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转帖: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的声明

好像不是前后倒,是上下倒了。应当对效果影响不大。

"好像不是前后倒,是上下倒了。" -- No.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开始我也以为是那么回事情。再仔细看看,没有上下拿反。
 
"好像不是前后倒,是上下倒了。" -- No.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条消息。开始我也以为是那么回事情。再仔细看看,没有上下拿反。


他军事院校毕业的。不会出这样的错。
 
房价高通涨高也算是GCD的错吗?那老美的房产的崩溃又是谁的错呢?那些失去房的人又该向谁去示威呢?
这个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有时候很多问题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如果简单的归咎为一个问题,于事无补。如果一开始就走错了道,最后可能将是万劫不复~
 
我以为仍没有"已经全面溃败"。

这个,更不知所云:中国专制政权已经失去信仰,... ,日渐法西斯化

以村长之智,这个还不知所云?!

中共是口口声声说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但现在却是在挂狗头,卖羊肉,连中共上下也没人再信。它们只是说来蛊惑大众的。

难道这不是:“。。中国专制政权已经失去信仰,。。。”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638757/2713/17/51/6_1.html

《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作者:孙立平 清华社会学教授2010-04-01 00:03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我们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关心,是担心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但事实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

对所谓社会溃败有兴趣的请到中华网阅读孙立平教授全文
 
有意思的是,老共用来镇压,为边远和农村地区底层的民众,争取权利的知识阶层的力量,主要来自边远和农村地区的底层民众。

军队血洗长街,向和平示威者扫射开火,这在世界所谓文明地区,或者自称文明的地区,确实很少见。

中国在人性和道德底线方面,比前东欧国家,甚至比埃及,突尼斯这样的国家还要差很多。特别是底层民众。这可能和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有关,全都是唯物 主义,唯物主义者只在乎生存的时间,因为没有身后的终级审判,所以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加上老共基于专制的不健全法制。所以,中国是无天法, 无地法的社会。

我认识一些朋友,拿现在中国各种”现象“,当笑话看,甚至觉得底层民众活该。我不敢苟同,但也有些道理。

中国佛释道三教齐辉,宗教情怀由来已久。只是到了中共这几十年,传统精神,道德信仰,才被其通通摧毁殆尽,几至荡然无存。而由此也才产生了所描述的结果。
 
很巧啊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638757/2713/17/51/6_1.html

《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作者:孙立平 清华社会学教授2010-04-01 00:03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我们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关心,是担心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但事实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

对所谓社会溃败有兴趣的请到中华网阅读孙立平教授全文
 
转一个冷笑话。这个冷笑话的确很冷,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就是这样执政的

五块没人踩

发布于:2011-2-22 10:13:00点阅数:今16/总609
提供:lovelyxiao


  公园的草坪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踩草坪,违规者罚款一元。”
  公园里的一位常客发现,与以前相比,牌子上写的罚款变少了,于是问公园里的服务人员:“为什么罚款降低了呢?以前不是需要罚款五元?”
  服务人员:“五块没人踩。”  


http://www.laifu.org/wangwen/37998.htm
 
这不少见。拿罚款当收入,是渥太华警察最喜欢干的好事。

转一个冷笑话。这个冷笑话的确很冷,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就是这样执政的

五块没人踩

发布于:2011-2-22 10:13:00点阅数:今16/总609
提供:lovelyxiao


  公园的草坪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踩草坪,违规者罚款一元。”
  公园里的一位常客发现,与以前相比,牌子上写的罚款变少了,于是问公园里的服务人员:“为什么罚款降低了呢?以前不是需要罚款五元?”
  服务人员:“五块没人踩。”  


http://www.laifu.org/wangwen/37998.htm
 
倒是经常听说土狼屯那边有警察把钱放在购物车里钓鱼的

walkley到riverside之前有个下坡,还在一个过街铁路下面。一到下坡,车速自然快些。下面经常鬼鬼祟祟地猫着几个满脸横肉的男女,专门钓鱼发罚单,很创收的。
 
什么叫软骨头,什么叫溃败


http://www.flickr.com/photos/59839547@N07/5468710160/

http://www.flickr.com/photos/59839547@N07/5468737364/


新闻报道 | 2011.02.22
艺术权力榜颁奖 艾未未赴赠"新浪作弊无耻"

