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印度最高法院11日驳回政府上诉,拒绝向博帕尔有毒气体泄漏事件责任人作出更严厉判决。
这起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化工厂当时发生有毒化学气体泄漏,直接致死1万多人,据信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
8名涉案人员起初因“有罪杀人”遭到起诉。这一罪名与谋杀罪相比较轻,最高可判10年监禁。不过,印度最高法院1996年认定这一罪名过重。
去年,7名尚在人世的涉案人员获判“玩忽职守”罪,处两年监禁。7人因年事已高,获保释机会。
不过,这一判决引发印度一些民众不满。一些毒气泄漏事件受害者家属要求法院作出更严厉判决,引渡时任联合碳化物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回印度受审,同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支付更多赔偿。
民众不满促使政府对判决提出上诉,要求重新判处责任人“有罪杀人”。不过,最高法院11日以“依据错误、不合理”为由,驳回政府上诉。
印度一些民间组织当天对最高法院驳回上诉的决定表示不满。
“博帕尔信息和行动小组”成员拉奇娜・丁格拉告诉美联社记者:“又一次,博帕尔毒气案受害者的正义遭到践踏。”(新华社专电)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NN038
http://world/2011-05-12/1546604.php
这起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化工厂当时发生有毒化学气体泄漏,直接致死1万多人,据信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
8名涉案人员起初因“有罪杀人”遭到起诉。这一罪名与谋杀罪相比较轻,最高可判10年监禁。不过,印度最高法院1996年认定这一罪名过重。
去年,7名尚在人世的涉案人员获判“玩忽职守”罪,处两年监禁。7人因年事已高,获保释机会。
不过,这一判决引发印度一些民众不满。一些毒气泄漏事件受害者家属要求法院作出更严厉判决,引渡时任联合碳化物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安德森回印度受审,同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支付更多赔偿。
民众不满促使政府对判决提出上诉,要求重新判处责任人“有罪杀人”。不过,最高法院11日以“依据错误、不合理”为由,驳回政府上诉。
印度一些民间组织当天对最高法院驳回上诉的决定表示不满。
“博帕尔信息和行动小组”成员拉奇娜・丁格拉告诉美联社记者:“又一次,博帕尔毒气案受害者的正义遭到践踏。”(新华社专电)
(本文来源:新华网)

http://world/2011-05-12/1546604.php