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几十万志愿军性命换来的……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z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czh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3-06-23
消息
1,230
荣誉分数
50
声望点数
0
几十万志愿军性命换来的……
  一位化名张进成(Jang Jin-sung)的北韩流亡诗人,以杰出诗作描绘了上世纪九○年代北韩大饥荒的惨况。显示在那个人间地狱,也有见证苦难的精彩的地下文学和流亡文学。

  冒险渡鸭绿江获自由

   张进成毕业于金日成大学,曾经是朝鲜官方专业作家,两度“晋见”金正日。他很快发现:在并无天灾的情况下,北韩多次出现大饥荒,饿死了三百万人。从此张 进成开始秘密写作。后来,他放弃了劳动党中央文化艺术部的官职,冒着生命危险,带诗作横渡鸭绿江,然后辗转抵达南韩。二○○四年,收录百多首佳作的诗集 《百元卖女》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同时被译为英文。

  德国总理勃朗特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惊呼:“饥饿也是战争!”六十年前的韩战爆 发之后,饥饿的战争在北韩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在这种意义上,张进成的诗歌属于另类反战诗歌。北韩逃荒的饥民经历的,从南韩影片《北逃》中的镜头中可见一 斑:一个人民军士兵一边脚踢被抓获的孕妇们的肚子,一边骂道:“难道吃饱饭比祖国还重要吗?”在这个祖国神话之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金正日“将军”,他以 军事术语“苦难的行军”给大饥荒命名。

  张进成诗集的题名诗〈百元卖女〉,述集市上一位母亲挂牌标价卖女的故事。这个母亲因此招来众 人的咒骂。一个士兵见状,把一百元塞到母亲手里说:“我买的是你的母性/不是你的女儿”。这句话显然带有讽刺和轻蔑意味:你的母性竟然可以如此贱卖!当时 一百旧朝元,仅相当于零点七美分,在当时实行供给制的北韩,工人平均月薪在一万元上下,竟不足一美元。母亲接到那一百元,立即用来买了块面包,匆忙把它塞 到女儿嘴里──由此可见,母亲忍痛卖女的唯一动机,就是为了让孩子活下去。据作者自述,他目击的真实事件发生在平壤大东门区。那个母亲卖女之后嚎啕痛哭, 许多围观者跟着流泪。但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个场面写入诗中,其事笔调是冷峻的。英译诗题采用第一人称,即母亲挂的牌子上的一句话(For 100 won, my daughter I sell),但全诗是以目击者的第三人称述的,诗人巧妙地先抑后扬,塑造了一个充满母爱却可怜无助的母亲形象。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在描绘中流露出来。

  煮树皮吃人肉北韩成人间地狱

   在〈我们的饭〉一诗中,诗人设身处地进入饥民的厨房,以“我们”的视角写到他们“用盛满悲伤的水”煮树皮吃的过程:为了使树皮变软,就得一边煮一边用铁 锤敲打,反覆敲打过后,再放入苏打水,和着眼泪咽下去。长此以往,“国家的山岗都秃顶了,草木不生饿死了数百万人。”同一题材的〈所谓饭〉,短短几行诗捕 捉到一个令人伤感、启迪思考的画面:

  所谓饭

  孩子们只知道青草熬粥

 生日那天能吃口米饭
 
 孩子们却边跺脚边说不要
 
 大声哭着要吃饭

   在上述两首短诗中,由于饥饿的经验,语言学所说的“能指”与“所指”不能对应的情况,或言与意之间的差距,显得更突出了。米饭或冷面原本是北韩主食。由 于主食紧缺,“饭”一词的所指模糊不清,甚至成了树皮草叶。不难想像,在谎言充斥的专制社会,事物和事件命名的话语权操控在统治者手里,被扭曲被污染的话 语显得更离谱更尴尬。

  饥荒中,北韩饥民不得不吃人肉,早就有骇人听闻的报导:在大饥荒中,某些地区的居民家里死了人,要等到尸体腐烂才能埋葬,否则就会被人挖出来食用。在〈泪流不已〉一诗中,张进成描写了乞丐抢吃人肉的惨像:

  躺在街巷的尸体

  吊在没有果实的树上的尸体

  在黑压压苍蝇密布的垃圾上

  叫化子争先恐后的一双双手

  枪口前被撕碎的死囚的一片片肉......

