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之谈啊
要评论朝鲜战争的战术,至少需要看过三方的资料,最经典三部:
韩国国防部《朝鲜战争史》
李奇微回忆录
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非常详细,每次战役都有师一级单位的战前姿态图,我方战役分析及决策过程,战斗姿态进行图)

正在看Conflict - The History of the Korean War. 很不错的一本书。听说The Coldest Winter也不错。
 
正在看Conflict - The History of the Korean War. 很不错的一本书。听说The Coldest Winter也不错。

我的印象都是10多年前看的书(志愿军战史那本是2002年出版的,其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简编》是我中学的时候看的)
有相关的新书籍我还是想看一看
不过我喜欢看详细的战术分析,志愿军战史那本最带劲
什么时候美军敢出一本他们的战术企图呢?我想恐怕都是在西点军校当作失败战例讲解的吧,哈哈
 
这么说吧,38军第2次战役的三所里穿插战相当于围棋中的切断对方大龙,胜负手所在
38军占领三所里之后,美第8集团军心理崩溃,抵抗力尽失,开始溃逃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38军的这次战斗好比是完美的个人英雄主义之表现,影响战役全局的胜负手,40军的那些歼敌战绩只会淹没在38军的光环下。所以当年老彭才会情不自禁地写下38军万岁!

如果共军有美军的装备,第2次战役西线可以全歼美第8集团军(拜38军之赐),东线也可以全歼美王牌陆战第一师
这么打下来的话,朝鲜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好像老美最近在拍长津湖战役吧,就美军这点水平也敢出来得瑟?


美军从此在韩国驻军。
水平和成功就在这里。

打仗的过程并不重要。
 
美军从此在韩国驻军。
水平和成功就在这里。

打仗的过程并不重要。

只是美国政府拣了个便宜,美军就不要遑论水平了,这个贴里讨论的主题是军队而不是政府
 
不用看
砥平里之战对美军和共军影响非常大,对美军的士气是个转折点
单凭这个40军绝对无法被称为万岁军

(军事话题讨论,切磋而已)

砥平里战役是由39军指挥的杂牌部队:(between members of the 23rd Infantry Regiment and various unit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PVA)

指揮官
Paul Freeman 上校(美國)
Magrin Vernerey 中校(法國)
Marcel G. Crombez 上校

指揮官
吴信泉
张竭诚

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3个团;40军3个团;39军两个团;打援39军两个团

343团(隶属39军.115师)
344团(隶属39军.115师)
356团(隶属40军.119师)
357团(隶属40军.119师)
359团(隶属40军.120师,此战受119师指挥)
375团(隶属42军.125师,此战受119师指挥)
376团(隶属126师,126师隶属42军,此战受39军指挥)
377团(隶属126师,126师隶属42军,此战受39军指挥)

志愿军打援部队:

116师(隶属39军)
126师一部(隶属39军)

横城反击战胜利后,“邓指”得到志司的情况通报和其它方面的情况报告,得知砥平里只有南朝鲜军不足4个营的兵力。为了扩大战果,邓华决定抽调39军、40军和42军8个团兵力,于2月13日晚向砥平里发起进攻;以42军、66军主力及40军120师,向原州方向攻击前进,以阻敌西援砥平里。
  所以,邓华是在一个完全错误的情报基础上,做出了进攻砥平里的决定。由于情报说砥平里的南朝鲜军不到4个营,所以邓华就抽调三个军八个团的部队乱七八糟地攻击砥平里(南朝鲜军战斗力极差),由于判断敌人打算逃跑,所以邓华坚持在2月13日晚在许多部队还没到位的情况下按时发起进攻........

http://zh.wikipedia.org/zh/%E7%A0%A5%E5%B9%B3%E9%87%8C%E6%88%98%E6%96%97

http://baike.baidu.com/view/4224881.htm
 
两种人对打仗比较感兴趣: 军人和小孩。

军人是职业需要,小孩是生理幻想的需要。
 
不满您说咱小时候欣赏NAZI,不是表面的,是他们的理论上的东西,您没读过我的奋斗吧?我仔细的反复阅读过:blowzy::blowzy::blowzy:还好大点了知道那些都是BULLSHIT, 不过在研究中同时发现NAZI和共产党真的很象,理论上,宣传手法等等方面,都可以说是表兄弟:p

我反复读过,而且是在某个关键时刻的前一星期. 被发现时发现者和被发现者都说不出话. 前者还浸在书中,后者是被前者的......气得说不出话和不知该怎么说了。:)

不过,也就那时迷它,现在是所有它上面的文字全忘啦,就剩那封面了!
 
