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422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神农架保护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先进的电子成像显微镜对不明动物毛发进行观察

物镜20倍下的人发,因为根本不透明,所以无法看到内部构造,外表相对光滑,有翘起的鳞片

物镜20倍下观察到的神农架不明毛发,可以看到明显的毛发髓质空腔及不厚的腔壁

物镜10倍下的米色毛发,发稍还有没褪去的黑色,但是发腔一样明显


朴金兰(左二)与同事通过先进的电子成像显微镜对不明动物毛发进行观察

物镜20下观察到的神农架不明动物毛发,可以看到明显的毛发髓质空腔及不厚的腔壁

物镜20倍下的马尾毛,能隐约看到毛腔,腔壁厚实,过度不明显,外表粗糙,鳞片翘起很多,曾有专家认定不明动物毛发就是这种毛发

物镜20下的人发,因为根本不透明,所以无法看到内部构造,外表相对光滑,有翘起鳞片

物镜10倍下的米色毛发,发梢还有没褪去的黑色,但是发腔一样明显。
山东商报11月24日报道 神农架“野人”又有新“动静”。22日晚,神农架林区政府新闻办主任罗永斌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照片,称这是今年7月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不明动物毛发的显微照片。
“这是我们首次获得的不明动物毛发的显微照片。”罗永斌告诉记者,“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不明毛发既不是人发,也不是马尾毛发,具体来自何种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显微照片
排除人发及马毛可能
显微照片来自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的分子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省内仅有的三部光学电子显微及成像设备之一,常年负责动植物细胞、病原体检测。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操作显微镜对不明毛发样本进行观察。样本包括黑色、浅棕及类似半透明的米色毛发,均来自山民拾获毛发的现场。
作为参照,实验人员选取了在南部滑雪场的马尾毛及女性头发进行显微对比观察。
工作人员在设置物镜10倍、20倍及40倍的倍率下,以调焦方式对毛发分别进行了外观及内部显微(半透明),同时通过电子成像获取了照片。
照片显示,不明动物毛发粗细介于马尾毛和人发之间,但马尾毛外表粗糙,有众多外翘鳞片,人发次之,而不明动物毛发显得出人意料的光滑。
因为人发为棕色无法看到内部构造,马尾毛及不明动物米色、浅棕毛发都能通过调焦看到内部发腔壁及髓质空腔,但是区别明显。
显微镜下,马尾毛腔壁厚实,腔壁与髓质界限模糊,色彩渐变过渡,髓质呈深色,而不明毛发腔壁明显要薄,与髓质界限分明,髓质呈浅色。在不明动物一根米色毛发带黑色发梢的部位,同样能看到内部完整的空腔。
观察人员用了将近半天时间来对比这三种毛发的表面特征和可以观察到的内部构造,比较一致地认为,未知动物毛发确实无法判断为人发或者马尾毛。
中科院专家
鉴定方法不够科学 需进一步考证
昨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院专家黄万波看到图片并进行初步研究后对记者表示,神农架林区拿马毛和人体毛发作为参照物,对不明毛发进行显微图片鉴定的做法不够严谨。
“这些显微图片还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是何物种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考证。”黄万波说。
黄万波表示,如果所谓的“野人”是属于人类的一种“旁支”,在毛发图片上至少应该大同小异,但是神农架实验室所公布的显微图片却直接表明并非人类毛发,这本身就有点问题。
黄万波同时强调,马是属于奇蹄类的,人属于灵长类的,和猴子比较相近,如果拿这两类动物的毛发作为不明毛发鉴定的参考物,也不够科学。
“现在只能说不明毛发不是马毛,也非人发,但不能说这是介于马和人之间的动物的毛发。”对于是否是新物种的毛发,黄万波认为这还不太好说,至少从他初步的观察,到底是何物种的毛发还不确定。
考古专家
图片有一定科研价值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善才昨天上午在看到记者传给他的照片后表示,尽管还不能看出这些不明毛发到底为何种动物的,但这些显微图片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今年10月,媒体报道称,在搁置了30多年之后,中国有关专家正筹划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科学考察。王善才就是这个项目的牵头人。
王善才告诉记者,他和神农架林区政府新闻办主任罗永斌有几面之缘,今年7月份发现不明毛发后,罗永斌曾把这些毛发送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生物研究机构去做鉴定,但是对方却给出了这些毛发为“马毛”的鉴定结果。
而罗永斌认为神农架山高林多,以他在那里生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不可能在山里发现马匹,所以才把这些毛发送到神农架自己的实验室做显微图片。
王善才同意罗永斌的看法,他表示:“以我对神农架地区多次科考的经验来看,发现不明毛发的地方多为高山地段,不太可能为马匹所留毛发。所以,现在一切都没有定论。”
同时,王善才表示,虽然有人质疑罗永斌是在炒作神农架野人以发展旅游,但“从我的接触来看,他处事还是比较认真的,为人也没问题,这些图片不太可能造假。”据《法制晚报》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

http://shehui/2010-11-24/125778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