很细节化,很微观化。看完此书,我只能说,龙应台对于西元1949年那段历史的认识,真正体现了妇人之见。尽管她力图显得大气,显得全景式描述,但骨子里依然是妇人之见。我在此书中感受到作者的一个心态,她并没有直接描述出来,但是,转弯抹角,花了很多的笔墨,这个潜在的心态,其实是很明显的。
这本书的书名上有“1949”,我在前文提到,书中的“主要”内容是西元1949年渡过大江大海的人们,敏感一点的读者就会问,那么“次要”内容是什么呢?次要内容是西元1945年。1945年有什么内容?德国战败,日本战败。因此,作者的这本书的确都站在战败者的立场。但是,作者没觉得这样的“合并同类项”有点不妥吗?作者真的认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与德国纳粹的失败,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是一样的吗?在我看来,作者为了达到其他目的,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什么是作者的其他目的?我们只要看看作者针对德国战败、日本战败所树立的对立面就知道了。
战败国的对立面就是战胜国。理智一点的人都会知道,德国作为战败国,它的对立面是整个盟国,包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等。日本作为战败国也一样,它的对立面也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等。但是,作者在描述这两个战败国时,非常刻意地挑选了对立面战胜国中的某一个国家。具体点说,作者描写德国战败,不说美国和英国等战胜国,只说前苏联这个对立面;作者描写日本战败,也很少说美国等战胜国,更多只说中国这个对立面。由此,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在模糊战败、战胜的界限时,在模糊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时,是有极为明确的选择性的。举例来说,她描写一个德国士兵值得同情的个人遭遇,其对立面是前苏联的“野蛮”或“非人道”;她描写一个值得同情的日本士兵时,其对立面是中国的“落后”和“愚昧”。因此,我想问一下作者,她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模糊战胜与战败的意义,模糊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为何不把美国、英国也一起拖进来,而只强调德国对前苏联,日本对中国?我知道她不会回答,我就替作者回答了,因为,那是作者头脑中冷战意识的延续。她不太好意思彻底颠倒战胜和战败,但为了冷战意识,作者只好将冷战的价值判断与二战战胜、战败调和一下,从而强调前苏联对德国、中国对日本战胜战败都没有意义的主张。缺乏头脑的人,也许在作者营造的人道主义、个人遭遇等悲天悯人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她的观念。但是,跳开作者预设的陷阱,我们只要问一下,作者如此处心积虑地模糊战胜与战败、正义与非正义,美国、英国、法国答应吗?肯定不答应。所以作者在干这件“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只好尽量不涉及美国、英国等战胜国。
那么,龙应台真的是要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翻案吗?她没那个勇气,也没那个胆量。她真正的目的,是要说西元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个战败方,也就是国民党。这是作者一个极为拙劣的逻辑关系和类比手法:为了说明1949年共产党、国民党战胜战败没有意义,她便要说1945年德国、日本的战胜战败没有意义。但是,德国、日本的战胜战败并不能完全否定,她便为德国、日本挑选了特殊的对手,而不涉及其他对手,而这个挑选的价值标准就是冷战意识。正好,台湾海峡两边曾经也处于冷战之中。龙应台借助顽固不化的冷战意识完成了自己极为牵强的逻辑关系,我为何说她是妇人之见?不因为她是个女性而产生的性别歧视,而是因为,冷战早已经结束了,她居然还如此念念不忘,还为她不灭的冷战意识,编织如此巨大的一个陷阱,有什么意义吗?
要我说,龙应台费尽心机地做这件事,无非就是一个面子。在描述西元1949年战败一方时,作者所借助的大多不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是当今较为著名的台湾精英,涉及政治、军事、科技、实业、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她本人。作者此举意欲何为?我替她解释一下:西元1949年国民党在军事上战败了,那不算什么,你看,几十年之后,远离了那些军事战败的命运,我们不是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吗?对比一下德国和日本,作者为这两个战败国刻意设置的对立面似乎也同样:对于德国来说,它后来不是比作者为它设置的唯一对手——前苏联,更发达吗?对于日本来说,它后来不是比作者为它设置的唯一对手——中国大陆,更发达吗?因此,作者无非是想说,对于台湾来说,台湾后来不是比大陆更发达吗?所以,战胜战败有什么意义?
然而,龙应台在冷战意识下这个复杂的拐弯抹角,遇到了一个大的问题,她如果早二十年说这番话,似乎还能理直气壮,还能有点底气。但是,如今,在西元2009年还说这样的话,底气已经不足了。我们不说今天的德国与俄罗斯,只说今天的中国与日本,只说当下的大陆与台湾。如今的日本还有多少底气向中国叫板?如今的台湾还有多少底气,对大陆同胞展现自己的“发达”?所以我说,龙应台只是一个放不下的面子问题。她把当初国民党的失败看成一个没有意义的军事失败,但是我们台湾不是还比你们大陆发达吗?然而,进入21世纪,台湾与大陆相比,在经济等多项领域都不再有优势,作者还是想借助台湾曾经的、短暂的“更发达”,来表达台湾今后仍将超越大陆的自我优越心态。所以,我才说她是小家子气的妇人之见。
我也认识一些台湾朋友,我与台湾朋友相处的原则很简单,合得来就多交往,合不来就少来往。这与我对其他人的交往原则是一样的,何必在人与人之间在添设其他的障碍,尤其是冷战的界限?“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大陆与台湾,本来就是兄弟,本来就是一家人,在当今世界环境中,双方更应该看到,兄弟团结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何必再斤斤计较于那些无谓的“面子”?连战先生说得好,大陆与台湾应联合起来,共同去赚世界的钱。龙应台却为了自己那点面子,不惜在地球上飘来荡去,找到一大堆为己所用的个体小故事,为自己陈腐的观点编织了一个可怜的外套。实际上,这个外强中干的面子工程,只能让我觉得作者愈加可怜。但是,我们又何必与这种妇人之见过多计较呢?龙应台似乎还接触过佛教,佛教说要“拿得起、放得下”,什么时候她能真正“放得下”,什么时候她才能超越自己的妇人之见.
 
