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吹得如何?(可以看到,她也曾拿了"六四血卡"。)
http://www.8610hr.cn/people/returnee/n214608599.shtml
张兰:让川菜跳舞的女人
2009-07-01 14:39:09 留学生
张兰
四月,北京春意最浓的时候。阳光如瀑,树叶如玉。风从耳旁吹过,快乐地打着呼哨。柳絮在快乐的呼哨声里轻轻飞舞。
张兰,北京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被媒体称为“中国最成功的十大海归之一”、“最受尊敬的女经理人之一”,是这个季节里我最想见的、一个让川菜跳舞的女人。
假如没留过学,她就是1989年以前的那个女人
张兰坐在我对面,卷发蓬起,环绕着那张秀丽的脸。她嘴角泛起的淡淡微笑,如一缕阳光,直射心灵,让人不得不格外珍惜。说起当年的留学,她记忆犹新。
1989年,张兰的舅舅从加拿大回国探亲,绘声绘色地谈起国外的工作和生活。张兰听着,觉得好奇又新鲜。于是,她也萌发了想去留学的愿望。那一年,张兰30岁,走出国门,去了加拿大。
张兰说,当初她去留学,并没有想着要去上学读书,只想着要去赚钱,好像国外遍地是黄金,只差没人捡。可去了之后,她才知道,国内的学历在那里一概不认,国外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她只好从头开始,边读书边打工。
她去美容店做过美容美发。给一家台湾人当过保姆,不仅侍候人,还侍候一猫一狗。后来又在餐馆当卸车工,扛过猪肉。“每天进店就别想抬起头,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儿追着你,赶着你,让你没有喘气的机会”。当卸车工扛猪肉,
每扇猪肉有上百斤,扛得男人都哭,她也一边扛着一边流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疯了,放着国内好好的工作不干,远远地跑到加拿大来受这份罪。“有时一天打四份工,累得不行,晚上睡觉时,都是把累得发肿的腿用双手慢慢搬到床上”。
那段日子,只有一个信念支持着她苦撑下来,“每天干完活儿回家后,我就像守财奴一样数钱,用这一天挣来的加币和人民币对比,一小时挣的钱就是国内一个月的工资。我只想挣到足够的钱早点儿回家”。
一天,当她在电视里看到北京申办亚运会成功的场面时,思乡的心情如决堤的洪水飞泄而下,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跑进地下室,打开水龙头,任水淋透全身。她号啕大哭。
张兰依然微笑着,留学的日子让她念念不忘。经历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她很感谢在加拿大留学的那段经历,出国让她开了眼,长了心,让她成就了今天的张兰。
她说,假如她没留过学,没在国外吃过苦,她也许就是1989年以前的那个女人了。也许一辈子就在北京第五建筑公司做管理工作,最大的追求就是希望当个小科长。再或许,她会开一个小餐馆,做做拉面、担担面,既当老板又当大厨,既是收银员又是店小二,每天油腻腻的,身上充满蒜味和面味,脸上充满虚情和假意。
假如那个圣诞节没赶回来,她就不会是俏江南的女主人
1990年12月22日,离圣诞节还有3天。张兰突然放弃绿卡,拼了命地要从加拿大飞回北京,谁也挡不住,谁也弄不透。
有人劝说,“放下满大街的花灯,放下圣诞树,放下火鸡,放下这么多年的努力成果,急匆匆地往回赶,到底是为什么?就差这一两天吗?”可她自己心里明白,她的人在加拿大,她的心在北京,她的物质在加拿大,她的精神在北京。当物质和精神在她心里相互撕扯时,后者赢了。
张兰揣着2万美元回国,第一个酒家在东四开张了,叫阿兰酒家。当年在国外打拼,挣的是辛苦钱,现在酒店刚开业,挣的仍是辛苦钱。为了节省开支,她一个人跑到四川带着竹工上山砍竹,碗口粗的竹子,13米长,用火车从四川运到北京。为了把餐馆建成竹楼,自己不得不充当半个装修工,爬上爬下地粉刷,钉竹筒。店面、店内全是竹楼,墙上还有自己的亲笔画。看着墙上自己的画,看着日渐增长的流水额,她真切地感到了快乐。
张兰是个聪明人,她有一种琢磨事情的能力。明确市场定位是俏江南成功的关键。其实,在俏江南出现之前,北京很多高档写字楼里只有粤菜餐厅,价位偏高,把很多普通白领阶层拒之门外。凭着多年的餐饮经验,张兰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出一个经典、时尚、幽雅、有品位、有文化氛围,并且价格合适的高档川菜馆——俏江南。
张兰说,万事悠悠,惟吃为大。古人都说民以食为天,开饭馆不会饿肚子。从2000年开始创办俏江南高档餐厅,到现在已有20多家分店。在这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张兰自有一套惊人的方式:从未向银行贷款,从没旁人入资,不管多大的事,自己一个人担当。
