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别忘了吃饺子或汤圆。

请看好保质期。。。。不过很可能找不到保质期。。。。:blink:

看了,没有过期。 :cool::cool:

宁波风味,产地四川。真新鲜!:D
 
今天?

得,家里没有汤圆了,T&T也关门了。这小年我可怎么过啊,。。。。。。。。 :flaming::flaming: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啊,一到冬至来临的时候,天上就开始下白花花的糯米粉(白的跟现在的雪似的)。 大家啊就用它来包汤圆吃。 特别是小年来时,不用去买糯米粉,就家门口白花花的糯米粉弄的回家就中。

后来,有个小P孩调皮胡闹,他跟另外一个叫 尿的更高 的小孩比赛往糯米粉里拉尿。 老天一怒之下从此不下糯米粉,改下又冷又漕的雪了。

光阴又转了 N 年,当年的小P孩现在当了村长 ;)

其实,得,"家里没有汤圆了,T&T也关门了。这小年我可怎么过啊“, 这怪谁啊?
 
http://www.hudong.com/wiki/%E6%B1%A4%E5%9C%86

汤圆 - 起源


汤团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 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 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有人说 元宵 改叫 汤圆 是袁世凯 搞的,因为 元宵=袁消
 
一个破面团,您老还折腾出这东东。唉,典型的教条、书本主义。
村长真不懂情趣!看出来村长不喜吃汤圆。: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