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422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冯小刚为徐帆出头引发一场金马奖争议。(资料图)
<strong class="cRed">网易娱乐11月24日报道(文/表江) 今年的金马奖算是非常奇特,从提名到得奖的影片影人以小众居多(除了影帝阮经天带来不少热闹),可以说整体关注度并不高,但是自20日颁奖结束后却是风波连连。先是冯小刚为徐帆出头,对金马奖评审主席黄建业给出的徐帆的表演“表达过显猛烈”这样的评语,回应“您可以不喜欢但是别假装内行”;然后未在金马顺利称帝的王学圻经纪人穆晓光因执委会接待问题与金马奖闹翻,并表示旗下艺人将和金马奖“一刀两断”。并且曝料称金马奖评审团所说的王学圻在第一轮投票就以低票数出局并非实情,他个人从其他渠道得知,评委投票曾受到一些干预和压力,才得此结果。
乍看上去,金马奖仿佛真的成了一个公平问题很多的奖项,令大陆影人频频跳出来叫屈。关于金马奖保护其本地电影的声音也不是今天才出的,但是这个问题在金像奖上也常被提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这两个奖项在力争大华语电影范围的影响下,尽量保护本地电影工业的利益和地位,这一点本来就无可厚非,而且金马、金像有各自的评审机制,金马评审机制更接近戛纳,由几个评委口味决定奖项归属,金像评审机制更接近奥斯卡,由行业协会得出获奖人,两个奖项都已经执行了数十年,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奖项中比较具有公信力的两大电影奖项,至少比总是下双黄蛋的某些主旋律奖含金量要更高一些。
2000年以来,大陆影人获得金马提名的情况逐渐增多,随着大陆电影的蓬勃发展,可以说金马金像上内地面孔越来越多,大陆影人的腰杆越来越直,声音也越来越大。但归根结底,金马奖是一个有着本身评审规则和本地历史的奖项,如果以入围此奖项为荣,那么在颁奖后,也应该给予对方一个相应的尊重。若真的像说的那样根本不在乎,那就不要在失奖之后跳出来指责对方程序不公正。
回顾两项风波的起始,其背后的一些细节恐怕会令人产生一些联想。冯小刚向来爱开炮,尤其在他的作品上映前后更是从不落下。7月《唐山大地震》和孙海英之间的恩怨还可能在一些观众心中留下了印象,而此次指责金马奖的不公正,也有网友调侃:“孙冯骂战后,50岁的吕丽萍获得本届金马影后,孙海英家的吕丽萍击败冯小刚家的徐帆,这也就意味着孙海英与冯小刚的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因此冯小刚跳出来指责金马奖,到底是真的在为徐帆叫屈,还是借打击金马奖来挑孙海英的刺,亦或是为了即将上映的《非诚勿扰2》呐喊助威,这还真不好说。
当然,这些众多揣测都有可能被冯小刚指责为“阴谋论”,但再怎么说本届金马奖已经尘埃落定,如果冯小刚真的认为徐帆的表演那么出色,那也不会因为一个影后没得就被抹杀,该留下的自然会留下,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会证明一切。一时言语激烈的争执,倒反而失了最卖座导演的架势,有点不太从容。
王学圻经纪人穆晓光与金马奖的争端,则来自于赴台之前,金马奖执委会对穆晓光一行赴台证办理拖沓为开端,加上一行人在台湾停留期间,穆晓光认为他们遭遇到了金马奖接待方一些并不周到和友善的待遇,而更关键的是,穆晓光认为评委投票受到了一些干预和压力,直接导致王学圻落败金马。一系列争议事件让穆晓光非常气愤,表示旗下艺人将和金马奖“一刀两断”。
穆晓光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能忍受金马对王学圻的人身攻击,并透露从其他管道得知,评委投票受到诸多干预和压力才得此结果,“我们对奖项不表示意见,但不能接受评审团对王学圻老师的人身攻击,说他在第一轮就以两票的低票数出局,相信王老师的演技专业人士和观众心里都有认知,不需要奖项的肯定,但是我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诋毁。我们从别的渠道了解到,情况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评审过程很争论很火爆,有评委还受到压力和干预,新加坡某媒体也报道了有评委弃权。”
对此金马评审主席黄建业回应称评审投票的过程有律师监控,不可能出现任何猫腻,还表示虽然评委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整个评审过程没有任何火爆。
先不说与金马接待方的争执,也不说金马执委会也是较真了一点,但先有质疑接待,后有质疑公正,无论如何对于王学圻老师的声誉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关于公正问题,前文已述,这就是人家制定的游戏规则,你愿意参与就共襄盛举哈哈一笑,没评上也不用太在意。您自己也说了,王老师的演技专业人士和观众心里都有数,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件事最终说明了什么呢?就是那些频频下双黄蛋的主旋律奖的确是有苦衷的,需要平衡的各方势力实在太多,一个没弄好就有人出来炮轰你不公正。多年来冯小刚在卖座导演这个工作上是一直干得不错,毕竟,本职工作做到最好,那比什么借机宣传搏眼球重要的多,说到底,观众看的是作品,记住的是电影,其他的,都是浮云。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专稿 )

http://ent/2010-11-24/1259600.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