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遭劫持旅游巴士司机:车上人质已全部被杀

忘于江湖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8-07-09
消息
783
荣誉分数
17
声望点数
28
2010年08月23日19:43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据凤凰卫视报道,菲律宾遭劫持旅游巴士司机表示,车上全部人质已经被杀。目前警方正在现场突袭
 
中广网快讯:据凤凰卫视报道,菲律宾马尼拉被劫持旅游大巴现场画面显示,至少有4名人质获救走出大巴车。随后,又有人质被抬出。
 
2010年08月23日19:43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据凤凰卫视报道,菲律宾遭劫持旅游巴士司机表示,车上全部人质已经被杀。目前警方正在现场突袭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香港新闻网报道,23日,最新消息指香港旅游客车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以流血收场,除早前9人获释外,旅游车司机逃生,最新画面显示至少2名人质生还。劫持者已被击毙,尸体挂在车门上。至于其他13名人质,目前仍不清楚具体情况。

http://news.ifeng.com/hongkong/special/feilvbinjiechi/content-2/detail_2010_08/23/2177122_0.shtml
<!--mainContent end-->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香港电台网站最新消息,23日,菲律宾马尼拉康泰旅游车胁持人质事件现场传出多次枪声。据悉,枪手已被击毙。15名人质中最少4人生还。2人遭流弹击中受伤。
  据报道,约于晚上8时40分,有人伏在车门,没有动静。菲律宾传媒报道称,劫持者已被警方击毙,尸体挂在车门上。
  1名香港无线电视工程人员被流弹擦伤。现场消息说,当地围观的1名儿童腰部亦中枪。
  晚上8时25分,旅游车内传出一连串枪声,旅游巴士玻璃窗到处可见弹痕。警员随即后退,有2名特警跳出大巴。
  据悉,该辆客车载有25人,其中22人是香港游客。此前,已有9人陆续被劫匪释放。晚上7点多,该辆遭劫持大巴的1名司机跑下车,安全逃脱。最新消息称,在剩下的15人中,至少有4人自行离开车厢,有人哭喊情绪激动。
  香港特区政府已决定派遣包机,接载被劫持人质的家属到马尼拉。

http://news.sina.com.cn/c/2010-08-23/210020958760.shtml
 
香港旅行团在菲律宾遭挟持事件以悲剧告终。在生死危难关头,往往有人性的光辉流露,也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舍身救人的梁先生,智救孩童的曾护士,他们大智大勇的行为,都将成为港人的骄傲。
丈夫舍身挡子弹
梁太的丈夫在枪林弹雨中,以血肉身躯阻挡子弹,令她得以脱险。“我丈夫死了,”梁太事后接受访问时哽咽地说,“他很勇敢。他从后面冲出去,想阻止枪手杀人,牺牲了自己。”
每每忆及当时的情境,梁太都悲从中来。“其实我很想抱着丈丈一起死,但一想起三个孩子,当时想我们一定留下要至少一个来照顾他们。谁知他真的走了,我很舍不得他,我真的舍不得他。”
“巴士内一直还有枪声,子弹射到我座位附近,到最后还有枪声,几乎只剩下我,他们(警方)又放催泪弹,我真的受不了,”梁太激动地说。“其实我已准备好自己会死,但如果丈夫和我都死了,谁可以照顾小孩?”
梁太念念不忘的三名子女中,两名分别14岁和21岁的女儿罹难,18岁的儿子头部中枪,仍留院接受深切治疗。
梁太的经历感动了港人。很多网民在网上留言,鼓励她努力活下去。有网民写道:“梁太,明白活着比死去更难受,但事情发生了,希望你能够尽快平复自己的心情。人的生命很有价值,比如你丈夫,就是因为他,才可以救回其他生还者。”
女护士大义救“假儿子”
23日白天,枪手在同意释放曾女士和她的两名孩子时,任职九龙医院护士的曾女士情急智生,向枪手示意另一名同团的男童也是她的儿子。枪手准许男孩一起离开巴士。面色沉稳的曾女士带着三个孩子下了车,就这样,成功地从险境中多救出一个年幼的生命。
在电视直播的镜头前,揽着三个孩子的曾女士急步离开,没有回头。但这也成为这位英雄妈妈与自己丈夫的永别,也留下又一段催人动容的故事。
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对她丈夫的罹难致以深切慰问,并对所有死者表示沉痛哀悼。医管局也已派出曾女士的医护同行,到马尼拉提供支援和协助。
有网民称赞曾女士抱着“救得一个就一个”的信念,身陷险境仍冒着生命危险顾念他人,是香港人舍己为人精神的写照。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说,在这次事件中,奋不顾身保护和协助他人的香港市民实在值得表扬;而香港全体市民对被劫持的游客表现出无比关爱,团结互助为香港之心,值得社会肯定。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 class=postcontent>失误1:谈判期间直接拒绝支持者要求