不管是39军40军,本次战役打得比较糟糕,共军的火力实在太差了
所以才彰显得之前第1、2次战役大胜的伟大


(军事话题讨论,切磋而已)

砥平里战役是由39军指挥的杂牌部队:(between members of the 23rd Infantry Regiment and various unit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PVA)

指揮官
Paul Freeman 上校(美國)
Magrin Vernerey 中校(法國)
Marcel G. Crombez 上校

指揮官
吴信泉
张竭诚

中国人民志愿军:42军3个团;40军3个团;39军两个团;打援39军两个团

343团(隶属39军.115师)
344团(隶属39军.115师)
356团(隶属40军.119师)
357团(隶属40军.119师)
359团(隶属40军.120师,此战受119师指挥)
375团(隶属42军.125师,此战受119师指挥)
376团(隶属126师,126师隶属42军,此战受39军指挥)
377团(隶属126师,126师隶属42军,此战受39军指挥)

志愿军打援部队:

116师(隶属39军)
126师一部(隶属39军)

横城反击战胜利后,“邓指”得到志司的情况通报和其它方面的情况报告,得知砥平里只有南朝鲜军不足4个营的兵力。为了扩大战果,邓华决定抽调39军、40军和42军8个团兵力,于2月13日晚向砥平里发起进攻;以42军、66军主力及40军120师,向原州方向攻击前进,以阻敌西援砥平里。
  所以,邓华是在一个完全错误的情报基础上,做出了进攻砥平里的决定。由于情报说砥平里的南朝鲜军不到4个营,所以邓华就抽调三个军八个团的部队乱七八糟地攻击砥平里(南朝鲜军战斗力极差),由于判断敌人打算逃跑,所以邓华坚持在2月13日晚在许多部队还没到位的情况下按时发起进攻........

http://zh.wikipedia.org/zh/砥平里战斗

http://baike.baidu.com/view/4224881.htm
 
两种人对打仗比较感兴趣: 军人和小孩。

军人是职业需要,小孩是生理幻想的需要。

你是女人吧
打仗也如同下棋,如果你不会不要妄加评论
战争让女人走开
 
我反复读过,而且是在某个关键时刻的前一星期. 被发现时发现者和被发现者都说不出话. 前者还浸在书中,后者是被前者的......气得说不出话和不知该怎么说了。:)

不过,也就那时迷它,现在是所有它上面的文字全忘啦,就剩那封面了!
然后你没发现NAZI和共党其实很象?
 
助纣为虐: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s2ws_3NGB4U[/media]


顺便问一下,这个歌叫什么?
 
两种人对打仗比较感兴趣: 军人和小孩。

军人是职业需要,小孩是生理幻想的需要。


你是女人吧
打仗也如同下棋,如果你不会不要妄加评论
战争让女人走开

看人家那ID,应该是“纯爷们”吧? :D
 
我的印象都是10多年前看的书(志愿军战史那本是2002年出版的,其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简编》是我中学的时候看的)
有相关的新书籍我还是想看一看
不过我喜欢看详细的战术分析,志愿军战史那本最带劲
什么时候美军敢出一本他们的战术企图呢?我想恐怕都是在西点军校当作失败战例讲解的吧,哈哈

"Conflict"是老书,1962年第一版。虽是如此,仍然好看。不过它没有战术分析,偏向战略和政治。这是我感兴趣的。
"The Coldest Winter"是新书, 2007出版的. Amazon评论还不错。不过有人说 "... but the real theme of the book is about how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screwed it up. "
 
60年前38军开始了朝鲜征途. 回首往事, 如果不是38军下属113,114,112师官兵在11月26日到11月27日惊人勇气和决断, 中国近代军史,国际关系历史就要重写. 38军的功勋是无愧于万岁军的称号的.

38军万岁! 所有参战的志愿军官兵万岁!


尽管所谓的正史不一定为真,但是类似于楼主这样的文章也只是一些文人骚客为了吸引眼球以求生存整出来的,不能说全 假,但大部分是瞎编,书要卖的好,不整点与众不同的东西,休想。这和CNN,BBC当初的动机一样。

:cool:
 
Robert Leckie 写的关于PACIFIC WAR 的书也都很好
同时再赞一下在那些岛上杀小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员: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