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当爱》导演张作骥:金马奖是我的魔咒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22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strong class="cRed">
























视频:张作骥后台接受采访,发表获奖感言。 <strong class="cRed">网易娱乐11月21日报道(文/3pinky) 有十四项提名的《当爱来的时候》(评论)(下文简称《当爱》)在今年的金马奖上最终抱回四尊奖座,就在张作骥错失最佳导演奖,其他大奖也无更大指望时,一切突然像回到了九年前的金马奖现场:在最后的一刻,颁奖人宣布:《当爱》夺得最佳影片奖。当年的张作骥一怒之下离席、错过了为《美丽时光》拿走这个奖座的时机;今年虽然没有错过,他还是忍不住发出沮丧之音。
被视作全场最大奖的最佳影片奖也没办法满足张作骥,因为他觉得自己亏欠了被提名却空手而回的幕后人员。网易娱乐跟他的对话开始于驶向影片庆功会的车上,他谈到金马奖,一再重复“魔咒”二字,提名越多,失望愈大的悲喜剧反复上演,他也称自己害怕这种比较的游戏:“一个南洋大海啸,一个唐山大地震,要比特效?比谁哭得厉害?比死得人多?很残忍”。但作为老板的他,还是禁不住拿一座最佳影片的诱惑。即便金马奖的结果被视作小众,张作骥始终认为自己拍的是商业片,但《当爱》票房并不如意,赔钱也恐成定局。被提及50个拷贝投入市场是不明智之举,他沉吟了一阵,淡淡回一句:“事后诸葛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撑着一家独立制片公司,又做不来模式化的商业操作,他自嘲是有闪光点的烂咖,只是“台湾新电影一直是惟导演论,现在就有人出来说,其实应该像好莱坞那样是制片人论;他们可以这样做,但我想,我总要有些坚持吧。”
拿了大奖都不高兴:金马奖是我的魔咒
网易娱乐:为什么《当爱来的时候》拿了最佳影片,你和很多工作人员还是说很沮丧?
张作骥:台湾金马奖一直是我的魔咒,我的奖项都是押在最后,九年前《美丽时光》也是这个样子:入围九项,什么都没有。我中间就生气走了,后来主持人介绍最佳影片提名人,镜头扫到我的位置,咦,人不见了。那时我跑出去抽烟了。我回头有一句话:如果我们是来玩的,下次就不要叫我们来玩。
网易娱乐:所以,你入围就是为了拿奖?
张作骥:那时候有。最后拿了最佳影片,很多人都很开心,说电影是综合艺术,最佳影片就是包含所有,但还是有些遗憾:我还有那么多工作人员,不能让他们失望。那是九年前,中间两年入围的都领了。今年又来了,昨天我就说那么就搞正式一点吧!把九年前的衣服又拿出来穿,我们同事还开玩笑,诶!九年前的衣服还穿,搞不好还会那样子,结果真的是这样子。当然,也要检讨一下啦,为什么让很多人入围而得不到奖,但我发现检讨不来。
网易娱乐:奖项给谁也不是你能控制的吧。
张作骥:一半以上是这样子,另外一半我觉得,这是一个低成本的片子,它必须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魔咒:大家可以来玩,但要你得很难,说实在我很讨厌这种感觉,很害怕这种魔咒。我还是要自我调整一下。
但我的工作人员是需要受到肯定的,虽然我们一直帮他们洗脑说,入围就相当于得奖,这种安慰人的话谁都会讲,我可以讲给自己听,对于跟我合作了那么久的这些人,我总觉得亏欠了一些东西。总是说一部电影拍完了,荣耀都在导演身上,这样是不对的;对于导演这份工作,我不得奖是应该的,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网易娱乐:为什么说自己不努力?
张作骥:导演这个工作是非常繁复的,尤其在台湾,必须融合制片的工作。我是独立制片,我也绝对不能倒。像李烈,她很优秀,开始去领导、改造,希望台湾不要一直是唯导演论,台湾新电影一直是导演论,现在就有人出来说,其实我们台湾电影应该是制片人论,就像好莱坞那样,拍大片,观众喜欢的。虽然李烈是我的偶像,他们可以这样做,但我想,我总要有些坚持吧。
自我与商业的无果斗争:对赔钱的底线越来越大
网易娱乐:你要坚持什么?
张作骥:我是题材的选择者。我怎么去猜观众嘛?观众受到感动,那种东西跟预算没有关的,为什么要去弄那些场面呢?我觉得没有意义啊!当然这种想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我觉得我不寂寞,全世界都有这样做独立制片的人,我也希望年轻的电影人,在想说故事的时候,你怎么可以想到商业呢?那是制片人的事情。你有一个剧本,需要找到合适的人拍,我们要创造这样的空间。
网易娱乐:但《当爱》也是你自己工作室的片子,作为制片人之一,你不可能不想商业。
张作骥:是的,这个很难,所以我也要尽力做到赚钱。所以你问我想不想拿最佳影片,我说我是张作骥电影公司的老板,我希望我拿,真的。虽然我一直认为电影不能拿来比赛,电影回馈给你的东西是一辈子都不能抹掉的,看到一个喜欢的电影,我一辈子碰不到那个导演、那个演员,但它一辈子都在我心中。你要哪一种?
网易娱乐:你怎么去衡量你作品里的商业性和艺术性?
张作骥:我一直反对这样子界定,所以我今天也一直在跟朱(延平)导演讲,我是在拍商业片,想卖钱的片就是商业片,就让那个导演去承受那个压力,如果是独立制片,拍了赔钱,那还有下次就要谨慎一点。
网易娱乐:作为导演你其实也得去承受赔钱的压力。
张作骥:我承受得了,而且我的底线会越来越over。我这个电影已经赔钱,但我后面有很多人在支持我。一个电影拍得再好看,能让人记住的也就是一两个镜头,我们就在努力做到这点。一个一千万的电影怎么能跟五百万的电影比!一个南洋大海啸,一个唐山大地震,要比手法?比特效?比谁哭得厉害?比死得人多?要这样比很残忍。

网易娱乐:有要去烦恼怎么推自己的片子吗?
张作骥:《当爱》还没上的时候,有报纸给我做了满满四个版,我说他们是神经病,不可以这样子。
网易娱乐:有人帮你大力宣传不是好事吗?
张作骥:观众还没看片就被引导得盲目了,(宣传)是另外一批人做的,那是制片人做的,不是我擅长的。也是因为这样,很多制片人过来说要帮我做,因为我做得很烂。总会有些人是一个烂咖,但你会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些东西,我一直想做这样的人:可能做得不够好,但他一直努力在做。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作者:3pinky)
arc_icon.gif

http://ent/2010-11-21/1253465.php
</img>
</img>
gl-3k-vLs9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