菲警方动作:在谈判期间,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官员与劫持门多萨通了电话,并承诺重新考虑他的案子。但下午6点,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鸣枪一声表示不满。

违反战术守则:在劫持人质事件中,直接拒绝劫持者的要求,激怒对方,属于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失误2:突击行动前没有进行仿真演练

菲警方动作:未见媒体报道菲律宾警方有行动前的模拟演练。

违反战术守则:真实的环境永远充满危险和混乱,但高仿真的模拟训练可以让人在混乱中作出正确的确定。

失误3:营救突击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

菲警方动作:在第一声枪声响起后,10分钟内没有任何实际营救行动。

违反战术守则:前线指挥官应得到充分授权,“如果恐怖分子杀害人质,进攻就立即开始”。
黎刹公园劫持事件剖析:菲律宾警方营救完全失败

特警使用的巨大铁锤,从图中看特警已很疲惫。事实上针对汽车的钢化玻璃,现在最佳的方式是使用定向爆破,而且警方在战术上也出现错误,最多只分为2路展开“砸窗”行动,没有扰乱劫持者的判断。

失误4:营救突击没有进行多路突击

菲警方动作:最多只分为2路展开“砸窗”行动。

违反战术守则:对于陷入困境的劫持者,应该采用多路攻击的方法,扰乱劫持者的判断,迅速突入预定地点。

失误5:没有选择正确的“砸窗”工具

菲警方动作:“砸窗”工具采用普通的平头铁锤,效率低下。

违反战术守则:对于汽车的钢化玻璃,应采用锋利的消防斧或破锄头,当然最快捷的还是爆破。

失误6:没有准备用于夜间作战的器材

菲警方动作:从车窗破口向车内扔荧光棒,准备用作突入后的车内照明。

违反战术守则:警方应该预见到可能需要在晚上采取行动,准备可装在枪械上的战术手电或更高级的夜视器材。
黎刹公园劫持事件剖析:菲律宾警方营救完全失败

特警试图打开自动门,但遭遇失败。后来围绕该门警方还试图用警车拉脱旅游巴士的自动门,也同样失败。这样下来又浪费宝贵的数分钟时间。

失误7:没有对每个营救动作进行验证

菲警方动作:试图用警车拉脱旅游巴士的自动门,但在拖拉的过程中绳子被拉断。

违背战术守则:每一个在营救中采取的动作都应该事先进行相应的试验。

失误8:没准备攀登高处用的简易梯子

菲警方动作:意外打开旅游巴士车后的安全门,却因为安全门距离地面过高,一时找不到方法迅速攀入车内。

违背战术守则:在每一个城市营救行动中,梯子都是必须品。

失误9:突入车内前没有投放失能武器

菲警方动作:第一名特警在以小车为跳板攀入安全门后,马上遭到劫持者枪击,被迫退出车外。

违背战术守则:在突入前,一定要投掷震爆弹、烟雾弹、催泪弹等失能武器,让劫持者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以保护队员安全及行动的成功。

