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封杀茉莉花革命集会 号召13市示威网站遇袭
作者
法广
中国互联网上流传一则消息,号召今日下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大城市的闹市或广场举行「茉莉花革命」集会,并呼吁民眾到该处聚集、喊口号。虽然昨日网上的响应者不多,但当局还是带走部分维权律师和网络活跃人士,而发出号召信息的网站则受黑客攻击。
<!--article-main-->香港明报引述「博讯」网上传出一篇「中国茉莉花革命」网文称,「不管你是结石宝宝的家长、拆迁户……下岗人员,还是上访者」,「不管你是零八宪章的签署者、法轮功的练习者,还是共產党员、民主党派人士」,或是不满中国社会的冤案和不平事,「甚至你只是一个围观者;在这一刻,你我都是中国人,你我都是对未来还有梦的中国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我们子孙的未来负责」。这篇网文最早在2月17日发表,但网站昨日受到攻击,已无法打开。
网文称,参加者只需要「走到指定的地点,远远的围观,默默地跟随,顺势而为,勇敢地喊出你的口号,或许,歷史就从这一刻开始改变」。网站又列出一些建议口号,包括「我们要住房」、「我们要公义」、「结束一党专政」、「开放报禁,新闻自由」,以及「自由万岁,民主万岁」。
网文还要求同行者守望相助,如有人受到不良对待,要以「最大的容忍」处理,且不要留下垃圾,证明中国人是「高素质的,是有条件追求民主自由的」。文后附有北京 、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长沙、武汉等13个大城市的聚集地点,并称其餘未列出地点的城市的民眾,「请自行到城市中心广场集中」。若今日未能成功集会,可在下周日下午聚集。英国广播公司(BBC)及日本共同社亦有报道周日的集会新闻。
虽然未能证实有多少人响应,但内地当局昨日如临大敌,新浪微博将「茉莉花」设为敏感词,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百度「贴吧」讨论区甚至无法发出「明天」这两个字,会变成「**」。
杭州网友「王五四」昨日被当地公安以「涉嫌扰乱社会秩序」传唤至派出所,他对本报说,「可能是因为我在Twitter上转推了关於茉莉花革命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也发了一次」,被关在审讯室2小时,当地国保(公安属下的国内安全保卫支队)和派出所长再找他谈话4小时,要求他保证今日不参加任何活动。
此外,北京维权律师江天勇昨被从弟弟家楼下强行带走;四川成都著名博客冉云飞、上海维权律师李天天亦被当地警方带走。被国保约谈,在内地称为「喝茶」,这次因为「茉莉花革命」而遭遇「喝茶」的事件,被称为「茉莉花茶」。
北京作家莫之许对本报说,他认为这次根本是「行为艺术」,「因为中国完全不具备像埃及、突尼斯那样的革命气候,中国的经济运行尚可,社会主流也是希望经济发展、社会改革,而不是希望社会发生突变。」不过,他表示,如果政府制度长期不改革,「这一天早晚会来」。
维权律师浦志强表示,互联网给网友一个联繫沟通的机会,他认为,中国发生革命推翻政权的可能不大,但「这几年社会『黑恶化』,法治倒退,对利益冲突的不满有所增加,所以民眾上街表达呼声是合理的,也应该会有的,政府应该允许这些声音能够表达」。
埃及事件对中国执政者震动很大
作者
瑞迪
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使那些期盼摆脱独裁统治的民众受到鼓舞,也让那些缺少民意基础的政权感到了威胁。连日来,也门、利比亚、巴林、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相继发生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各国统治者也有鉴于本-阿里和穆巴拉克的结局而在强硬镇压与有限妥协间犹豫。突尼斯和埃及革命能否在阿拉伯世界星火燎原难以预料,但这两场革命的震荡波远不会停止于阿拉伯世界的边界却是勿庸置疑的。
对阿拉伯世界十分陌生的中国是否也感受到了震动?中国一贯的信息控制和舆论导向政策下,中国普通百姓是否有畅通的渠道,了解突尼斯和埃及发生的一切?埃及民众掀起抗议示威浪潮后,曾有消息称“埃及”两个字已经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成为敏感词,但随即就有网友提出反驳。中国民众可以通过官方允许的途径对事件有怎样的了解?从官方途径获取信息的民众是否对突尼斯和埃及发生的事件是否关注?我们为此电话采访了长期观察中国知名博客作者、新媒体推动人士温云超先生。
法广:前一段时间,有消息说“埃及”两个字在中国网络上已经成为敏感词,搜索的时候会找不到。后来又有网友反驳。您怎么看中国政府对这次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事件的信息处理?是否改变了策略?是否认为中国民众其实并不关心?或者认为其实并没有那么敏感?
温云超:我们分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我在网络上、特别是在微博晌,并没有观察到对关于埃及的消息有特别的封堵的行为。但是,我们明显能感觉到,特别是新华网、人民网,他们对埃及的消息低调处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人披露说,凡是传统媒体报道埃及消息的话,都要使用新华社通稿。
我想,官方对关于埃及的消息低调处理是可以观察得到的。
法广:您说“低调”处理是指什么?是指报道很简单吗?
