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语言的由来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ccc

难得糊涂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3-04-13
消息
241,350
荣誉分数
37,910
声望点数
1,393
受老虎启发,开此帖。

lebut:
中国有几个特殊语言地区(城市):从北到南

哈尔滨-- 周围都是东北口音,但哈尔滨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原因:乾隆年间是北京八旗“上山下乡”回哈尔滨附近地区。

大连 -- 不同于周围的东北口音。 原因:胶东话和东北话的结合。

天津 -- 不同于北京和河北话。 原因:天津原来主要是由浙江的水兵组成的,所以口音特殊。

北京 -- 不同于周围河北口音。愿因:大明从南京前往北京。如果说天津口音是河北加浙江,那北京口音就是河北加江苏。

上海 -- 不同于周围的浙江和江苏话。 原因容易理解,就像深圳一样,上海是清朝后期新建的一个城市,语言特殊。

潮汕 -- 身在广东,却是和闽南话接近。

深圳 -- 普通话,地球人都知道。

中国有几个特殊语言地区(城市):从北到南

哈尔滨-- 周围都是东北口音,但哈尔滨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原因:乾隆年间是北京八旗“上山下乡”回哈尔滨附近地区。

大连 -- 不同于周围的东北口音。 原因:胶东话和东北话的结合。

天津 -- 不同于北京和河北话。 原因:天津原来主要是由浙江的水兵组成的,所以口音特殊。

北京 -- 不同于周围河北口音。愿因:大明从南京前往北京。如果说天津口音是河北加浙江,那北京口音就是河北加江苏。

上海 -- 不同于周围的浙江和江苏话。 原因容易理解,就像深圳一样,上海是清朝后期新建的一个城市,语言特殊。

潮汕 -- 身在广东,却是和闽南话接近。

深圳 -- 普通话,地球人都知道。

讨论一下。。

天津话跟安徽话很接近。先是朱棣伐北用徽军建立天津卫;后李鸿章的淮军(来自安徽江淮一带)小站练兵。。。
 
天津话

http://zh.wikipedia.org/zh/%E5%A4%A9%E6%B4%A5%E8%AF%9D

起源假说

中国人类学李世瑜,在比较了天津话与周边方言的特点后,认为天津话是一个孤立的方言岛,提出了“天津方言岛”学说。即天津话不是由周边的方言演变而成,而是被周边相似方言包围的,像一个孤岛一样的独立的方言区。
天津话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天津话是土著方言,是由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另一说法从民间传说出发,不少天津人都听老人讲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而根据有关资料,也确实发现天津许多早期人物籍贯是山西,因此山西移民的记载,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话来自山西;第三种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江苏安徽移来的,因此天津话的来源于苏、皖。根据目前从语音等角度考证,按古清入声在天津话的分派和阴平调的调值,如古清入声是入派阴平、阳平、上、去四声,阴平调值是低降调,调值31或21,和天津附近的静海霸州高阳等调形都是低降,天津话和东北官话以及冀鲁官话保唐片定一样,属于北京官话,所以第一种说法为最能信服。
历史

“燕王扫北”即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不少家乡及附近的人——包括大量皖北人和苏北人等——戍边屯垦。后来朱棣夺取帝位,亲赐天津这个地名,在此筑城设卫,即天津卫。至此,天津成为真正的城市,并且从皖北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这样,他们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其使用的下江官话中原官话也成为日常语言,对北京官话的清入声入派四声产生影响。
到了清朝,天津改为州,后来改为府。天津在清代也是淮军的大本营。天津同北京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且天津还是离京城最近的大都市,不少官员、贵族等在此做官或修宅。因此,宫廷用语开始影响天津话。此时,天津话开始同北京话进行了双向影响。天津话与北京话出现了大量相同的词汇与读音。而从清朝晚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很多曲艺形式,包括京剧相声京韵大鼓等都经历大发展,不少艺术家在京津两地演出,其中不乏名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话与天津话的相互影响。如“捅漏子”的“漏子”,原本是北京话;而“糟改”原本是天津话,但在京津两地都有使用。
到了现代,尤其是随着推广普通话的进行,天津话已经开始靠近普通话,一些词语只在老人的口中能听到,年轻人很少使用。
 
我不认为你说的是正确的。
深圳本地人很多讲的是客家话,粤语。
你在说中国的语言怎么把客家话丢了呢?
客家话据说是日语韩语的源头。
 
受老虎启发,开此帖。

lebut:
中国有几个特殊语言地区(城市):从北到南

哈尔滨-- 周围都是东北口音,但哈尔滨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原因:乾隆年间是北京八旗“上山下乡”回哈尔滨附近地区。

大连 -- 不同于周围的东北口音。 原因:胶东话和东北话的结合。

天津 -- 不同于北京和河北话。 原因:天津原来主要是由浙江的水兵组成的,所以口音特殊。

北京 -- 不同于周围河北口音。愿因:大明从南京前往北京。如果说天津口音是河北加浙江,那北京口音就是河北加江苏。

上海 -- 不同于周围的浙江和江苏话。 原因容易理解,就像深圳一样,上海是清朝后期新建的一个城市,语言特殊。

潮汕 -- 身在广东,却是和闽南话接近。

深圳 -- 普通话,地球人都知道。
村长,您好像被小老虎这帖的内容误导了。:D
请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35758

中国方言总览:

总体描述为5+7,即5大北方方言,7大南方方言,依次为——
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
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
以上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且层次繁杂,数不胜数。
 
浦西上海话,就是大家现在都认同的上海话,应该是融合苏州宁波绍兴等地的话变化来的。
上海本地人(浦东农民)的话,则和附近的浙江嘉兴一带的话很接近的。
浙江话里面也区别很大呢,差几十里就可能会变样的。
杭州话更不一样了,因为南宋的关系,杭州话有官话腔,很多字都带“儿”音的,在江南比较少见。
温州话我半个字也听不懂 ><
 
浦西上海话,就是大家现在都认同的上海话,应该是融合苏州宁波绍兴等地的话变化来的。
上海本地人(浦东农民)的话,则和附近的浙江嘉兴一带的话很接近的。
浙江话里面也区别很大呢,差几十里就可能会变样的。
杭州话更不一样了,因为南宋的关系,杭州话有官话腔,很多字都带“儿”英的,在江南比较少见。
温州话我半个字也听不懂 ><
"上海 -- 不同于周围的浙江和江苏话。" 村长转的那文章作者有点武断啊:D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常州,常州话和上海话几乎一样:p
 
有句顺口溜:

东北到西南,官话路路通;
南过扬子江,鸡同鸭对讲.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其主要原因由汉代晋代唐代历史大规模移民,也有古齐语古晋语的残留, 福州话与今天的晋语也有共有的特征-切脚词。共同构成这一方言。
  近300年来,福州话无论是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还是在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是极其缓慢的。
 
A very good start. Keep going, folks!
 
这个很有意思,继续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