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9.18 勿忘民族先烈 (有图有真相)

1942年八路军总部被日军突袭之后

http://news.QQ.com 

2009年06月10日16:16   华夏经纬网  潘泽庆  我要评论(21)



  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



  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

  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根据日军华北方面军年度作战计划,驻山西的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和他的幕僚们制定出一个所谓“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计划”,即“C号行动”,目标直指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等统率机关,以及位居辽县、黎城之间的黄崖洞兵工厂。

  为确保“C号行动”的成功,日军华北方面军自4月开始便相继对冀东、北岳和冀南地区展开“扫荡”,继而又于5月初出动5万余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展开了“铁壁合围”和拉网式“大扫荡”,实则是声东击西。日军这次特别挑选受过专门特务训练、具有丰富特务活动经验的士兵组成“特别挺进杀人队”,对外称“挺身队”。其任务是专门刺杀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刘伯承(一二九师师长)、邓小平(一二九师政委)等八路军高级将领,捣毁八路军统率机关。在日军对太行区进行“扫荡”之前,其“挺身队”或身着便衣,或化装成八路军模样,夜行昼伏,已先于主力潜入抗日根据地内。

  就在彭德怀与左权全神贯注于冀中战局发展的时候,岩松义雄乘机向太行区不动声色地打出了阴险的“连环拳”。5月14日,日军第一军三十六师团主力及第六十九师团一部共7000余人,在飞机的配合下突然“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所在的太岳抗日根据地。紧接着,岩松义雄又秘密从各地抽调兵力包围太行区。面对大举“扫荡”的日军,彭德怀和左权要求八路军总部及北方局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加强警戒,作了反“扫荡”的战斗准备。

  左权牺牲,彭德怀悲痛之余决定“搭台”再干

  针对日军的作战企图,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彭德怀和左权果断决定:跳出日军的合击圈,向东转移,必要时可转入“敌后之敌后”的冀西一带。

  日军发现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后,便急速收缩包围圈,并用更加猛烈的炮火向突围队伍进行轰击。日军的飞机也在不停地向突围队伍投弹、扫射。为了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左权令作战科科长王政柱陪同彭德怀在警卫连的掩护下先行向北突围,由他来殿后指挥机关人员的突围。下午5时左右,左权带领突围队伍来到十字坡西北的山垭口。这是日军组织的最后一道火力封锁线,冲出这个垭口就等于胜利了。

  为了确保安全,左权要求跟在他后面的突围人员全都卧倒,等他走过山岗没事后,其他人员再行通过。然而,谁也未曾想到,就在左权即将翻过山岗进入安全地带的时候,几发罪恶的炮弹袭来。硝烟散去,左权倒在了十字坡上,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一代抗日名将,就此走完了他37年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

  在日军的这次大“扫荡”中,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除左权壮烈牺牲外,总部司令部通信科科长海凤阁、野战政治部组织部科长李文楷、锄奸部科长李月波,北方局调查研究室主任张衡宇,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等,也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外,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谢翰文、军工部政委孙开楚等人在突围中被俘。

  自5月25日夜接到一二九师关于“八路军总部遭敌袭击,北方局和总部人员分路突围,总部电台中断,情况不明”的报告后,毛泽东、朱德焦虑不安,彻夜难眠。27日,毛泽东、朱德再次接到一二九师的报告:彭德怀率部由石灰窑向西北方向突围,左权突围中阵亡,罗瑞卿、杨立三向黑龙洞方向突围后,再次与敌遭遇。”

  看完电报后,毛、朱两人相对无语。他们为党失去左权这样年轻而优秀的军事人才感到莫大的悲痛,同时也为罗瑞卿、杨立三等人的安全担心。所幸彭德怀已经突围,八路军总部也就一定还在战斗。毛泽东提笔起草了一封给刘伯承、邓小平并转彭德怀的电报:“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脱险?甚念。目前总部电台已全部损坏,建议总部暂随一二九师行动。”

  再说罗瑞卿、杨立三率部于5月25日突围后,又四次遭到日军的合击,机关人员也有一定的伤亡,好在两人最后安全脱险。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马上电告其归队。他在6月15日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将这一情况也作了报告。

  毛泽东、朱德等人在获悉华北前方战况,彭德怀准备“搭台”再干的建议后,当即对华北敌后抗战的严峻形势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此次八路军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教训十分深刻。中共中央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致电彭德怀:为了确保安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八路军总部最好由晋东南迁至晋西北。

