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好电影推荐吗

ZT: 看过的最好的解析。。


 Inception就好象是玄幻小说,你必须接受它里面的无数天马行空的设定;但是它是最好的玄幻小说,因为在它的设定下情节无懈可击。所以首先要解释片中提到的所有设定:
  
  
  1.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9. 梦可以嫁接。也就是说A,B进入C的第一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C)之后B可以带A进入B的第二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B)。
  
  设定大致就是这样,下面我们来看情节。
  
  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是leo和他女人的事情。这两个人是梦境世界的先驱者,当年结婚时许诺要一起变老,对于梦境世界的共同追求使得他们在自己身上试验。他们在实验中进入了女人为梦主的第四层梦境。人的第三层梦境世界东西就很少了,第四层更是什么都没有。因为只有两个人实验所以前面几层没留人不能帮他们kick,而由于时间延缓的效应,在现实中入睡一天在第四层就是五十年。所以他们在第四层梦境世界中携手共老,闲暇之时只有随便创造东西玩。五十年之后他们在梦境中老死了。以为他们是服用了加强型药物的,所以双双进入了Limbo迷失域。迷失域中女人贪恋着无时间尽头的厮守就认为这是现实,不想回现实,而leo却想着自己的孩子想回现实。最终说服了女人和他一起卧轨自杀,他也不确定这样就能从limbo脱身,所以自杀前把怀疑一切,尝试一切的想法灌输给了女人,这是他的第一次inception。在迷失域自杀之后,他们回到了现实,可是那个inception的副作用产生了,那就是女人开始怀疑现实其实是梦境,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脱离。于是女人自杀而造成是leo杀的假象,终极目的是想让leo也被处死这样可以一起脱离梦境。可怜leo只能抛弃了孩子们而逃亡国外。而leo的潜意识里面充满了他老婆的影子(就是shade那个角色),只要他再从事设计梦境的工作,那个他妻子模样的影子(代表了他潜意识里的悔恨和对杀死妻子梦境工作的怨恨)就会出来坏事。
  (leo和妻子经历了第四层梦境和limbo两个世界,最明显的证据是在limbo卧轨自杀回到现实时两人都是年轻的,而在第四层梦境两人有老年的样子。)
  
  话说leo在国外随便接盗梦的工作,接到了一个窃取日本大亨情报的工作。这就是开头的枪战戏,也是简单的梦中梦,所以这里只有一般性药物,梦里死了立刻就醒。结果团队的设计师先出错在梦境中穿帮,然后又在现实中出卖了他们。日本人却看重他的能力,反要雇佣他进行inception:让竞争对手公司年轻的掌门人切分自己父亲留下的基业,许诺他可以让他回国看孩子。所以他找了新的设计师小女孩和新的团队。对于inception的计划是在年轻掌门人心中播撒对于父亲的好的印象。leo在讨论中提到说反面的东西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如果年轻掌门人恨父亲的话,反而会把企业做好来证明自己比父亲强。
  
  这次Inception的地点选在悉尼飞往美国的十小时航班上。这对leo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因为他在美国因为谋杀妻子被通缉,而日本人许诺说只要他完成任务就会在飞机上打电话解决这个问题。
  
  一进入年轻掌门人的第一层梦境就出了问题。这个人被其他盗梦专家训练过,梦境虽然是小女孩创造的,但是目标人物的意识会化身武装人员对异常梦境里的人物进攻。更重要的是这次inception要在第三层梦境实行,而leo之前并没有把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给大家说。这时候只有华山一条路完成任务了。印度人留在第一层负责kick,他们进入了第二层的酒店,小帅哥留在第二层负责kick,其余又进入了第三层梦境的雪堡,目的是让年轻掌门人自己见到他们设计出来的父亲而接受想法。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leo的妻子的影子再次出现搅局,开枪击中了年轻掌门人,这时候年轻掌门人没死,只是昏迷,情急之下,小女孩提出把年轻掌门人嫁接入leo的第四层梦境,在那里用‘kick’,加上第三层的电击把年轻掌门人唤醒。于是,小女孩和leo进入leo的第四层梦境,在那里小女孩把年轻掌门人kick回了第三层梦境(同时第三层有人对他的身体电击)。在雪堡深处,年轻掌门人听到了设计中的父亲的最后遗言:I am disappointed that you tried… (意思是我对你极力想试着成为我这样的人很失望),也就是说让他作他自己别管公司。打开保险箱之后他看到的是自己最珍爱的和父亲照片中的纸风车,对父亲愧疚之下自然会实现同样在保险箱中的伪遗嘱分拆公司。到这里inception的任务圆满完成。第三层梦境世界的爆炸kick,第二层的电梯kick,第一层的落水kick同时进行。小女孩,小帅哥,印度人等人成功脱险到第一层。只有日本人死在了第三层梦境世界,所以跳过第四层直接进了迷失域limbo。
  
