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个谈话节目,说起中国富婆团去欧洲买东西的趣闻轶事,让我想起去年回国参加旅游购物的所见所闻。
有一对,女的穿着上个世纪80年代化纤面料,还有点厚的小格子春秋外衣,梳一个马尾辫,个子也不高,身材是敦敦实实的,脸上皮肤有些黑。男人个子正常,大概1米75,身材也是均匀的,衣服看不出有时代感,两人站在一起,觉得那个男人个子很高。怎么样看起来也是沂蒙山区老少偏僻的农村人。购物团里有人还说那个男人是女人的儿子,结果弄明白以后才知道人家是夫妻。不过后面几天女人把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下,可是整体的感觉还是那个样子,木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团有40人。有那么几个购物大户,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全是大手笔,一买就是上万人民币,还有更贵的,十几万。去那么多地方,一个人也要花上几十万买东西了。导游心里美开了花。
这两位不起眼的人后来让我们刮目相看,他们买东西买得最多,什么贵,买什么,走到哪里,买到哪里,眼睛都不眨。还有让我至今想不明白的就是:他们是上海人。
上海人怎么样也是胡歌,还有《围城》里苏小姐,唐小姐那样的人嘛,怎么变成这个鬼样子了。看看上海人长什么样:
人不可以貌相,这话再次应验了。
如果文艺作品里把上海人描述成穿着30年前的衣服,脸黑黑,梳个大妈头,上海人肯定不答应。
他们是从世界级大都市纽约来的。可是看外表,也不像是高大上的金领阶层,难道美国纽约华尔街精英,或者银行的高级员工是这个模样,他们也不像是 office 里工作的人嘛。可是他们花起钱来确是很痛快。
后来,在和纽约来的小哥吃饭的时候谈起来,他们是纽约来的,在大街上卖电话卡。
我的大脑顿时懵了。等清醒过来以后,觉得还是合情理的。在纽约卖电话卡也可以像流水一样大把地花钱。
我们团里还有一对夫妻,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是真正的资本家的后代。有一些消费的习惯,和嘟嘟讲得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