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你最敬佩的五个历史人物

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的政治99%的考试没有及格过。有一次考55,我兴奋的跟过节一样。 你比我强多了,我对记忆毫无逻辑的东西没问题,但是要让我记忆混乱或者错误逻辑的东西却非常难。:p
我这人是能偷懒就偷懒,哪里有那么多空去理解那些东西啊,有空不如泡泡妞:D:D:D
 
我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的政治99%的考试没有及格过。有一次考55,我兴奋的跟过节一样。 你比我强多了,我对记忆毫无逻辑的东西没问题,但是要让我记忆混乱或者错误逻辑的东西却非常难。:p

我跟你差不多,一般就6-70吧,只有高中的时候对那个社会发展史有点兴趣,好像就那次得了高分,在我来说是破天荒的奇迹。
 
可以这样理解,不过我觉的最后他们是觉的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杀了他。如果他是自杀我到是会有另外的看法:(

文天祥不怕死,文天祥求死,但文天祥绝不会自杀,自杀就说不清楚了,也许是受不了苦才自杀。文天祥很聪明,他绝不走这条路。他求被杀。被杀了,“丹心”才可以“照汗青”,自杀就未必了。他没有陆秀夫的机会,倘若有,他比陆秀夫的动静要闹得大。所以再苦,(如正气歌所说)他都得活下去。“自杀”也许是他不能为元人所用以后元人的希望吧。

顺便说一句,在北京工作时,常常经过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也曾探头探脑地看过几次,那房子真的很不错,怎么也不能和“正气歌”所描写得连在一起。当年,还很羡慕那房子呢。
 
文天祥不怕死,文天祥求死,但文天祥绝不会自杀,自杀就说不清楚了,也许是受不了苦才自杀。文天祥很聪明,他绝不走这条路。他求被杀。被杀了,“丹心”才可以“照汗青”,自杀就未必了。他没有陆秀夫的机会,倘若有,他比陆秀夫的动静要闹得大。所以再苦,(如正气歌所说)他都得活下去。“自杀”也许是他不能为元人所用以后元人的希望吧。

顺便说一句,在北京工作时,常常经过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也曾探头探脑地看过几次,那房子真的很不错,怎么也不能和“正气歌”所描写得连在一起。当年,还很羡慕那房子呢。
:cool::cool::cool:
我这人象小布丝非黑既白,陆秀夫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争议了
陆秀夫跳海所背的小皇帝据说也是非常有灵性和骨气,哎,。。。。。:crying::crying::crying:
 
看了上面的各位的最敬佩的人物,俺觉得对各位佩服的不得了,
俺要热泪盈眶的高呼一句:
俺村的人民伟大啊

不过,要是俺来说历史上最佩服的人物,俺要说
神马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努尔哈赤都只是功名显赫,但是那些都是浮云。

俺最敬佩的第一就是秦淮河上的李香君
你看人那才气,志气,美貌,多情
绝对让无数英雄自叹不如。

第二个就是文天祥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过伶仃洋,那个骨气。
俺觉得那才是中国文人里面的骄傲。

第三个俺还没想出来
谦虚一点儿,问一下,俺自己能不能算一个
面对老大的狗头铡,俺像刘胡兰一样的威武不屈,从容就义
是不是也可名流千古啦?


拥抱兄差矣。要佩服也佩服圆圆,那动静闹得多大!香君可比她差得远了去了。不是“桃花扇”,香君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而圆圆,却在多少人的笔头子底下生过花!
 
我最佩服孙大炮,拿着米国国籍还做着民国大总统。堪称史上最成功海归。国党工党都奉为大佬。想谁就谁。
 
:cool::cool::cool:
我这人象小布丝非黑既白,陆秀夫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争议了
陆秀夫跳海所背的小皇帝据说也是非常有灵性和骨气,哎,。。。。。:crying::crying::crying:

这种人好。多点儿你这种人,就不会有不清不楚的灰色人了。
 
如果神话人物也算的话:
盘古
女娲
仓颉
孔子​
秦皇
 
如果神话人物也算的话:​

盘古
女娲
仓颉
孔子
秦皇

发了这个帖子,很多人列举孔子。说句多余的话,如果中国没有孔子,或者有孔子而没有被后人烧那么多香火熏黑(映红)了脸,中国还是今天的样子吗?
 
我最佩服孙大炮,拿着米国国籍还做着民国大总统。堪称史上最成功海归。国党工党都奉为大佬。想谁就谁。
他泡妞偶也很佩服,居然宋姐妹泡了两。
 
拥抱兄差矣。要佩服也佩服圆圆,那动静闹得多大!香君可比她差得远了去了。不是“桃花扇”,香君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而圆圆,却在多少人的笔头子底下生过花!
古道兄,圆圆只是一个佳人,最终却成为男人们的玩物,而香君是有骨气的佳人,最为难得,所以俺最佩服她。
 
古道兄,圆圆只是一个佳人,最终却成为男人们的玩物,而香君是有骨气的佳人,最为难得,所以俺最佩服她。

先声明,对李香君和陈圆圆所知并不多,对李香君,只是看过“桃花扇”,当时也稍稍涉猎了一下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材料;对陈圆圆,也是在读吴梅村“圆圆曲”是多看了几篇文章,所以很可能所说有误。

香君和圆圆同为明末清初江南名妓。
李香君血溅白扇,其扇被点染成名盛一时的“桃花扇”,故而历来称其为有血性之烈女子,不能称为“英雄”,也可称为“英雌”。但我以为,李香君是借洒血“表现”自己,用今天的话说,有做“秀”的嫌疑(因为当时有人救,不可能有生命危险)。李香君一见侯方域便倾心,而侯方域又是复社领袖。文人狎妓是风流(不是流氓),同样,名妓也可“狎”文人以抬高自己的声望。所以李香君要在这些文人特别是侯方域面前“秀一秀”,博得高名。果然李香君名利双收,其风头不仅压住了其他几大名妓,甚至也盖了侯方域一头,使侯方域自惭形秽。可是当侯李分手,李香君被送进宫成为艺妓时,李香君并没有再一次血溅桃花扇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进了宫(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因为这次“血溅”,便会真的香销魂散了。所以我以为她当初的“烈性”是做给人看的。

拥抱兄以为然否?

关于圆圆,改日得空再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