失误10:错失数次绝好“狙杀”时机

菲警方动作:在电视直播中,可见劫持者数次露面,毫无遮掩,其实都是狙击手最佳“猎杀”时机,但菲警狙击手全部错过。

违背战术守则:应对挟持人质事件,首要目的是保证人质性命安全,闪电式进攻是最佳方法之一。在谈判过程中,有机会瞄准劫持者应格杀勿论。

黎刹公园劫持事件剖析:菲律宾警方营救完全失败

这起劫持人质事件,共造成9名香港同胞遇难、多人受伤,相信每一位国人都为此感到难过。但更令人痛心的是,菲律宾警方在行动中业余、拖沓的表现,导致这次营救行动完全失败。对于过半人质遇难的结果,菲律宾警方和政府需要对此负责。


</TD></TR></TBODY><TBODY><TR><TD class="postauthor threadfoot">
gototop.gif
</TD><TD class="threadfootright threadfoot">

</TD></TR></TBODY></TABLE>
 
从菲律宾人质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起,菲律宾国家警察署(PNP)发言人、高级警司克鲁兹就忙得不可开交。克鲁兹是菲律宾国家警察有关人质事件官方新闻的发布者,这几天他的名字频频见诸互联网和世界各国的报端。
  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克鲁兹办公桌对面的电视正现场直播菲律宾参众两院举行的人质事件听证会。在采访期间,工作人员不时进出他的办公室,他的手机不时有来电。克鲁兹不时会指着直播画面给我们介绍听证会的内容。在危机事件事后调查方面,这个国家给人的感觉是开放的。
  尽管克鲁兹言谈存在明显的漏洞,但他给人一种感觉——他不想遮掩什么。基本上,本报记者想了解的情况,他都一一作答,甚少回避。
  “在此,我想再次向人质事件受害者的家属道歉。”在专访的最后,克鲁兹再次表示道歉,他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政府,代表菲律宾警察,他说:“我们接受所有的批评,我们将汲取教训。”
  菲警是否答应枪手要求?
  “我们满足了枪手的要求”
  记者:你能告诉我有关人质事件调查的最新进展吗?
  克鲁兹:自从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维尔佐萨(JesusV erzosa)牵头成立“后危机管理委员会”(PCIM C),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调查。首先,负责外联的部门慰问受害者家属,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我们非常抱歉。调查方面,我们收集了旅游大巴里的一些证物,我们发现了香港人质留下的财物,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证物,包括门多萨用过的两支枪:一支M16自动步枪以及一支45毫米口径的手枪。我们发现,来自一名菲律宾特警的子弹击中了门多萨,验尸发现的子弹证实了这一点。其余的人质都为门多萨所射杀。
  记者:为什么这次人质事件导致了那么多人死亡?
  克鲁兹:在人质事件中,一开始我们相信劫持人质者会释放所有的人质。过了一两个小时,有8名人质获得了自由。我们当时答应了门多萨的大部分要求。当一封来自反贪调查专员梅塞迪塔斯·古特雷兹(MerceditasG uttierez)(编者注:该专员负责调查门多萨所涉案子)的信传到门多萨手中时,情况发生了转变,他的态度大变。他对着手机说:“这是一张废纸,一张废纸!”
  记者:据我了解,这封信中只提到会重新调查门多萨被炒一事,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是这样的吗?
  克鲁兹:对,他最初就是要求重新调查。在收到这封信之前,他通过手机和调查专员古特雷兹(Guttierez)联系,他同意古特雷兹亲自重新调查他的事情。
  记者:是谁把这封信转交给门多萨的?
  克鲁兹:是马尼拉市副市长本人。
  记者:为什么警方不满足门多萨的所有要求?
  克鲁兹:我们满足了他的要求。
  记者:我感觉,警方好像只是说重新调查门多萨的案子,而不是暂时策略性地满足他的要求?
  克鲁兹:在门多萨和梅塞迪塔斯·古特雷兹的谈话中,梅塞迪塔斯·古特雷兹答应他的要求,说:好吧,我给你写这封信,我将重新调查你的案子。在谈话中,门多萨没有表示异议。但当他拿到信件时,他的主意变了。
  记者:他为什么改变主意?
  克鲁兹:因为,他和一些人通过电话。
  记者:和他通话的人是谁?
