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要回国的参考一下:铁路工程师为何不愿坐高铁?!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不敢“提速”,不提速还不时地翻车呢。:(

美国铁路撞车,翻车,撞汽车的比率比加拿大高多了。加拿大还是很安全的。
 
开车也不安全,大家别开车了。 研究过飞机的人大概也不想坐飞机。高铁建成,中国可以少买很多飞机,这样省不少钱。将来出事可能也难免,德国,日本高铁都出过事。但怕出事,不坐高铁大概是想的太多了。
 
<cite></cite>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要说不安全,你们睡的床是最不安全的,因为死在床上的人是最多的。:D:D:D

什么都有危险,飞机、高铁、走路都可能出人命。但因为会出人命就不做吗?
 
其实,要说信不过,也是国内那么多不靠谱的事故给人们闹的。嘿嘿。:(
 
大陆铁路系统,总体上相对来说,算是靠谱的了。
 
这位铁路工程师太没职业道德了。 在职的时候为什么不竭尽全力把高铁做安全, 那难道不是他的工作吗? 退休的时候来这么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想达到什么目的啊?
 
这位铁路工程师太没职业道德了。 在职的时候为什么不竭尽全力把高铁做安全, 那难道不是他的工作吗? 退休的时候来这么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想达到什么目的啊?

和工程师没关,是那个写手白痴!
 
顶倒了台的刘跨越

志军堪称中国的十河信二。2003年我第一次坐中国火车的时候,感到火车又脏又乱,十分落后,而且真正要坐车的时候总是买不到票,与新干线有几十年的差距。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媒体上不断展开宣传,我才开始注意到铁路的变化。2007年发生了中日关系中的大事,日本川崎重工的E2高速列车克服中国“愤青”施加的强大压力,落户中国铁道,成为“和谐号”动车组CRH2型。按照媒体的宣传,“和谐号”都是由中国自行生产的,日方合作伙伴也没有表示反对。但我登上CRH2列车一看,发现洗脸盆上贴着塑胶纸,纸上写着“水”和“洗手液”。偷偷揭开,洗脸盆上原来的日文说明漏了出来,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洗脸盆毕竟是一个简单的部件,从这个细节可以猜测,这列火车的国产化率不会很高。这个情况显然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左派也把刘志军当做“汉奸”“买办”,把CRH叫做“耻辱号”,指责刘不买中国研制的“中华之星”等高速列车而买日本货。现在刘倒台了,“乌有之乡”的左派们非常高兴。

川崎和西门子的股东们也有理由感到高兴。2004年中国引进第一批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之前,刘志军把全国铁路装备制造商召集到北京——铁道部保持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些人全是他的下属——并告诉他们,这次的谈判由我领导,你们谁敢跟外国人接触就不要干了。在谈判中,刘志军成功使供应商相信,自己手里将掌握全世界一半的铁路建设资金,能决定每一个的前途。

为了取得更多的订单,日本人、法国人、德国人和加拿大人在夏天的北京互相批斗,把几十年来互相搜集的情报提供给了铁道部,价格越降越低。最后,西门子公司的代表成了唯一不能与中方达成共识的人,而最终结果是——日法加三国各得一部分订单,德国人一点没有,于是西门子的代表回国后就遭到了解雇。三年后铁道部招标购买时速350公里的真正高速列车,西门子报出的价格竟比三年前的250公里列车还便宜,还承诺以80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全车制造技术,这样刘志军就可以向媒体宣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了。刘志军还按西门子出的价格买了川崎的车,也买了全套制造技术。

2010年7月,铁道部下属的工厂推出了中国第三代动车组CRH380,世界上最快的有轮子的火车。这种车又分ABCD四种型号,其中A型来自川崎,B型和C型出自西门子的技术。与前面两代,这种车理论上是中国自行研制出来的,川崎和西门子除了出售中国还不能自制的一些零件之外,不能获取任何收入。高铁的技术转让世界上有很多先例,但出现这样的结果却是从来没有过的。FT中文网已经发表了7篇分析和12篇专栏文章来讨论这一现象。


出人意料的是,川崎和西门子不但放弃了在中国起诉铁道部的努力,甚至当中国向国外销售CRH380的时候他们也不准备这样做。这不仅是因为双方已经签署过了技术转让协议,还因为中国对许多关键的技术进行了改造,比如说日本列车的车头是用许多块钢板拼起来的,中国则依靠上海郊区的一台世界最大的水压机直接压出来;中国还利用秦岭的风洞测试了车头受到的空气阻力,并对其形状进行了修改。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修改后的设计允许山寨的列车比原型车运行的更快,因此即使告到美国、英国的法庭去,法庭也未必判中国侵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