  与此同时,leo在第四层梦境世界终于狠下心来杀死了妻子的影子,也在争斗中被影子刺中身亡,同样来到了迷失域。在这里他见到了日本人,并且说服他用枪杀死leo然后自杀而双双回到现实。
  (从梦境世界到limbo记忆会不太好使,所以leo说他忘了第一次进迷失域之前和妻子在第四层一起老去的事情,他第二次进迷失域见日本人的时候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来的目的——日本人回不了现实不能实现许诺的让他回家的报酬了。)
  
  至此,leo的心结解开,他的对妻子死去的悔恨因为回忆起了和妻子在第四层梦境世界白头到老的幸福而被冲淡。日本人在飞机上醒来后也兑现了诺言打了电话解除了他的通缉。
  
  最终的结尾是开放性的,陀螺不知道停没停,但也无伤大雅。假如这作为参照的现实的确是梦境的话,那也只不过把六层世界变成七层。如同电影中出现多次的循环封闭上下楼梯一样,电影中的多层世界也不过就是增加了维度的莫比乌斯圈,1到2到3到0到1到2到3到0…….. 如此往复。
  
  如果对我的解释或者其他地方有疑问的话请回帖。我会编辑更新。
  
  补充一下关于老臣的情节。Forger在第一层梦境伪装成富二代老臣,除了套取他和父亲关系的情报之外,还设下了在第二层梦境诬陷老臣的伏笔。第二层里面的老臣是富二代意识里面的老臣的投影(projection),所以如果富二代心里面认为这个老臣是中心的话投影就会表现出忠心的,反之亦然。所以forger在第二层和日本人说他在跟踪老臣的投影根据投影的表现判断富二代有没有上套。这个套的目的是让富二代认为第三层梦境中那些自己意识投影的私人军队是老臣意识中的投影,所谓台词中的让他自己击破自己的意识防卫来完成inception。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网易的解梦手册,那也是我写的,更详细一些,地址是:
  
  http://ent.163.com/s<WBR>pecial/inception6/
 
对这个表也有个疑问,我觉得Limbo不能算作第五层,只能作为一个平行空间,因为你可以从任何一层直接进入Limbo,并从中直接退出到现实。

那段对话是什么?还真没注意:blowzy:

Limbo还是应该算作第五层。因为他们是从第四层进入到Limbo里的,必须要先回到第四层才能一层一层地回到现实。这每一层的kick必须是同步进行,所以要用一段音乐来做提示。因为据Yusuf说,麻药对听觉没有影响。

我还是看了lungao的回帖才知道limbo就是所谓的地狱边缘的灵薄狱,在天主教里是给没受洗的婴儿和耶稣出生前死去好人的归宿。貌似在Limbo里人也会老,但是不会死,所以才更痛苦。Saito在Limbo里看到Cobb时说,我等你很久了。

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的现实?因为Cobb的两个孩子几乎都没有变化,可他离开美国已经很长时间了。小孩子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怎么可能在N年里一个样?我觉得这是导演埋下的伏笔。
 
说实话,就是看这中文解释,也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独立逻辑记忆能力,才能让自己不迷失在这一层套一层的梦的设计中,更糟糕的是,自己的潜意识还在倔强地判断着梦设计师的设计是否合理,累啊:D
 
Limbo还是应该算作第五层。因为他们是从第四层进入到Limbo里的,必须要先回到第四层才能一层一层地回到现实。这每一层的kick必须是同步进行,所以要用一段音乐来做提示。因为据Yusuf说,麻药对听觉没有影响。

我还是看了lungao的回帖才知道limbo就是所谓的地狱边缘的灵薄狱,在天主教里是给没受洗的婴儿和耶稣出生前死去好人的归宿。貌似在Limbo里人也会老,但是不会死,所以才更痛苦。Saito在Limbo里看到Cobb时说,我等你很久了。

为什么说没有真正的现实?因为Cobb的两个孩子几乎都没有变化,可他离开美国已经很长时间了。小孩子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怎么可能在N年里一个样?我觉得这是导演埋下的伏笔。


电影一结束,在电影院我们就问自己为什么孩子还是那么小
不光小孩没有变化,而且小孩在电影里出现的每一次,都拍得特别梦幻,象鬼似的,观众一点也感觉不到孩子的天真活泼及生命的活力
 
人间一日,天上数年啊。。看来你们不打算承认这个假设了。。

电影一结束,在电影院我们就问自己为什么孩子还是那么小
不光小孩没有变化,而且小孩在电影里出现的每一次,都拍得特别梦幻,象鬼似的,观众一点也感觉不到孩子的天真活泼及生命的活力
 
人间一日,天上数年啊。。看来你们不打算承认这个假设了。。
估计尊驾没去看电影吧:rolleyes:
Cobb虽然不能回美国,却也是在人间混事的啊:D
 
看了个EAT PREY LOVE 和AMERICAN,太难看了,是我欣赏不了吧。还4颗星呢。

look like you tasre different from people. and you know what you do not like. but do not know what you like, is that right?
 
look like you tasre different from people. and you know what you do not like. but do not know what you like, is that right?