  权衡利弊,彭德怀等决心继续留驻太行

  收到电报后,彭德怀陷入了沉思。中央郑重地提出八路军总部转移至晋西北,又郑重地征求他的意见,彭德怀不能不认真地考虑。

  经过反复通盘考虑,7月16日,彭德怀以个人名义向毛泽东发去了一封电报,详细陈述了他对于八路军总部转移一事的意见。为了进一步阐述对八路军总部走留一事的意见,同时也是为了给中共中央的决策提供参考。7月21日,彭德怀与罗瑞卿及北方局组织部长刘锡五联名致电毛泽东并转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中央及杨尚昆,对总部的行动提出两种方案:

  甲:倘仅为保护机关与干部之安全,则总部仍留驻太行山为宜,其理由已见16日彭电。现机关已缩小,行动转移较便利,太行山回旋地区较大,安全问题已加注意,总部、北方局经营太行区事务数年,一时亦不易回延安,在西移中尤有阻滞政治影响之必要。

  乙:倘另有原因,总部非西移不可时,则总部以回延安为宜,北方局即可撤销,由中央直接指导几个分局的工作。

  毛泽东等人在认真研究了彭德怀等人的意见后,于8月1日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同意彭德怀等人提出的八路军总部及北方局留在太行地区的建议,由彭德怀代理北方局书记,邓小平任太行分局书记。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向八路军各大战略区负责人发出通令,正式任命滕代远为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

  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成立,统一领导太行、太岳、冀南、晋豫(中条山)四个抗日根据地区党委。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努力,彭德怀等人便将统筹华北敌后抗战全局的“台”再次完整地搭了起来。此后,八路军总部继续战斗在太行山地区。朱德、彭德怀等人则通过这个“台”继续指挥八路军在敌后的抗战,一直到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据《党史博览》潘泽庆/文)

(华夏经纬网)

http://news.qq.com/a/20090610/001201.htm

看来这位左权将军牺牲的是在撤退的路上
 
:cool::cool:站在民族立场,你这话讲得非常正确!

不过,这抗日战争,我们的某些国军虽然打得英勇、可歌可泣,但由于国民党上层误国,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整个中国一半投敌,身为中国当时最高领导人的老蒋也没坚决抗日,我们如何能骄傲得起来?其结果就是为什么二战后,仅仅三年多,老蒋就丢掉整个大陆的主要原因。

飞老,我再重申一次
我转此帖是918为纪念抗抗死去的中华英豪的,他们为国捐躯,也杀死了很多日寇
至于政治上,国共的对错,自有公论,也不影响这些英烈的伟大
 
Battle of Changsha (1942)


<TABLE class="infobox vevent"><TBODY><TR><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rgb(176,196,222); VERTICAL-ALIGN: middle" colSpan=2>Belligerents</TH></TR><TR><TD style="WIDTH: 50%; BORDER-RIGHT: rgb(170,170,170) 1px dotted">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TD><TD style="PADDING-LEFT: 0.25em; WIDTH: 50%"> Imperial Japanese Army
Imperial Japanese Navy

</TD></TR><TR><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rgb(176,196,222); VERTICAL-ALIGN: middle" colSpan=2>Commanders and leaders</TH></TR><TR><TD style="WIDTH: 50%; BORDER-RIGHT: rgb(170,170,170) 1px dotted"> Xue Yue</TD><TD style="PADDING-LEFT: 0.25em; WIDTH: 50%"> Korechika Anami</TD></TR><TR><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rgb(176,196,222); VERTICAL-ALIGN: middle" colSpan=2>Strength</TH></TR><TR><TD style="WIDTH: 50%; BORDER-RIGHT: rgb(170,170,170) 1px dotted">300,000 soldiers</TD><TD style="PADDING-LEFT: 0.25em; WIDTH: 50%">120,000 soldiers<SUP id=cite_ref-ChinaBitter158_0-0 class=reference>[1]</SUP>
600 pieces of artillery<SUP id=cite_ref-ChinaBitter158_0-1 class=reference>[1]</SUP>
200 aircraft<SUP id=cite_ref-ChinaBitter158_0-2 class=reference>[1]</SUP>

</TD></TR><TR><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COLOR: rgb(176,196,222); VERTICAL-ALIGN: middle" colSpan=2>Casualties and losses</TH></TR><TR><TD style="WIDTH: 50%; BORDER-RIGHT: rgb(170,170,170) 1px dotted">28,116 Killed</TD><TD style="PADDING-LEFT: 0.25em; WIDTH: 50%">56,746 Killed</TD></TR></TBODY></TABLE>
1 Chinese solider killed for every 2 Japanese solider, a rarity in WWII

薛岳是十大抗日名将中歼敌最多的,薛岳享年102岁!
孙立人也很牛,不留日本俘虏,孙将军享年90岁!


