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侠客想得太单纯了。
其实,日本本来就是这样设计的。
扣押船长的第一个10天的判决,是为了严格执行日本的法律,以彰显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的既成事实;
然后再延长扣押10天,并伺机提前释放。这是为了既表明日本的强硬态度,又给中国政府一个台阶。
日本基于自己对中国的准确判断:中国抗议的声调肯定会越来越高,并进一步“停止什么什么”、“撤回什么什么”。但终究不会大打出手。
- 在第一个10天里,肯定是不能放人的。因为那样就等于默认自己错了,即同意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 如果第一个10天一结束就放人,那整个事件的效果就没有达到最大化。
- 再延长10天,就有强调的作用(特别是在看到日中关系弹簧还没有绷断的情况下)。
- 当中国的抗议情绪调动到高潮的时候,再突然放人,就像把弹簧的压力突然撤回,闪你中国一下,同时也算一个台阶。届此,设计的事件就圆满结束。
国家之间的军事战争,并不在于实际打起来,而在于威慑。
就中国一方而言,我们何不想出兵揍你日本一下,收回钓鱼岛!但是我们并没有十足的必胜把握。即使能打胜,其代价必然是非常高昂的,不是我们的最佳目标。日本的军费开支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它同时又有美国协防。而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海军,并没有明显优势。如果冒险一打,对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现在没有把握,还不如等一等。
这一点,日本当然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