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41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阿富汗人朱马汗眼下被羁押在美国本土一座监狱,所受指控是贩毒和支持塔利班。
不过,《纽约时报》11日一篇文章披露,朱马汗曾长期充当美方情报“线人”,提供有关塔利班动向、毒品走私等信息,而且,若非这段“线人”经历,他也不会成长为一代大毒枭。
供情报
朱马汗2008年在美国遭“诱捕”,控方将其描述为“阿富汗最大、最危险毒枭”,且暗中为塔利班提供资金和军火。
不过,经由联邦检察官、现任和退休政府官员等消息源,《纽约时报》还原出朱马汗的毒枭成长经历。
2001年阿富汗战争前,朱马汗只是名鸦片小贩。当年的阿富汗,鸦片贸易猖獗,推着小车在市场上贩售鸦片的小贩不在少数。
战争打响后,朱马汗开始充当美方线人,暗中向中央情报局和毒品管制局提供情报。他向前者提供有关塔利班的情报,向后者提供毒贩动向,他手中掌握着“阿富汗-土耳其-欧洲”这条毒品通道的相关信息。
文章说,两家机构当年把朱马汗视为“有价值情报来源”。
知情者告诉《纽约时报》,向美方提供情报使朱马汗获利约200万美元,支付者可能来自中情局或驻阿美军。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朱马汗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毒枭之一。
2006年,正处“事业”巅峰的朱马汗应邀秘密前往美国华盛顿,与中情局和毒品管制局官员会面。在提供情报的同时,他要求作为“美国资产”受到保护。会面后,朱马汗前往纽约,观光购物一番后返回阿富汗。
一些美国官员告诉《纽约时报》,不清楚朱马汗提供了多少有价值情报,但双方合作“时间较长”。
遭诱捕
阿富汗是全球主要鸦片产地,贩毒活动猖獗,且常与武装组织有关联。利用毒贩获取塔利班情报是美国情报人员惯用手段。
美军进入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倒台后,美方迫切需要塔利班相关信息。一些美国前官员说,2001年或2002年是朱马汗与中情局及毒品管制局官员频繁会面的时期。
仰仗美国,朱马汗在这一时期获得生存和发迹空间,他此后将生意范围拓展至全国范围。2004年,朱马汗已打通并把控着多条毒品出境通道。为确保通道“畅通”,他买通塔利班和阿富汗官员。
控方文件显示,朱马汗贩毒生意扩张速度惊人,既批发又零售,既提供原料又承接加工。
不过,树大招风。毒品管制局2008年10月联系朱马汗,邀他会面,朱马汗欣然接受。他自行购买机票,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赴会。
出乎意料的是,朱马汗没有在雅加达受到礼遇,而是遭到逮捕,随后被押往纽约。
全否认
美国司法部说,依相关法律,外籍毒贩尽管没有直接向美国走私毒品,但如果可证实与恐怖组织有牵连,也可予以逮捕。
控方文件中包括朱马汗向塔利班支付“保护费”的陈述。
不过,《纽约时报》说,不清楚美国为何突然转变对朱马汗的态度。一些官员猜测,也许是因为朱马汗从未向美方提供重要线索;也有官员认为,战后多年,缉毒在美国阿富汗战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朱马汗贩毒生意之大已让美国无法容忍。
《纽约时报》试图就朱马汗一案求证于中情局。但中情局一名发言人回答:“按照规定,中情局不会对美国法院受理的案件置评。”
毒品管制局发言人同样拒绝谈论朱马汗线人身份一事。
朱马汗在纽约的律师史蒂文・齐苏否认当事人支持塔利班,同时也否认他曾效力中情局。“关于朱马汗有很多说法,”他说,“其中大部分并不真实,包括他曾为中情局 线人 的传言。”(郭洋)
(本文来源:新华网 )
http://world/2010-12-13/1292195.php
不过,《纽约时报》11日一篇文章披露,朱马汗曾长期充当美方情报“线人”,提供有关塔利班动向、毒品走私等信息,而且,若非这段“线人”经历,他也不会成长为一代大毒枭。
供情报
朱马汗2008年在美国遭“诱捕”,控方将其描述为“阿富汗最大、最危险毒枭”,且暗中为塔利班提供资金和军火。
不过,经由联邦检察官、现任和退休政府官员等消息源,《纽约时报》还原出朱马汗的毒枭成长经历。
2001年阿富汗战争前,朱马汗只是名鸦片小贩。当年的阿富汗,鸦片贸易猖獗,推着小车在市场上贩售鸦片的小贩不在少数。
战争打响后,朱马汗开始充当美方线人,暗中向中央情报局和毒品管制局提供情报。他向前者提供有关塔利班的情报,向后者提供毒贩动向,他手中掌握着“阿富汗-土耳其-欧洲”这条毒品通道的相关信息。
文章说,两家机构当年把朱马汗视为“有价值情报来源”。
知情者告诉《纽约时报》,向美方提供情报使朱马汗获利约200万美元,支付者可能来自中情局或驻阿美军。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朱马汗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毒枭之一。
2006年,正处“事业”巅峰的朱马汗应邀秘密前往美国华盛顿,与中情局和毒品管制局官员会面。在提供情报的同时,他要求作为“美国资产”受到保护。会面后,朱马汗前往纽约,观光购物一番后返回阿富汗。
一些美国官员告诉《纽约时报》,不清楚朱马汗提供了多少有价值情报,但双方合作“时间较长”。
遭诱捕
阿富汗是全球主要鸦片产地,贩毒活动猖獗,且常与武装组织有关联。利用毒贩获取塔利班情报是美国情报人员惯用手段。
美军进入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倒台后,美方迫切需要塔利班相关信息。一些美国前官员说,2001年或2002年是朱马汗与中情局及毒品管制局官员频繁会面的时期。
仰仗美国,朱马汗在这一时期获得生存和发迹空间,他此后将生意范围拓展至全国范围。2004年,朱马汗已打通并把控着多条毒品出境通道。为确保通道“畅通”,他买通塔利班和阿富汗官员。
控方文件显示,朱马汗贩毒生意扩张速度惊人,既批发又零售,既提供原料又承接加工。
不过,树大招风。毒品管制局2008年10月联系朱马汗,邀他会面,朱马汗欣然接受。他自行购买机票,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赴会。
出乎意料的是,朱马汗没有在雅加达受到礼遇,而是遭到逮捕,随后被押往纽约。
全否认
美国司法部说,依相关法律,外籍毒贩尽管没有直接向美国走私毒品,但如果可证实与恐怖组织有牵连,也可予以逮捕。
控方文件中包括朱马汗向塔利班支付“保护费”的陈述。
不过,《纽约时报》说,不清楚美国为何突然转变对朱马汗的态度。一些官员猜测,也许是因为朱马汗从未向美方提供重要线索;也有官员认为,战后多年,缉毒在美国阿富汗战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朱马汗贩毒生意之大已让美国无法容忍。
《纽约时报》试图就朱马汗一案求证于中情局。但中情局一名发言人回答:“按照规定,中情局不会对美国法院受理的案件置评。”
毒品管制局发言人同样拒绝谈论朱马汗线人身份一事。
朱马汗在纽约的律师史蒂文・齐苏否认当事人支持塔利班,同时也否认他曾效力中情局。“关于朱马汗有很多说法,”他说,“其中大部分并不真实,包括他曾为中情局 线人 的传言。”(郭洋)
(本文来源:新华网 )

http://world/2010-12-13/129219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