  克鲁兹:我们在调查这件事,据我所知,和他通话的人包括一些媒体的人,他们在商量,和门多萨通话的人说:“不要接受,不要接受。”之后,门多萨说那封信是“垃圾”。
  记者:你觉得那封信是“垃圾”吗?
  克鲁兹:他们已经谈过了,是门多萨自己改变了主意。
  为什么形势急转直下?
  “司机言行不一受调查”
  记者:过了不久,门多萨的弟弟格雷格里奥被警方带走了。警方为什么要带走他?
  克鲁兹:是的。因为他在添乱。当门多萨看了信件后,说那是“垃圾”时,格雷格里奥告诉门多萨: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他们拿走了我的配枪。事实上,我们是让他返回警察局。
  记者:在外界看来,警方的这一行动导致门多萨情绪发生剧烈变化,诱发了接下来的悲剧。你怎样看?
  克鲁兹:是的,这是诱发悲剧的原因之一。因为,通过旅游大巴里的电视,门多萨看到外面发生的一幕———他的弟弟说:他们(警方)逮捕了我!事实上,警方只是让他离开现场。
  记者:是谁下令带走门多萨的弟弟?
  克鲁兹:是马尼拉市长林雯洛(A lfredoLim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危机处理委员会,他是危机处理委员会的负责人。他让门多萨的弟弟离开。在我看来,这两件事诱发了后面的惨剧。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大巴司机的逃跑。
  记者:大巴司机的逃跑带来什么影响?
  克鲁兹:这个司机跑出去后,说车里所有的人质都被杀了。
  记者:警方怎样处理这个司机?
  克鲁兹:目前仍在调查之中,我们发现,他的言行不一致,我们在调查他。
  记者:对门多萨的弟弟,你们会如何处置?
  克鲁兹:我们起诉了他,目前他处于保释中。目前,我们还不能以谋杀罪指控他。如果调查发现了他的犯罪证据,我们会指控他。
  菲警装备是否不足?
  “有足够的装备,但没弄来”
  记者:你怎样看菲律宾警方在这次人质事件中的表现?
  克鲁兹:我们没有足够的装备。
  记者:这是唯一的问题吗?
  克鲁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问题之一,我们正在进行调查。马尼拉是菲律宾的首都,这里的警察必须拥有最好的装备。
  记者:那为什么说装备不足呢?
  克鲁兹:他们没有时间去取装备。
  记者:这让人无法理解。
  克鲁兹:因为他们不能离开现场,他们随时都得部署在人质事件的现场。(克鲁兹指着电视上议员质询直播说)他们在讨论撤销圣地亚哥·帕斯沃(Santiago Paswal)的职位,他是马尼拉市特警队(SW AT)的负责人,他没能将装备弄到现场。
  记者:这么说,警方其实拥有装备?
  克鲁兹:我们有足够的装备,但他们没有弄到现场。
  记者:可是人质劫持事件持续了11个小时?
  克鲁兹:他们仍然没能弄到装备,目前进行的调查,一部分就是围绕装备问题———为什么装备没有运到现场?
  记者:很多媒体都有这样疑问,为什么警方用很原始的方式敲玻璃?
  克鲁兹:当然,有一些装备我们没有,例如用于爆破玻璃的炸药。
  警方是否误杀人质?
  “确信特警没有打死人质”
  记者:除了上述这些装备的因素,还存在哪些问题?
  克鲁兹:警察缺乏技能,我们需要更多训练。我们训练特警的模式仿照了美国。
  记者:美国的这种训练模式有什么问题?
  克鲁兹:这种模式还不够,我们将调查出现的问题,调查装备问题,我们将调查整个的机制。我们将改变这一切。
  记者:在处置人质的指挥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谁下令发动突击?
  克鲁兹:(指着电视直播)菲律宾马尼拉地区警察总长马格蒂拜下令攻击。他说,他下达了命令,他承担由此而来的全部责任。他现在已经暂时离职。菲律宾总统已经接受他的离职请求。
  记者:有消息称,有的人质被警方的子弹击中死亡,这是真的吗?
  克鲁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特警没有打死人质,因为证据显示了这一点。
  记者:有关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吗?
  克鲁兹:还没有,对枪支的弹道实验正在进行中,需要一些时间。
  记者:那么,你怎么能确信特警没有打死人质?
  克鲁兹:我们检查了旅游大巴里面的弹壳,特别是那些从人质体内发现的子弹,我们相信,特警没有打死人质。200名参与处置人质事件的特警都表示,他们没有打人质。
  为何拖了11个小时?
  “未设最后期限,想和平解决”