餐饮业是个勤劳的行业,是个勤奋的行业。为此,张兰常常告诫员工,俏江南的成功,不一定是俏江南做得太好,而可能是别人做得太差。因此,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她都会用心留意店内的装修和服务态度,研究各种菜肴,从中受益。
“摇滚沙拉”这道菜就是张兰的创新之作。她在法国一家餐厅吃饭时,一个服务员在她面前演示做沙拉。虽是一道简单的菜,这样演示出来,可以让客人一饱眼福,在精神和文化上得到双重享受。当时,她马上想到了国内著名的摇滚歌手崔健,把摇滚和菜肴联系起来。回家后,她自己动手配料,做实验。不久,俏江南的食客们就享受到了,服务员在自己面前演示把沙拉摇滚出来的全过程。
“作为女人,第一感觉和第六感觉非常敏感,非常强大。” 张兰强调自己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人。1990年,她的第六感觉告诉她,中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疲软之后,马上就会飞跃起来。于是,她不顾一切地回到北京,不顾一切地创办了俏江南。
“假如那个圣诞节没赶回来,也许我以后就没有创办俏江南的想法了。命运有时就是一念之差。”张兰笑着,很迷人。命运在她的眼中,同样迷人。
假如俏江南进入世界500强,她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张兰做生意自有一套,这是有一定渊源的。
张兰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很多年前,她的奶奶经营着唐山最大的金店,而姥姥在北京出租胡同,相当于现在的房地产商。张兰继承了长辈的优点,人情味很浓。一次,一个员工被另一家同行请去,想从她这儿挖人。张兰知道后,平静地对那个员工说,你去吧,去看看人家是怎么经营的,学学别人的长处。当然,那个员工最终没走,做事反而更加诚实、卖力。
2003年,当SARS严重影响俏江南时,张兰给员工们送的礼物是金笔。23支金笔总共价值将近6万元。“这支笔,就是要让我们的员工永远记住这一时刻,要让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明的用人手段。
除了美丽聪明之外,张兰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取得了北大的MBA之后,她还是像一个刚出国的、激情万丈的知识青年一样发表她的演讲:“只有出过国的人,才会真正理解祖国的伟大,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国。所以,我在国外时,就想着自己一定要回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尽自己所有的能力,为祖国做一些实事。”
张兰的事业是成功的。她的公司为数千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浮出水面,并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国人面前。谁都知道,在张兰眼里,川菜不仅仅是一种菜系,而是一种内涵深蕴的文化,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张兰用她的魅力和能力让川菜开始跳舞,激情四射,妖娆迷人,舞动出所有的风采和美丽。她说,川菜不仅是咱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应该是世界的饮食文化。它有能力也有前途载歌载舞地走上国际舞台。有一天,她要把俏江南开遍世界,让世人见识川菜的迷人舞姿。
张兰被媒体称为“中国最成功的十大海归之一”、“最受尊敬的女经理人之一”,可她不喜欢别人称她为女强人。她认为,女人没有必要跟男人较劲儿,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是快乐的,就是成功的。事业成功了,是因为你努力了,而不是因为你是一个女人或男人。
今年4月26日,第21家俏江南分店也在香港开业了,场面异常红火。“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就是俏江南第100家分店开张的日子”。张兰的脸上满是自信。“假如有一天,俏江南进入世界500强,我也同样会像今天这样努力奋斗,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我的全部精力、感情和人生愿望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