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的由来

冷笑一声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10-11-24
消息
1,448
荣誉分数
89
声望点数
0
http://ent.sina.com.cn/h/2004-11-26/1633580580.html


《东方红》由来:原是陕北民歌《骑白马》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16:33 新浪娱乐
  为了纪念毛泽东单程111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大型交响乐伴奏,大屏幕舞蹈重现的方式,将在世纪剧院上演,由四十年前参与演出和拍摄的总政歌舞团承担伴奏和合唱,而且,四十年前的老艺术家们也会出现在舞台上,共同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过去的半个世纪,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革命歌曲肯定是唱响世界的《东方红》。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首庄严的颂歌,竟然是由山西民歌《


银屑病怎么治不复发? 领飞五彩网络生活
卡通赛车万人竟速世界 彩信下载基地奥美游戏

骑白马》改编,并直至现在,还不能确定,他的作者到底是谁!

  1942年,一位从延安师范毕业年轻人,来到了佳县通镇完小作教务主任兼音乐老师。他叫李锦祺,为了给孩子们教上音乐课,他很快用完了自己肚子里的存货,于是,他开始了自己创作的道路。那时的陕北老百姓把毛泽东叫“菩萨再世”,中央的领导又经常去延安学习,李锦祺由此编写了: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呀,

  他是人民大救星。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呀,

  哪里人民得解放。

  八路军,在前方,

  辛辛苦苦打东洋,

  和那友军比起来,呼儿嗨呀,

  他们还是辛苦得大

  并且配上陕北民歌《骑白马》的调子,唱出了最原始的《东方红》!1943年的古木区逢庙会,李锦祺组织了十余人,演唱这首《东方红》,从此,这首歌开始在陕北大地上流行!

  大合唱《东方红》的编曲和指挥刘炽(《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词曲作者),后来在选歌曲的时候,把《东方红》原有的几段歌词重新编写,也是是我们熟悉的《东方红》。









源于陕北信天游的《东方红》最早的歌词是这样的:
  
  “骑白马,跑沙滩。
  
  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
  
  咱俩捆成一嘟噜蒜,呼儿嗨哟。
  
  土里生来土里烂。
  
  
  骑白马,挎洋枪,
  
  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
  
  打日本也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
  
  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
  
  待到那打下榆林城,呼儿嗨哟。
  
  一人一个女学生。”
  
  
  当年的理想原就是为了“一人一个女学生”,后来怎的变成“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99cb50100ahdm.html


一人一个女学生·《东方红》前传 (2008-08-13 15:16:24)转载
标签: 东方红 女学生 解放 红军 八路军 杂谈 分类: 随笔评论

影视剧中的民国女学生造型

1、女学生的动力。7月12日第56期的金山星期二请了《中国企业家》研究总监、知名博客金错刀来讲《快品牌:2.0时代的真快哲学》,内容很精彩,案例很丰富;原本开卷有益,这次受益更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是金错刀讲当年流传的一首民歌带给红军带来的巨大动力:“待到革命成了功,一人一个女学生”。尽管这可看作是私下交流中的笑谈,也说明某些现实目标远比宏伟理想更有现实效力。

2、《东方红》三变。出于好奇,网上搜索“一人一个女学生”的出处,才发现这是红色经典《东方红》曲目前身三个版本之一。这首歌的最初形态是流行于解放前晋西北的一首民歌——《芝麻油》。
 芝麻油,白菜心,
 要吃豆角抽筋筋,
 三天不见想死个人,
 呼儿咳吆,
 哎呀我的三哥哥。
这首《芝麻油》后来流行到了陕北一带,被八路军中的文宣人员改编成了《白马调》,只改歌词而不改曲调。
骑白马,跑沙滩,
 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
 咱俩捆成捆成一嘟噜蒜,
 呼儿嗨哟,
 土里生来土里烂。

 骑白马,挎洋枪,
 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
 呼儿嗨哟,
 打日本也顾不上。

 三八枪,没盖盖,
 八路军当兵的没太太,
 待到那打下榆林城,
 呼儿嗨哟,
 一人一个女学生。
榆林城是陕北最后解放的一个县城。1949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驻守榆林的国民党22军正式宣布起义,中国人解放军和平接管榆林城。这首歌随后演变成歌颂刘志丹的曲目,最后变成了后来歌颂毛主席的经典歌曲《东方红》,流传至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