  记者:有四名特警指挥官也被解职,是什么原因?
  克鲁兹:他们是特警的指挥官,(指着电视画面说,那就是马格蒂拜)他们在接受调查,看是否犯错。
  记者:我还想再问一下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整个人质事件拖了11个小时?
  克鲁兹:因为我们需要进行谈判,想和平解决,让所有人质都完好无恙。如果这起事件在其他国家发生,警察会给劫持者一个最后期限,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但我们把这个时间延长了。所有的人都盯着看。
  记者:事件持续那么久,门多萨几次出现在大巴门口,为什么菲律宾警方的狙击手没有采取行动?
  克鲁兹: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我们希望他能释放所有的人质。
  怎样看待媒体直播?
  “直播令事件火上浇油”
  记者:这次的人质事件是否已经破坏菲律宾警方的形象?
  克鲁兹:我们的形象已经被破坏。我们存在不足,犯下了错误。我们在进行调查,有的人可能会入狱,有的人会被革职。如果缺乏装备、训练,我们会改进,添置新的装备。
  记者:这两天,菲律宾报纸在讨论媒体在人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你怎样看媒体的所作所为?
  克鲁兹:旅游大巴里有电视,门多萨身边有收音机,有人通过手机告诉门多萨:打开电视,打开电视。因此,门多萨的弟弟被带向警车的镜头也被他看到。在这样的事件中,媒体应该遵守规则。2003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记者居然冲到了士兵前面,后来我们拘捕了所有的记者。记者们问,为什么逮捕我们?因为他们挡了士兵的道。
  记者:这让你们头疼?
  克鲁兹:是的,的确头疼。我们要设立一些规则,不能让媒体靠得太近。
  菲警是否应对事件负责?
  “我们对发生的这一切负责”
  记者:现在似乎全世界媒体都在批评菲律宾警方的表现,你对此有什么反应?
  克鲁兹:菲律宾警察仍然要忠于职守,为国民服务,我们要反思我们的系统,我们的机制。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对我们来说,现在是艰难的时刻,我们会渡过难关。
  记者:你认为,菲律宾警方应该对人质悲剧事件负责吗?
  克鲁兹:是的,我们对所发生的这一切负责。正因为如此,马尼拉地区警察总长已经停职。
  记者:这起事件后,或许很多想来菲律宾旅游的人会担心安全问题,你对此有何回应?
  克鲁兹:这里是安全的,你可以半夜逛街,可以去马尼拉任何地方,马尼拉仍然很安全。这起劫持事件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就像其他地方一样,其他国家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印度孟买有这样的惨案,即使在美国也不例外。
  记者:你想对以后来菲律宾旅游的中国人一些什么建议吗?
  克鲁兹:来菲律宾的中国朋友,请你们随时和警察联系,我们有旅游警察,他们会随时关注你们的安全,我们会随时提供帮忙。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你希望向我们的读者,向人质事件的受害者说些什么吗?
  克鲁兹:这样的悲剧发生,菲律宾政府、菲律宾警察非常难过,我们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我们将改变我们应急机制,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接受所有的批评,我们将汲取教训。在此,我想再次向人质事件受害者的家属道歉。
  验尸发现的子弹证实,来自一名菲律宾特警的子弹击中了门多萨,其余的人质都为门多萨所射杀。
  一开始我们相信劫持人质者会释放所有的人质。
  我们当时答应了门多萨的大部分要求。
  但当他拿到信件时,他的主意变了。
  这个司机跑出去后,说车里所有的人质都被杀了。我们发现,他的言行不一致,我们在调查他。
  ——— 克鲁兹
  我们有足够的装备,但他们没有弄到现场。
  我们将改变我们的应急机制,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接受所有的批评,我们将汲取教训。在此,我想再次向人质事件受害者的家属道歉。
  ——— 克鲁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