有点绕,本来就不是深刻的人,喜欢简单浅显的电影。最好朋友婚礼,诺丁山,4个婚礼1个葬礼,拜见岳父大人之类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英国病人也喜欢。ADAM的喜剧基本都看过,BEN Stiller 的喜剧也喜欢。HUGH GRANT 演得基本都看,超喜欢他。

去英国的时候专门去看了诺丁山里的那个旅游小书店,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去意大利的少女喷泉也扔了硬币,几十年了,凭吊了派克和赫本的足迹,多美的俩个人啊,可惜都不在了。看了忠犬八公哭得稀里哗啦,在涩谷车站看到了它的青铜雕塑,手摸到它头的那一刻,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不养狗的人是不懂得。寅次郎生活的那条街也没什么变化,还想去卡萨布兰卡,MAMAMIYA里那个希腊的岛也心知向往。

看到电影里那些我去过的地方总是有种温暖亲切的感觉。
 
Cobb spins his top to test reality, but is distracted by the reunion with his children before any kind of resolution is seen.

so, in the end, we don't know if Cobb is back to reality or is that just one of the dreams:(:(/ he was lost in the limbo....

we simply don't know...............
 
电影一结束,在电影院我们就问自己为什么孩子还是那么小
不光小孩没有变化,而且小孩在电影里出现的每一次,都拍得特别梦幻,象鬼似的,观众一点也感觉不到孩子的天真活泼及生命的活力


同感。
 
有点绕,本来就不是深刻的人,喜欢简单浅显的电影。最好朋友婚礼,诺丁山,4个婚礼1个葬礼,拜见岳父大人之类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英国病人也喜欢。ADAM的喜剧基本都看过,BEN Stiller 的喜剧也喜欢。HUGH GRANT 演得基本都看,超喜欢他。

去英国的时候专门去看了诺丁山里的那个旅游小书店,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去意大利的少女喷泉也扔了硬币,几十年了,凭吊了派克和赫本的足迹,多美的俩个人啊,可惜都不在了。看了忠犬八公哭得稀里哗啦,在涩谷车站看到了它的青铜雕塑,手摸到它头的那一刻,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不养狗的人是不懂得。寅次郎生活的那条街也没什么变化,还想去卡萨布兰卡,MAMAMIYA里那个希腊的岛也心知向往。

看到电影里那些我去过的地方总是有种温暖亲切的感觉。


天哪,The English Patient! 书活生生地没看下去,电影边睡边看,还能更长吗?

你说的这些电影我都看过,除了4 Weddings & A Funeral,基本就没有喜欢的 (虽然很饭Hugh Grant,口音迷人:blowzy:)。最最讨厌Adam Sandler, 从Water Boy开始!

我喜欢故事有意思的,演员如果演得好是个bonus,只要故事精彩我就喜欢。比如:
  • The Matrix Trilogy,没说的,绝对经典!
  • Shawshank Redemption,没说的,故事精彩,对话经典,演技超群。
  • 饮食男女,没说的,太多好吃的,看得馋死!
  • Legends of the Fall,没说的,男演员太帅了!故事差点也无妨。:p
 
你说的我只喜欢第2个,李安的更喜欢喜宴。罗布青菜各有所爱呗。
 
so, in the end, we don't know if Cobb is back to reality or is that just one of the dreams:(:(/ he was lost in the limbo....

we simply don't know...............

you are right, taht's what wiki mentioned earlier :D
 
我喜欢的片子看来跟大家也不太一样诶,
Fight Club,
Matrix 1,
Notting Hill,
Forrest Gump,
Die Hard 1-2,
The Rock,
Schindler's List,
Spirited Away,
Face/Off,
Sleepless in Seattle,
Braveheart,
An Inconvenient Truth

这些是我会推荐给朋友看得,还有很多片子没机会看,例如教父,沉默的羔羊一类的,以后有机会补补。
 
热狗的单子很杂呀,什么都有。
非常喜欢宫崎峻。推荐回忆点点滴滴跟幽冥公主
喜欢看纪录片的推荐Morgan Spurlock HBO系列30 Day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