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中国”显得可笑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2日消息,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中国没有想到非典型肺炎会以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么强烈的影响“突然来袭”,结果一开始“反应有些迟缓”。这说明中国对识别和处理这类危机的能力还不够。

胡鞍钢认为,中国过去往往把国内问题看作是自己内部的事情,信息不披露,这个观念必须转变。“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内的问题很可能演化为国际问题。国内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演化为国际负面影响。”

他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这一次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要尽快建立处理危机的机制,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有效控制危机的发展态势,最大程度减少危机的损失和对外部的影响。”

同时,“中国必须主动地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建立更加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使人民具有知情权,积极与国际社会共享信息,消除国际上的猜疑和误解。”

他相信通过这次教训,政府将会很快成立新的机制处理各类危机。 

胡鞍钢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主任,他也被认为是中国高层领导的智囊之一。

他在分析官方开始对疫情反应有些迟缓的原因时说,中国对这类重大疫情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上报制度和公开报道制度。同时,中国人口众多,一种在少数人群中传播的新型传染病很难在短期内让人们认识和警惕,再加上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还不到一个月,还处在熟悉工作的阶段,很难在一开始就充分了解非典型肺炎的危害。

也是著名经济学家的胡鞍钢指出,非典型肺炎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旅游、航空和投资环境,但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十分有限”。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情况看,中国已经进入新的经济扩张期,非典型肺炎在中国只是暂时影响少数人群,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同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弥补已经出现的损失,力争把这次传染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胡鞍钢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政治、社会和某些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例如成功应对1998年的百年不遇的洪灾。但这次事件说明,“中国在处理传染病疫情的能力上还不够,现在政府正在努力补救。”

他说,非典型肺炎对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经济确实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地区和国家都属于外向型经济,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

对于有西方媒体提出要“隔离中国”,胡鞍钢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正不断加深,“隔离中国”的口号显得有些可笑,不排除某些西方媒体借传染病制造新的“中国SARS威胁论”。

他说:“客观地说,未知的传染病是任何国家都难以预防的,就算非典型肺炎来源于中国,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倒政府身上,否则很难说是客观公正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