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百万受灾居民实现就业近半数担心再失业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40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省统计局发布《重建两年看民生――四川灾区民生调查报告》
  灾后重建两年,灾区积极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共帮助了近160万受灾居民实现就业或再就业。目前,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成都、德 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日前,省统计局发布的《重建两年看民生――四川灾区民生调查报告之一(就业篇)》显示,就业 群众中,近八成不愿外出转移就业。
  160 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调查报告显示,灾后重建2年多以来,灾区就业人数已逐渐恢复到震前水平,新增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6个重灾市 (州)从业人员达1550.3万人,占四川省从业人员的32.6%,比2007年末增加了49.6万人,同比增加3.3%。
  6个重灾市(州)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末,6个重灾市(州)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531.1万人,比2007年减少25.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463.1万人,比2007年增加5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56.2万人,比 2007年增加23.2万人。其中,成都、德阳和绵阳二、三产业大量吸纳就业。
  调查显示,灾区就业率达76.7%,超过2009年末四川省76%的平均水平。95%的灾区家庭消除了“零就业”。
  23.1%居民自主创业经营
  在灾后重建系列经济政策的刺激下,灾区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灾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灾后灾区居民通过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实现 就业的比重最高,达到23.1%,有16.4%是通过从事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调查显示,近八成灾区群众不愿外出转移就业。51.5%不愿外出就业群众的理由是地震让他们更珍惜家人、关爱家人,他们不外出就业就是为了照顾 好子女、赡养好父母。
  42.8%被访者“担心”重新失业
  随着灾后重建任务逐步完成,不少公益性岗位(如垃圾清理、卫生防疫、物资搬运、板房安装等)加速流失,一些灾区居民又将面临重新安置和再就业的 问题。调查中,42.8%的被访者表示“担心”在近两年内可能重新失业。
  就业途径上,灾区群众找工作更趋向于传统的就业途径,56.6%的灾区居民找工作依靠自己及熟人介绍,通过当地政府帮忙的比例为18.5%。
  华西都市报记者 姚长寿 实习生 张阳

http://china/2010-12-19/1303359.ph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