0,,6446196_1,00.jpg

艾未未赠送“新浪无耻”锦旗

2011年2月21日,《艺术财经》、新浪收藏频道等合作主办的2010年度艺术权力榜颁奖典礼在北京798艺术区创意广场"品画廊"举行,中国知名艺术家艾未未赶赴现场,与多名支持者一起赠送主办单位多面锦旗,上写"新浪作弊无耻"等,抗议新浪暗箱操作评选。

你们把我弄到哪去了

1月26日,德国之声报道了新浪网中国网站在其收藏频道推出"新浪艺术权力榜"评选活动。在"年度艺术家"部分,候选人中有知名艺术家艾未未,1月27日凌晨,艾未未以压倒性的优势列网友投票的第一名,但27日早上六时左右,此评选页面突然消失。连同消失的是此项评选的整个投票页面。

2月15日,新浪"艺术权力"评选页面复活,在"年度艺术人物"中,艾未未的名字彻底消失。但新浪并没有意识到,在另外一个评选细项"年度艺术机构"中,"三影堂"作为入选艺术机构,其顾问正是艾未未,他也是"三影堂"4,600平方米的园区和2,500平方米的景观建筑设计师。

2011年2月16日。了解"三影堂"背景的中国网友迅速为之投票,"三影堂"得票数快速增长,达到5000多票,位居榜首。当日晚间8时,在投票截止前,主办方新浪网人为改写投票数目,将原本第二名"嘉德"(为一家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3400多票改为5000多票,"三影堂"的5000多票改为4500多票,多名网友截屏留作证据。

2月17日,多名中国网友就此事电话质询新浪网,但新浪网拒绝透露详情。

艾未未对此在网上发出声音,"你们把我弄到哪去了"。

2月19日,新浪公布了2月21日将为此奖进行颁奖的消息,艾未未在网上公开征集网友对此事的看法,多名网友认为新浪作为公开的网络媒体,在评选活动中,暗箱操作,有违公正,更指由于艾未未是中国当局的"敏感人物",新浪网慑于中宣部门压力进行自宫,会失去一个媒体的公信力。

2月21日,在此项活动的颁奖现场,艾未未及支持者赶赴现场,向主办方赠送多面旗子,上写"新浪作弊无耻"、"你们把我弄哪儿去了"等。

新浪有来自主管部门的政治压力

据悉,中国知名的音乐人左小诅咒参与了此次活动,德国之声电话采访他时,他认为新浪艺术评选整个过程是滑稽的,非常具有"幽默感": "在寒冷的冬天,在他们颁奖活动的现场,很多知道艾未未的人排队和他合影,背景是写着'新浪作弊无耻'的锦旗"。

左小诅咒认为:"象'艺术权力榜'在中国还只是小圈子文化,还不是一个特别大的'Show',艺术应该是一个特别大的'Show',应该更加娱乐化、成为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参与,就会建立公开公正的规则,在这个事情中,新浪媒体也有难言的苦衷,因为他们要受到主管宣传部门的管制。"

艾未未:我其实是一个有态度的人

德国之声也电话采访了艾未未,问他为什么要去现场表达抗议,艾未未回答:"我其实没有想争什么,但他们的颁奖礼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球踢到我们的脚下,所以我们站在了颁奖礼现场的门口,打着这些写有"新浪无耻"的锦旗,当时铺着红地毯,从上面走过的"绅士"们,他们不敢正视我们。我当时在现场接到了一个网友的短信:'当他们把奖发给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许江(中国美院院长)、发给了上海双年展时,我们彻底的绝望了,艾老师,我们支持你'。很多所谓的艺术家,依附权力,做了那么多不好的事,但仍然想冠冕堂皇地争得这些荣誉,你也就会想到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通过抗争让这些人下来,因为他们确实无耻。这已经是他们血液中的东西,你也会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因此遭受社会不公。我今天去他们的颁奖典礼,就是想把这些事情公开化,只要公开化,这些人、这些事,全部是'见光死',其实很多年轻人能看到这些,但如果我不表达他们也会失望的。他们会认为'艾未未对于这样的事没有态度',但我想我是个有态度的人。"

对于整件事件所透视的中国现实,艾未未认为:"实际上中国没有所谓的当代艺术,因为所谓的当代艺术,应该和社会的实践、公开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一个国家完全的对这一切进行封锁和压制时,是不可能有当代艺术的真正平台的,在这样一个社会,在最基本的文化层面,只要能让大家公投一次的时候,这样的尴尬是必然出现的,这些权力及依附权力的势力,都不能够公开、不能够有任何公众参与的,这已经成了这个社会不可能改变的一种状态。"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4858769,00.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