十大抗日名将:1、张自忠 2、李宗仁 3、杜聿明 4、孙立人 5、薛岳 6、卫立煌 7、傅作义 8、戴安澜 9、张灵甫10、王耀武。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gColor=#cccccc><TBODY><TR><TD height=1></TD></TR></TBODY></TABLE>
2010-09-02 09:48:38 华夏经纬网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TBODY><TR><TD vAlign=top>
689868.jpg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其做法不禁使我联想起现在《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之死)。真正是悲剧英雄。
689869.jpg

李宗仁​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689870.jpg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689871.jpg

孙立人​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
689872.jpg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689873.jpg

卫立煌​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689874.jpg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国军在北方最著名的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689875.jpg

戴安澜​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人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689876.jpg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689877.jpg

王耀武​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TD></TR></TBODY></TABLE>
 
贴几张孙立人将军的照片,咱们的宣传就是把日寇片面神化,把咱们的国军丑化,好像咱们的军队都是要饭的一样,看看孙将军吧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战。新编第38师29日占领新平洋,孙将军看着被俘的日军,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这些俘虏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附件

  • 孙立人.jpg
    孙立人.jpg
    21.3 KB · 查看: 125
  • 孙立人2.jpg
    孙立人2.jpg
    10.4 KB · 查看: 123
  • 孙立人3.jpg
    孙立人3.jpg
    15.8 KB · 查看: 124
  • 孙立人4.jpg
    孙立人4.jpg
    58.6 KB · 查看: 123
贴几张孙立人将军的照片,咱们的宣传就是把日寇片面神化,把咱们的国军丑化,好像咱们的军队都是要饭的一样,看看孙将军吧
现在的共军中,;) 文体演艺少将军衔的应该上百吧?:D

我就搞不清楚,这是亚洲文化,还是中国文化?
 
飞老,我再重申一次
我转此帖是918为纪念抗抗死去的中华英豪的,他们为国捐躯,也杀死了很多日寇
至于政治上,国共的对错,自有公论,也不影响这些英烈的伟大


:cool::cool::cool:

那位老先生八成是患上了强迫症.
 
松花江上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U21nNgpDQ2g&feature=player_embedded[/media]
 
贴几张孙立人将军的照片,咱们的宣传就是把日寇片面神化,把咱们的国军丑化,好像咱们的军队都是要饭的一样,看看孙将军吧
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战。新编第38师29日占领新平洋,孙将军看着被俘的日军,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这些俘虏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上面那个张灵甫的照片看着也是英气逼人啊,难怪前段时间国内要拍电视剧,说让演《亮剑》里面那个李云龙的演员来演张灵甫,张家的后人都不答应。张家后人认为张灵甫的学识和气质绝不是“李云龙”所具备的,后者虽然演了一个勇猛的共军抗日将领,但未免脱不了“痞子”气。仅从照片上看,气质上的确差太远了。
 
上面那个张灵甫的照片看着也是英气逼人啊,难怪前段时间国内要拍电视剧,说让演《亮剑》里面那个李云龙的演员来演张灵甫,张家的后人都不答应。张家后人认为张灵甫的学识和气质绝不是“李云龙”所具备的,后者虽然演了一个勇猛的共军抗日将领,但未免脱不了“痞子”气。仅从照片上看,气质上的确差太远了。
是这样的,国军高级将领,张将军,孙将军和薛岳将军,都是气质儒雅,打起仗来智勇双全。

下级军官,ZT的那三位将军也是青年才俊啊
 
现在的共军中,;) 文体演艺少将军衔的应该上百吧?:D

我就搞不清楚,这是亚洲文化,还是中国文化?

那是酱文化!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句话有不合逻辑前言不搭后语之嫌。

应该:

勿忘国耻,伺机报仇!
 
是这样的,国军高级将领,张将军,孙将军和薛岳将军,都是气质儒雅,打起仗来智勇双全。

下级军官,ZT的那三位将军也是青年才俊啊

你大概以为今天不是国耻日,而是英烈歌功颂德日?
你这几贴,让人一不小心,还以为日本鬼子被这“智勇双全”,美式装备的的国军给打出去了。
可惜,无论你如何美化国军,国耻的历史正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和他们这些“智勇双全”的将军们书写的。
诚然,国军在抗日中有很多将士为中国捐躯。但这并不能掩盖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要纪念国耻日,就要从以前伤痛中总结教训。如果拿一个当时腐败无能的政府和一批望风而逃的将军们做榜样的话,中国又一个国耻日就不远了。:flaming:
 
飞老,我再重申一次
我转此帖是918为纪念抗抗死去的中华英豪的,他们为国捐躯,也杀死了很多日寇
至于政治上,国共的对错,自有公论,也不影响这些英烈的伟大
918是国耻日,不是纪念那些抗日将军如何之伟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