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动荡的经济后果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64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中东动荡会造成重大经济和金融后果,特别是增加滞胀的风险,即增长减慢和通胀飙升同时发生的致命情形。事实上,如果滞胀真的发生,那么我们就有很大的风险面临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几十年来即使是在最严重的危机中都不太会发生的情景。
中东地区的严重动荡在历史上一直是油价暴涨之源,过去五次全球衰退有三次是由油价暴涨引发的。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引起了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经济在1974~1975年陷入滞胀。1979年的伊朗革命也引发了类似的滞胀性油价暴涨,最终导致1980~1981年的衰退。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再次引发油价暴涨,当时,美国经济由于银行业危机已经进入了衰退。
油价在最近的金融业导致的危机中也脱不了干系。2008年夏雷曼兄弟倒闭前夕,油价曾在一年之内翻番,最高涨至每桶148美元,成为压垮已在金融冲击中岌岌可危的全球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尚不清楚中东政治“传染病”会不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但风潮很有可能会四处传播,动摇巴林、阿尔及利亚、阿曼、约旦、也门甚至沙特阿拉伯。
其实在中东政治冲击发生之前,油价已经上涨到了每桶80多美元。这样的涨势除了受到患有能源饥渴症的市场经济体的推动,还受到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发达经济体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使得流动性到处泛滥,追逐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产和商品;动量和群体行为;以及不足且缺乏弹性的原油供给。若供给破坏的威胁从利比亚向外传播,恐怕光凭产出下降就会引起投资者和最终使用者的囤油行为,大大增加“恐慌溢价”。
最近的油价上涨,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食品),预示着多重不幸后果。
首先,已经过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会增加,在这些国家,油价和食品价格要占消费物价篮子的三分之二。增长缓慢的发达经济体需求较为疲软,因此高企的商品价格只会在一开始对通胀产生有限影响,不太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核心通胀。但这并不是说发达经济体能够高枕无忧。
事实上,高油价带来的第二重风险――用术语讲,就是对所有能源和商品进口国产生的可支配收入冲击――会给发达经济体造成特别重大的冲击,因为它们还没有走出衰退,而是处于半死不活的复苏过程中。
第三重风险是,上涨的油价会削弱投资者信心、增加风险规避情绪,导致股市出现修正走势,对消费和资本支出造成负面的财富效应。商业和消费信心同样可能遭受打击,从而进一步恶化需求。
如果油价继续飙升到2008年峰值的水平,那么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大大减速;许多国家甚至可能重现衰退。而即使原油价格可以在今年绝大多数时候维持现有水平,全球增长也会减速,通货膨胀则会抬头。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滞胀风险呢?从短期看,选择不多:沙特阿拉伯――欧佩克成员国中唯一拥有剩余产能的国家――可以提升产量,美国也可以动用其战略石油储备来提高石油供给。
假以时日――但或许需要好多年――消费者可以投资替代能源,碳排放税和新技术也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由于能源和食品安全不但是经济问题,同时也事关社会和政治稳定,因此减少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应该顾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但这些都是远虑,现在需要解决的是近忧。无论如何,中东地区从专制走向民主的道路不会平坦。在那些长期压制提高收入和福利需求的国家,民主狂热将导致大规模预算赤字、过分的工资要求以及高通货膨胀率,最终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因此,我们应该为该地区设计大手笔的新援助方案,二战后针对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或是柏林墙倒塌后针对东欧的支持政策可以作为样板。资金可以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及由美国、欧盟、中国和海湾国家提供的双边支持。援助方案的目标应是稳定这些国家在脆弱的政治转型时期的经济。
我们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不稳定的政治转型会导致社会大规模失序、有组织犯罪以及内战,从而使经济和动荡进一步恶化。在当前油价显示出很高的风险敏感性的情况下,痛苦不可能仅仅局限在中东地区。

http://world/2011-04-21/1514063.ph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