温云超:据我观察,比如人民网,消息一般都比较简单。并且,比如,希拉里谈话里涉及到埃及,他们会用比较负面的评价,评价埃及革命。
法广:您感觉大陆内地民众仅从官方媒介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在埃及、在突尼斯发生的实际情况呢?
温云超:据我看到的新华网上的消息,那读者可能只能知道突尼斯和埃及有些游行示威,穆巴拉克下台了。但是,你很难看得到他们因为什么而示威,示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是如何组织起来的,等等,这些在官方媒
体上可能就不大可能看得到了。
法广:那么,网民从这些有限的消息中,对在突尼斯、在埃及发生的事情(现在也开始蔓延到其他一些国家)是不是很关心呢?能感觉到吗?
温云超:我感觉不到他们很关心。因为,从新浪看到的情况,会积极转发消息的还是在推特上那些中文用户,他们会把消息搬到微博上。但是,我们也看到,微博上的一些媒体人对这个话题还是比较关注,转发量也比较大。一般的民众,我就很难去估计,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例子和样本。
法广:那您怎么评价中国官方媒体在这次埃及事件中的报道呢?
温云超:我想中国政府很了解埃及民众是因为什么而要求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因为他们也忍受高通涨(或者说是生活水平下降),或者是一个专制政权,所以,埃及的情况可能同中国大陆的情况类比起来有些相似。另外一方面,推特和Facebook都被中国官方看作是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工具,而埃及和突尼斯一般认为发起第一场游行示威是和互联网有关的。这样一来,官方可能对这场茉莉花革命分外警惕,这完全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法广:实际上,真正对正在发生的事件比较关心的还是网络上的活跃人士?
温云超:必须还得是中文推特上比较活跃的人士。新浪微博上尽管有一些推特用户很用心、很认真地把一些消息发布过去,但是,毕竟它的数量在新浪微博这么大的一个平台上,显得还是比较少。所以,我不能肯定有多少人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
法广:从您的这些观察来看,中国真正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人数也是非常有限的?
温云超:我认为可能是相当有限。
法广:突尼斯和埃及革命的一些图景会让人浮想联翩,但它在中国舆论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际也非常有限了?
温云超:我想,对于中国民众来讲,它产生的影响有限,因为他们获取的信息有限。但是,我想,对于执政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因为,在埃及这场革命发生之前,我想可能谁也想不到穆巴拉克三十年的统治18天之内就倒台了,然后,他自己用这么不体面的方式下台,他的财产还被各个国家的银行冻结,他政府的官员被限制出境,甚至会追讨财产,很有可能还会接受审判……我想,统治者还是比较了解埃及革命的消息。我也听到一些传闻说,在国内的官员系统里有关于埃及革命的学习。当然,他们可能是要吸取他们的经验,从这个角度去学习。所以,我想对于执政者的震动更大。
法广:因特网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国政府对网络的控制开始的比较早。在同样情况下,网络信息的传播能起的作用是不是也有限?
温云超:互联网在埃及和突尼斯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在我个人看来,可能会被高估。比如埃及的革命,只是在第一天(通过互联网)组织动员上街了。但是,当天晚上所有人都散了。第二天,所有的网络就被切断了。我们只能讲,埃及政权可能没有像有些政权那样心狠手辣,所以群众才一天又一天,不断地聚集在一起。军队也没有向人民开枪,所以,他们才有成功的可能。其实,网络占有多大的作用,我个人只做比较保守的估计。
那对于中国来讲,中国老百姓想上推特、上Facebook很难,但是,你知道,信息自由流通,这种风险总是存在的。统治者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维稳的时代,但可能很多事情也在他们的掌控之外,他们可能也没有能力去面对了。
法广:就是说:全面维稳,但是又不能真正达到全面控制?
温云超:我从来讲:后集权时代激烈的变化可能就是因为城管踢向女学生身上的一脚,或者一个铲车挖向拆迁房子的那一勾,或者一个公务员喝完酒骂的一句话,可能就引起了大规模的群众聚集。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中国现在这种社会控制,不太可能出现有组织的群众的聚集。偶发性因素导致的群众聚集有没有可能?聚集之后,执政者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这些确实有很多联想。
温云超先生在访谈中特别提到他个人认为目前
舆论可能高估了互联网在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中发挥的作用:“我主要是担心网络的作用会被高估。其实,这次革命最根本的起源是全球性的货币过分投放之后导致的通货膨胀,引起生活水平恶化。这是全球性的原因,互联网在其中扮演了一些角色,但未必是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看到后续的包括叙利亚、巴林的情况(特别是巴林)来看,政府提早就把互联网切断了,但是,群众还是可以动员上街,所以,情况会很复杂。现在就简单化地把它估计成一场互联网的革命,我想,现在下这样的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