关键字: 大江大海 龙应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八月烈火】 支持刘仰先生,意由未进的是:对龙应台这种烂人如此评论,太抬举她了!凭她对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仇恨,用文字反击她已不够了!台湾这之烂锅里,只能出她这样的死老鼠! 2010-1-6 18:04:41 3分
【psypsy810】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批判文章!
难得一见,支持作者。 2010-1-6 16:53:18 3分
【qchyd】 与张爱玲一样,龙应台也是一个小小女人。似乎自己都生活在真空中,在所谓的闺阁中蛰伏,偶欠出来卖一下风骚。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苍白也让一部分人怜惜,就象唐僧认不出白骨精一样。 2010-1-6 16:17:41 3分
【天山雪】 就是这类无好坏,善恶的所谓悲天悯人的作家,学者混淆了大众的是非善恶观,造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混乱,颓废,道德的崩溃!!! 2010-1-6 16:12:15 3分
【notecase】 对龙应台这样嫁个白人入了外国藉就自觉高人一等的小资作家,对张爱玲这样与汉奸相爱又顾影自怜的失意作家,必须给予严厉的驳斥,他们卖弄的都是无好坏无对错无正邪的所谓超阶级的小感情,有一定迷惑性,掀开她们迷人的外衣,其奴性与汉奸相让人反胃。揭露她们是必须的.
 
我在网上最烦看到两件事情,一件是某长得一般的跳水冠军和某香港富家子弟的绯闻,Who cares?
另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叫什么龙什么的女人说什么了,Who cares? :D
说实在的,这芙蓉看多了,你心态还得调整得宽容一些。:D
 
我在网上最烦看到两件事情,一件是某长得一般的跳水冠军和某香港富家子弟的绯闻,Who cares?
另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叫什么龙什么的女人说什么了,Who cares? :D
说实在的,这芙蓉看多了,你心态还得调整得宽容一些。:D

hehe,能让北狼烦的,原来就这么两件事:D:D
 
我在网上最烦看到两件事情,一件是某长得一般的跳水冠军和某香港富家子弟的绯闻,Who cares?
另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叫什么龙什么的女人说什么了,Who cares? :D
说实在的,这芙蓉看多了,你心态还得调整得宽容一些。:D


"最烦看到"? "Who cares"? 一边说不care,一边说最烦。:D

加拿大正牌高级工程师的逻辑,确实与众不同。:D

别看你装得不care,可是你的主子没有你装B的技术,你的主子已经利用党的喉舌表示了对龙应台女士的“最烦”。: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