  这些死难者或为饿殍,或为北韩古拉格无辜的犯人。在那里,求生比求死更艰难。

   在〈起火的丰年〉中,诗人揭示了造成大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祸,在于国家以各种名义强取豪夺:大米上缴给国家、供养军队献给干部之后,还有这个米那个米 的苛捐杂税,结果,农民所剩无几。他们痛心地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一公顷产一吨/内心的忧愁也是一吨。”最后,沉重的忧愁堵塞不住宣泄出来:

  农民内心升起熊熊怒火

  到处放火

  通通烧起来吧!

  他们疯了似地狂舞

  在这片土地上拼命稼穑

  何曾见过这样的秋天

  在如此世道里堆积满腔怒火

  哎嗨,起火的丰年

   丰年反而饥饿,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反讽。对于苦难,北韩妇女也许比男人更坚忍一些。在〈白开水买卖〉一诗中,诗人写到市场上卖洗漱用水的女人。她们家里早 就没别的可卖了。同样反讽的是,“将命运盛在水里的女人们”,起早贪黑,“巴望别人用自己的水洗漱,/自己却连洗漱的时间也没有。”而造成这种命运的捉弄 的,正是国家的污浊:“比起人们的脸/首先要清洗的是整个国家”。诗人甚至设想,假如那些女人去放火的话,那么,“火花就会使人们/瞥见国家耀眼的新黎 明”。

  金正日的厨师和金正日的女人

  饥饿之所以可以喻为战争,是因为饥民不但要在生死线上挣扎,而且要与造成饥荒 的战犯──持枪抢劫国民财富的统治者抗争。在金正日的餐桌,始终摆满这样的战利品。曾担任御厨的藤本健二于二○○一年逃到日本,撰写了《金正日的厨师》, 从该书和别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大饥荒期间金正日却派遣外交官四处搜寻珍肴:到丹麦购买猪肉,到法国购买乾酪和葡萄酒,到伊朗购买鲨鱼子,到日本购买海鲜, 到东南亚购买热带水果等,然后空运回北韩。他的菜单上的鱼刺汤等菜肴,动辄二、三十万韩币一道。一个网站推出金正日钟爱的三十道菜肴时,引用《春香传》中 的诗: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

  张进成新出版的长篇事诗〈金正日最后的女人〉,揭发独裁者腐败和残忍的另一面。诗中哀怨的女主人公、著名歌手尹惠英同时是春香一样抗暴的烈女。她拒绝独裁者的恩宠,选择了自己的真爱,最后被迫双双自杀殉情。

  可以与金正日指挥的高歌或金日成诞辰“太阳节”的浮华灯火形成对照的,是诗人张进成“灵魂的萤火虫”之光:

  它是微弱的

  却是希望的斑点

  胜过

  极度的黑暗

  由于严密的新闻封锁和文艺检查制度,北韩民众很难了解他们的外部世界。但是,毕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悬在他们头上的是一颗黑太阳。他们拨亮的自身的内在之光,正在呼唤大韩文明复苏的黎明。
 
制度性饥荒
 
我们最好烧高香保佑金家王朝千秋万代. 否则朝鲜一旦变天, 整个棒子民族必将视中国为不世仇敌.
 
我们最好烧高香保佑金家王朝千秋万代. 否则朝鲜一旦变天, 整个棒子民族必将视中国为不世仇敌.

朝鲜变天,不就跟南韩一样了么?为什么要仇视中国呢?

朝鲜仇视中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变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